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老九门》领衔2016年网剧市场:繁华背后难掩隐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老九门》领衔2016年网剧市场:繁华背后难掩隐忧

目前的网剧市场中,已经涌现出了《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等优质网剧,《如果蜗牛有爱情》等网剧也开始向“精品化”迈进。从长远来看,网剧的“逆袭”其实是有机会的,只不过尚需时日让自己去成长。

如果说2014年是网剧的发轫元年,那么,2016年就是网剧的“爆发”之年。在过去的一年,网剧不仅在数量上创下了新高,质量上也不断取得突破,涌现出《余罪》、《老九门》、《最好的我们》等多部口碑点击双丰收的佳作。

纵观2016年的网剧市场,会发现网剧早已不再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网剧的投资规模、制作水准不断提升,播出模式和付费模式也日臻成熟。然而,在欣欣向荣的表象背后,网剧正在经历“野蛮生长”带来的阵痛,《太子妃升职记》、《余罪》等多部爆款网剧都曾遭遇过“下架”的危机。

一边是狂飙突进的播放率,一边是严管之下的艰难转型……2016年的网剧市场有哪些新变,存在哪些隐忧?观众又爱看什么类型的网剧呢?或许我们可以从2016年播放量最高的网剧中一窥端倪。

一、2016年播放量最高的10部网剧

《最好的我们》、《余罪》、《法医秦明》、《鬼吹灯之精绝古城》……2016年的网剧市场可以说是爆款不断。在这一年,网剧已经基本告别“粗制滥造”的诟病,制作水准大幅提高,网剧流量也随之大幅增长。

据艺恩智库显示,截至12月18日,网络剧累计上线755部,播放量前十名的剧集流量超过370亿,较2015年同期播放量TOP10增长超250亿。其中,《老九门》成为了首部超过百万播放量的网剧。文创资讯整理出了2016年播放量超过20亿的网剧(截至2017年1月2日的实际播放量),给大家做个参考——

NO1 《老九门》

上线时间:2016-7-14

播放量:115.2亿

豆瓣评分:5.5分

《老九门》是《盗墓笔记》的前传,讲述的是旧长沙九个盗墓世家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自带粉丝的超强IP。该剧的演员阵容也十分吸粉,陈伟霆、张艺兴、赵丽颖都是人气超高的当红偶像。IP+高颜值的强大吸粉效应下,《老九门》一经播出,就多次夺下网台收视冠军,目前在爱奇艺的播放量已突破百亿大关。

不过,《老九门》的口碑与火热的收视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豆瓣上,这部网剧的评分仅为5.6分。拖沓的剧情、演员生涩的演技,以及“一块五的特效”,成为了《老九门》的主要槽点。“这部剧唯一的看点就是陈伟霆的颜值。”一位豆瓣网友评论道。

NO2 《余罪》

上线时间:2016-5-23

播放量:85亿(据艺恩智库统计,该剧已下架)

豆瓣评分:第一季8.2分,第二季7.0分

卧底题材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题材,但《余罪》给观众带来了惊喜。剧中,张一山饰演的卧底余罪,一点也没有以往卧底警察“伟光正”的影子。他胸无大志、爱犯贱,油嘴滑舌,但同时又敢作敢当、侠肝义胆,有正义感,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人设吸引人之外,《余罪》跌宕的剧情,主演出色的演技也受到了观众的认可。张一山在这部剧中全程演技在线,被称为“每条青筋都叫嚣着演技”。不过,《余罪》第二季因剧情存在硬伤,惨遭口碑滑铁卢,否则播放量可能还会创下新高。

NO3 《太子妃升职记》

上线时间:2015-12-13(跨年剧)

播放量:34亿

豆瓣评分:7.3分

如果说《老九门》和《余罪》都是有“套路”的网剧,那么《太子妃升职记》就完全像是一匹“脱缰野马”。现代社会的花花公子,穿越到古代变成了太子妃,这个设定本身就很吸引人。如今的古装剧,要么主打宫斗,要么主打虐恋,很容易陷入“套路”。像《太子妃升职记》这样脑洞大开,高能“卖腐”的神剧,更容易受到年轻观众的青睐。

当然,这部网剧的高收视,也离不开优秀的营销团队。自播出后,《太子妃》就屡次因为“剧组太穷”登上热搜。淘宝爆款的服装,影楼风格的皇宫,靠鼓风机完成的“特效”,都成了该剧的笑点。不过,《太子妃》的爆红,关键还是在于新奇的故事和主演出色的演技。

