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融资不断、押注海外,倍思寻找突破口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融资不断、押注海外,倍思寻找突破口

尽管倍思布局海外市场渠道并不容易,但仍是极其重要的一步棋,其将决定着倍思未来数年的业绩走向。

文|DoNews 张宇

编辑|杨勇

新生活数码品牌倍思再次完成了一轮融资。

12月11日,倍思宣布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深创投领投,高榕资本、越秀产业基金跟投,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投入、品牌推广宣传、海内外市场渠道建设等等。

值得关注的是,倍思在今年内已经完成了两轮融资,4月20日,倍思曾获得由深创投、中金资本、越秀产业基金、高榕资本投资的数亿元A轮融资。

 起初,倍思从智能手机配件切入,随后逐渐拓展至20多个品类和3000多种SKU,主要包括充电类、移动电源、智能音频、智能清洁、储能电源、车载周边和生活办公等,其中,充电类是倍思的优势品类,其充电类产品在天猫、京东、抖音等平台上长期占据着数码电子充电品类第一名的位置。

截至目前,倍思已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新加坡、印尼等国家设立办事点,海外销售额占比为四成左右,已拥有超3亿用户,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押注海外市场,面临诸多挑战

海外市场已经成为倍思极为重要的市场,目前海外市场销售额已经超过了总销售额的四成,在A+轮融资的用途中,海外市场渠道建设也被倍思列为重点项目。

整体而言,无论是在海外电商平台还是独立站,倍思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比如在亚马逊上,倍思的多款产品表现非常出色,单品月销过万。此外,倍思在速卖通、Lazada的3C配件品类销量排名第一;在Sheopee等平台日销售上千单。

 2023年6月,倍思曾推出过一款蓝牙降噪耳机,仅仅半年时间,该产品不仅得到了Amazon Choice标识,而且还在多个亚马逊细分类目的BS榜中取得了显著的销售成绩。

在独立站方面,倍思的流量也在稳步攀升。根据Similarweb的数据,2023年9月至11月,其独立站月均访问量已经达到66.67万,而在11月更是迅速增长至71万。

线下渠道也是倍思的一大重点发力方向。截至2022年,倍思已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600多家门店,同时还拥有100多家旗舰店。同时,倍思还在一些大型的电子产品零售商和超市中销售其产品,如美国的百思买、沃尔玛等。

不过,押注海外市场也让倍思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运营独立站并不容易。雨果跨境调研数据显示,独立站卖家在运营中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站外引流。随着自然流量被分摊、付费流量越来越贵,独立站卖家往往面临着新品推不动、老品卖不出的窘境,库存的过量积压也使得卖家放慢了发展独立站的脚步,转化效果一言难尽。

另一方面,过度依赖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使得倍思的抗风险能力变得越来越差,而一旦电商平台出现任何波动,倍思的盈利水平也会受到波及。可以预见的是,高度依赖电商平台的经营模式,或导致倍思因为平台提高“垄断费用”而导致各项成本大幅上涨,为其带来不小的风险。

尽管倍思布局海外市场渠道并不容易,但仍是极其重要的一步棋,其将决定着倍思未来数年的业绩走向。

二、配件行业增速放缓

消费电子配件行业主要为智能手机、电脑等消费电子提供配套及配件服务,无法独立存在,然而在过去几年,消费电子配件行业的整体情况不容乐观。

安克创新的表现就非常典型。2020年8月24日,安克创新以66.32元/股的发行价登陆创业板,截至上市首日A股收盘,其股价较发行价上涨121.41%至146.86元/股,对应总市值为596.88亿元。而截至12月29日A股收盘,安克创新的股价仅为88.6元/股,较上市首日收盘价跌去39.7%,对应总市值为360.09亿元,超过230亿元的市值烟消云散。

实际上,随着涌入消费电子配件赛道的厂商越来越多,消费电子配件市场已经成了红海竞争,无论是品胜、绿联等已经品牌化的厂商,还是各大电商平台上的各类中小商家,在数据线、充电宝、充电器、手机壳、手机膜等配件产品上,大部分参与者并没有摆脱以低价换量的局面。

 与此同时,智能手机出货量仍在跌跌不休。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6705万台,同比下降6%,而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规模同比下降0.3%。智能手机需求量下滑的同时,PC出货量也在下降,IDC发布的《全球个人计算设备跟踪季度报告》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PC市场出货量总计6850万台,同比下降7.2%。中国PC市场出货量为1100万台,同比下降16%,其中台式机的出货量同比下降了9%至340万台,而笔记本的出货量同比下降了18%至780万台。 

消费电子行业遇冷,导致消费电子配件行业也难逃需求放缓的趋势,这对于倍思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隐忧。

