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温氏股份靠养鸡对抗猪周期,但非长久之计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温氏股份靠养鸡对抗猪周期,但非长久之计

而在养猪业务上,温氏股份不得不更为谨慎。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范剑磊

界面新闻记者 | 谢小丹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随着上市猪企陆续披露2023年销售简报,不少猪企在2023年生猪销售收入都出现了下滑,但温氏股份的数据显得格外亮眼。

具体来看,牧原股份2023年生猪销售6381.6万头,收入为1082.17亿元,同比减少9.64%。新希望2023年生猪销售1768.24万头,收入为269.05亿元,同比减少0.05%。

从2023年全年来看,温氏股份肉鸡和肉猪销售在去年全都突破新高。该公司在2023年销售肉猪2626.22万头(含毛猪和鲜品),同比增长46.65%,已完成全年2600万头的目标,并且年度销量创历史新高;收入462.56亿元,同比增长12.67%,年度收入也创历史新高。

在猪价低迷的2023年,温氏股份的生猪销售收入大幅增长主要由扩大产能来推动。

事实上,过去几年,头部猪企都有大幅扩产的动作。2023年唐人神生猪销售数量同比增长72.05%,天邦食品也同比增长61.03%,而温氏股份2023年生猪销售量46.65%的增幅也位居前列。 

不过,与其它加速扩产占领市场空间的猪企不同,温氏股份的产能变化则更彻底。

温氏股份原本是靠 “企业+农户” 模式发家,但2018年下半年非洲猪瘟席卷各地时,签约农户的中小养殖场防控能力落后,温氏股份也因此元气大伤——2018年,温氏股份出栏量2229.72万头,位居全国第一位。而2020年,市场上猪价高位震荡,而温氏的生猪出栏量却下跌了48.4%,仅为954.57万头,排名滑落到了全国第三位。

为此,温氏股份不得不革新自身的养殖模式。

从它的动作可以看出,变化的目的是让养殖模式更加专业化,从而增强对抗周期的能力。温氏股份先是由“企业+农户”升级为“企业+家庭农场”模式;2021年,再次升级为“公司+现代养殖小区+农户”模式。温氏股份还透露,它拟进一步向“公司+现代产业园区+职业农民”模式迭代。

在此过程中,温氏股份的饲养能力确实在不断增强。截至2023年10月底,肉猪有效饲养能力已提升至近3500万头。

然而,猪周期低谷也同步到来温氏股份在养猪业务上的改革还未能完好地抵御。事实上,这也是同类企业都在面临的集体困境。

在2023年上半年,温氏股份营收达到411.8亿元,同比增加30.61%;但净亏损扩大至46.88亿元,同比亏损35.23亿元进一步增加。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范剑磊

不过,温氏股份在养殖产业上的多元布局,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养猪业务的亏损。

具体来看,养鸡成为了阻止业绩进一步下跌的主力。2023年三季度,得益于肉猪和肉鸡价格回暖,温氏股份实现了单季度盈利,净利润为1.59亿元,亏损幅度没有进一步扩大。

根据华泰证券研报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肉鸡出栏量为3.08亿羽,同比增长约4.7%。结合公司投关信息披露预测,假设公司当季肉鸡养殖成本约为13.2元/公斤,预计公司肉鸡养殖业务将实现盈利9.48亿元。

也就是说,三季度温氏股份的养猪业务差点亏光了养鸡赚的钱。

好在同时兼顾养猪和养鸡的温氏股份既受着猪、鸡周期的双重影响,同时双主业发展也使温氏股份得以增强抵御猪周期波动的能力。

相比生猪业务,得益于毛鸡销售均价的持续上涨,温氏股份的禽类业务在三季度取得较好表现,量价提升下,销售收入增幅明显。 

温氏股份投资者交流活动中透露,肉鸡业务上,10月份上市率进一步提升至95.2%,为本年度最优水平。10月份料肉比已降至2.76,为近几年最低水平。10月份公司毛鸡出栏成本进一步降至6.5元/斤以下,养鸡业务有合理盈利。

从整个四季度来看,鸡价相对回暖,毛鸡销售均价在10-12月分别为14.37元/公斤,13.68元/公斤,13.33元/公斤按照10月的养殖成本计算,整个四季度,温氏股份都有机会靠着养鸡业务赚钱。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范剑磊

但这样的对冲局面是否能够持久,则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因此,在养猪业务上,温氏股份不得不更为谨慎。

在2023年11月7日举行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温氏股份表示,养猪行业的竞争已演变为规模化企业之间的竞争,规模化企业的竞争主要是成本和资本两个“本”的竞争。当前环境下,精确判断猪价难度较大,公司对未来猪价走势判断存在较大分歧,在猪价无法预判的前提下,盲目增加产量和资本开支风险较大。