NO4 《我的奇妙男友》

上线时间:2016-4-25

播放量:27.4亿

豆瓣评分:7.5分

《我的奇妙男友》的剧情和《来自星星的你》相似,讲述的都是女演员爱上“超能力人”的故事,剧情融合了玄幻、侦探、悬疑等多种元素。这部网剧的剧本比较扎实、台词有趣,综艺般的弹幕、表情也增添了不少笑点。其中,吴倩的表演十分灵动可爱,夸张的表情和肢体动作非常贴合90后、00后的审美趣味,受到了不少观众的好评。

NO5 《最好的我们》

上线时间:2016-4-8

播放量:27.3亿

豆瓣评分:8.6分

《最好的我们》讲述的故事不像《余罪》那么跌宕起伏,但却是一部难得的不狗血的青春剧。这部网剧剔除了堕胎、出国、劈腿等狗血桥段,真实地还原了普通人的校园生活,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剧中,刘昊然和谭松韵的表演十分清新自然,有爱的互动让观众大呼“少女心炸裂”。

NO7 《美人为馅》

上线时间:2016-10-24

播放量:23.7亿

豆瓣评分:5.7分

《美人为馅》是一部披着刑侦剧外衣的言情剧,男女主角“甜宠”的部分足够,但悬疑的部分偏弱。尤其是剧集开始的几个案件,逻辑上存在一些问题,女主角的表演也比较浮夸,影响了全剧的口碑。但从该剧的播放热度来看,言情+悬疑的形式仍然很受年轻观众欢迎,男女主角之间有爱的互动也为剧集加分不少。

NO8 《极品家丁》

上线时间:2016-11-28

播放量:22.5亿

豆瓣评分:4.1分

《极品家丁》根据同名网络小说改编,讲述现代人林晚荣无意间穿越到古代,成为萧家大宅里一名家丁,遭逢无数奇遇后成为“天下第一丁”的故事。这部网剧风格轻松搞笑,播放热度较高,口碑却与播放量背道而驰。究其原因,该剧过于注重娱乐性,结果变成了一部闹剧。“剧情尴尬、台词狗血、主角智商不在线,再也无法直视原著了。”一位网友评论道。

NO9 《重生之名流巨星》

上线时间:2016-3-24

播放量:20.9亿

豆瓣评分:5.4

《重生之名流巨星》改编自一部耽美小说,讲述的是演员杜飞遭遇好友陷害后,改头换面以“云修”的身份重回娱乐圈的故事。剧集播出前,主演马可因为《花千骨》中杀阡陌一角爆红,为该剧带来了较高的关注度。该剧的画面质感和紧凑的叙事节奏也博得了网友的好评。尽管如此,《重生》的剧情和演员演技成为了最大槽点。“剧情突兀,人物性格不够明确,满屏都是尴尬。”一位豆瓣网友评论道。

NO10 《如果蜗牛有爱情》

上线时间:2016-10-24

播放量:20.8亿

豆瓣评分:7.4

同样根据丁墨的小说改编,《如果蜗牛有爱情》却比《美人为馅》的口碑高出不少。这主要归功于正午阳光的制作团队。经过改编后,这部网剧打破了传统偶像剧的格局,以破案为主、言情为辅。紧凑的剧情,主演出色的演技,有电影质感的画面,让该剧赢得了观众的青睐。不过,由于原著本身属于言情小说,男女主角人设过于“神化”,也引发了一些质疑。

二、直击2016年网剧市场六大趋势

除了这10部网剧之外,《法医秦明》、《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十宗罪》、《灵魂摆渡3》等网剧也获得了10亿上下的播放量。总体来看,2016年的网剧在数量和质量上取得了双丰收,创作题材也更加宽泛。纵观播放量超过20亿的十部网剧,文创资讯总结出了2016年网剧市场的六大趋势——

NO1 悬疑剧最受欢迎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自制剧大约有29种类型题材,以悬疑、喜剧、爱情剧为主。从各大视频网站的网剧播放量来看,剧情类、悬疑类网剧最受欢迎。播放量TOP20的网剧中,《余罪》、《老九门》等6部网剧都含有悬疑元素。前段时间热播的《法医秦明》,近期热播的《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也都属于悬疑剧。