A轮融资完成后,倍思曾表示,未来三年的目标是2023年营收超52亿元,核心品类在中国拿到绝对高的市场份额,充电品类稳居国内第一;2024年营收超70亿元,全球范围内充电第一品牌,成为一家零售平台企业;2025年营收超88亿元,成为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品牌。

但目前看来,倍思想要达成目标并不容易,这意味着倍思需要具备较强的产品研发能力、工业设计能力、生产组织能力、解决方案服务能力等等,否则极容易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泥潭。

三、便携储能不是新曲线

2022年8月,倍思召开秋季新品发布会,除了充电类、TWS蓝牙耳机等核心产品之外,还发布了便携储能产品,加码便携储能业务。

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野餐、户外露营作为首选的户外休闲活动,将进一步促进便携储能产品的销量增长。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便携式储能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指出,2021年全球便携式储能设备出货量达483.8万台,同比增长131.7%;预计2026年出货量将达到3110万台。2021年便携储能在户外市场的渗透率仅为2.3%,预计2026年渗透率将提升至15.9%。

便携储能行业不仅增长速度极快,而且想象空间巨大。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户外市场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中国每年约1.3亿人参与户外运动,占总人口的9.5%,与美国51%的参与率相距较大。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便携储能或无法成为倍思的新增长曲线。

一方面,倍思不得不面临着诸多竞争对手的围追堵截,比如德赛电池、拓邦股份、安克创新、华宝新能、骆驼股份均推出便携储能产品,此外,华为推出了户外电源产品移动“小电站”,宁德时代发布了“田园时代”应急电源,小米也发布了米家户外电源1000Pro以及太阳能板等产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主流的户外电源厂商已经超过30家,推出的便携储能产品多达上百款。

另一方面,便携储能行业存在着技术壁垒不高、同质化竞争严重等问题,对于倍思而言,其壁垒在于渠道积累和品牌影响力,但在行业竞争面前,倍思很难依靠壁垒来提高净利润率,反而还要被迫卷入价格战之中,随着入局者数量进一步增加,其利润空间势必会遭到挤压。

综合而言,倍思的便携储能业务或难以打开局面,以“便携储能第一股”华宝新能为例,2023年前三季度,其总营收为15.80亿元,同比下降29.16%;净亏损为6202.03万元,由盈转亏。

可见,在消费电子配件行业增速放缓的同时,如何稳住基本盘,并尽快加强抗风险能力、完成海内外市场渠道的建设,已成为倍思不得不面临的选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安克创新

174
  • 界面新闻2024年度科技行业CEO榜单发布:华为任正非再登榜首、小米雷军第五
  • 做充电宝起家的安克创新盯上了具身机器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融资不断、押注海外,倍思寻找突破口

尽管倍思布局海外市场渠道并不容易,但仍是极其重要的一步棋,其将决定着倍思未来数年的业绩走向。

文|DoNews 张宇

编辑|杨勇

新生活数码品牌倍思再次完成了一轮融资。

12月11日,倍思宣布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深创投领投,高榕资本、越秀产业基金跟投,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投入、品牌推广宣传、海内外市场渠道建设等等。

值得关注的是,倍思在今年内已经完成了两轮融资,4月20日,倍思曾获得由深创投、中金资本、越秀产业基金、高榕资本投资的数亿元A轮融资。

 起初,倍思从智能手机配件切入,随后逐渐拓展至20多个品类和3000多种SKU,主要包括充电类、移动电源、智能音频、智能清洁、储能电源、车载周边和生活办公等,其中,充电类是倍思的优势品类,其充电类产品在天猫、京东、抖音等平台上长期占据着数码电子充电品类第一名的位置。

截至目前,倍思已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新加坡、印尼等国家设立办事点,海外销售额占比为四成左右,已拥有超3亿用户,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押注海外市场,面临诸多挑战

海外市场已经成为倍思极为重要的市场,目前海外市场销售额已经超过了总销售额的四成,在A+轮融资的用途中,海外市场渠道建设也被倍思列为重点项目。

整体而言,无论是在海外电商平台还是独立站,倍思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比如在亚马逊上,倍思的多款产品表现非常出色,单品月销过万。此外,倍思在速卖通、Lazada的3C配件品类销量排名第一;在Sheopee等平台日销售上千单。

 2023年6月,倍思曾推出过一款蓝牙降噪耳机,仅仅半年时间,该产品不仅得到了Amazon Choice标识,而且还在多个亚马逊细分类目的BS榜中取得了显著的销售成绩。

在独立站方面,倍思的流量也在稳步攀升。根据Similarweb的数据,2023年9月至11月,其独立站月均访问量已经达到66.67万,而在11月更是迅速增长至71万。

线下渠道也是倍思的一大重点发力方向。截至2022年,倍思已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600多家门店,同时还拥有100多家旗舰店。同时,倍思还在一些大型的电子产品零售商和超市中销售其产品,如美国的百思买、沃尔玛等。

