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炒作抖音收购饿了么,意在美团?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炒作抖音收购饿了么,意在美团?

可能只有做空者有最大的动机。

文|最话FunTalk 刘羽

编辑|王芳洁

1月14日晚间,有关抖音收购饿了么的消息重出江湖,对此,《最话》从接近抖音的人士处了解到,原发媒体“没有来采访,就直接就发了”,他们也疑问,“抖音辟谣过好几次了,但到底是谁在炒作抖音收购饿了么呢? ”同样,接近阿里的人士也告诉我们,消息源不在阿里,“阿里也不清楚到底是谁在炒作此事。”

事实上,这并不是市场上第一次有类似传言,早在2023年12月19 日下午就曾有消息称,抖音集团将以70亿美元价格收购饿了么。当时双方也是公开否认了这一消息。

那么到底谁在炒作抖音收购饿了么这类消息呢?它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这两个问题就非常值得玩味。

种种迹象表明,这很有可能是一次“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资本游戏,而美团最有可能就是炒家真正的目标。

01、抖音不大可能收购饿了么

表面来看,抖音收购饿了么的动议,并非异想天开。首先,阿里的确存在出售饿了么的可能性。

去年 11月16日晚,吴泳铭首次作为阿里巴巴集团CEO参加了季度财报分析师电话会,在电话会上,他详细介绍了阿里的未来方向、重要优先级和实施路径:“未来推动行业发展的动力将是以AI为代表的科技驱动力,阿里面向未来将有三个重要优先级方向:技术驱动的互联网平台业务、AI驱动的科技业务、全球化的商业网络。阿里将保持创业心态,更坚决地投入,更果断地取舍,以更灵活的治理机制,抓住AI科技变革带来的全新机会,创造更多客户价值。”

这三大方向中,本地生活尤其是重资产重运营的外卖业务,能否与 AI 强结合,如果难以做到,那么它在阿里的意义就成为个问题,是“更坚决地投入”,还是“更果断地取舍”?

显然,市场的预期是后者,这可能也是市场产生了阿里会剥离饿了么的预期,接连出现阿里与抖音洽谈收购饿了么新闻的重要基础之一。

与此同时,作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流量平台,抖音日活用户超过6亿人,本地生活是一个万亿级市场,它当然不会错过。早在2020年,抖音就已经开始布局本地生活,抖音本地生活分为到店、到家,前者主要以团购优惠券为主,后者则是外卖。抖音本地生活覆盖的城市已超过370个,合作门店超过200万个,服务覆盖的场景包括餐饮、酒旅、休闲娱乐等各个行业。

打开抖音的推荐页面,基本上刷个十几条短视频,就会出现一两个有关到店团购的推送。如果经常有在抖音团购消费的习惯,可能刷到团购信息的频率会更高,其中就包括餐饮。短视频天然能与餐饮相结合,相比起图文,美食短视频更能激发用户的食欲,打通从“种草”到“拔草”的链条。

抖音本地生活的强大攻势,一度被外界为侵入了美团的腹地。虽然抖音到店业务快速增长,但从市场规模上看,相比起团购券,外卖是个更大的市场,所以很多人认为,抖音一定会在外卖业务上发力。

但是,无论是宏观环境的变化,还是自梁汝波上任抖音CEO之后,表达出的战略意志,都反应出:抖音基本不可能下场去做重线下运营的生意了。此前,抖音唯一布局过的线下生意是二手房中介业务,但是近年来该业务平台幸福里不仅已与合作方麦田房产切割,并且也进行了大规模收缩。