除了悬疑剧之外,古装、玄幻剧仍有发展空间。融合穿越、宫斗、搞笑、职场等多个元素的古装剧《太子妃升职记》,就是一个成功案例。带有玄幻因素的《我的奇妙男友》、《重生之名流巨星》,也因为“脑洞大开”的剧情设定受到了欢迎。

NO2 IP改编热度未减

据统计,2016年网络剧播放量前50名中,有21部是IP改编剧,占比上升至42%。播放量前十名中,除了《我的奇妙男友》,其他9部全都是IP改编剧。唯一一部原创的《我的奇妙男友》,也借鉴了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的部分创意。

虽然IP剧占据了网剧的大半壁江山,但从改编成果来看,业内人士已不再盲目迷信IP。《如果蜗牛有爱情》、《最好的我们》、《太子妃升职记》等剧,都没有一味地死守原著,而是在原著的基础上,加入了不少新的创意。不过,也有一个“玩砸了”的例子。《余罪》第二季就因为过度改编,导致剧情硬伤不断,引来了原作者和观众的反感。

NO3 制作水准日益精良

在2016年,涌现出不少制作精良的网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如果蜗牛有爱情》等剧,制作水准完全能和传统电视剧相媲美,甚至有了电影的质感。从投资规模来看,《老九门》的制作经费高达1.6亿,《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单集投入超过500万。可见现在的网剧早已不再是过去的“小打小闹”,纷纷走上了精品化的路线。

NO4 网剧“反哺”卫视成新趋势

此前,热播网剧一般会通过“网台联动”的形式,实现网络和电视台的双向联动。一部网剧的网络播出时间一般与电视台同步。在2016年,视频网站的地位开始凸显。《老九门》、《九州天空城》、《如果蜗牛有爱情》等多部网剧都由新媒体公司投资制作完成,之后向电视台进行反向输送。比如,《老九门》在播出期间,爱奇艺的会员可以每周抢先看四集,这让视频平台占据了更大的优势。

NO5 网剧行业进入付费时代

从爱奇艺《盗墓笔记》开创的“会员抢先看”模式开始,网剧已经进入了付费时代。在2016年上半年,爱奇艺凭借《余罪》、《最好的我们》等多部爆款剧的带动,会员数已经突破2000万。腾讯视频、乐视网、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也相继实现了会员数量突破。去年11月,腾讯视频宣布其付费会员数量突破2000万,一年内增长近300%。

与依赖于广告的电视剧相比,网剧的变现渠道更为多元化。在付费会员模式成熟的美国,2016年三季度的Netflix的付费会员超过了8000万,为其带来超过20亿美元的收入。这些收入又被投入到购买《怪奇物语》等优质剧集上。未来,如果国内的网剧也能为视频网站带来高收益,将对网剧行业的未来发展十分有利。

三、网剧繁荣背后难掩隐忧

总体来看,2016年的网剧市场依然十分火爆,题材更加丰富,制作水准也逐步提高。《太子妃升职记》、《余罪》、《法医秦明》等多部爆款网剧的出现,都在不断给观众带来惊喜。然而,在繁荣的表象背后,网剧市场同样存在着不少隐忧——

NO1 热播网剧口碑不如预期

纵观2016年的热播网剧,会发现不少剧集的口碑都难以和播放量相匹配。播放量超过20亿的网剧中,《老九门》、《美人为馅》、《极品家丁》、《重生之名流巨星》这四部网剧,豆瓣评分都未过及格线。

究其原因,《老九门》拖沓的剧情,《美人为馅》中案件存在的漏洞,《重生之名流巨星》中一些尴尬的桥段,拖垮了整部剧的口碑。评分最低的《极品家丁》,剧情狗血、台词尴尬,主角智商不在线,饱受观众质疑。甚至有网友说,这是一部全程“过家家”的网剧。

从这些口碑扑街的热播剧中可以看出,“不走心”的网剧仍然大量存在。这些热播剧的爆红,要么是依靠高颜值、高人气的演员,要么是依靠新奇的剧情,剧本本身却漏洞百出。这些网剧的走红,对网剧整体质量的提升十分不利。

NO2 原创网剧稀缺

尽管2016年上线的不少IP剧,都改编出了新意,也涌现出不少爆款。但IP剧的大行其道,归根结底仍是原创力不足的表现。

2016年网剧播放量前20名中,除了《我的奇妙男友》、《欢喜密探》,全部都是IP改编之作。就连这两部宣称“原创”的作品,也很难称之为纯原创网剧——前者疑似借鉴了《来自星星的你》的创意,后者疑似借鉴了《潜伏》的主线剧情。

