界面新闻记者 | 彭新
12月25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新批准的105款国产游戏版号,单次审批数量首次突破百款,所涵盖的游戏企业范围也更广。
这次新批版号,是继12月22日新批准一批进口网络游戏版号后,国家新闻出版署又批准发布的一批国产网络游戏版号。对此,行业普遍认为是主管部门持续释放支持网络游戏行业繁荣健康发展的积极信号。
至此,国家新闻出版署2023年公布的国产网络游戏版号总数达到了977款,而2022年这一数字为468,同比增长108.76%。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国产游戏版号重启以来,版号核发数量稳步增长,且每次获批主要数量稳定在80-90个,2023全年进口版号合计发放98款,已高于2020-2022年水平。
与之对应的是,国内游戏业在2023年呈回暖态势。12月15日,中国游戏产业年会发布《202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3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029.64亿元,同比增长13.95%,首次突破3000亿元;用户规模达到历史新高,达到6.68亿人。
以上数据表明,版号政策的稳定性逐步增强,游戏市场回升明显。此外,经简单计算可得,游戏在中国市场渗透率接近50%,成为不可忽略且具有广泛影响的产业。过去十年来,中国游戏行业经过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游戏市场之一。
但需要指出的是,即便是一些业内人士也不否认这个市场的鱼龙混杂。一方面,青少年沉迷网游问题仍有改善空间;另一方面 “赚快钱”、“打擦边球”等行业乱象仍需遏止,这是外界对游戏挥之不去的“刻板印象”。因此,对游戏行业监督和引导是必要的。
游戏虽然发生在虚拟世界,引发的问题却是“实”的,其所依赖的技术、产生的经济、文化影响也是“实”的:文化上,游戏产生的溢出效应,已不亚于影视、音乐等传统媒介,成为讲好中国故事新形式;在技术上,游戏仰赖芯片、AI等技术的发展驱动画面、玩法升级,又反哺了技术进步,形成正向循环效应;经济上,突破3000亿元关口规模和体量游戏业带来大量社会就业和税收贡献,产业投资者,产业链上下均受益于此。
如米哈游公司在今年推出的新作《崩坏:星穹铁道》中,其主线故事剧情和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从《山海经》《淮南子》等古籍中化用了建木、不死药等神话元素,故事中包含着强烈的中国传统哲学思辨,让玩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打造出国外玩家了解中国的窗口。在12月初刚结束的有“游戏奥斯卡”之称的TGA大奖颁奖典礼中,《崩坏:星穹铁道》获得了年度最佳移动游戏大奖,这显示了中国出品的游戏在世界范围的高内容认可度以及受欢迎程度。
当前科技领域最受关注的部门——芯片,在诞生和发展过程中,就离不开游戏支持。游戏作为一种强大的民用消费动力,不仅消化了芯片研发所需要的巨大成本,同时游戏玩家对于图像真实性、交互丰富度不断增加的需求,形成依赖高性能运算的软件场景,倒逼着芯片公司推出性能更强的产品,也推动芯片不断提升运算能力,以符合以游戏为代表的民用市场的消费需求。
有趣的是,目前市值超过万亿美元,被称为人工智能“军火库”的英伟达,起家也与游戏密切关联:日本游戏巨头世嘉公司在研发“土星(Saturn)”游戏机时,找到了一家小公司合作开发图形芯片,并支付了定金。尽管这款芯片并不算成功,但世嘉的定金却意外地把这家小公司拉出泥潭。这家小公司就是英伟达。
今年以来,由OpenAI推出的ChatGPT引发的生成式AI革命席卷世界,AI大模型为人们所熟知,大大小小的科技公司举办了无数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推出了大量大模型产品。少有人知道的事,从0到1的发展过程中,OpenAI的最初目标仅是让AI能够掌握一款名为《刀塔2》的电子竞技游戏。这一方案启发了无数AI研究者,游戏成为了AI的游乐场。
此外,游戏对真实体验的不懈追求,也推动促进了“元宇宙”这一概念有望成为现实,并助力现实生产生活,背后是基于游戏需求的物理模拟仿真、数字人和3D引擎技术蓬勃发展。今年6月,腾讯联合南航发布的全动飞行模拟机视景系统,就是基于南航虚像显示技术和腾讯自研游戏引擎技术共同打造的全新一代视景系统,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可自主研发完整视景系统的国家。
不难预见,VR、AR等未来化的交互形态,游戏也将是首先落地场景,形成“杀手应用”。
在海外,亦有将游戏产业政策作为重点方向,予以扶持的例子。如“电竞王国”韩国,其游戏和电竞产业政策发轫于1998年金融危机,给予了游戏企业相对完整的创业孵化、经济扶持和出口推广措施,最终游戏成为韩国对外的一张名片,在世界范围内存在一定竞争力。同时,随着电子竞技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发展,抢得先机的韩国成为了电竞中心。
游戏寄托了人类对更高层次交互形态的向往,也是对技术迭代的积极预期。平衡短期和长期的价值,坚守合规的底线,游戏产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