2023年,梁汝波对内部提的两大战略是聚焦和务实。《最话》去年也了解到,抖音外卖已放弃了当年1000亿的GMV目标。

作为中国最大的流量平台,在整体消费互联网降本增效的大基调下,抖音其实缺乏入局重资产重运营线下业务的动力。

而到家业务正是那种又重又难的生意。相比起到店消券的到店服务,到家服务则要复杂得多,外卖到家更考验平台的商户资源和履约能力,是个更长的链条和更大的成本,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有庞大的配送团队,以保证配送的时效性。根据 2023 年5月美团发布的《2022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显示,2022年有超过 624 万名骑手在美团外卖获得收入。而根据饿了么在2022年10月20日发布的《2022蓝骑士发展与保障报告》,饿了么有114万骑手。

配送团队管理极其复杂。事实上,虽然被称呼为“美团骑手”“饿了么骑手”,但其实骑手与美团、饿了么并不存在雇佣关系,而是属于外包关系。从 2021 年7月 16 日颁布的《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来看,对骑手的劳动报酬、休息、劳动安全等权益做了相应的要求。这些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平台的利润,甚至是市场对平台的估值逻辑。

早在2021 年 7 月,据 Tech 星球消息,字节跳动成立一个新团队开展外卖业务“心动外卖”,其标语为“心动外卖,吃你所爱”。 对此,抖音相关负责人曾回应表示:没有外卖相关的业务计划,“心动外卖”相关的招商、代理信息均不属实。

此后再没有抖音自建外卖配送团队的消息。直到2022 年 8月19日下午,抖音和饿了么通过各自官方微信公号宣布双方达成合作。双方称,“将携手探索本地生活服务的新场景升级,支持本地生活服务业中小商家发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城市生活即时需求。”依据合作,饿了么“将基于抖音开放平台,以小程序为载体,与抖音一起通过丰富的产品场景和技术能力,助力数百万商家为6亿抖音日活用户提供从内容种草、在线点单到即时配送的本地生活服务。”

现在打开抖音,进入“团购”,再点进“外卖”才会看到外卖商家列表,而负责配送的正是饿了么。抖音给了两个选择,先囤后约、立即配送,前者也带着团购的思维。

抖音有流量有数亿活跃用户,想做好到家服务深耕本地生活;饿了么有 114 万骑手,与抖音有合作,目前还看不到 “AI科技变革带来的全新机会”。理论上,抖音与饿了么确实有更一步融合的可能性。

但这并不意味着抖音就一定会收购饿了么。一位接近抖音的人士向我们分析,“外卖还是即时性需求更多,不只是配送能力的问题,还是场景有多大程度成立的问题。如果只是为了配送能力就收购饿了么,为啥不自己直接招募骑手?70亿美元买个配送队伍,也太贵了吧。”

02 做空者

所以这件事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既然两大当事人没有交易的念头,那么市场上的消息就很有可能是针对美团而来。

因为对于美团来说,携巨大流量杀入本地生活赛道的抖音,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对手,当然,就竞争要素来说,双方都有各自的优势,例如抖音的流量、用户使用时长优势,而线下以服务区为单元的基础设施建设,则是美团很高的竞争壁垒。

但是如果抖音也有了基础设施呢?如果抖音可能会斥巨资打补贴拉新抢市场份额呢?仅仅强化这种猜想,就足以对很多投资者的心态产生影响吧,或者说是对美团的一次利空。

去年 11 月 29 日,美团发布了财报,在三季度该公司收入同比增速为22.1%,低于上半年收入增速的33.4%,并宣布10亿美元回购计划,但消息公布后,美团在港股交易时段大跌12.18%,报收90.45港元。

差不多从那时开始,美团进入了一个比较快的下跌通道,及至1月19日收盘,美团股价约为68港元,已跌破发行价。

关于美团的大跌,市场人士都提出了充满争议的看法。其中有市场人士认为,不仅仅是美团,互联网整体的估值逻辑都有所改变,市场给予的是从高估值的成长股向市盈率只有十几倍的公用事业股转变,这是行业整体发展的问题。

