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骗贷者的黑名单:网贷平台信息共享系统X-credit上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骗贷者的黑名单:网贷平台信息共享系统X-credit上线

作为会员机构间数据共享的平台,X-credit或能有效治理行业内的“骗贷”顽疾,让网贷骗子无处可逃。

作者:zora

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于1月12日发布了首个由该协会主导的P2P平台信息共享系统——X-credit。作为会员机构间数据共享的平台,X-credit或能有效治理行业内的“骗贷”顽疾,让网贷骗子无处可逃。

连接机构间的数据“孤岛”

熊猫金库联合创始人张腾飞曾表示,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海量的信息能够通过互联网实现无障碍的传递、交流,而这种传递和交流能够带来金融行业在风控、营销层面的质变,真正实现普惠金融。平台之间数据的信息共享,在节省资源的同时能够降低平台成本,有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然而,尽管信息共享能让各方实现共赢,但互金领域依然存在平台信用信息“孤岛化”的问题。现实情况是,各个平台都不情愿交出自己手中的“宝贵信息”。

如今,X-credit系统的推出或能改变平台信用信息“孤岛化”的现状。

据报道,信息共享系统的会员除了网贷平台以外,还包括大数据公司、征信机构、反欺诈机构,这些机构将组成一个“网贷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会员平台将自愿共享行业数据。目前网贷协会共有会员单位41家,其中网贷平台18家,另有观察员单位50家。在北京网贷行业协会的倡议下,会员单位将签订倡议书,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并且承诺不对数据进行复制、留存以及他用。

那么问题来了,凭什么能保证这些平台会主动分享真实的数据呢?共享数据就意味着共享利益,而金融行业从来没有共享利益的基因。仅仅凭借签订保密协议绝不足以打消机构的顾虑。

因此,能够保证X-credit系统起到共同监督作用的基础不在于大家签订的这份倡议书,而是该系统的技术基础。

该系统引入了区块链技术

数据本身具有的易复制、所有权不明晰的特点使得平台不愿意将自己的数据分享出来,而X-credit系统通过应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的特性保障了数据提供方和查询方的权益。

据系统建设方介绍,该系统的推出并不是为了方便协会对这些网贷平台进行监管,协会也不会利用该系统收集平台的数据,实现信息的共享才是X-credit推出的最终目的。为了保证公正和安全的原则,该系统使用的加密技术能够保证会员分享的数据无法被获取、存储、合并以及修改。

通常情况下信息的共享需要一个中心节点,起到一个中介的作用,目的是促成各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例如2015年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上线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信息共享系统,系统本身就在其中充当信息通路和联接枢纽的角色。

然而, 中心节点的存在意味着数据存在被复制和修改的可能性,这就会使分享数据的一方产生顾虑。在技术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数据的安全性和真实性只能靠会员的自觉来维护,结果就会导致两种现象的产生:一是互金协会对共享平台会员提出非常严格的准入条件,以致于平台的会员名额基本被政府机构、监管机构及大企业占据,而互联网金融平台却难以“上位”;二是互金行业逐渐放弃信息共享,也就是现在的信息“孤岛”局面。

但是,区块链作为一种分布式记账技术,可以通过算法建立不依赖中心的信任,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数据被篡改。去中心化通常意味着主体不明确,而该信息共享系统的设计就是要让中心的操作变为透明,简单的说,就是协会只能为会员提供服务而不能接触到到实质的数据。

除此之外,新技术也能保证会员单位平等地获得数据,共享的数据越多,获益于多。

骗贷者将不再猖狂

金融之家此前有文章(《互金平台信用信息“孤岛化”短期很难解决》)提到,由于各个平台都希望能够共享他人信息而独享自身掌握的信息,导致整个网贷行业出现了“囚徒困境”——数据共享无法实现。这就为一些信用不好的借贷者,尤其是职业骗贷者创造了有利的诈骗环境。

由于央行的征信系统通常涉及不到这部分人群,而互金平台的信息又不愿意共享,在这种情况下,“职业骗子”就可以借助多个虚假身份,利用网贷平台风控不严格的漏洞混迹于各个网贷平台,钱款一旦手便从此“人间蒸发”,而骗贷者的真实身份却无处可寻。因为没有征信记录可查,这些骗子就可以利用同一个假身份在多家平台下手,而平台受到损失后根本找不到讨债对象。

在征信系统不能开放的情况下,这些平台只能求助于大数据公司,但大数据的特点是既广又杂,精准性和完备性远未达到授信要求。即便是金融实力强大的京东金融和蚂蚁金服也不能完全依靠自身平台的大数据。目前京东白条仍然面临较高的坏账率,而蚂蚁金服自建的芝麻信用也达不到征信要求。对它们来说,即使加入了央行的征信系统,也难以改变现状,毕竟央行的征信系统的覆盖面是有限的。

想要打破这种僵局,解决多头借贷和诈骗问题,就需要行业摒弃敌对的观念,拿出共同协作的精神。当行业内建立起一个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企业在为借贷者授信时就不需要依靠大数据去旁敲侧击的“打听”这个人的信用是否良好,而是直接可以看到他的个人信用情况。例如直接查看一个人是否在其他网贷平台有过违约记录,是否出现过欠钱不还的情况等等。对于职业骗贷者来说,一旦上了信息共享系统的“黑名单”,就没办法再去招摇撞骗了。

X-credit系统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互金行业的信息共享成为可能,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区块链在金融领域进一步的应用,互金平台信用信息“孤岛化”问题的解决或许指日可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国稀土