NO3 审查制度趋紧

2016年以来,广电总局对网剧的审查制度开始逐步收紧。总局主管领导多次表明要进一步加强管理网剧,发出“线上线下统一标准”、“电视台不能播的互联网也不能播”的信号。到了12月20日,广电总局发文,宣布网剧、网综、网络大电影一律实行备案登记制。

严管之下,多部爆款网剧都遭遇了“下架风云”。1月,《心理罪》、《太子妃升职记》、《无心法师》、《盗墓笔记》等6部网剧惨遭下架,多数因涉及“血腥暴力、色情粗俗、封建迷信”等。10月,《余罪》、《灭罪师》也遭遇了下架。值得一提的是,《余罪》前两季至今仍未重新上架,第三季也多次传出“流产”的消息。

审查制度的收紧,虽然能防止网剧以大尺度内容博人眼球,但也会对网剧的创作形成一定限制。如果对通过审查没有把握,很多网剧就只能走保守路线。失去了各类“生猛”元素后,很可能会让网剧失去噱头,沦为平庸之作。

总体来看,2016年是网剧风生水起的一年,但同样也是危机重重的一年。前两年,网剧一直处于“野蛮生长”的时期,相对宽松的管理,保证了网剧创作上的自由度,同时也让网剧市场呈现出“鱼龙混杂”的状态。不少网剧依然在追求眼球效应,忽略了对剧本的打磨。原创剧集稀缺,热播网剧口碑扑街,都证明了网剧在创作方面依然存在缺失。

以《太子妃升职记》、《余罪》的下架为标志,网剧已经步入了调整期。如何把握好尺度,创作出既符合审查要求,又有别于传统电视剧的作品,成为了摆在制作团队面前的一大难题。想要冲出网络,和电视剧“分庭抗礼”,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

不过,目前的网剧市场中,已经涌现出了《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等优质网剧,《如果蜗牛有爱情》等网剧也开始向“精品化”迈进。从长远来看,网剧的“逆袭”其实是有机会的,只不过尚需时日让自己去成长。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文创资讯(http://news.vsochina.com)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老九门》领衔2016年网剧市场:繁华背后难掩隐忧

目前的网剧市场中,已经涌现出了《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等优质网剧,《如果蜗牛有爱情》等网剧也开始向“精品化”迈进。从长远来看,网剧的“逆袭”其实是有机会的,只不过尚需时日让自己去成长。

如果说2014年是网剧的发轫元年,那么,2016年就是网剧的“爆发”之年。在过去的一年,网剧不仅在数量上创下了新高,质量上也不断取得突破,涌现出《余罪》、《老九门》、《最好的我们》等多部口碑点击双丰收的佳作。

纵观2016年的网剧市场,会发现网剧早已不再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网剧的投资规模、制作水准不断提升,播出模式和付费模式也日臻成熟。然而,在欣欣向荣的表象背后,网剧正在经历“野蛮生长”带来的阵痛,《太子妃升职记》、《余罪》等多部爆款网剧都曾遭遇过“下架”的危机。

一边是狂飙突进的播放率,一边是严管之下的艰难转型……2016年的网剧市场有哪些新变,存在哪些隐忧?观众又爱看什么类型的网剧呢?或许我们可以从2016年播放量最高的网剧中一窥端倪。

一、2016年播放量最高的10部网剧

《最好的我们》、《余罪》、《法医秦明》、《鬼吹灯之精绝古城》……2016年的网剧市场可以说是爆款不断。在这一年,网剧已经基本告别“粗制滥造”的诟病,制作水准大幅提高,网剧流量也随之大幅增长。

据艺恩智库显示,截至12月18日,网络剧累计上线755部,播放量前十名的剧集流量超过370亿,较2015年同期播放量TOP10增长超250亿。其中,《老九门》成为了首部超过百万播放量的网剧。文创资讯整理出了2016年播放量超过20亿的网剧(截至2017年1月2日的实际播放量),给大家做个参考——

NO1 《老九门》

上线时间:2016-7-14

播放量:115.2亿

豆瓣评分:5.5分

《老九门》是《盗墓笔记》的前传,讲述的是旧长沙九个盗墓世家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自带粉丝的超强IP。该剧的演员阵容也十分吸粉,陈伟霆、张艺兴、赵丽颖都是人气超高的当红偶像。IP+高颜值的强大吸粉效应下,《老九门》一经播出,就多次夺下网台收视冠军,目前在爱奇艺的播放量已突破百亿大关。