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方向来看,外卖平台会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这个曾被视为 O2O 的互联网业务正逐渐被市场视为公用事业,不再是高成长业务,估值逻辑大幅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团股价,毕竟即使配送队伍属于外包,但平台承担的责任也会比之前增加,并且趋势不会改变。如果有新进竞争者,还将会进一步拉低利润率。

竞争者可以是被“传出来的”。很少有人关注到,去年11月末也即第一次收购传言十多天前,美团的卖空量开始激增,11月29日,达到了单日2257万股,此后虽然下降,但仍处于相对高的水位,尤其到了1月17日,卖空成交量再次达到1425万股。

数年前,我曾接触过一位做空者,当时正是以浑水调研公司为代表的做空机构在美股、港股“猎杀”有造假嫌疑的上市公司之时。浑水的模式起源于2010年6月28日,其创始人卡尔森召集了一批熟悉中国商业规则的人,在中国香港成立了“浑水公司”(Muddy Waters Research),他的模式是专门调查在资本市场里有造假嫌疑的公司,先融券卖空再发布调查报告,当被指控的公司股价下跌后,再买回股票还券,获得价差利润。

这种模式激励了许多追随者,我所接触到的人士也包括其中,他从港资机构离职后赴内地招募记者、律师等熟悉中国商业规则、有上市公司人脉、掌握调查技巧的人,也准备模仿浑水公司模式。我们初步接触后再没联系,我并不是说我所接触过人士有参与此事的嫌疑,而是说市场上确实存在熟悉媒体生态的做空者,他们可能给出真假难辨的信息,伺机做空获利。

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从港股数据来看,去年11月底是美团的空仓最高的时候,日成交量高达两千万股,那时候正是市场流出抖音将收购饿了么的传言之时。同样的情况是这次收购传言再起,最近一周美团的空头成交量也再次放大。

两者时间线是高度重合的。

所以,市场上流传的收购传言,我们从各方了解的情况来看,可能也就仅仅是传言或者说可能性,更不能排除是有人为做空获利而有意散播的。如果是后者,那么始作俑者是谁,聪明的读者们,你们知道内情的话,不妨与我们聊聊。

这会是个值得书写的好故事。

03“美式反击”

其实,美团的业务仍在高速增长,根据 2023年11月28日美团发布的 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该季度,美团实现收入765亿元,同比增长22.1%;实现净利润35.9亿元,同比增长195.3%,市场预期净利润29.1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57.3亿元,同比增长62.4%。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美团年活跃交易用户数、年度活跃商家数和用户购买频率均创历史新高,即时配送总订单量达到62亿笔,同比增长23%。其中,餐饮外卖日订单峰值于本季度突破7800万单,美团闪购日订单峰值突破1300万单,均维持强劲的增长势头。8月到店业务交易额强劲增长并创下新高。

但这份净利润超市场预期,活跃交易用户数、年度活跃商家数和用户购买频率均创历史新高的季报,并未获得市场的积极反应。

毕竟美团的业绩在增长,但抖音的本地生活业务虽然基数相对小但增速更高,1月10日抖音生活服务公布了过去一年的数据。抖音生活服务平台治理负责人李楠表示,到2023年底,抖音生活服务的经营门店数量增长至450万家,达人规模增长33%,新开类目也增长了71%,抖音生活服务行业治理负责人蒋小丽表示,2023年消费者在平台下单并实际到店的订单数量同比增长179%。

抖音生活服务对美团确实构成了巨大压力。2022年 12 月 27 日美团宣布与快手合作,将在快手开放平台上线美团小程序,为美团商家提供套餐、代金券、预订等商品展示、线上交易和售后服务等完整服务能力、快手用户将能够通过美团小程序直达。这被视为是美团对抖音和饿了么合作的应对策略。

此外,内容化也是美团当下的重点战略。据了解,王兴关心的问题是——用户为什么要上美团来看直播。从这个问题不难看出,这位企业家具有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思考的能力。