1.3k
  • 《稀土管理条例》正式发布,中国稀土产业迎来法治化新篇章
  • 首次立法规范稀土利用开发!供给侧或持续优化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骗贷者的黑名单:网贷平台信息共享系统X-credit上线

作为会员机构间数据共享的平台,X-credit或能有效治理行业内的“骗贷”顽疾,让网贷骗子无处可逃。

作者:zora

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于1月12日发布了首个由该协会主导的P2P平台信息共享系统——X-credit。作为会员机构间数据共享的平台,X-credit或能有效治理行业内的“骗贷”顽疾,让网贷骗子无处可逃。

连接机构间的数据“孤岛”

熊猫金库联合创始人张腾飞曾表示,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海量的信息能够通过互联网实现无障碍的传递、交流,而这种传递和交流能够带来金融行业在风控、营销层面的质变,真正实现普惠金融。平台之间数据的信息共享,在节省资源的同时能够降低平台成本,有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然而,尽管信息共享能让各方实现共赢,但互金领域依然存在平台信用信息“孤岛化”的问题。现实情况是,各个平台都不情愿交出自己手中的“宝贵信息”。

如今,X-credit系统的推出或能改变平台信用信息“孤岛化”的现状。

据报道,信息共享系统的会员除了网贷平台以外,还包括大数据公司、征信机构、反欺诈机构,这些机构将组成一个“网贷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会员平台将自愿共享行业数据。目前网贷协会共有会员单位41家,其中网贷平台18家,另有观察员单位50家。在北京网贷行业协会的倡议下,会员单位将签订倡议书,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并且承诺不对数据进行复制、留存以及他用。

那么问题来了,凭什么能保证这些平台会主动分享真实的数据呢?共享数据就意味着共享利益,而金融行业从来没有共享利益的基因。仅仅凭借签订保密协议绝不足以打消机构的顾虑。

因此,能够保证X-credit系统起到共同监督作用的基础不在于大家签订的这份倡议书,而是该系统的技术基础。

该系统引入了区块链技术

数据本身具有的易复制、所有权不明晰的特点使得平台不愿意将自己的数据分享出来,而X-credit系统通过应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的特性保障了数据提供方和查询方的权益。

据系统建设方介绍,该系统的推出并不是为了方便协会对这些网贷平台进行监管,协会也不会利用该系统收集平台的数据,实现信息的共享才是X-credit推出的最终目的。为了保证公正和安全的原则,该系统使用的加密技术能够保证会员分享的数据无法被获取、存储、合并以及修改。

通常情况下信息的共享需要一个中心节点,起到一个中介的作用,目的是促成各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例如2015年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上线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信息共享系统,系统本身就在其中充当信息通路和联接枢纽的角色。

然而, 中心节点的存在意味着数据存在被复制和修改的可能性,这就会使分享数据的一方产生顾虑。在技术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数据的安全性和真实性只能靠会员的自觉来维护,结果就会导致两种现象的产生:一是互金协会对共享平台会员提出非常严格的准入条件,以致于平台的会员名额基本被政府机构、监管机构及大企业占据,而互联网金融平台却难以“上位”;二是互金行业逐渐放弃信息共享,也就是现在的信息“孤岛”局面。

但是,区块链作为一种分布式记账技术,可以通过算法建立不依赖中心的信任,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数据被篡改。去中心化通常意味着主体不明确,而该信息共享系统的设计就是要让中心的操作变为透明,简单的说,就是协会只能为会员提供服务而不能接触到到实质的数据。

除此之外,新技术也能保证会员单位平等地获得数据,共享的数据越多,获益于多。

骗贷者将不再猖狂

金融之家此前有文章(《互金平台信用信息“孤岛化”短期很难解决》)提到,由于各个平台都希望能够共享他人信息而独享自身掌握的信息,导致整个网贷行业出现了“囚徒困境”——数据共享无法实现。这就为一些信用不好的借贷者,尤其是职业骗贷者创造了有利的诈骗环境。

由于央行的征信系统通常涉及不到这部分人群,而互金平台的信息又不愿意共享,在这种情况下,“职业骗子”就可以借助多个虚假身份,利用网贷平台风控不严格的漏洞混迹于各个网贷平台,钱款一旦手便从此“人间蒸发”,而骗贷者的真实身份却无处可寻。因为没有征信记录可查,这些骗子就可以利用同一个假身份在多家平台下手,而平台受到损失后根本找不到讨债对象。

在征信系统不能开放的情况下,这些平台只能求助于大数据公司,但大数据的特点是既广又杂,精准性和完备性远未达到授信要求。即便是金融实力强大的京东金融和蚂蚁金服也不能完全依靠自身平台的大数据。目前京东白条仍然面临较高的坏账率,而蚂蚁金服自建的芝麻信用也达不到征信要求。对它们来说,即使加入了央行的征信系统,也难以改变现状,毕竟央行的征信系统的覆盖面是有限的。

想要打破这种僵局,解决多头借贷和诈骗问题,就需要行业摒弃敌对的观念,拿出共同协作的精神。当行业内建立起一个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企业在为借贷者授信时就不需要依靠大数据去旁敲侧击的“打听”这个人的信用是否良好,而是直接可以看到他的个人信用情况。例如直接查看一个人是否在其他网贷平台有过违约记录,是否出现过欠钱不还的情况等等。对于职业骗贷者来说,一旦上了信息共享系统的“黑名单”,就没办法再去招摇撞骗了。

X-credit系统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互金行业的信息共享成为可能,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区块链在金融领域进一步的应用,互金平台信用信息“孤岛化”问题的解决或许指日可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