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23年,我读过并推荐的10本好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23年,我读过并推荐的10本好书

一个字背后,往往不单单是历史的故事,还有可能包括生物学、民俗学、人类学等等。

文 | 阑夕

又过完一年了,年终荐书这个保留节目,必须如期而至。

其实我对今年的新书市场不是很满意,就是感觉很平淡,几家大的出版社都没押对宝,市场表现也说明了一些问题:全年数据还没出,从上半年来看,新书品种数量同比涨了5%左右,但是销量跌了2%,相当于供给端在回暖,但是消费端不太行。

当然经济肯定是原因之一,新书本身的吸引力下降也不能排除,而且现在新书市场的构成,差不多有接近一半是童书和教辅,真正留给成年人好好阅读的空间其实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

再就是我在做今年年底的这个推荐书单时,也有意的调整了一些标准,比如太热门的,热门到你们大多数人可能都知道的那些书,我就不再做推荐了,以免白白占位置,比如中信出版社的「马斯克传」,我自己今年都已经推荐过很多次了,或者像是上野千鹤子今年引进的那几本谈女权主义的书,我觉得这些书都很不错,但是火到人尽皆知了,感觉就不缺我这么一个吹的人了。

总的来说,就是尽可能的从那些对我有启发、同时我也希望有更多人从中受益的书,也不是说专挑小众,注重的是平衡。

那么接下来进入正题吧,今年我读过并推荐的10本好书,第一本,《芒格之道》。

这本书也是中信出的,谁也没想到芒格老爷子会离开人世,这本书我好像也说过很多次,但是跟芒格的另一本代表作「穷查理宝典」比起来,「芒格之道」的名气没那么高,因为它的编撰方式很特别,当然对于编辑来说也很省事儿,因为出版社就是把芒格从1987年开始,在他担任董事长的两家公司的股东会议发言,一家是西科金融,一家是每日期刊,按照发言年份这么全文收录排列下去,最后集结成册,就有了这么一本书。

是不是感觉编辑特别轻松,真的,只需要在每年的讲话里做点备注什么的,解释一下这一年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芒格的公司这一年业绩变化如何,就可以了。

但是这本书的价值也在这里,就是它缺少的编辑痕迹,恰好反过来保留了最原始的连贯性,你读完了会发现,好像每一年芒格都在说,今年的情况和去年差不多,便宜的资产越来越难买了,blahblah的,但是几十年时间过去,世界沧海桑田,芒格的投资收益始终可以保持在一个非常好的复利水平。

这有点像古希腊的那个哲学悖论,飞矢不动,飞矢,就是正在飞行中的箭矢,一根射出去的箭,当我们把时间切到最小的单位,在每一个瞬间,这根箭都是静止在空中的, 如果它在动说明你还没有把时间切到最小,当你切到了最小,这根箭在每一个瞬间就都一定是静止状态的,那么按照这样的逻辑来说,飞行的箭是不可能动的。

我们现在都知道,这个悖论是有诡辩成分的,它的目的也是为了引出数学的概念,但是放在芒格的投资历史里,其实有着非常高的适配性,在这本书里也是,你很少看到他特别强调的说,我们进入了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每一年都在延续着上一年的动作,然后做一些细微处的调整,然后就真的可以应对真实世界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了。

搞投资的都喜欢喊穿越周期,其实这就是穿越周期的能力,没什么特别神奇的,但能学会的永远是少之又少。

推荐这本书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芒格在伯克希尔不是话事人,巴菲特才是,但是西科金融和每日期刊这两家公司等于是芒格的亲儿子,尤其是每日期刊,芒格1977年买下了这家报社,然后担任董事长,一直到去年才卸任,你们可以数一下,接近50年了,50年啊,兄弟们,光是媒体行业就产生了多大的变化,每日期刊的收益率一直都还不错,从最早只是一本法律杂志,后来发展成了一家法律技术服务公司,芒格一直在董事长的位置上,而且基本上能让所有股东都满意。

所以我们去回顾「芒格之道」的时候,也要明白一个道理,保持耐心很重要,他的后半生真正用来的下重注的机会,其实不多,如果把这些下重注的次数拿出去,不管是他还是巴菲特,成绩都会变得非常平庸,我觉得我的读者,或者现在正在看的观众,大多数应该都还是年轻人,一定要保持足够长远的心态。

这不是在安慰大家,而是需要尊重客观规律,积累一定比爆发要多,前戏比那一瞬间要久,这是芒格的一点人生经验,我很诚服,随着这本书,也分享给你们。

第二本书,《小而美》,又是中信出版社的。

这本书的作者,是Pinterest的联合创始人写的,这个老哥是印度人,南加州大学的辍学生,属于是Buff叠满了,非常标准的硅谷人生,他是Pinterest的第二个员工,Pinterest当年也是Web 2.0那波浪潮的顶流了,虽然移动互联网到来之后发展得不那么好,但至少也是几百亿美金的上市公司了。

那么作为联合创始人,作者有什么成功经验可以分享的呢?其实不是,更像是失败的总结和复盘,他没有从Pinterest赚到一分钱,因为他在Pinterest上线后的第二年就跑了,为什么跑?

因为他飘了,觉得在硅谷创办一家十亿美金起步的独角兽很容易,干嘛要在Pinterest当老二呢,所以他很快就辞职了,放弃了所有的期权,自己出去创业,很顺利的靠个人光环拿到了几百万美金的融资,然后发现卧槽,那种指数级的增长好像做不到啊,自己被夹在风险投资机构的预期和实际业务的困难之间彻夜难眠,最后发不起工资,流失了几乎所有员工。

来自这样一个人的反思,我觉得是很有价值的,他见过山顶最高处的风光,而不是纸上谈兵,他又真的烧掉了天价的资金,用非常昂贵的成本来给人上课,同时这样一个谈论如何收缩而非扩张的主题,又很适合我们所处的这样一个时代,风是停了,但不能放任自己掉下去粉身碎骨,我们要学会苟住,苟到决赛圈,苟到芒格之前说到的,下重注的机会到来。

所以这本书其实就是在告诉大家,怎么在继续折腾的前提下,保证自己的容错率。

要我说看完这本书的第一个感受就是,作者非常真诚。用流行的说法就是,他是真想教会人怎么去经营一个组织,不管这个组织被叫作公司还是工作室,哪怕只有一个人。所有的内容实操性非常强,或者说写得很落地。就像是一系列的Tips,然后加上案例说明。

思路的核心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就是标题的内容:关注持续盈利。不要去贪图规模、好看的用户量、估值、等等一系列停留在数据层面的东西,把眼光集中在盈利上。他把这种核心思路归结为,做一家「极简主义」的企业,找到实打实愿意购买的用户,精简成本,量入为出。

后续还有很多展开的方向,包括如何确定合适的产品,怎么寻找核心用户,甚至包括如何去推销产品和企业。从最基本的做地推做社群,到一个极简企业的创业者应该在社交网络上建立何种形象,都谈得很仔细。

另外让我看起来觉得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其中很多内容,其实对做自媒体的人也是非常有用的思路。本来,自媒体账号,也可以看做是一种产品。

在后面如何设计产品的章节里,他把产品应该具备的利他性,讲得也很透彻。现在做自媒体,也是非常强调这个利他性,从用户的角度来说,就是获得感,这个概念其实国内说得也很多,像前几天我听潘乱的播客,就有总结说现在做内容想火起来,至少要满足三种需求里的任意一种:

第一个,叫喜闻乐见,第二个,叫感同身受,第三个,叫对我有用,共同点是什么,就是人家看了你的内容之后可以产生获得感,这其实是一种带有稀缺性的价值。

下面是今年推荐的第三本书,可能知名度会比较高一点,叫《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

这本书其实是一篇论文的扩写,论文叫作「Evolution through the Search for Novelty Alone」,翻译过来就是「通过新奇性搜索来实现进化」,很绕口,但这篇论文在业内很重要,不光是因为他的两个核心作者都是OpenAI的科学家,而且整个AI行业的爆发,都验证了论文的准确性。

这本书的作者也是论文的作者,为了更加面向大众,所以加了很多案例和说明,这带来了两种相反的评价,好评在于书的可读性大大增强了,差评在于觉得废话太多,相比论文没有太多的信息增量,我个人是觉得那篇论文如果不是从业者可能完全没法看下去,这本书至少提供了一个通俗化的理解入口。

我们都知道英伟达是今年收入最高的半导体公司了,而且它的营收限制跟市场无关,只取决于它自己的产能,它只要能生产更多的GPU芯片,就一定可以全部卖出去,所以英伟达是预知了大模型时代的到来会非常依赖GPU吗?

