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KOTRA资料显示,2015年香港美容市场规模达到169亿港元,与前一年相比增加了3.6%,尤其是最近10年间香港的基础护肤产品消费总额增长了2倍,2004年以后一直以6%的速度增长,香港化妆品的主要消费年龄层是15~19岁的女性(占总人口的6%)和20多月女性(占总人口14%),最近年轻男士的化妆品购买量正在增加。
在香港化妆品流通渠道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位于大型购物中心和百货店的进口化妆品区域,一种是位于商场1层的化妆品综合店,与单一品牌店占主导的韩国不同,香港的化妆品市场除了Sasa外,Mannings、Colourmix、Bonjour和屈臣氏等都占据着一般化妆品销售的核心。
走进香港化妆品综合品牌店,就可以亲身感受到韩国化妆品在香港的受欢迎程度,法国、美国、日本和中国等国家的产品都不及韩国化妆品的受欢迎程度,韩国化妆品占压倒性优势。
Sasa在香港共有200多家店,位于尖沙咀的莎莎旗舰店可以看出韩国化妆品的优越性,旗舰店入口和中央区域摆的都是韩国化妆品。但店内最受欢迎的产品依旧是面膜,美迪惠尔‘NMF水润保湿针剂面膜’、爸爸的礼物‘春雨蜂蜜面膜’、JAYJUNCOSMETIC‘水光面膜’、A.H.C‘b5玻尿酸保湿补水面膜’位列前四,都是畅销单品。
相比于Sasa品类丰富的结构,Mannings的店内基础护肤产品占了90%以上,韩国产品在这里依旧占据着重要位置。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由于韩国面膜的受欢迎程度,也让其他韩国基础产品同样受到欢迎,也再次证明面膜是K-Beauty的先头兵。
与此相比,韩国人不太熟知的品牌综合店Bonjour更像是化妆品专卖店,这里的韩国化妆品品牌种类较Sasa更齐全,包括高丽雅娜化妆品、AMY化妆品等各种品牌,这家店的打折单品种类很多,因此吸引了很多相对时间比较紧迫的外国游客。
Colourmix的规模没有Bonjour和莎莎规模大,但是品牌种类繁多,以品牌零售的形式针对年轻女性销售基础护肤、香水、彩妆、卫生产品和时尚单品等,店铺特点是既感性又接地气,容易让人接近,走遍当地,还会发现,以韩国化妆品为代表的意大利、日本等各个国家独家销售各自的化妆品,谋求与其他品牌综合店的差异化。
不过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与韩国面膜和基础护肤品相比,韩国的彩妆受的关注度还没有那么高,莎莎品牌店内彩妆区域占40%,大部分被日妆独占,韩国产品除了气垫霜以外,几乎没看到其他彩妆产品。
在香港市场上站稳脚跟的韩国企业是爱茉莉太平洋集团,爱茉莉太平洋没有以入驻综合品牌店的形式流通,而是以开设单独卖场的战略占领市场。尖沙咀可见旗下悦诗风吟、伊蒂之屋和兰芝等品牌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