不过,押注海外市场也让倍思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运营独立站并不容易。雨果跨境调研数据显示,独立站卖家在运营中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站外引流。随着自然流量被分摊、付费流量越来越贵,独立站卖家往往面临着新品推不动、老品卖不出的窘境,库存的过量积压也使得卖家放慢了发展独立站的脚步,转化效果一言难尽。

另一方面,过度依赖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使得倍思的抗风险能力变得越来越差,而一旦电商平台出现任何波动,倍思的盈利水平也会受到波及。可以预见的是,高度依赖电商平台的经营模式,或导致倍思因为平台提高“垄断费用”而导致各项成本大幅上涨,为其带来不小的风险。

尽管倍思布局海外市场渠道并不容易,但仍是极其重要的一步棋,其将决定着倍思未来数年的业绩走向。

二、配件行业增速放缓

消费电子配件行业主要为智能手机、电脑等消费电子提供配套及配件服务,无法独立存在,然而在过去几年,消费电子配件行业的整体情况不容乐观。

安克创新的表现就非常典型。2020年8月24日,安克创新以66.32元/股的发行价登陆创业板,截至上市首日A股收盘,其股价较发行价上涨121.41%至146.86元/股,对应总市值为596.88亿元。而截至12月29日A股收盘,安克创新的股价仅为88.6元/股,较上市首日收盘价跌去39.7%,对应总市值为360.09亿元,超过230亿元的市值烟消云散。

实际上,随着涌入消费电子配件赛道的厂商越来越多,消费电子配件市场已经成了红海竞争,无论是品胜、绿联等已经品牌化的厂商,还是各大电商平台上的各类中小商家,在数据线、充电宝、充电器、手机壳、手机膜等配件产品上,大部分参与者并没有摆脱以低价换量的局面。

 与此同时,智能手机出货量仍在跌跌不休。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6705万台,同比下降6%,而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规模同比下降0.3%。智能手机需求量下滑的同时,PC出货量也在下降,IDC发布的《全球个人计算设备跟踪季度报告》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PC市场出货量总计6850万台,同比下降7.2%。中国PC市场出货量为1100万台,同比下降16%,其中台式机的出货量同比下降了9%至340万台,而笔记本的出货量同比下降了18%至780万台。 

消费电子行业遇冷,导致消费电子配件行业也难逃需求放缓的趋势,这对于倍思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隐忧。

A轮融资完成后,倍思曾表示,未来三年的目标是2023年营收超52亿元,核心品类在中国拿到绝对高的市场份额,充电品类稳居国内第一;2024年营收超70亿元,全球范围内充电第一品牌,成为一家零售平台企业;2025年营收超88亿元,成为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品牌。

但目前看来,倍思想要达成目标并不容易,这意味着倍思需要具备较强的产品研发能力、工业设计能力、生产组织能力、解决方案服务能力等等,否则极容易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泥潭。

三、便携储能不是新曲线

2022年8月,倍思召开秋季新品发布会,除了充电类、TWS蓝牙耳机等核心产品之外,还发布了便携储能产品,加码便携储能业务。

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野餐、户外露营作为首选的户外休闲活动,将进一步促进便携储能产品的销量增长。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便携式储能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指出,2021年全球便携式储能设备出货量达483.8万台,同比增长131.7%;预计2026年出货量将达到3110万台。2021年便携储能在户外市场的渗透率仅为2.3%,预计2026年渗透率将提升至15.9%。

便携储能行业不仅增长速度极快,而且想象空间巨大。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户外市场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中国每年约1.3亿人参与户外运动,占总人口的9.5%,与美国51%的参与率相距较大。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便携储能或无法成为倍思的新增长曲线。

一方面,倍思不得不面临着诸多竞争对手的围追堵截,比如德赛电池、拓邦股份、安克创新、华宝新能、骆驼股份均推出便携储能产品,此外,华为推出了户外电源产品移动“小电站”,宁德时代发布了“田园时代”应急电源,小米也发布了米家户外电源1000Pro以及太阳能板等产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主流的户外电源厂商已经超过30家,推出的便携储能产品多达上百款。

另一方面,便携储能行业存在着技术壁垒不高、同质化竞争严重等问题,对于倍思而言,其壁垒在于渠道积累和品牌影响力,但在行业竞争面前,倍思很难依靠壁垒来提高净利润率,反而还要被迫卷入价格战之中,随着入局者数量进一步增加,其利润空间势必会遭到挤压。

综合而言,倍思的便携储能业务或难以打开局面,以“便携储能第一股”华宝新能为例,2023年前三季度,其总营收为15.80亿元,同比下降29.16%;净亏损为6202.03万元,由盈转亏。

可见,在消费电子配件行业增速放缓的同时,如何稳住基本盘,并尽快加强抗风险能力、完成海内外市场渠道的建设,已成为倍思不得不面临的选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