不过,《老九门》的口碑与火热的收视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豆瓣上,这部网剧的评分仅为5.6分。拖沓的剧情、演员生涩的演技,以及“一块五的特效”,成为了《老九门》的主要槽点。“这部剧唯一的看点就是陈伟霆的颜值。”一位豆瓣网友评论道。

NO2 《余罪》

上线时间:2016-5-23

播放量:85亿(据艺恩智库统计,该剧已下架)

豆瓣评分:第一季8.2分,第二季7.0分

卧底题材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题材,但《余罪》给观众带来了惊喜。剧中,张一山饰演的卧底余罪,一点也没有以往卧底警察“伟光正”的影子。他胸无大志、爱犯贱,油嘴滑舌,但同时又敢作敢当、侠肝义胆,有正义感,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人设吸引人之外,《余罪》跌宕的剧情,主演出色的演技也受到了观众的认可。张一山在这部剧中全程演技在线,被称为“每条青筋都叫嚣着演技”。不过,《余罪》第二季因剧情存在硬伤,惨遭口碑滑铁卢,否则播放量可能还会创下新高。

NO3 《太子妃升职记》

上线时间:2015-12-13(跨年剧)

播放量:34亿

豆瓣评分:7.3分

如果说《老九门》和《余罪》都是有“套路”的网剧,那么《太子妃升职记》就完全像是一匹“脱缰野马”。现代社会的花花公子,穿越到古代变成了太子妃,这个设定本身就很吸引人。如今的古装剧,要么主打宫斗,要么主打虐恋,很容易陷入“套路”。像《太子妃升职记》这样脑洞大开,高能“卖腐”的神剧,更容易受到年轻观众的青睐。

当然,这部网剧的高收视,也离不开优秀的营销团队。自播出后,《太子妃》就屡次因为“剧组太穷”登上热搜。淘宝爆款的服装,影楼风格的皇宫,靠鼓风机完成的“特效”,都成了该剧的笑点。不过,《太子妃》的爆红,关键还是在于新奇的故事和主演出色的演技。

NO4 《我的奇妙男友》

上线时间:2016-4-25

播放量:27.4亿

豆瓣评分:7.5分

《我的奇妙男友》的剧情和《来自星星的你》相似,讲述的都是女演员爱上“超能力人”的故事,剧情融合了玄幻、侦探、悬疑等多种元素。这部网剧的剧本比较扎实、台词有趣,综艺般的弹幕、表情也增添了不少笑点。其中,吴倩的表演十分灵动可爱,夸张的表情和肢体动作非常贴合90后、00后的审美趣味,受到了不少观众的好评。

NO5 《最好的我们》

上线时间:2016-4-8

播放量:27.3亿

豆瓣评分:8.6分

《最好的我们》讲述的故事不像《余罪》那么跌宕起伏,但却是一部难得的不狗血的青春剧。这部网剧剔除了堕胎、出国、劈腿等狗血桥段,真实地还原了普通人的校园生活,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剧中,刘昊然和谭松韵的表演十分清新自然,有爱的互动让观众大呼“少女心炸裂”。

NO7 《美人为馅》

上线时间:2016-10-24

播放量:23.7亿

豆瓣评分:5.7分

《美人为馅》是一部披着刑侦剧外衣的言情剧,男女主角“甜宠”的部分足够,但悬疑的部分偏弱。尤其是剧集开始的几个案件,逻辑上存在一些问题,女主角的表演也比较浮夸,影响了全剧的口碑。但从该剧的播放热度来看,言情+悬疑的形式仍然很受年轻观众欢迎,男女主角之间有爱的互动也为剧集加分不少。

NO8 《极品家丁》

上线时间:2016-11-28

播放量:22.5亿

豆瓣评分:4.1分

《极品家丁》根据同名网络小说改编,讲述现代人林晚荣无意间穿越到古代,成为萧家大宅里一名家丁,遭逢无数奇遇后成为“天下第一丁”的故事。这部网剧风格轻松搞笑,播放热度较高,口碑却与播放量背道而驰。究其原因,该剧过于注重娱乐性,结果变成了一部闹剧。“剧情尴尬、台词狗血、主角智商不在线,再也无法直视原著了。”一位网友评论道。