是啊,用户为什么要上美团外卖看直播呢?但美团要搞短视频和直播的理由显而易见,当下,消费互联网对于用户的竞争,已经从日活进一步精细化,到了争夺用户时长的阶段。只有把用户留在自己的平台上,才能让更多的交易具备发生的可能性。这一点,抖音已经打了个极致的样本。

其实美团并非没有内容平台,大众点评的起步甚至早于抖音。最近几年,大众点评在社区化、内容化方面也没少下功夫。

但是,美团的绝大部分交易并不发生在大众点评,而是在美团外卖app上。这就反应了一个问题:美团可能缺乏的不是业务能力,而是打破内部业务壁垒的勇气。

目前,美团主要有三大业务,外卖、点评和美团优选,现在点评上已经可以给外卖业务导流,但作为公司最大的流量池,在美团外卖上,没有美团优选的入口。

一位社区团购业者告诉我们,“在这个领域里,美团优选拥有美军式的精良装备。”这也说明,对于这个业务,美团曾经倾注过大量资源。据说,自郭万怀亲自管美团优选业务后,曾以降本增效为主题,进行过一轮大刀阔斧的优化和调整。

但美团优选需要解决的却不仅仅是成本问题,而是在与多多买菜的竞争当中,如何拿到更多的筹码。要知道,多多买菜中拼多多app中拥有一级入口。

当然,还有一个美团app,包罗万象,但是同样,这个app也是整个美团流量池的分配单元之一。例如,一个点外卖的用户,他有可能点击美团,也有可能点击美团外卖,但不可能同时点两个。

本身来说,美团所有的业务都围绕本地生活链路,也已经建立了从种草到拔草的端到端能力,它应该不像外界看的那么悲观,但同样面临打破、整合、重构的挑战。

对于这种规模的企业来说,最大的困难往往不在外部竞争者,更不会是做空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饿了么

3k
  • 【2024年度突破营销】十位广告大咖心中的年度最佳案例
  • 界面早报 | 神十九乘组刷新出舱时长纪录;沪深A股分红派息手续费将减半

抖音

8.4k
  • TikTok提示美国用户:特朗普表示上任后将寻找解决方案恢复TikTok的使用,请持续关注
  • 不止TikTok,字节旗下海外应用或将同步停服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炒作抖音收购饿了么,意在美团?

可能只有做空者有最大的动机。

文|最话FunTalk 刘羽

编辑|王芳洁

1月14日晚间,有关抖音收购饿了么的消息重出江湖,对此,《最话》从接近抖音的人士处了解到,原发媒体“没有来采访,就直接就发了”,他们也疑问,“抖音辟谣过好几次了,但到底是谁在炒作抖音收购饿了么呢? ”同样,接近阿里的人士也告诉我们,消息源不在阿里,“阿里也不清楚到底是谁在炒作此事。”

事实上,这并不是市场上第一次有类似传言,早在2023年12月19 日下午就曾有消息称,抖音集团将以70亿美元价格收购饿了么。当时双方也是公开否认了这一消息。

那么到底谁在炒作抖音收购饿了么这类消息呢?它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这两个问题就非常值得玩味。

种种迹象表明,这很有可能是一次“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资本游戏,而美团最有可能就是炒家真正的目标。

01、抖音不大可能收购饿了么

表面来看,抖音收购饿了么的动议,并非异想天开。首先,阿里的确存在出售饿了么的可能性。

去年 11月16日晚,吴泳铭首次作为阿里巴巴集团CEO参加了季度财报分析师电话会,在电话会上,他详细介绍了阿里的未来方向、重要优先级和实施路径:“未来推动行业发展的动力将是以AI为代表的科技驱动力,阿里面向未来将有三个重要优先级方向:技术驱动的互联网平台业务、AI驱动的科技业务、全球化的商业网络。阿里将保持创业心态,更坚决地投入,更果断地取舍,以更灵活的治理机制,抓住AI科技变革带来的全新机会,创造更多客户价值。”

这三大方向中,本地生活尤其是重资产重运营的外卖业务,能否与 AI 强结合,如果难以做到,那么它在阿里的意义就成为个问题,是“更坚决地投入”,还是“更果断地取舍”?