从2023年来看,温氏股份也围绕着成本和资本两方面做了不少努力。 

例如,温氏股份多次强调,要利用好现有产能,实现努力早日实现达产满产。在养殖行业,提高产能利用率,是常见的降低成本的方法之一。

温氏股份曾表示,前期固定资产闲置成本较多,部分养殖场未满负荷生产运营。随着公司养殖规模有序扩大、管理水平持续提高,将适当分摊固定资产折旧等费用,后续将逐步体现在出栏的肉猪养殖综合成本中的“费用”项目逐步降低。 

过去两年,受行业低迷行情影响,温氏股份还暂停或延缓了多个固定资产建设,控制发展节奏。

这一动作也延续到了2023年。如4月26日温氏股份公告显示,公司计划终止2021年3月29日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的投资项目中的多个项目。

与此同时,如新希望出售禽产业和食品深加工业务一样,温氏股份也选择了聚焦主业。

2023年5月,公司将控股子公司温氏乳业35%的股权以4.375亿元转让给公司关联方筠诚控股。 

未来,温氏股份规划养鸡业务每年拟以5%-10%的速度增长养殖规模,养猪业务则首先持续提升养殖成绩和水平,不断降低养殖成本,把已有猪场产能达产满产后,再逐步增加产出量,获得合理的收益。 

同时,温氏股份还确立了猪业增量优先发展的原则,分别是优先发展生产稳定区域、优先发展高价区域。短期内,公司将重点以增加生产稳定区域、价格较高的区域的产量为主。对于生产不太稳定的区域,公司将阶段性控制其出栏量,以提升生产成绩为首要工作。 

西南证券研报称,生猪养殖行业整体负债率由2021年年初的53.5%攀升至2023第三季度时的68.3%。2024年生猪产能依旧高于正常生猪保有量,养猪业短期内难以走出亏损困境。

目前来看,温氏股份经营状况还算健康。

温氏股份介绍,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降至约60%。公司债务结构较为合理,其中流动负债率约55%,短债和长债基本相当。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为56亿元。现金流量比率0.18,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可以较好地覆盖部分流动负债,未因资金问题而影响正常生产经营。

2024年,生猪价格上涨可能还是有点悬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温氏股份或许还要再熬一熬。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温氏股份

610
  • 奇安信集团与温氏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温氏股份拟16亿收购筠诚和瑞,养殖企业为何都盯上了环保生意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温氏股份靠养鸡对抗猪周期,但非长久之计

而在养猪业务上,温氏股份不得不更为谨慎。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范剑磊

界面新闻记者 | 谢小丹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随着上市猪企陆续披露2023年销售简报,不少猪企在2023年生猪销售收入都出现了下滑,但温氏股份的数据显得格外亮眼。

具体来看,牧原股份2023年生猪销售6381.6万头,收入为1082.17亿元,同比减少9.64%。新希望2023年生猪销售1768.24万头,收入为269.05亿元,同比减少0.05%。

从2023年全年来看,温氏股份肉鸡和肉猪销售在去年全都突破新高。该公司在2023年销售肉猪2626.22万头(含毛猪和鲜品),同比增长46.65%,已完成全年2600万头的目标,并且年度销量创历史新高;收入462.56亿元,同比增长12.67%,年度收入也创历史新高。

在猪价低迷的2023年,温氏股份的生猪销售收入大幅增长主要由扩大产能来推动。

事实上,过去几年,头部猪企都有大幅扩产的动作。2023年唐人神生猪销售数量同比增长72.05%,天邦食品也同比增长61.03%,而温氏股份2023年生猪销售量46.65%的增幅也位居前列。 

不过,与其它加速扩产占领市场空间的猪企不同,温氏股份的产能变化则更彻底。

温氏股份原本是靠 “企业+农户” 模式发家,但2018年下半年非洲猪瘟席卷各地时,签约农户的中小养殖场防控能力落后,温氏股份也因此元气大伤——2018年,温氏股份出栏量2229.72万头,位居全国第一位。而2020年,市场上猪价高位震荡,而温氏的生猪出栏量却下跌了48.4%,仅为954.57万头,排名滑落到了全国第三位。

为此,温氏股份不得不革新自身的养殖模式。

从它的动作可以看出,变化的目的是让养殖模式更加专业化,从而增强对抗周期的能力。温氏股份先是由“企业+农户”升级为“企业+家庭农场”模式;2021年,再次升级为“公司+现代养殖小区+农户”模式。温氏股份还透露,它拟进一步向“公司+现代产业园区+职业农民”模式迭代。