NO9 《重生之名流巨星》

上线时间:2016-3-24

播放量:20.9亿

豆瓣评分:5.4

《重生之名流巨星》改编自一部耽美小说,讲述的是演员杜飞遭遇好友陷害后,改头换面以“云修”的身份重回娱乐圈的故事。剧集播出前,主演马可因为《花千骨》中杀阡陌一角爆红,为该剧带来了较高的关注度。该剧的画面质感和紧凑的叙事节奏也博得了网友的好评。尽管如此,《重生》的剧情和演员演技成为了最大槽点。“剧情突兀,人物性格不够明确,满屏都是尴尬。”一位豆瓣网友评论道。

NO10 《如果蜗牛有爱情》

上线时间:2016-10-24

播放量:20.8亿

豆瓣评分:7.4

同样根据丁墨的小说改编,《如果蜗牛有爱情》却比《美人为馅》的口碑高出不少。这主要归功于正午阳光的制作团队。经过改编后,这部网剧打破了传统偶像剧的格局,以破案为主、言情为辅。紧凑的剧情,主演出色的演技,有电影质感的画面,让该剧赢得了观众的青睐。不过,由于原著本身属于言情小说,男女主角人设过于“神化”,也引发了一些质疑。

二、直击2016年网剧市场六大趋势

除了这10部网剧之外,《法医秦明》、《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十宗罪》、《灵魂摆渡3》等网剧也获得了10亿上下的播放量。总体来看,2016年的网剧在数量和质量上取得了双丰收,创作题材也更加宽泛。纵观播放量超过20亿的十部网剧,文创资讯总结出了2016年网剧市场的六大趋势——

NO1 悬疑剧最受欢迎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自制剧大约有29种类型题材,以悬疑、喜剧、爱情剧为主。从各大视频网站的网剧播放量来看,剧情类、悬疑类网剧最受欢迎。播放量TOP20的网剧中,《余罪》、《老九门》等6部网剧都含有悬疑元素。前段时间热播的《法医秦明》,近期热播的《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也都属于悬疑剧。

除了悬疑剧之外,古装、玄幻剧仍有发展空间。融合穿越、宫斗、搞笑、职场等多个元素的古装剧《太子妃升职记》,就是一个成功案例。带有玄幻因素的《我的奇妙男友》、《重生之名流巨星》,也因为“脑洞大开”的剧情设定受到了欢迎。

NO2 IP改编热度未减

据统计,2016年网络剧播放量前50名中,有21部是IP改编剧,占比上升至42%。播放量前十名中,除了《我的奇妙男友》,其他9部全都是IP改编剧。唯一一部原创的《我的奇妙男友》,也借鉴了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的部分创意。

虽然IP剧占据了网剧的大半壁江山,但从改编成果来看,业内人士已不再盲目迷信IP。《如果蜗牛有爱情》、《最好的我们》、《太子妃升职记》等剧,都没有一味地死守原著,而是在原著的基础上,加入了不少新的创意。不过,也有一个“玩砸了”的例子。《余罪》第二季就因为过度改编,导致剧情硬伤不断,引来了原作者和观众的反感。

NO3 制作水准日益精良

在2016年,涌现出不少制作精良的网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如果蜗牛有爱情》等剧,制作水准完全能和传统电视剧相媲美,甚至有了电影的质感。从投资规模来看,《老九门》的制作经费高达1.6亿,《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单集投入超过500万。可见现在的网剧早已不再是过去的“小打小闹”,纷纷走上了精品化的路线。

NO4 网剧“反哺”卫视成新趋势

此前,热播网剧一般会通过“网台联动”的形式,实现网络和电视台的双向联动。一部网剧的网络播出时间一般与电视台同步。在2016年,视频网站的地位开始凸显。《老九门》、《九州天空城》、《如果蜗牛有爱情》等多部网剧都由新媒体公司投资制作完成,之后向电视台进行反向输送。比如,《老九门》在播出期间,爱奇艺的会员可以每周抢先看四集,这让视频平台占据了更大的优势。

NO5 网剧行业进入付费时代

从爱奇艺《盗墓笔记》开创的“会员抢先看”模式开始,网剧已经进入了付费时代。在2016年上半年,爱奇艺凭借《余罪》、《最好的我们》等多部爆款剧的带动,会员数已经突破2000万。腾讯视频、乐视网、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也相继实现了会员数量突破。去年11月,腾讯视频宣布其付费会员数量突破2000万,一年内增长近300%。