当然老黄他现在有点往回找补的意思,不想总是被说是躺赢的,最近几次演讲都有说英伟达早就注意到了AI的趋势,但是实事求是的讲,英伟达的显卡研发方向一直都是在为游戏服务,因为游戏图形非常需要并行计算的能力,但是恰好大模型的训练也需要算力集群的服务,而不是以前大家想的,是需要CPU的逻辑运算,所以显卡成了AI时代的发动机,是刚需里的刚需。

所以最后的发展也和这本书想要证明的结论是一样,英伟达本来想赚游戏玩家的钱,这是它的计划,但是没想到AI火了,反而诞生了比游戏更大的市场,这一切都不是计划出来的,而是充满了随机性。

AI的核心技术,神经网络,也是这样的开始,书的作者在2007年的时候,就在训练一个非常简陋的图片生成模型,他发现要让神经网络给它画一辆车的时候,怎么也画不出来,但是一次偶然的时候,他发现神经网络在对一个外星人的脸做二次生成的时候,图片开始变形,眼睛往下挪,变成了一辆汽车侧面的两个轮子,脑袋也开始变矮,构成了车的顶部,这个时候AI完全不知道它画了什么出来,但是从结果来看,这张图片比任何时候都要像车。

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意外性,也指导了大模型训练往穷举方向发展的意义,你不要给AI算法去设定过于具体的目标,不完成就不让你吃饭那种,而是要用新奇性搜索,也就是Novelty Search的方式,让算法尽可能的去尝试各种方向,最后它就有可能出其不意的得到一些你想要的答案。

你们也知道我最近玩AI绘画软件Midjourney特别上瘾,我发过好几组关于Midjourney从1.0版本到最新的6.0版本的进化对比,很多人发现从3.0到4.0的进步是最明显的,前后存在飞跃式的差别,为什么呢,因为3.0的时候,Midjourney开始公测了,大规模的用户使用给了正向反馈,让AI有了质变的提升。

还是这么一个过程,AI天马行空的去跑,然后市场做出检验,逐渐的就会向最优解靠拢,本质上和这本书告诉我们的科学方法论是一样的,人类要承认自己的局限,你定的计划可能错的,如果在错误的方向上越是努力,就越容易浪费资源,反过来说,当你承认了自己的局限性,你反而会无限的接近正确。

这个理论以前都是经济学家在反复唠叨,现在计算机科学家也在说了,含金量更高了。

第四本书,《银元时代生活史》。

这本书很特别,它是2007年出版的,现在好像已经买不到了,市面只有二手的,我是在微信读书里看完的,有种发现宝藏UP主的那种感觉。

作者陈存仁,名字有点绕口令,是民国时期的中医世家出身,但是很不幸的,家道中落,于是从小养成了对金钱非常敏感的性格,加上也有写日记习惯,所以非常详细的保存了民国末年的市井生活,后来他去了香港,把日记在报纸上连载,最后攒出了这么一本有点接近个人自传的书。

民国的风流人物很多,但是像作者这个视角的生活史并不多见,严格来说他肯定不算文化或者政治圈的人,不过因为职业的关系,他会近距离接触到那个时代不同阶层的代表,管你是达官显贵还是什么人物总会生病吧,生病了就作者的用武之地了,陈存仁在上海开了一家诊所,有很多机会去结识那些所谓的大人物,章太炎、杜月笙、黄金荣、于右任、吴稚晖,这些我们以前只会历史书或者电视剧里看到的名字,都把自己的私生活暴露给了作者,这是很有意思的角度,可以说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活字典了。

但是缺点也在这里,我推荐书一般也不会避谈书的缺点,作者陈存仁这个人啊,怎么说呢,非常典型的「油腻中年男人」,这本书虽然属于纪实类文学,但里面虚构的成分很多,不客气的讲,就是作者吹牛逼的地方实在有点多,就像你们经常会在酒桌上遇到的那种男的,开口就是我认识谁谁谁、可以找谁谁谁办事之类,你们懂吧?

作为读者的疑惑,最开始体现在陈存仁的人生太戏剧性了,不管遇到谁,政府高官也好,文化大师也好,都成了他的贵人,对他处处提携,赞绝不口,巧合的频率太高了,如果只是这种怀疑,可能作者还可以坚持说,那我就是运气好嘛,你有证据说我不认识那些人吗?

直到有一个篇章露馅了,就是他写了一个谁来着,我现在忘了,反正也是有百度百科的那种名人,说自己在几几年跟这个人打了一个什么交道,后来有人较真,去翻他说的这个人的生平,发现这个人在那一年之前就已经去世了,这是不是就很尴尬了……

当然了,陈存仁也在1990年就离世了,也没有机会去跟他对账,为什么我会一边说他吹牛逼吹得有点多,还一边推荐他的书呢,因为瑕不掩瑜,那个年代的沾染这种满嘴跑火车的毛病很正常,我们不鼓励,但也要承认能够这么事无巨细的把那个时代记录下来的文史非常难得,他的内容总体下来可能是七分真三分假,或者是五分真五分假,大家把这本书当作一本风物志来看,体验就很好,要是当成陈存仁的个人奋斗史来看,可能就不太对劲了。

还有一点就是,作者其实是一个很世故的人,圆滑世故的意思,可能也只有这样的性格,才能在那个乱世里活得如鱼得水吧,比如作者去中医名家的诊所实习的时候,被老学徒欺负,你们觉得他会怎么应对?

他克扣自己的生活费,连带着把积蓄都拿出来,请欺负他的人下馆子喝花酒,还送特别贵的礼物给别人,由此化解了对方的敌意,成功融入了集体,那个时候他应该才十几岁,就已经很有人情练达的本事了,也正是因为他精于算计,所以写出来的这本书呢,一直都在算计生活的方方面面,反而有了民间史料的价值。

到第五本了,我推荐的是《全球化:人类的后果》。

作者很有名,就是发明了消费主义这个概念供大家批判的齐格蒙特·鲍曼,他的另一本前几年很出名,是叫「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基本上B站和小红书的UP主们人手一本,堪称批判资本陷阱信手拈来的工具。

这本「全球化:人类的后果」是鲍曼的旧作,你看书名可能会以为是本政治学的书,至少也是本经济学的书,但它其实是一本哲学书,属于现代性的哲学范畴。

我就上豆瓣查这本书的评价,分挺高的,但是有两条短评挺有意思。一条说:「这书翻译太烂了,尤其后半段,翻的什么东西。」然后另一条说:「看到很多人说翻译很烂,但是我觉得还好啊。完了我是不是已经被学术写作pua了。」

当时看完这两条,我就有点猜到这书什么风味了。打开一看,果然啊,味太冲了。哲学风味十分纯正,有些句子我都能想象到英文原文那从句有多长。实际上我觉得这事有时候不能怪翻译,哲学书很多原文就那么绕口。

所以这本书肯定不是厕所读物,虽然薄,上厕所看你必定便秘。

如果你以前没有看过批判全球化这个议题的东西,那么你应该看这本,非常正统的全球化批判的书,讲得很透彻,也很到位。

如果你以前看过批判全球化的相关内容,你也可以看一遍这本书。可能新东西对你来说不多了,但是体系化非常充分。这是哲学家的优势。

而且以往批判全球化,多半也是政治学经济学的视角多一些,补充一下哲学家视角,会很有意思。几方对比来看,这本书可以提供一个窗口,去看到哲学家的思考模式是怎样的。他们有一种高度概括化的思考能力,把视角拔得非常高,从个体和群体里面抽离出来,提取概念形成逻辑链条去讨论。他们写清楚一个道理,并且让这个道理可信的时候,根本不需要用到实际的论据或者案例,依靠纯粹的逻辑之美。

必须为哲学家说句公道话,不是他们想要写得那么绕口,是他们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他的文章不会那么口语化。平心而论这本书已经算哲学家的书里面阅读门槛很低的了,不需要有很多系统性的哲学知识做铺垫,只是单纯要求一些注意力和脑细胞而已。

书的内容的话是围绕一个大的主题展开,就是全球化看似推进整合,其实造就了分裂。包括阶层的分裂,区域的分裂,文化的分裂,甚至整个人类族群的分裂。基本上来说就是对二战后现代国家和国际秩序的一种批判和反思,涉及到了经济、地缘政治、文化、互联网各种层面。比较有意思的是作者对互联网的态度,他笔下,这基本是个被资本和国家利用,助纣为虐的东西。但他并不是反对互联网,而是强调互联网的特性导致了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的放大。当然哲学家一般也不会旗帜鲜明地去反对某种工具。

里面很多细节上的观点都非常值得思考,比如资本和劳动者的关系。以前资本需要劳动者,所以大致还会维持对劳动者的基本关怀。而现在资本的流动性,决定了它并不依赖某一地的劳动者,这反而增加了资本对本地劳动者的压榨。也就是说,资本的流动性,和,劳动者的本地化,这两者之间的对立性导致比以往更严重的剥削。整本书有很多关于流动或者说自由,以及固定固化这样的对立,最近几年的很多类似批判,其实都是在拾鲍曼他老人家的牙慧。

我个人最喜欢的恰恰是第四章和第五章,也就是所谓的翻译很烂的后半段。里面的概念相对更新颖,包括对媒体和宣传口径的抨击,思考角度还是很有意思的。

第六本书,推荐《我在北京送快递》。

这本书好像上了今年豆瓣新书的Top榜,挺畅销的,很接地气的一本书,作者胡安焉是一个打工人,以前写过小说,算是一个文青吧,但是没混出来,大多数时候都因为迫于生计,从事体力劳动,但是也保持了写作的能力,用一种冷幽默甚至说刻薄的叙述方式,把自己打零工的经历写了出来。