显然,市场的预期是后者,这可能也是市场产生了阿里会剥离饿了么的预期,接连出现阿里与抖音洽谈收购饿了么新闻的重要基础之一。

与此同时,作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流量平台,抖音日活用户超过6亿人,本地生活是一个万亿级市场,它当然不会错过。早在2020年,抖音就已经开始布局本地生活,抖音本地生活分为到店、到家,前者主要以团购优惠券为主,后者则是外卖。抖音本地生活覆盖的城市已超过370个,合作门店超过200万个,服务覆盖的场景包括餐饮、酒旅、休闲娱乐等各个行业。

打开抖音的推荐页面,基本上刷个十几条短视频,就会出现一两个有关到店团购的推送。如果经常有在抖音团购消费的习惯,可能刷到团购信息的频率会更高,其中就包括餐饮。短视频天然能与餐饮相结合,相比起图文,美食短视频更能激发用户的食欲,打通从“种草”到“拔草”的链条。

抖音本地生活的强大攻势,一度被外界为侵入了美团的腹地。虽然抖音到店业务快速增长,但从市场规模上看,相比起团购券,外卖是个更大的市场,所以很多人认为,抖音一定会在外卖业务上发力。

但是,无论是宏观环境的变化,还是自梁汝波上任抖音CEO之后,表达出的战略意志,都反应出:抖音基本不可能下场去做重线下运营的生意了。此前,抖音唯一布局过的线下生意是二手房中介业务,但是近年来该业务平台幸福里不仅已与合作方麦田房产切割,并且也进行了大规模收缩。

2023年,梁汝波对内部提的两大战略是聚焦和务实。《最话》去年也了解到,抖音外卖已放弃了当年1000亿的GMV目标。

作为中国最大的流量平台,在整体消费互联网降本增效的大基调下,抖音其实缺乏入局重资产重运营线下业务的动力。

而到家业务正是那种又重又难的生意。相比起到店消券的到店服务,到家服务则要复杂得多,外卖到家更考验平台的商户资源和履约能力,是个更长的链条和更大的成本,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有庞大的配送团队,以保证配送的时效性。根据 2023 年5月美团发布的《2022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显示,2022年有超过 624 万名骑手在美团外卖获得收入。而根据饿了么在2022年10月20日发布的《2022蓝骑士发展与保障报告》,饿了么有114万骑手。

配送团队管理极其复杂。事实上,虽然被称呼为“美团骑手”“饿了么骑手”,但其实骑手与美团、饿了么并不存在雇佣关系,而是属于外包关系。从 2021 年7月 16 日颁布的《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来看,对骑手的劳动报酬、休息、劳动安全等权益做了相应的要求。这些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平台的利润,甚至是市场对平台的估值逻辑。

早在2021 年 7 月,据 Tech 星球消息,字节跳动成立一个新团队开展外卖业务“心动外卖”,其标语为“心动外卖,吃你所爱”。 对此,抖音相关负责人曾回应表示:没有外卖相关的业务计划,“心动外卖”相关的招商、代理信息均不属实。

此后再没有抖音自建外卖配送团队的消息。直到2022 年 8月19日下午,抖音和饿了么通过各自官方微信公号宣布双方达成合作。双方称,“将携手探索本地生活服务的新场景升级,支持本地生活服务业中小商家发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城市生活即时需求。”依据合作,饿了么“将基于抖音开放平台,以小程序为载体,与抖音一起通过丰富的产品场景和技术能力,助力数百万商家为6亿抖音日活用户提供从内容种草、在线点单到即时配送的本地生活服务。”

