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科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今年发布的官方调查数据,在中国高校,74.3%的在校大学生身边有朋友或同学已经开始创业行动,67.1%的认为所在学校已有创业氛围。
这一现象从侧面也说明了目前创业者当中,90后已经开始逐渐占据他们的一席之地。我们不禁想到这一两年之中,曾经红极一时的90后创业者,曾经被媒体争相报道,他们的一言一行也成为当时年轻创业者追捧的榜样。那么,时至今日,他们和他们的公司现在究竟发展如何呢?
一、一起唱——尹桑
尹桑:1992年出生,2012年创业时20岁。
一起唱是一款量贩式KTV预订的O2O移动应用,包括KTV信息查询、实时预定、音乐交友、互动游戏等功能,创办于2012年6月,开发了IOS、Android 的系统版本,并推出新一代智能点歌系统,为KTV商家提供全套网络化、科技化运营解决方案。2013年1月,获得IDG数百万人民币的种子融资;2014年1月完成300万美元A轮融资,4月再获1200万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均为IDG。2015年4月,一起唱宣布完成C轮数千万美元融资。
现状:2016年2月,尹桑在内部邮件中称,由于C+轮融资失败,账面上的现金也被花得干干净净,即使倒闭清算也无法支付全部员工1月份的工资,“因为时间、业务、外部环境等客观原因,我也不知道何年何月能搞定这次融资,年后我会让HR部门联系大量的猎头和公司,第一时间帮你们推荐到更靠谱的公司、找到更合适的工作。”
公司就此解散。
二、Powerful(泡否)情趣用品店——马佳佳
马佳佳:原名张孟宁,1990年出生,2012年创业时22岁。
她是2008年云南省高考语文状元,2012年6月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当天在学校附近开了一家创意情趣用品店——powerful而一举成名,随后在房地产、时尚、媒体等各界都有曝光率,可谓互联网跨界营销精英。
Powerful累计融资600万元。
现状:根据IT桔子上的显示,马佳佳的泡否科技已经关闭。
2014年又创立High!社区,是一个面向年轻一代的新女性移动社区,内容也是大尺度风格,在当年12月获得来自高榕资本的千万天使投资,目前尚在运营。
金牌顾问专门下载了High!的APP,结果发现其基本是个直播类工具,不过冷冷清清,一副萧条的景象。
三、神奇百货——王凯歆
王凯歆:1998年出生,2013年创业时年仅15岁。
第二年16岁的她,高二休学创立深圳大爆炸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9月,公司旗下电商平台神奇百货APP安卓版上线,2015年10月IOS版上线。这是一个专注于95后、00后消费领域的分众电商平台。在今年1月获得由经纬中国、真格基金、创新谷Innovalley三家2000万A轮融资。
现状:被爆出运营数据造假、模式备受质疑,野蛮裁员,莫名搬公司等种种丑闻。
后来据王凯歆自己介绍,是她自己主动抛弃了神奇百货,而不是破产,她向记者表示,早在今年9月,她就“抛弃了‘神奇百货’”,由此开始“一拨一拨地辞退员工”。至9月中旬,“神奇百货”几乎全员裁撤。一名前员工称,从8月24日起,“神奇百货”官网和移动端的商品再未更新,“因为技术部的人都被辞退了”,到10月清退掉最后一批人员后,“神奇百货”呈空壳之势。
产品关停、公司被收购,这是王凯歆历经近两年的首次创业交出的成绩单。对此,她以“挺好的”三字评价,“谈不上失败,不能因为一个产品倒了就说失败,它(曾经)给客户创造了价值,而且现在的品牌价值也还不错”。
四、伏牛堂——张天一
张天一:1990年出生,2014年创业时24岁。
把湖南米粉做成品牌开到北京,这就是90后北大法学硕士张天一和几位小伙伴的伏牛堂。自2014年4月4日首家店开业以来,受到包括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华尔街日报等多家海内外主流媒体的关注。
现状:一直受到资本的青睐,先后获得由险峰华兴资本、真格基金、IDG资本、分享投资、鼎天投资、青骢资本、丰厚资本、北京大学创业营现代服务业基金投资的四轮近4000万元人民币投资,公司估值数亿。
目前在北京经营包括伏牛堂王府井店在内的7家伏牛堂店面。
金牌顾问特意去其微博考察了一下,更新还算勤快,就是到了2017年后还没有更新过。在2016年11月还组织了第三届世界超辣湖南牛肉粉挑战赛。
五、从经历中领悟成长
对于90后而言,最大的资本就是年轻,一次的创业失败不代表全部的人生。面对失败,金牌顾问认为,首先要寻找和总结相关原因:
第一,为了迎合外界给他们的“90后创业者”定义,甚至以年龄作为招聘的重要标准,往往就会犯一些理想主义的错误。这类创业者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比较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说风就是雨,轻易变动企业发展方向和规划,导致企业运营状况摇摆不定,人心不稳。
第二,太过自信,认为3个月可以解决的产品问题,结果耗时甚至超过了1年,从而打乱了整个公司的运作流程。由于一开始对实际困难认识和准备不足,这种情况下,直接影响资金的调配和人力的使用,造成项目一拖再拖,不但消耗团队斗志,而且后续的工作无法正常对接,耽误整个公司的运行效率。
第三,对公司现金流管理较为松散,一旦没有获得新的融资,随时有资金断裂的危险。不管什么时候,现金流都是企业维持生存的命脉,即使正在进行下一轮融资,在新的资金到位前,如果不管不顾的烧钱,有可能将企业至于危险的境地,如同“一起唱”资金链的断裂。
第四,缺乏运营经验,资金充足时疯狂招人,资金不足时又迅速裁员。很多90后创业者没有团队架构的经验,单纯的认为人多发展快,于是有钱的时候拼命找人,拼命拓展,但是这也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定,当产品还没有完成内部测试,就增加市场推广人员,加大推广力度。最终,不成熟的产品不但没有获得客户的认可,而且浪费了市场方面的资金和人力消耗,得不偿失。
第五,靠炒作话题博得关注,但企业产品缺乏长期发展的生命力。的确,一时的新鲜话题非常容易吸引大家的眼球,形成在一段时间内对相关企业和产品极大的关注度,但是企业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何获得长期的支持才是最大的难题。
90后创业失败的案例多种多样,但我们同时也看到少数使企业步入正轨的创业者,如张天一。
在此,金牌顾问想对准备加入创业者行列的90后说:
一是,看淡“90后”标签,不要受外界舆论影响;
二是,在公司经营和团队管理上多学习,多下功夫;
三是,想清楚自己的创业目标,找准发展方向;
四是,不要对高估值沾沾自喜,你要考虑的是这个阶段的成长,能否满足下一轮投资人的预期要求;
五是,在校大学生最好先积累一些工作经验再创业,这样将少走一些弯路;
六是,敢于面对自己的短板,尝试不同的方法努力加以弥补;
七是,集结几个志趣相投,又能力互补的合作伙伴,在未来的创业道路上将成为你的左膀右臂。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90后创业者进入我们的视线,他们承载者青春与梦想,也必将在这最好的时代书写他们的传奇。
编辑:黄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