虽然书名是「我在北京送快递」,但是整体结构里送快递只占到了大概一半的篇幅,还夹杂了作者走南闯北的一些其他劳动过程,从事职业之丰富,超过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

当然了,他为什么能做那么多份看似完全不相关的工作呢,这和现代社会的螺丝钉需求有关,大家如果不再是学生的话,应该都能发现,有很多工作其实是没有所谓专业性要求的,他要的其实就是你的基本素质和个人时间,比如去房地产中介做销售,或者给网店当客服,基本上只要你认识字、有手有脚、会使用基本的工具就可以了,这样的岗位一般钱不会很多,可替换性也很强,做的人也不太可能特别珍惜这份工作,所以就成了一个真正的螺丝钉场景,随时替换、随时上岗。

胡安焉基本上做的这类工作,快递员、保安、销售、加油工这些,中途也当过个体户,开了女装店和卤菜店,但生意都没有维持下去,唯一让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下来的,其实就是看书和写作的习惯,不管做什么职业,他都没有放弃自己对文学的热爱,而这样深厚的积累,最后换来了一本爆款的个人作品,甚至改变了他的人生。

我觉得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也应验了我们刚才荐书里讲到的很多收获,比如芒格说的,不管环境怎样变化,你一定要积累,不然机会真来了你也抓不到,还有「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说的,很多成功都不是目的本身,胡安焉以前疯狂写小说投稿的时候,没有溅起多少水花,但是他一边打工一边写日记,却因为这份观察和思考,赢得了意料之外的支持。

为什么大家喜欢这本书?只是因为真实吗?我觉得不是的,流水账人人都会写,抖音和快手上也有很多快递员和外卖小哥每天拍自己是怎么工作的,火起来也没有几个。

这本书的优点,在我看来啊,是文艺精神和劳动阶级的交叉,而不是那种擦肩而过。

什么意思呢?今年还有一篇东西特别火,我也谈过的,就是煽动临沂大学文学院教授邢斌去当几个月的外卖骑手之后,写了篇田野调查出来,调查文章本身很好,但还是摆脱不了知识分子的那种边界感,就是我是来体验生活的,体验完了之后我就从退路溜了,所以无论他有多么的辛苦和真诚,最后在思考上,都是带有距离感的,很容易升华。

升华没什么问题,但是「我在北京送快递」的宝贵之处就在于,它没有升华,没有那种我要对系统来一个诊断和批判的严肃性,去计算公司的营收和成本,找到剥削的证据,没有这些,他更多的是以一个参与其中的身份,思考怎么去做和解,这个和解指的不是就此认命或者服从资本什么的,而是在你没有办法摆脱这份劳动的时候,怎样去和矛盾相处,而你读的那些书,又是怎么帮你理解这个世界的。

有个寓言故事是说,北风想让一个人脱下外套,于是它不断的吹,想把衣服吹掉,但是因为更冷了,所以那个人就把衣服裹得更紧了,而太阳说你别吹了让我来,风停了,太阳一晒,那人暖和起来,身上出汗,就把衣服顺手给脱了。

我觉得对于系统性分配的不合理的批判来说,这本温和幽默的带有和解味道的书,它发挥的作用比很多喊打喊杀的声音,都要更有效果。

第七本书,《意识的河流》。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神经科学的教授,但是书的内容并不仅仅局限在神经科学上。我现在发现很多牛逼大神的共同特点就是知识面会横跨好几个学科,尤其是随着年纪的增长,横跨学科的广度和深度都会增加。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那种求知动力能够持续一生。

这本书是几篇短的随笔组成的合集,内容是老教授自己亲自挑的,每篇都很有意思。

第一篇讲的是达尔文。我们对达尔文的印象可能就是进化论,人是猴子变来的。其实他对植物学的研究非常深厚。他所处的那个年代,对于植物的授粉这件事,植物学的普遍共识是自花授粉,也就是说一朵花同时拥有雌雄两种性别,自己和自己完成授粉。但是达尔文通过长年的实验观察,推翻了这个科学界的共识。同时还发现了昆虫帮助植物授粉的一系列行为密码,而且是植物和昆虫共同的行为。比如植物会采取各种策略吸引昆虫。

最神奇的一个细节就是,他研究过一种马达加斯加特殊的兰花,那种花产花蜜的地方有30厘米深。然后达尔文大胆预测,马达加斯加当地肯定有一种蛾子,它的口器的长度足以探到30厘米深。一直到达尔文死后几十年,人们才发现了这种蛾子。

这本书对我认知最大的颠覆,就是拓展了我对「意识」这个概念的定义。在我原本的理解里,意识这个东西,应该是稍微高级一点的生物才有的东西。虽然我没有深入地去定义过它,但是朦胧之间,总觉得有意识的好歹要是个哺乳动物吧,比如猴子或者海豚。

可是这本书里面用非常生动浅显的例子说清楚了,单细胞也是有意识的。它里面提到一种单细胞的喇叭虫,说它在第一次遭受刺激的时候,至少会采取五种应对措施,都无效才会放弃家园逃跑。但是如果这时候你再刺激它第二次,它不会采取任何措施,而是直接逃跑。也就是说,它记住了之前的刺激,学到了教训。

而且植物也是有意识的,书里甚至讲清楚了植物的意识传递所依靠的介质,和它的放电过程和人类之间的差异。植物没有神经元,所以它们的学习全部依赖基因组,因此植物的基因组比人类的庞大。

里面还有非常多教授本门的神经学科的病例。有一些脑部的病变会让患者眼前的时间流速变得不同,有的会变得极慢,有的会变得超快。很多运动员都有这样的综合症,这让他们的反应速度异于常人。还有的病例,他眼前的景象会变成切片,就是类似电影那种,一帧一帧的状态,还会卡帧。神经系统的病症也总是让我很感兴趣,人脑实在太神奇了。

这本书,或者说这位教授还有一个厉害之处就是,这么密集的信息,这么理科化的内容,写得非常浪漫。完全不枯燥,不绕口,不深奥,反而加上了作者非常多深刻的理解和思考,仿佛又横跨到了科学界和文学界一样。

另外特别值得提一句的是,从书里面可以看到,作者整理这本书的时候,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最后。81岁,癌症大面积转移,经历了非常痛苦的肝脏栓塞手术之后,仅仅过了十天,人稍微缓解一点,马上就爬起来工作了。定下这本书的内容之后两周,作者就去世了。这是什么样的生命力和创作欲。

我总听到一个词,有效生命,好像就是说有活力有能力地活着的年月。但是看看这位老教授,通过手术都只能多抢一个月生命的阶段,肯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有效生命的范畴了。可是人家还出了本书。只要有意志,生命就没有定义。太励志了。

现在到了第八本书,《清晨之前的月亮》。

这是一本诗集,每年我都会推荐一部诗歌类的图书,你们应该都知道,这本书跟上面那本一样,也是晚年之作,作者写的时候已经90岁了,眼睛也瞎了,基本上都是他在口述,然后由妻子记录下来。

整本诗集透露出一种非常独特的味道,总觉得不太像西方诗人的口吻。后来我才知道,诗人晚年在夏威夷受到了很强的禅宗的影响。所以他的诗作当中有很多神秘主义般的意向,莫名给人一种感觉,就是有些接近东方的氛围。

诗中很多事物和内容都是自然界相关的东西,比如河流、鸟类、植物,但是比起西方其他诗人来说,默温笔下的自然太安静了。

在我看来,禅宗带来的是一种具有神秘主义倾向的表达方式,而真正让这些诗这么安静的,其实恰恰是默温的年龄。只有阅历和感悟到达一定的程度,生命的尽头已经迫在眉睫的时候,才能体现出这种类似于放手的静默。

比如「此刻这条大河在它自己的时间里/流淌,携带着明亮的阳光/但它看起来平静如另一面天空」。比如,「蜻蜓像阳光一样常见/悬停在它们自己的日子里/向后,向前,侧身/仿佛它们是记忆中的事物」。

还有几句我也很喜欢,「是我来到了这个年纪/还是年纪来到了我身上/哪一个带来了所有这些/沉默的意向在它们朦胧的河上/显示着消逝着像这条河一样」。

很显然能看出来是一位老人的作品,整本诗集的主题其实就是回忆,但是这种回忆不是直白的,也并不带多少过于明显的情绪。读它的时候,脑子里很容易响起一些很老的旋律,然后画面都是那种,蒙着一层柔光的景象。

比如默温回忆一棵老核桃树:

「而你已经活过了战争/和围绕着你的沉寂的战争的回响/活过了离别的日子和缺席的季节/年岁自行其道而房屋空空/最终成了蝙蝠和燕子的家/你再次张开了蜷曲着沉睡的/新生树叶的手指,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你和季节说着同一种语言/所有这些年我一直透过你的枝叶/看下面的河水和屋顶和夜晚/你就是我看世界的方式」