现在打开抖音,进入“团购”,再点进“外卖”才会看到外卖商家列表,而负责配送的正是饿了么。抖音给了两个选择,先囤后约、立即配送,前者也带着团购的思维。

抖音有流量有数亿活跃用户,想做好到家服务深耕本地生活;饿了么有 114 万骑手,与抖音有合作,目前还看不到 “AI科技变革带来的全新机会”。理论上,抖音与饿了么确实有更一步融合的可能性。

但这并不意味着抖音就一定会收购饿了么。一位接近抖音的人士向我们分析,“外卖还是即时性需求更多,不只是配送能力的问题,还是场景有多大程度成立的问题。如果只是为了配送能力就收购饿了么,为啥不自己直接招募骑手?70亿美元买个配送队伍,也太贵了吧。”

02 做空者

所以这件事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既然两大当事人没有交易的念头,那么市场上的消息就很有可能是针对美团而来。

因为对于美团来说,携巨大流量杀入本地生活赛道的抖音,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对手,当然,就竞争要素来说,双方都有各自的优势,例如抖音的流量、用户使用时长优势,而线下以服务区为单元的基础设施建设,则是美团很高的竞争壁垒。

但是如果抖音也有了基础设施呢?如果抖音可能会斥巨资打补贴拉新抢市场份额呢?仅仅强化这种猜想,就足以对很多投资者的心态产生影响吧,或者说是对美团的一次利空。

去年 11 月 29 日,美团发布了财报,在三季度该公司收入同比增速为22.1%,低于上半年收入增速的33.4%,并宣布10亿美元回购计划,但消息公布后,美团在港股交易时段大跌12.18%,报收90.45港元。

差不多从那时开始,美团进入了一个比较快的下跌通道,及至1月19日收盘,美团股价约为68港元,已跌破发行价。

关于美团的大跌,市场人士都提出了充满争议的看法。其中有市场人士认为,不仅仅是美团,互联网整体的估值逻辑都有所改变,市场给予的是从高估值的成长股向市盈率只有十几倍的公用事业股转变,这是行业整体发展的问题。

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方向来看,外卖平台会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这个曾被视为 O2O 的互联网业务正逐渐被市场视为公用事业,不再是高成长业务,估值逻辑大幅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团股价,毕竟即使配送队伍属于外包,但平台承担的责任也会比之前增加,并且趋势不会改变。如果有新进竞争者,还将会进一步拉低利润率。

竞争者可以是被“传出来的”。很少有人关注到,去年11月末也即第一次收购传言十多天前,美团的卖空量开始激增,11月29日,达到了单日2257万股,此后虽然下降,但仍处于相对高的水位,尤其到了1月17日,卖空成交量再次达到1425万股。

数年前,我曾接触过一位做空者,当时正是以浑水调研公司为代表的做空机构在美股、港股“猎杀”有造假嫌疑的上市公司之时。浑水的模式起源于2010年6月28日,其创始人卡尔森召集了一批熟悉中国商业规则的人,在中国香港成立了“浑水公司”(Muddy Waters Research),他的模式是专门调查在资本市场里有造假嫌疑的公司,先融券卖空再发布调查报告,当被指控的公司股价下跌后,再买回股票还券,获得价差利润。

这种模式激励了许多追随者,我所接触到的人士也包括其中,他从港资机构离职后赴内地招募记者、律师等熟悉中国商业规则、有上市公司人脉、掌握调查技巧的人,也准备模仿浑水公司模式。我们初步接触后再没联系,我并不是说我所接触过人士有参与此事的嫌疑,而是说市场上确实存在熟悉媒体生态的做空者,他们可能给出真假难辨的信息,伺机做空获利。

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从港股数据来看,去年11月底是美团的空仓最高的时候,日成交量高达两千万股,那时候正是市场流出抖音将收购饿了么的传言之时。同样的情况是这次收购传言再起,最近一周美团的空头成交量也再次放大。

