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弹财经 王亚静
编辑|蛋总
股价盘整多日的劲仔食品,在1月12日突然收获一个涨停板。
从消息面来看,劲仔食品2023年业绩预喜。劲仔食品预计,20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01亿元至2.13亿元,同比增长61%-71%。
然而,这份表现抢眼的成绩单所带来的股价涨势并没有持续太久。
Wind数据显示,1月16日,劲仔食品的股价再次调头向下,下跌3.07%,报收13.57元/股。截至1月18日收盘,劲仔食品股价报收13.85元/股,股价略有回升。
拉长时间来看,劲仔食品身上总是带着强烈的“反差感”:业绩实现“三年倍增”,股价却跌跌不休;公司不断回购股份,股东们却反向抛售。
2020年10月,被“劲仔小鱼”捧起来的劲仔食品顺利登陆深交所,成为“鱼类零食第一股”。如今过去仅3年多时间,为什么劲仔食品不受股东们欢迎了?
01 业绩大增之后,创始人延期回购质押股份
1月11日收盘后,劲仔食品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01亿元-2.13亿元,同比增长61%-7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78亿元-1.90亿元,同比增长56.79%-67.78%。
图 / 劲仔食品公告
放在整个A股市场,劲仔食品的利润增速都可圈可点。据Wind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17日上午11时,A股共有230家企业发布业绩预警,盈利增长的企业仅有73家。
趁着劲仔食品业绩大好,控股股东、董事长周劲松决定将部分质押股票延期一年赎回。
在2023年业绩预告发布约2小时后,劲仔食品发布公告称,周劲松将903万股股票办理了解除质押。与此同时,周劲松将2739万股质押股份延期至2025年1月赎回。
图 / 劲仔食品公告
对于周劲松为何选择延期回购质押股份的疑问,子弹财经试图向劲仔食品方面询问,但截至发稿,仍未获回复。
按照劲仔食品的说法,这些股份质押用途为认购非公开发行资金需求。
客观来看,周劲松应该不缺少资金。劲仔食品发布的公告显示,自2019年以来,周劲松夫妻从公司获得了巨额分红。
Wind数据显示,2019年-2022年,劲仔食品分别进行了4000.1万元、8000.2万元、6048万元、9841.9万元的年度利润分红。在此期间,周劲松、李冰玉夫妻的持股比例始终没有低于39.84%,若以此计算,夫妻二人合计分走了上亿元的红利。
图 / Wind
既然如此,周劲松为何还要大额质押公司股票来进行非公开认购?子弹财经试图向劲仔食品方面询问,但截至发稿,仍未获回复。
但不得不提的是,在保持高额分红背后,劲仔食品的归母净利润表现并非一路长红。
Wind数据显示,2019年-2022年,劲仔食品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亿元、1.03亿元、0.85亿元和1.25亿元,增速分别为2.85%、-12.78%、-17.76%和46.77%。
图 / Wind(单位:亿元)
不仅如此,被视为企业发展命脉的经营现金流也是剧烈起伏。2019年至2023年9月,劲仔食品的经营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89亿元、0.10亿元、1.93亿元、0.93亿元和1.96亿元。
图 / Wind(单位:亿元)
一边是高额分红,一边是起伏不定的经营现金流,两相夹击之下,劲仔食品的货币资金在2019年至2022年基本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直到2023年9月才有较为明显的提升。
2019年至2023年9月,其货币资金分别为3.75亿元、4.39亿元、4.65亿元、3.96亿元和5.33亿元。
图 / Wind(单位:亿元)
02 股价与业绩背离,股东套现约6亿
相比于利润的起伏不定,劲仔食品的营收可谓是一路高歌猛进。
按照劲仔食品的说法,2023年是公司主板上市的第三年,如期完成了“三年倍增”的阶段性目标,营业收入突破20亿元。
颇为奇怪的是,公司营收蒸蒸日上,股价却走出了相反的趋势。
据Wind数据,劲仔食品股价在2021年2月达到盘中最高点20.11元/股。仅仅时隔一年,便在2022年4月快速下滑至6.36元/股,贴近发行价5.02元/股。
在此之后,劲仔食品股价虽有回升,但始终再也没有达到2021年的高度。截至1月18日,劲仔食品报收13.85元/股,较盘中最高点下跌超30%。
对于股价和业绩背离一事,子弹财经试图向劲仔食品方面进行了解,但截至发稿,仍未获回复。
“股价下跌,其实就是整个资本市场不看好它(劲仔食品)的一个具体表现。”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子弹财经表示。
实际上,劲仔食品也多次进行回购,以增强投资者信心。例如:2023年3月21日,公司回购27.8万股;2023年4月,公司累计回购股份16.16万股。
图 / 劲仔食品公告
除此之外,劲仔食品至少两次发布公告称,董事长周劲松提议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
然而,就在劲仔食品大力回购的同时,股东们却选择轮番减持。
图 / Wind
按照规定,劲仔食品部分限售股票自上市1年后(2021年9月)开始陆续解禁。
据子弹财经不完全统计,自2021年10月至2023年5月期间,前第二大股东佳沃农业、外部劲仔食品董事兼副总经理刘特元、劲仔食品副总经理苏彻辉及劲仔食品引入的第一个股东马培元纷纷减持。
其中,刘特元和苏彻辉分别减持480.19万股及8.75万股。若按照成交价格区间最低价计算,刘特元和苏彻辉分别套现4153.64万元、98.88万元。
与此同时,若仍以成交价格区间最低价计算,马培元套现超4000万元;佳沃农业更是数次减持,累计套现约5亿元。
即便按照成交价格的最低价计算,上述股东累计套现金额也将近6亿元。
那么,股东为何如此着急减持股票?是否对公司的未来表示过担忧?据此,子弹财经试图向劲仔食品方面进行了解,但截至发稿仍未获回复。
而没有解禁的股票,股东们选择了质押的这条路。
自2020年12月开始,马培元、刘特元和周劲松分别质押了700万股、935万股和8431.92万股,而这些股份均为限售股。
在股东离场的背后,劲仔食品究竟面临着什么?