总体来说,就是一本非常让人舒服的诗集——其实很少能想到用「舒服」这个词去形容诗歌。但这本,真的很适合冬天烤着暖气去读一读,很放松。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有很严重的中年危机感的人反而不太推荐去读这本。默温看起来不温不火的,但是其实把时光流逝的感觉写得太细致入微了。都说中年危机的核心是悔恨,如果没有一个令自己感到满意的前半生,到这个人生阶段,时光飞逝的意向就特别容易让人惶恐。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默温的诗集读起来也挺让人羡慕。如果能在老年,保持如此平静的心态对待时光的一去不返,说明诗人对自己这一生一定是很满意的。

比如这一首很短的小诗:

「橙色日落/在夏季的深壳里/漫长的寂静正在抵达/穿过旱地牧场/因为一扇门关闭的声音/远处一只狗叫了起来/一转眼我更老了」

那就,祝愿大家都能岁月静好心满意足地老去吧。

第九本书,《怪兽保护协会》,一本虚构类的科幻小说。

作者是「爱,死亡,机器人」的编剧之一,你们记得第一季和第三季里面都有一个动画是讲三个机器人在人类灭绝之后的世界里一边逛街一边聊天吧,那个就是出自这本书的作者之手,在整个「爱,死亡,机器人」的系列里面不算特别突出,但是很能体现创作者的风格,就是非常爆米花,讽刺性拉满。

「怪兽保护协会」差点拿了今年的雨果奖,入围了最佳长篇,但是最后没拿到,很多硬核科幻读者都松了一口气,因为觉得如果这样的通俗科幻小说都能拿雨果奖,那雨果奖真是堕落了,说这些也是为了提前跟你们打个预防针,就是这本书啊,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幻小说,什么是传统意义上的,阿西莫夫啊,阿瑟·克拉克啊,我们都是读着这些人的科幻作品长大的,跟他们的产出相比,这本书确实有点不够看。

但是「怪兽保护协会」非常符合新媒体时代的审美,什么意思呢,就是它很无脑,读起来很轻松,不需要思考那些宏大命题啊,也不需要被作者教育灌输一些抽象严肃的道理,它就是一部让你读了很有乐趣的小说,有的时候也真的是需要这样纯粹让你笑起来的书。

这本书非常适合笑点低的人,反正我看得很开心。尤其是看到说「核不扩散条约的一大原因是因为打怪兽太麻烦了」的时候,这种世界是一个大草台班子的笑话就很符合我的口味。

它故事核心其实很简单,就是屌丝逆袭吊打无良前老板的故事。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管,被自己老板开除了,迫不得已去送外卖。结果在送外卖的时候,被点单的老客户拉壮丁算是骗去了外星球,充当怪兽保护协会的打杂人士。然后这个倒霉小角色,成为了拯救怪兽和地球的英雄。

如果只说梗概,整个故事非常好莱坞化,十分套路。但是你不可否认这种经过学院派和票房双重实验捶打出来的套路就是很爽。而且故事的精髓其实永远在细节,就像同样是一碗拌面,卤得到底好不好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后呈现出来的一切,别跟我提营养或者健康。

这个故事就属于,作者功力炉火纯青的那种。无论是细节的安排,还是节奏的把控,在我看来都是可圈可点的。

单说一点吧,怪兽的塑造。

首先,这本书里面的怪兽,绝对不是单纯的哥斯拉那种,荧幕上看到的可以类比为恐龙的东西。作者在开头部分的时候,塑造出了极其怪异扭曲且恶心的一众怪物形象,这里的作用,是让读者对倒霉蛋突然承担这份工作感兴趣——剧本的经典理论,人就是爱看别人倒霉。倒霉就意味着滑稽。

但是这种塑造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你如何能够共情最后主角要去拯救其中一头极其恶心的怪兽?作者的处理还是很出色的。但是我不能说太多,会剧透。我只能说最后,读者会和主角一样,关心这只怪兽到底有没有平安。这就是功力,塑造的功力和节奏的功力。到最后四分之一的时候,你不看到结局都睡不着。

说到这里,还想到有人说,这本书作者塑造角色的力度不如从前。其实这本书,人物角色真的,不是主角。而且话说回来,本来就不是严肃文学,追求那么多人物描写心理描写干什么呢,够用就行。

说实话我觉得作者采用的这个对话很多的模式,其实有一个妙用。所有科幻小说,尤其是硬科幻,都面临一个挑战,就是一本正经地编一堆看起来讲得通的符合科学的世界观。见得特别多的就是量子力学,对吧?但是这个小说里,世界观的解释,是由一个不怎么靠谱的特喜欢玩梗的老员工,给主角这个职场新人进行类似培训的解说。所以,当难度到来的时候,老员工就会说:我不是科学家。这里面有个什么道理,我听过,但是我没记住。

这读者居然完全没法反驳,就完美解决了一切问题。我告诉你了,这世界的物理生物化学都有非常厚的几本指南,一切都站得住脚,只是我没翻开看。绝不绝。

另外让我很满意的就是,里面还有很多别的科幻小说的梗,玩得特别嗨,还很贴心给了注释。同时本书主角还鄙视百事可乐,真的太好了,是自己人。

推荐寒假年假期间嫌春晚不好看的时候,看看这本,挺解闷的。

终于到最后一本书了,是一本透过语言学去了解文化的书,但也不算学术性著作,读起来很轻松,书名叫《中国话》,跟S.H.E.唱过的那首歌同名,作者郑子宁是一个研究汉语以及中国方言的专家。

作者很善于从日常的某个字词入手,去探究这个东西背后从古至今的演化历史。切入点都非常的小,而且普通。比如米、猪、狗、老虎,或者十二生肖,爸爸妈妈舅舅爷爷之类的称呼,等等。但是背后的信息量极其庞大,甚至是庞杂。

因为一个字背后,往往不单单是历史的故事,还有可能包括生物学、民俗学、人类学等等。

所以我当时看这本书的时候,一边看,就一边感慨,这是本解闷的好书。看的时候脑子里会不停出现「哇,啊,这样啊」之类的感叹。很多颠覆以往认知的东西。

比如老虎,中国古代知道叫什么吗?南方这边,叫「李父」或者「李耳」,这勉强还算偶尔能听说过的。唐代时南诏国,也就是云南一带,老虎叫「波罗」。而且这个波罗还不是单纯的口语,是写到了《全唐诗》里面的。

再比如,一般我们都知道,南方的水系喜欢用「江」做名字,北方的水系喜欢用「河」做名字。最典型的,长江和黄河。但是有一个问题出现了,为什么东北有鸭绿江。为什么有黑龙江,为什么有松花江呢?居然是因为朝鲜。当年朝鲜和中国南方打交道多,把江带回去了。然后又从朝鲜把「江」的用法带去了东北。

是不是很曲折?

还有更曲折的,从东非马达加斯加,横贯印度洋、太平洋,甚至到大洋洲,这一整片跨了半个地球的地区,都叫「南岛语系」。而他们的语言中,关于「米」这个字的发音,居然都和中国南方古语里的米有相同的词源。能猜到为什么吗?这都是几千年前的事情,远早于郑和下西洋。

后来古语言学家们发现,在整个南岛语系里,中国台湾语系的复杂度最高,分化复杂意味着起源最早。经过梳理,才知道这条脉络的起因是中国台湾。几千年前,中国南部的人,带着稻米,到了中国台湾,然后由中国台湾向非洲那个方向出发,覆盖了东南亚、南亚、东非,甚至包括大洋洲。

类似这种有意思的东西,整本书里随手都是。比如说,你一到过年,走亲戚,姑姑、大姨、爷爷、奶奶、三叔、大舅,肯定要喊很多亲戚的称谓。那你能不能猜到这些称谓里面,从古到今,最为固定的是哪一个?