两者时间线是高度重合的。

所以,市场上流传的收购传言,我们从各方了解的情况来看,可能也就仅仅是传言或者说可能性,更不能排除是有人为做空获利而有意散播的。如果是后者,那么始作俑者是谁,聪明的读者们,你们知道内情的话,不妨与我们聊聊。

这会是个值得书写的好故事。

03“美式反击”

其实,美团的业务仍在高速增长,根据 2023年11月28日美团发布的 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该季度,美团实现收入765亿元,同比增长22.1%;实现净利润35.9亿元,同比增长195.3%,市场预期净利润29.1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57.3亿元,同比增长62.4%。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美团年活跃交易用户数、年度活跃商家数和用户购买频率均创历史新高,即时配送总订单量达到62亿笔,同比增长23%。其中,餐饮外卖日订单峰值于本季度突破7800万单,美团闪购日订单峰值突破1300万单,均维持强劲的增长势头。8月到店业务交易额强劲增长并创下新高。

但这份净利润超市场预期,活跃交易用户数、年度活跃商家数和用户购买频率均创历史新高的季报,并未获得市场的积极反应。

毕竟美团的业绩在增长,但抖音的本地生活业务虽然基数相对小但增速更高,1月10日抖音生活服务公布了过去一年的数据。抖音生活服务平台治理负责人李楠表示,到2023年底,抖音生活服务的经营门店数量增长至450万家,达人规模增长33%,新开类目也增长了71%,抖音生活服务行业治理负责人蒋小丽表示,2023年消费者在平台下单并实际到店的订单数量同比增长179%。

抖音生活服务对美团确实构成了巨大压力。2022年 12 月 27 日美团宣布与快手合作,将在快手开放平台上线美团小程序,为美团商家提供套餐、代金券、预订等商品展示、线上交易和售后服务等完整服务能力、快手用户将能够通过美团小程序直达。这被视为是美团对抖音和饿了么合作的应对策略。

此外,内容化也是美团当下的重点战略。据了解,王兴关心的问题是——用户为什么要上美团来看直播。从这个问题不难看出,这位企业家具有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思考的能力。

是啊,用户为什么要上美团外卖看直播呢?但美团要搞短视频和直播的理由显而易见,当下,消费互联网对于用户的竞争,已经从日活进一步精细化,到了争夺用户时长的阶段。只有把用户留在自己的平台上,才能让更多的交易具备发生的可能性。这一点,抖音已经打了个极致的样本。

其实美团并非没有内容平台,大众点评的起步甚至早于抖音。最近几年,大众点评在社区化、内容化方面也没少下功夫。

但是,美团的绝大部分交易并不发生在大众点评,而是在美团外卖app上。这就反应了一个问题:美团可能缺乏的不是业务能力,而是打破内部业务壁垒的勇气。

目前,美团主要有三大业务,外卖、点评和美团优选,现在点评上已经可以给外卖业务导流,但作为公司最大的流量池,在美团外卖上,没有美团优选的入口。

一位社区团购业者告诉我们,“在这个领域里,美团优选拥有美军式的精良装备。”这也说明,对于这个业务,美团曾经倾注过大量资源。据说,自郭万怀亲自管美团优选业务后,曾以降本增效为主题,进行过一轮大刀阔斧的优化和调整。

但美团优选需要解决的却不仅仅是成本问题,而是在与多多买菜的竞争当中,如何拿到更多的筹码。要知道,多多买菜中拼多多app中拥有一级入口。

当然,还有一个美团app,包罗万象,但是同样,这个app也是整个美团流量池的分配单元之一。例如,一个点外卖的用户,他有可能点击美团,也有可能点击美团外卖,但不可能同时点两个。

本身来说,美团所有的业务都围绕本地生活链路,也已经建立了从种草到拔草的端到端能力,它应该不像外界看的那么悲观,但同样面临打破、整合、重构的挑战。

对于这种规模的企业来说,最大的困难往往不在外部竞争者,更不会是做空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