与依赖于广告的电视剧相比,网剧的变现渠道更为多元化。在付费会员模式成熟的美国,2016年三季度的Netflix的付费会员超过了8000万,为其带来超过20亿美元的收入。这些收入又被投入到购买《怪奇物语》等优质剧集上。未来,如果国内的网剧也能为视频网站带来高收益,将对网剧行业的未来发展十分有利。

三、网剧繁荣背后难掩隐忧

总体来看,2016年的网剧市场依然十分火爆,题材更加丰富,制作水准也逐步提高。《太子妃升职记》、《余罪》、《法医秦明》等多部爆款网剧的出现,都在不断给观众带来惊喜。然而,在繁荣的表象背后,网剧市场同样存在着不少隐忧——

NO1 热播网剧口碑不如预期

纵观2016年的热播网剧,会发现不少剧集的口碑都难以和播放量相匹配。播放量超过20亿的网剧中,《老九门》、《美人为馅》、《极品家丁》、《重生之名流巨星》这四部网剧,豆瓣评分都未过及格线。

究其原因,《老九门》拖沓的剧情,《美人为馅》中案件存在的漏洞,《重生之名流巨星》中一些尴尬的桥段,拖垮了整部剧的口碑。评分最低的《极品家丁》,剧情狗血、台词尴尬,主角智商不在线,饱受观众质疑。甚至有网友说,这是一部全程“过家家”的网剧。

从这些口碑扑街的热播剧中可以看出,“不走心”的网剧仍然大量存在。这些热播剧的爆红,要么是依靠高颜值、高人气的演员,要么是依靠新奇的剧情,剧本本身却漏洞百出。这些网剧的走红,对网剧整体质量的提升十分不利。

NO2 原创网剧稀缺

尽管2016年上线的不少IP剧,都改编出了新意,也涌现出不少爆款。但IP剧的大行其道,归根结底仍是原创力不足的表现。

2016年网剧播放量前20名中,除了《我的奇妙男友》、《欢喜密探》,全部都是IP改编之作。就连这两部宣称“原创”的作品,也很难称之为纯原创网剧——前者疑似借鉴了《来自星星的你》的创意,后者疑似借鉴了《潜伏》的主线剧情。

NO3 审查制度趋紧

2016年以来,广电总局对网剧的审查制度开始逐步收紧。总局主管领导多次表明要进一步加强管理网剧,发出“线上线下统一标准”、“电视台不能播的互联网也不能播”的信号。到了12月20日,广电总局发文,宣布网剧、网综、网络大电影一律实行备案登记制。

严管之下,多部爆款网剧都遭遇了“下架风云”。1月,《心理罪》、《太子妃升职记》、《无心法师》、《盗墓笔记》等6部网剧惨遭下架,多数因涉及“血腥暴力、色情粗俗、封建迷信”等。10月,《余罪》、《灭罪师》也遭遇了下架。值得一提的是,《余罪》前两季至今仍未重新上架,第三季也多次传出“流产”的消息。

审查制度的收紧,虽然能防止网剧以大尺度内容博人眼球,但也会对网剧的创作形成一定限制。如果对通过审查没有把握,很多网剧就只能走保守路线。失去了各类“生猛”元素后,很可能会让网剧失去噱头,沦为平庸之作。

总体来看,2016年是网剧风生水起的一年,但同样也是危机重重的一年。前两年,网剧一直处于“野蛮生长”的时期,相对宽松的管理,保证了网剧创作上的自由度,同时也让网剧市场呈现出“鱼龙混杂”的状态。不少网剧依然在追求眼球效应,忽略了对剧本的打磨。原创剧集稀缺,热播网剧口碑扑街,都证明了网剧在创作方面依然存在缺失。

以《太子妃升职记》、《余罪》的下架为标志,网剧已经步入了调整期。如何把握好尺度,创作出既符合审查要求,又有别于传统电视剧的作品,成为了摆在制作团队面前的一大难题。想要冲出网络,和电视剧“分庭抗礼”,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

不过,目前的网剧市场中,已经涌现出了《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等优质网剧,《如果蜗牛有爱情》等网剧也开始向“精品化”迈进。从长远来看,网剧的“逆袭”其实是有机会的,只不过尚需时日让自己去成长。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文创资讯(http://news.vsochina.com)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