不是爸爸妈妈。比如爸爸,清朝叫阿玛,还有《木兰辞》里面「阿爷无大儿」,爸爸是叫阿爷的,还有很多地方叫爹。这就不固定。

最固定的称谓,我也没猜到,居然是「舅舅」。从古至今,你舅舅都是你舅舅。至于怎么回事,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书。

推荐说完了,说一点我个人认为的美中不足的地方,算是建议吧。

第一,我觉得最好出个有声书。这本书里面有大量的古语发音的考证,虽然都标了音标,但是真拼不出来,想象不到是什么读音,还挺好奇的。

我记得当年上大学的时候,曾经讲到古代诗词押韵的问题,然后老师在教室里找了个江浙那边来的同学,让他用家乡话读一首诗,本来不怎么押韵的,突然就押上了。古音,还是很有意思的。

第二点就是,这本书有点门槛要求。不是历史和语言方面的,反而我觉得是地理方面要有点基础。很多时候,至少你脑子里要能勾画出大致的地理位置。其实我觉得序言前面,或者书最后,可以带几张地图,当然我也知道现在带地图的出版不太容易,可能有些强人所难了。

好了,这就是今年我的推荐书单,开卷有益,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在每一年里,都多读书,把阅读当成陪伴自己的不会离去的终生伙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23年,我读过并推荐的10本好书

一个字背后,往往不单单是历史的故事,还有可能包括生物学、民俗学、人类学等等。

文 | 阑夕

又过完一年了,年终荐书这个保留节目,必须如期而至。

其实我对今年的新书市场不是很满意,就是感觉很平淡,几家大的出版社都没押对宝,市场表现也说明了一些问题:全年数据还没出,从上半年来看,新书品种数量同比涨了5%左右,但是销量跌了2%,相当于供给端在回暖,但是消费端不太行。

当然经济肯定是原因之一,新书本身的吸引力下降也不能排除,而且现在新书市场的构成,差不多有接近一半是童书和教辅,真正留给成年人好好阅读的空间其实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

再就是我在做今年年底的这个推荐书单时,也有意的调整了一些标准,比如太热门的,热门到你们大多数人可能都知道的那些书,我就不再做推荐了,以免白白占位置,比如中信出版社的「马斯克传」,我自己今年都已经推荐过很多次了,或者像是上野千鹤子今年引进的那几本谈女权主义的书,我觉得这些书都很不错,但是火到人尽皆知了,感觉就不缺我这么一个吹的人了。

总的来说,就是尽可能的从那些对我有启发、同时我也希望有更多人从中受益的书,也不是说专挑小众,注重的是平衡。

那么接下来进入正题吧,今年我读过并推荐的10本好书,第一本,《芒格之道》。

这本书也是中信出的,谁也没想到芒格老爷子会离开人世,这本书我好像也说过很多次,但是跟芒格的另一本代表作「穷查理宝典」比起来,「芒格之道」的名气没那么高,因为它的编撰方式很特别,当然对于编辑来说也很省事儿,因为出版社就是把芒格从1987年开始,在他担任董事长的两家公司的股东会议发言,一家是西科金融,一家是每日期刊,按照发言年份这么全文收录排列下去,最后集结成册,就有了这么一本书。

是不是感觉编辑特别轻松,真的,只需要在每年的讲话里做点备注什么的,解释一下这一年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芒格的公司这一年业绩变化如何,就可以了。

但是这本书的价值也在这里,就是它缺少的编辑痕迹,恰好反过来保留了最原始的连贯性,你读完了会发现,好像每一年芒格都在说,今年的情况和去年差不多,便宜的资产越来越难买了,blahblah的,但是几十年时间过去,世界沧海桑田,芒格的投资收益始终可以保持在一个非常好的复利水平。

这有点像古希腊的那个哲学悖论,飞矢不动,飞矢,就是正在飞行中的箭矢,一根射出去的箭,当我们把时间切到最小的单位,在每一个瞬间,这根箭都是静止在空中的, 如果它在动说明你还没有把时间切到最小,当你切到了最小,这根箭在每一个瞬间就都一定是静止状态的,那么按照这样的逻辑来说,飞行的箭是不可能动的。

我们现在都知道,这个悖论是有诡辩成分的,它的目的也是为了引出数学的概念,但是放在芒格的投资历史里,其实有着非常高的适配性,在这本书里也是,你很少看到他特别强调的说,我们进入了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每一年都在延续着上一年的动作,然后做一些细微处的调整,然后就真的可以应对真实世界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了。

搞投资的都喜欢喊穿越周期,其实这就是穿越周期的能力,没什么特别神奇的,但能学会的永远是少之又少。

推荐这本书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芒格在伯克希尔不是话事人,巴菲特才是,但是西科金融和每日期刊这两家公司等于是芒格的亲儿子,尤其是每日期刊,芒格1977年买下了这家报社,然后担任董事长,一直到去年才卸任,你们可以数一下,接近50年了,50年啊,兄弟们,光是媒体行业就产生了多大的变化,每日期刊的收益率一直都还不错,从最早只是一本法律杂志,后来发展成了一家法律技术服务公司,芒格一直在董事长的位置上,而且基本上能让所有股东都满意。

所以我们去回顾「芒格之道」的时候,也要明白一个道理,保持耐心很重要,他的后半生真正用来的下重注的机会,其实不多,如果把这些下重注的次数拿出去,不管是他还是巴菲特,成绩都会变得非常平庸,我觉得我的读者,或者现在正在看的观众,大多数应该都还是年轻人,一定要保持足够长远的心态。

这不是在安慰大家,而是需要尊重客观规律,积累一定比爆发要多,前戏比那一瞬间要久,这是芒格的一点人生经验,我很诚服,随着这本书,也分享给你们。

第二本书,《小而美》,又是中信出版社的。

这本书的作者,是Pinterest的联合创始人写的,这个老哥是印度人,南加州大学的辍学生,属于是Buff叠满了,非常标准的硅谷人生,他是Pinterest的第二个员工,Pinterest当年也是Web 2.0那波浪潮的顶流了,虽然移动互联网到来之后发展得不那么好,但至少也是几百亿美金的上市公司了。

那么作为联合创始人,作者有什么成功经验可以分享的呢?其实不是,更像是失败的总结和复盘,他没有从Pinterest赚到一分钱,因为他在Pinterest上线后的第二年就跑了,为什么跑?

因为他飘了,觉得在硅谷创办一家十亿美金起步的独角兽很容易,干嘛要在Pinterest当老二呢,所以他很快就辞职了,放弃了所有的期权,自己出去创业,很顺利的靠个人光环拿到了几百万美金的融资,然后发现卧槽,那种指数级的增长好像做不到啊,自己被夹在风险投资机构的预期和实际业务的困难之间彻夜难眠,最后发不起工资,流失了几乎所有员工。

来自这样一个人的反思,我觉得是很有价值的,他见过山顶最高处的风光,而不是纸上谈兵,他又真的烧掉了天价的资金,用非常昂贵的成本来给人上课,同时这样一个谈论如何收缩而非扩张的主题,又很适合我们所处的这样一个时代,风是停了,但不能放任自己掉下去粉身碎骨,我们要学会苟住,苟到决赛圈,苟到芒格之前说到的,下重注的机会到来。

所以这本书其实就是在告诉大家,怎么在继续折腾的前提下,保证自己的容错率。

要我说看完这本书的第一个感受就是,作者非常真诚。用流行的说法就是,他是真想教会人怎么去经营一个组织,不管这个组织被叫作公司还是工作室,哪怕只有一个人。所有的内容实操性非常强,或者说写得很落地。就像是一系列的Tips,然后加上案例说明。

思路的核心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就是标题的内容:关注持续盈利。不要去贪图规模、好看的用户量、估值、等等一系列停留在数据层面的东西,把眼光集中在盈利上。他把这种核心思路归结为,做一家「极简主义」的企业,找到实打实愿意购买的用户,精简成本,量入为出。

后续还有很多展开的方向,包括如何确定合适的产品,怎么寻找核心用户,甚至包括如何去推销产品和企业。从最基本的做地推做社群,到一个极简企业的创业者应该在社交网络上建立何种形象,都谈得很仔细。

另外让我看起来觉得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其中很多内容,其实对做自媒体的人也是非常有用的思路。本来,自媒体账号,也可以看做是一种产品。

在后面如何设计产品的章节里,他把产品应该具备的利他性,讲得也很透彻。现在做自媒体,也是非常强调这个利他性,从用户的角度来说,就是获得感,这个概念其实国内说得也很多,像前几天我听潘乱的播客,就有总结说现在做内容想火起来,至少要满足三种需求里的任意一种:

第一个,叫喜闻乐见,第二个,叫感同身受,第三个,叫对我有用,共同点是什么,就是人家看了你的内容之后可以产生获得感,这其实是一种带有稀缺性的价值。

下面是今年推荐的第三本书,可能知名度会比较高一点,叫《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

这本书其实是一篇论文的扩写,论文叫作「Evolution through the Search for Novelty Alone」,翻译过来就是「通过新奇性搜索来实现进化」,很绕口,但这篇论文在业内很重要,不光是因为他的两个核心作者都是OpenAI的科学家,而且整个AI行业的爆发,都验证了论文的准确性。

这本书的作者也是论文的作者,为了更加面向大众,所以加了很多案例和说明,这带来了两种相反的评价,好评在于书的可读性大大增强了,差评在于觉得废话太多,相比论文没有太多的信息增量,我个人是觉得那篇论文如果不是从业者可能完全没法看下去,这本书至少提供了一个通俗化的理解入口。

我们都知道英伟达是今年收入最高的半导体公司了,而且它的营收限制跟市场无关,只取决于它自己的产能,它只要能生产更多的GPU芯片,就一定可以全部卖出去,所以英伟达是预知了大模型时代的到来会非常依赖GPU吗?