03 零食赛道内卷,“劲仔小鱼”还能撑多久?
提起劲仔食品,就不得不提企业的“大单品”——劲仔小鱼。
这个单品甚至改变了企业的名称。公开资料显示,企业原称华文食品,成立于2010年,直到2021年4月,“华文食品”才正式更名为“劲仔食品”。
在劲仔食品更名揭牌仪式上,周劲松直言,更名为劲仔食品,可实现公司名称、证券简称、主要品牌的统一,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从数据来看,劲仔小鱼支撑起了劲仔食品的半壁江山。于2023年上半年,公司来自鱼制品的营业收入为6.03亿元,占比总营收的65.20%。
图 / 劲仔食品2023年中期财报
将企业发展与“劲仔小鱼”深度绑定,在朱丹蓬看来并非明智之举,因为这个细分赛道空间不大。
数据佐证了朱丹蓬的这一观点。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休闲食品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8437亿元。而据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公布的数据,休闲鱼类零食市场规模约200亿元,在整体零食市场中仅是细分赛道。
另外,朱丹蓬认为,从大健康的角度来说,(劲仔小鱼)这一块应该不是主流的、可持续发展的品类市场。
众所周知,湖南口味偏辣,起家于湖南岳阳的劲仔小鱼辣度十足。
一位长期生活在北方、购买过“劲仔小鱼”的消费者李样(化名)告诉子弹财经,2023年10月份,他在好特卖逛的时候发现货架上有劲仔小鱼,“买回家尝试后发现,巨辣无比,当零食吃实在受不了,只能就着馒头吃。”
“也不是说不会复购,但最多一年买一两次吧。”李样直言道,他对劲仔小鱼的兴趣一般。
客观来说,单个消费者的案例很难代表整个消费市场的情况,但这背后折射出南北方不同市场,对于零食口味的需求存在差异,单靠一款产品撬动的消费者数量很容易出现“天花板”。
而零食门槛不算太高,挤入的品牌越来越多,导致这个赛道极其内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劲仔食品过度依赖单一产品所面临的风险不言而喻。
1月11日晚,方正证券在研报中提示风险时指出,劲仔小鱼存在品类拓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风险。
那么,劲仔食品是否担忧“劲仔小鱼”不能长期支撑企业业绩?是否在内部测算过“劲仔小鱼”的“天花板”?为何不趁机打造更多爆品来支撑业绩?公司是否担忧未来业绩的增长动力?据此,子弹财经试图向劲仔食品方面了解,但截至发稿,仍未获回复。
至少从目前来看,劲仔食品依然计划押宝“劲仔小鱼”。在2023年业绩预告的公告中,劲仔食品明确表态,公司坚定聚焦“大单品”发展战略不动摇。
或许,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2022年财报显示,除鱼制品之外,禽类制品、豆制品以及其他产品,没有任何单品突破2亿元门槛,更遑论“劲仔小鱼”般的“10亿”大单品。在2022年时,鱼制品营业收入已经突破10亿元。
对于“劲仔小鱼”,劲仔食品又进行了一些包装上的改革,比如推出大包装。在朱丹蓬看来,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品牌调性的企业,重度消费人群是不一样的,劲仔食品是以性价比为核心思维的大众人群。所以,大包装的推出,应该说是满足了重度消费人群的核心需求跟诉求,因而得到了一些消费红利。
不过,他强调,这并不是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会被别人模仿,因此这只是阶段性的红利,“我们并不是非常看好它长期发展”。
上市3年多,周劲松大约已经体验到资本市场的残酷。若想留住投资者的脚步,业绩增长才是“硬道理”。而若想保持高增长,周劲松还需另寻增长新曲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