在此过程中,温氏股份的饲养能力确实在不断增强。截至2023年10月底,肉猪有效饲养能力已提升至近3500万头。

然而,猪周期低谷也同步到来温氏股份在养猪业务上的改革还未能完好地抵御。事实上,这也是同类企业都在面临的集体困境。

在2023年上半年,温氏股份营收达到411.8亿元,同比增加30.61%;但净亏损扩大至46.88亿元,同比亏损35.23亿元进一步增加。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范剑磊

不过,温氏股份在养殖产业上的多元布局,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养猪业务的亏损。

具体来看,养鸡成为了阻止业绩进一步下跌的主力。2023年三季度,得益于肉猪和肉鸡价格回暖,温氏股份实现了单季度盈利,净利润为1.59亿元,亏损幅度没有进一步扩大。

根据华泰证券研报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肉鸡出栏量为3.08亿羽,同比增长约4.7%。结合公司投关信息披露预测,假设公司当季肉鸡养殖成本约为13.2元/公斤,预计公司肉鸡养殖业务将实现盈利9.48亿元。

也就是说,三季度温氏股份的养猪业务差点亏光了养鸡赚的钱。

好在同时兼顾养猪和养鸡的温氏股份既受着猪、鸡周期的双重影响,同时双主业发展也使温氏股份得以增强抵御猪周期波动的能力。

相比生猪业务,得益于毛鸡销售均价的持续上涨,温氏股份的禽类业务在三季度取得较好表现,量价提升下,销售收入增幅明显。 

温氏股份投资者交流活动中透露,肉鸡业务上,10月份上市率进一步提升至95.2%,为本年度最优水平。10月份料肉比已降至2.76,为近几年最低水平。10月份公司毛鸡出栏成本进一步降至6.5元/斤以下,养鸡业务有合理盈利。

从整个四季度来看,鸡价相对回暖,毛鸡销售均价在10-12月分别为14.37元/公斤,13.68元/公斤,13.33元/公斤按照10月的养殖成本计算,整个四季度,温氏股份都有机会靠着养鸡业务赚钱。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范剑磊

但这样的对冲局面是否能够持久,则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因此,在养猪业务上,温氏股份不得不更为谨慎。

在2023年11月7日举行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温氏股份表示,养猪行业的竞争已演变为规模化企业之间的竞争,规模化企业的竞争主要是成本和资本两个“本”的竞争。当前环境下,精确判断猪价难度较大,公司对未来猪价走势判断存在较大分歧,在猪价无法预判的前提下,盲目增加产量和资本开支风险较大。

从2023年来看,温氏股份也围绕着成本和资本两方面做了不少努力。 

例如,温氏股份多次强调,要利用好现有产能,实现努力早日实现达产满产。在养殖行业,提高产能利用率,是常见的降低成本的方法之一。

温氏股份曾表示,前期固定资产闲置成本较多,部分养殖场未满负荷生产运营。随着公司养殖规模有序扩大、管理水平持续提高,将适当分摊固定资产折旧等费用,后续将逐步体现在出栏的肉猪养殖综合成本中的“费用”项目逐步降低。 

过去两年,受行业低迷行情影响,温氏股份还暂停或延缓了多个固定资产建设,控制发展节奏。

这一动作也延续到了2023年。如4月26日温氏股份公告显示,公司计划终止2021年3月29日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的投资项目中的多个项目。

与此同时,如新希望出售禽产业和食品深加工业务一样,温氏股份也选择了聚焦主业。

2023年5月,公司将控股子公司温氏乳业35%的股权以4.375亿元转让给公司关联方筠诚控股。 

未来,温氏股份规划养鸡业务每年拟以5%-10%的速度增长养殖规模,养猪业务则首先持续提升养殖成绩和水平,不断降低养殖成本,把已有猪场产能达产满产后,再逐步增加产出量,获得合理的收益。 

同时,温氏股份还确立了猪业增量优先发展的原则,分别是优先发展生产稳定区域、优先发展高价区域。短期内,公司将重点以增加生产稳定区域、价格较高的区域的产量为主。对于生产不太稳定的区域,公司将阶段性控制其出栏量,以提升生产成绩为首要工作。 

西南证券研报称,生猪养殖行业整体负债率由2021年年初的53.5%攀升至2023第三季度时的68.3%。2024年生猪产能依旧高于正常生猪保有量,养猪业短期内难以走出亏损困境。

目前来看,温氏股份经营状况还算健康。

温氏股份介绍,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降至约60%。公司债务结构较为合理,其中流动负债率约55%,短债和长债基本相当。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为56亿元。现金流量比率0.18,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可以较好地覆盖部分流动负债,未因资金问题而影响正常生产经营。

2024年,生猪价格上涨可能还是有点悬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温氏股份或许还要再熬一熬。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