当然老黄他现在有点往回找补的意思,不想总是被说是躺赢的,最近几次演讲都有说英伟达早就注意到了AI的趋势,但是实事求是的讲,英伟达的显卡研发方向一直都是在为游戏服务,因为游戏图形非常需要并行计算的能力,但是恰好大模型的训练也需要算力集群的服务,而不是以前大家想的,是需要CPU的逻辑运算,所以显卡成了AI时代的发动机,是刚需里的刚需。

所以最后的发展也和这本书想要证明的结论是一样,英伟达本来想赚游戏玩家的钱,这是它的计划,但是没想到AI火了,反而诞生了比游戏更大的市场,这一切都不是计划出来的,而是充满了随机性。

AI的核心技术,神经网络,也是这样的开始,书的作者在2007年的时候,就在训练一个非常简陋的图片生成模型,他发现要让神经网络给它画一辆车的时候,怎么也画不出来,但是一次偶然的时候,他发现神经网络在对一个外星人的脸做二次生成的时候,图片开始变形,眼睛往下挪,变成了一辆汽车侧面的两个轮子,脑袋也开始变矮,构成了车的顶部,这个时候AI完全不知道它画了什么出来,但是从结果来看,这张图片比任何时候都要像车。

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意外性,也指导了大模型训练往穷举方向发展的意义,你不要给AI算法去设定过于具体的目标,不完成就不让你吃饭那种,而是要用新奇性搜索,也就是Novelty Search的方式,让算法尽可能的去尝试各种方向,最后它就有可能出其不意的得到一些你想要的答案。

你们也知道我最近玩AI绘画软件Midjourney特别上瘾,我发过好几组关于Midjourney从1.0版本到最新的6.0版本的进化对比,很多人发现从3.0到4.0的进步是最明显的,前后存在飞跃式的差别,为什么呢,因为3.0的时候,Midjourney开始公测了,大规模的用户使用给了正向反馈,让AI有了质变的提升。

还是这么一个过程,AI天马行空的去跑,然后市场做出检验,逐渐的就会向最优解靠拢,本质上和这本书告诉我们的科学方法论是一样的,人类要承认自己的局限,你定的计划可能错的,如果在错误的方向上越是努力,就越容易浪费资源,反过来说,当你承认了自己的局限性,你反而会无限的接近正确。

这个理论以前都是经济学家在反复唠叨,现在计算机科学家也在说了,含金量更高了。

第四本书,《银元时代生活史》。

这本书很特别,它是2007年出版的,现在好像已经买不到了,市面只有二手的,我是在微信读书里看完的,有种发现宝藏UP主的那种感觉。

作者陈存仁,名字有点绕口令,是民国时期的中医世家出身,但是很不幸的,家道中落,于是从小养成了对金钱非常敏感的性格,加上也有写日记习惯,所以非常详细的保存了民国末年的市井生活,后来他去了香港,把日记在报纸上连载,最后攒出了这么一本有点接近个人自传的书。

民国的风流人物很多,但是像作者这个视角的生活史并不多见,严格来说他肯定不算文化或者政治圈的人,不过因为职业的关系,他会近距离接触到那个时代不同阶层的代表,管你是达官显贵还是什么人物总会生病吧,生病了就作者的用武之地了,陈存仁在上海开了一家诊所,有很多机会去结识那些所谓的大人物,章太炎、杜月笙、黄金荣、于右任、吴稚晖,这些我们以前只会历史书或者电视剧里看到的名字,都把自己的私生活暴露给了作者,这是很有意思的角度,可以说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活字典了。

但是缺点也在这里,我推荐书一般也不会避谈书的缺点,作者陈存仁这个人啊,怎么说呢,非常典型的「油腻中年男人」,这本书虽然属于纪实类文学,但里面虚构的成分很多,不客气的讲,就是作者吹牛逼的地方实在有点多,就像你们经常会在酒桌上遇到的那种男的,开口就是我认识谁谁谁、可以找谁谁谁办事之类,你们懂吧?

作为读者的疑惑,最开始体现在陈存仁的人生太戏剧性了,不管遇到谁,政府高官也好,文化大师也好,都成了他的贵人,对他处处提携,赞绝不口,巧合的频率太高了,如果只是这种怀疑,可能作者还可以坚持说,那我就是运气好嘛,你有证据说我不认识那些人吗?

直到有一个篇章露馅了,就是他写了一个谁来着,我现在忘了,反正也是有百度百科的那种名人,说自己在几几年跟这个人打了一个什么交道,后来有人较真,去翻他说的这个人的生平,发现这个人在那一年之前就已经去世了,这是不是就很尴尬了……

当然了,陈存仁也在1990年就离世了,也没有机会去跟他对账,为什么我会一边说他吹牛逼吹得有点多,还一边推荐他的书呢,因为瑕不掩瑜,那个年代的沾染这种满嘴跑火车的毛病很正常,我们不鼓励,但也要承认能够这么事无巨细的把那个时代记录下来的文史非常难得,他的内容总体下来可能是七分真三分假,或者是五分真五分假,大家把这本书当作一本风物志来看,体验就很好,要是当成陈存仁的个人奋斗史来看,可能就不太对劲了。

还有一点就是,作者其实是一个很世故的人,圆滑世故的意思,可能也只有这样的性格,才能在那个乱世里活得如鱼得水吧,比如作者去中医名家的诊所实习的时候,被老学徒欺负,你们觉得他会怎么应对?

他克扣自己的生活费,连带着把积蓄都拿出来,请欺负他的人下馆子喝花酒,还送特别贵的礼物给别人,由此化解了对方的敌意,成功融入了集体,那个时候他应该才十几岁,就已经很有人情练达的本事了,也正是因为他精于算计,所以写出来的这本书呢,一直都在算计生活的方方面面,反而有了民间史料的价值。

到第五本了,我推荐的是《全球化:人类的后果》。

作者很有名,就是发明了消费主义这个概念供大家批判的齐格蒙特·鲍曼,他的另一本前几年很出名,是叫「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基本上B站和小红书的UP主们人手一本,堪称批判资本陷阱信手拈来的工具。

这本「全球化:人类的后果」是鲍曼的旧作,你看书名可能会以为是本政治学的书,至少也是本经济学的书,但它其实是一本哲学书,属于现代性的哲学范畴。

我就上豆瓣查这本书的评价,分挺高的,但是有两条短评挺有意思。一条说:「这书翻译太烂了,尤其后半段,翻的什么东西。」然后另一条说:「看到很多人说翻译很烂,但是我觉得还好啊。完了我是不是已经被学术写作pua了。」

当时看完这两条,我就有点猜到这书什么风味了。打开一看,果然啊,味太冲了。哲学风味十分纯正,有些句子我都能想象到英文原文那从句有多长。实际上我觉得这事有时候不能怪翻译,哲学书很多原文就那么绕口。

所以这本书肯定不是厕所读物,虽然薄,上厕所看你必定便秘。

如果你以前没有看过批判全球化这个议题的东西,那么你应该看这本,非常正统的全球化批判的书,讲得很透彻,也很到位。

如果你以前看过批判全球化的相关内容,你也可以看一遍这本书。可能新东西对你来说不多了,但是体系化非常充分。这是哲学家的优势。

而且以往批判全球化,多半也是政治学经济学的视角多一些,补充一下哲学家视角,会很有意思。几方对比来看,这本书可以提供一个窗口,去看到哲学家的思考模式是怎样的。他们有一种高度概括化的思考能力,把视角拔得非常高,从个体和群体里面抽离出来,提取概念形成逻辑链条去讨论。他们写清楚一个道理,并且让这个道理可信的时候,根本不需要用到实际的论据或者案例,依靠纯粹的逻辑之美。

必须为哲学家说句公道话,不是他们想要写得那么绕口,是他们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他的文章不会那么口语化。平心而论这本书已经算哲学家的书里面阅读门槛很低的了,不需要有很多系统性的哲学知识做铺垫,只是单纯要求一些注意力和脑细胞而已。

书的内容的话是围绕一个大的主题展开,就是全球化看似推进整合,其实造就了分裂。包括阶层的分裂,区域的分裂,文化的分裂,甚至整个人类族群的分裂。基本上来说就是对二战后现代国家和国际秩序的一种批判和反思,涉及到了经济、地缘政治、文化、互联网各种层面。比较有意思的是作者对互联网的态度,他笔下,这基本是个被资本和国家利用,助纣为虐的东西。但他并不是反对互联网,而是强调互联网的特性导致了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的放大。当然哲学家一般也不会旗帜鲜明地去反对某种工具。

里面很多细节上的观点都非常值得思考,比如资本和劳动者的关系。以前资本需要劳动者,所以大致还会维持对劳动者的基本关怀。而现在资本的流动性,决定了它并不依赖某一地的劳动者,这反而增加了资本对本地劳动者的压榨。也就是说,资本的流动性,和,劳动者的本地化,这两者之间的对立性导致比以往更严重的剥削。整本书有很多关于流动或者说自由,以及固定固化这样的对立,最近几年的很多类似批判,其实都是在拾鲍曼他老人家的牙慧。

我个人最喜欢的恰恰是第四章和第五章,也就是所谓的翻译很烂的后半段。里面的概念相对更新颖,包括对媒体和宣传口径的抨击,思考角度还是很有意思的。

第六本书,推荐《我在北京送快递》。

这本书好像上了今年豆瓣新书的Top榜,挺畅销的,很接地气的一本书,作者胡安焉是一个打工人,以前写过小说,算是一个文青吧,但是没混出来,大多数时候都因为迫于生计,从事体力劳动,但是也保持了写作的能力,用一种冷幽默甚至说刻薄的叙述方式,把自己打零工的经历写了出来。

虽然书名是「我在北京送快递」,但是整体结构里送快递只占到了大概一半的篇幅,还夹杂了作者走南闯北的一些其他劳动过程,从事职业之丰富,超过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

当然了,他为什么能做那么多份看似完全不相关的工作呢,这和现代社会的螺丝钉需求有关,大家如果不再是学生的话,应该都能发现,有很多工作其实是没有所谓专业性要求的,他要的其实就是你的基本素质和个人时间,比如去房地产中介做销售,或者给网店当客服,基本上只要你认识字、有手有脚、会使用基本的工具就可以了,这样的岗位一般钱不会很多,可替换性也很强,做的人也不太可能特别珍惜这份工作,所以就成了一个真正的螺丝钉场景,随时替换、随时上岗。

胡安焉基本上做的这类工作,快递员、保安、销售、加油工这些,中途也当过个体户,开了女装店和卤菜店,但生意都没有维持下去,唯一让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下来的,其实就是看书和写作的习惯,不管做什么职业,他都没有放弃自己对文学的热爱,而这样深厚的积累,最后换来了一本爆款的个人作品,甚至改变了他的人生。

我觉得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也应验了我们刚才荐书里讲到的很多收获,比如芒格说的,不管环境怎样变化,你一定要积累,不然机会真来了你也抓不到,还有「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说的,很多成功都不是目的本身,胡安焉以前疯狂写小说投稿的时候,没有溅起多少水花,但是他一边打工一边写日记,却因为这份观察和思考,赢得了意料之外的支持。

为什么大家喜欢这本书?只是因为真实吗?我觉得不是的,流水账人人都会写,抖音和快手上也有很多快递员和外卖小哥每天拍自己是怎么工作的,火起来也没有几个。

这本书的优点,在我看来啊,是文艺精神和劳动阶级的交叉,而不是那种擦肩而过。

什么意思呢?今年还有一篇东西特别火,我也谈过的,就是煽动临沂大学文学院教授邢斌去当几个月的外卖骑手之后,写了篇田野调查出来,调查文章本身很好,但还是摆脱不了知识分子的那种边界感,就是我是来体验生活的,体验完了之后我就从退路溜了,所以无论他有多么的辛苦和真诚,最后在思考上,都是带有距离感的,很容易升华。

升华没什么问题,但是「我在北京送快递」的宝贵之处就在于,它没有升华,没有那种我要对系统来一个诊断和批判的严肃性,去计算公司的营收和成本,找到剥削的证据,没有这些,他更多的是以一个参与其中的身份,思考怎么去做和解,这个和解指的不是就此认命或者服从资本什么的,而是在你没有办法摆脱这份劳动的时候,怎样去和矛盾相处,而你读的那些书,又是怎么帮你理解这个世界的。

有个寓言故事是说,北风想让一个人脱下外套,于是它不断的吹,想把衣服吹掉,但是因为更冷了,所以那个人就把衣服裹得更紧了,而太阳说你别吹了让我来,风停了,太阳一晒,那人暖和起来,身上出汗,就把衣服顺手给脱了。

我觉得对于系统性分配的不合理的批判来说,这本温和幽默的带有和解味道的书,它发挥的作用比很多喊打喊杀的声音,都要更有效果。

第七本书,《意识的河流》。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神经科学的教授,但是书的内容并不仅仅局限在神经科学上。我现在发现很多牛逼大神的共同特点就是知识面会横跨好几个学科,尤其是随着年纪的增长,横跨学科的广度和深度都会增加。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那种求知动力能够持续一生。

这本书是几篇短的随笔组成的合集,内容是老教授自己亲自挑的,每篇都很有意思。

第一篇讲的是达尔文。我们对达尔文的印象可能就是进化论,人是猴子变来的。其实他对植物学的研究非常深厚。他所处的那个年代,对于植物的授粉这件事,植物学的普遍共识是自花授粉,也就是说一朵花同时拥有雌雄两种性别,自己和自己完成授粉。但是达尔文通过长年的实验观察,推翻了这个科学界的共识。同时还发现了昆虫帮助植物授粉的一系列行为密码,而且是植物和昆虫共同的行为。比如植物会采取各种策略吸引昆虫。

最神奇的一个细节就是,他研究过一种马达加斯加特殊的兰花,那种花产花蜜的地方有30厘米深。然后达尔文大胆预测,马达加斯加当地肯定有一种蛾子,它的口器的长度足以探到30厘米深。一直到达尔文死后几十年,人们才发现了这种蛾子。

这本书对我认知最大的颠覆,就是拓展了我对「意识」这个概念的定义。在我原本的理解里,意识这个东西,应该是稍微高级一点的生物才有的东西。虽然我没有深入地去定义过它,但是朦胧之间,总觉得有意识的好歹要是个哺乳动物吧,比如猴子或者海豚。

可是这本书里面用非常生动浅显的例子说清楚了,单细胞也是有意识的。它里面提到一种单细胞的喇叭虫,说它在第一次遭受刺激的时候,至少会采取五种应对措施,都无效才会放弃家园逃跑。但是如果这时候你再刺激它第二次,它不会采取任何措施,而是直接逃跑。也就是说,它记住了之前的刺激,学到了教训。

而且植物也是有意识的,书里甚至讲清楚了植物的意识传递所依靠的介质,和它的放电过程和人类之间的差异。植物没有神经元,所以它们的学习全部依赖基因组,因此植物的基因组比人类的庞大。

里面还有非常多教授本门的神经学科的病例。有一些脑部的病变会让患者眼前的时间流速变得不同,有的会变得极慢,有的会变得超快。很多运动员都有这样的综合症,这让他们的反应速度异于常人。还有的病例,他眼前的景象会变成切片,就是类似电影那种,一帧一帧的状态,还会卡帧。神经系统的病症也总是让我很感兴趣,人脑实在太神奇了。

这本书,或者说这位教授还有一个厉害之处就是,这么密集的信息,这么理科化的内容,写得非常浪漫。完全不枯燥,不绕口,不深奥,反而加上了作者非常多深刻的理解和思考,仿佛又横跨到了科学界和文学界一样。

另外特别值得提一句的是,从书里面可以看到,作者整理这本书的时候,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最后。81岁,癌症大面积转移,经历了非常痛苦的肝脏栓塞手术之后,仅仅过了十天,人稍微缓解一点,马上就爬起来工作了。定下这本书的内容之后两周,作者就去世了。这是什么样的生命力和创作欲。

我总听到一个词,有效生命,好像就是说有活力有能力地活着的年月。但是看看这位老教授,通过手术都只能多抢一个月生命的阶段,肯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有效生命的范畴了。可是人家还出了本书。只要有意志,生命就没有定义。太励志了。

现在到了第八本书,《清晨之前的月亮》。

这是一本诗集,每年我都会推荐一部诗歌类的图书,你们应该都知道,这本书跟上面那本一样,也是晚年之作,作者写的时候已经90岁了,眼睛也瞎了,基本上都是他在口述,然后由妻子记录下来。

整本诗集透露出一种非常独特的味道,总觉得不太像西方诗人的口吻。后来我才知道,诗人晚年在夏威夷受到了很强的禅宗的影响。所以他的诗作当中有很多神秘主义般的意向,莫名给人一种感觉,就是有些接近东方的氛围。

诗中很多事物和内容都是自然界相关的东西,比如河流、鸟类、植物,但是比起西方其他诗人来说,默温笔下的自然太安静了。

在我看来,禅宗带来的是一种具有神秘主义倾向的表达方式,而真正让这些诗这么安静的,其实恰恰是默温的年龄。只有阅历和感悟到达一定的程度,生命的尽头已经迫在眉睫的时候,才能体现出这种类似于放手的静默。

比如「此刻这条大河在它自己的时间里/流淌,携带着明亮的阳光/但它看起来平静如另一面天空」。比如,「蜻蜓像阳光一样常见/悬停在它们自己的日子里/向后,向前,侧身/仿佛它们是记忆中的事物」。

还有几句我也很喜欢,「是我来到了这个年纪/还是年纪来到了我身上/哪一个带来了所有这些/沉默的意向在它们朦胧的河上/显示着消逝着像这条河一样」。

很显然能看出来是一位老人的作品,整本诗集的主题其实就是回忆,但是这种回忆不是直白的,也并不带多少过于明显的情绪。读它的时候,脑子里很容易响起一些很老的旋律,然后画面都是那种,蒙着一层柔光的景象。

比如默温回忆一棵老核桃树:

「而你已经活过了战争/和围绕着你的沉寂的战争的回响/活过了离别的日子和缺席的季节/年岁自行其道而房屋空空/最终成了蝙蝠和燕子的家/你再次张开了蜷曲着沉睡的/新生树叶的手指,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你和季节说着同一种语言/所有这些年我一直透过你的枝叶/看下面的河水和屋顶和夜晚/你就是我看世界的方式」

总体来说,就是一本非常让人舒服的诗集——其实很少能想到用「舒服」这个词去形容诗歌。但这本,真的很适合冬天烤着暖气去读一读,很放松。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有很严重的中年危机感的人反而不太推荐去读这本。默温看起来不温不火的,但是其实把时光流逝的感觉写得太细致入微了。都说中年危机的核心是悔恨,如果没有一个令自己感到满意的前半生,到这个人生阶段,时光飞逝的意向就特别容易让人惶恐。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默温的诗集读起来也挺让人羡慕。如果能在老年,保持如此平静的心态对待时光的一去不返,说明诗人对自己这一生一定是很满意的。

比如这一首很短的小诗:

「橙色日落/在夏季的深壳里/漫长的寂静正在抵达/穿过旱地牧场/因为一扇门关闭的声音/远处一只狗叫了起来/一转眼我更老了」

那就,祝愿大家都能岁月静好心满意足地老去吧。

第九本书,《怪兽保护协会》,一本虚构类的科幻小说。

作者是「爱,死亡,机器人」的编剧之一,你们记得第一季和第三季里面都有一个动画是讲三个机器人在人类灭绝之后的世界里一边逛街一边聊天吧,那个就是出自这本书的作者之手,在整个「爱,死亡,机器人」的系列里面不算特别突出,但是很能体现创作者的风格,就是非常爆米花,讽刺性拉满。

「怪兽保护协会」差点拿了今年的雨果奖,入围了最佳长篇,但是最后没拿到,很多硬核科幻读者都松了一口气,因为觉得如果这样的通俗科幻小说都能拿雨果奖,那雨果奖真是堕落了,说这些也是为了提前跟你们打个预防针,就是这本书啊,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幻小说,什么是传统意义上的,阿西莫夫啊,阿瑟·克拉克啊,我们都是读着这些人的科幻作品长大的,跟他们的产出相比,这本书确实有点不够看。

但是「怪兽保护协会」非常符合新媒体时代的审美,什么意思呢,就是它很无脑,读起来很轻松,不需要思考那些宏大命题啊,也不需要被作者教育灌输一些抽象严肃的道理,它就是一部让你读了很有乐趣的小说,有的时候也真的是需要这样纯粹让你笑起来的书。

这本书非常适合笑点低的人,反正我看得很开心。尤其是看到说「核不扩散条约的一大原因是因为打怪兽太麻烦了」的时候,这种世界是一个大草台班子的笑话就很符合我的口味。

它故事核心其实很简单,就是屌丝逆袭吊打无良前老板的故事。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管,被自己老板开除了,迫不得已去送外卖。结果在送外卖的时候,被点单的老客户拉壮丁算是骗去了外星球,充当怪兽保护协会的打杂人士。然后这个倒霉小角色,成为了拯救怪兽和地球的英雄。

如果只说梗概,整个故事非常好莱坞化,十分套路。但是你不可否认这种经过学院派和票房双重实验捶打出来的套路就是很爽。而且故事的精髓其实永远在细节,就像同样是一碗拌面,卤得到底好不好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后呈现出来的一切,别跟我提营养或者健康。

这个故事就属于,作者功力炉火纯青的那种。无论是细节的安排,还是节奏的把控,在我看来都是可圈可点的。

单说一点吧,怪兽的塑造。

首先,这本书里面的怪兽,绝对不是单纯的哥斯拉那种,荧幕上看到的可以类比为恐龙的东西。作者在开头部分的时候,塑造出了极其怪异扭曲且恶心的一众怪物形象,这里的作用,是让读者对倒霉蛋突然承担这份工作感兴趣——剧本的经典理论,人就是爱看别人倒霉。倒霉就意味着滑稽。

但是这种塑造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你如何能够共情最后主角要去拯救其中一头极其恶心的怪兽?作者的处理还是很出色的。但是我不能说太多,会剧透。我只能说最后,读者会和主角一样,关心这只怪兽到底有没有平安。这就是功力,塑造的功力和节奏的功力。到最后四分之一的时候,你不看到结局都睡不着。

说到这里,还想到有人说,这本书作者塑造角色的力度不如从前。其实这本书,人物角色真的,不是主角。而且话说回来,本来就不是严肃文学,追求那么多人物描写心理描写干什么呢,够用就行。

说实话我觉得作者采用的这个对话很多的模式,其实有一个妙用。所有科幻小说,尤其是硬科幻,都面临一个挑战,就是一本正经地编一堆看起来讲得通的符合科学的世界观。见得特别多的就是量子力学,对吧?但是这个小说里,世界观的解释,是由一个不怎么靠谱的特喜欢玩梗的老员工,给主角这个职场新人进行类似培训的解说。所以,当难度到来的时候,老员工就会说:我不是科学家。这里面有个什么道理,我听过,但是我没记住。

这读者居然完全没法反驳,就完美解决了一切问题。我告诉你了,这世界的物理生物化学都有非常厚的几本指南,一切都站得住脚,只是我没翻开看。绝不绝。

另外让我很满意的就是,里面还有很多别的科幻小说的梗,玩得特别嗨,还很贴心给了注释。同时本书主角还鄙视百事可乐,真的太好了,是自己人。

推荐寒假年假期间嫌春晚不好看的时候,看看这本,挺解闷的。

终于到最后一本书了,是一本透过语言学去了解文化的书,但也不算学术性著作,读起来很轻松,书名叫《中国话》,跟S.H.E.唱过的那首歌同名,作者郑子宁是一个研究汉语以及中国方言的专家。

作者很善于从日常的某个字词入手,去探究这个东西背后从古至今的演化历史。切入点都非常的小,而且普通。比如米、猪、狗、老虎,或者十二生肖,爸爸妈妈舅舅爷爷之类的称呼,等等。但是背后的信息量极其庞大,甚至是庞杂。

因为一个字背后,往往不单单是历史的故事,还有可能包括生物学、民俗学、人类学等等。

所以我当时看这本书的时候,一边看,就一边感慨,这是本解闷的好书。看的时候脑子里会不停出现「哇,啊,这样啊」之类的感叹。很多颠覆以往认知的东西。

比如老虎,中国古代知道叫什么吗?南方这边,叫「李父」或者「李耳」,这勉强还算偶尔能听说过的。唐代时南诏国,也就是云南一带,老虎叫「波罗」。而且这个波罗还不是单纯的口语,是写到了《全唐诗》里面的。

再比如,一般我们都知道,南方的水系喜欢用「江」做名字,北方的水系喜欢用「河」做名字。最典型的,长江和黄河。但是有一个问题出现了,为什么东北有鸭绿江。为什么有黑龙江,为什么有松花江呢?居然是因为朝鲜。当年朝鲜和中国南方打交道多,把江带回去了。然后又从朝鲜把「江」的用法带去了东北。

是不是很曲折?

还有更曲折的,从东非马达加斯加,横贯印度洋、太平洋,甚至到大洋洲,这一整片跨了半个地球的地区,都叫「南岛语系」。而他们的语言中,关于「米」这个字的发音,居然都和中国南方古语里的米有相同的词源。能猜到为什么吗?这都是几千年前的事情,远早于郑和下西洋。

后来古语言学家们发现,在整个南岛语系里,中国台湾语系的复杂度最高,分化复杂意味着起源最早。经过梳理,才知道这条脉络的起因是中国台湾。几千年前,中国南部的人,带着稻米,到了中国台湾,然后由中国台湾向非洲那个方向出发,覆盖了东南亚、南亚、东非,甚至包括大洋洲。

类似这种有意思的东西,整本书里随手都是。比如说,你一到过年,走亲戚,姑姑、大姨、爷爷、奶奶、三叔、大舅,肯定要喊很多亲戚的称谓。那你能不能猜到这些称谓里面,从古到今,最为固定的是哪一个?

不是爸爸妈妈。比如爸爸,清朝叫阿玛,还有《木兰辞》里面「阿爷无大儿」,爸爸是叫阿爷的,还有很多地方叫爹。这就不固定。

最固定的称谓,我也没猜到,居然是「舅舅」。从古至今,你舅舅都是你舅舅。至于怎么回事,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书。

推荐说完了,说一点我个人认为的美中不足的地方,算是建议吧。

第一,我觉得最好出个有声书。这本书里面有大量的古语发音的考证,虽然都标了音标,但是真拼不出来,想象不到是什么读音,还挺好奇的。

我记得当年上大学的时候,曾经讲到古代诗词押韵的问题,然后老师在教室里找了个江浙那边来的同学,让他用家乡话读一首诗,本来不怎么押韵的,突然就押上了。古音,还是很有意思的。

第二点就是,这本书有点门槛要求。不是历史和语言方面的,反而我觉得是地理方面要有点基础。很多时候,至少你脑子里要能勾画出大致的地理位置。其实我觉得序言前面,或者书最后,可以带几张地图,当然我也知道现在带地图的出版不太容易,可能有些强人所难了。

好了,这就是今年我的推荐书单,开卷有益,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在每一年里,都多读书,把阅读当成陪伴自己的不会离去的终生伙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