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举报导师,11名研究生按下红手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举报导师,11名研究生按下红手印

熊丙奇建议,要推进教育学术评价改革,坚持用学术标准评价教授的学术能力与学术贡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张旭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举报信公开发布后,张南(化名)这一周多来始终处于一种精神紧绷的状态,他和10名伙伴必须坚持在漩涡中努力保持清醒。

张南是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博士研究生。2024年1月16日,张南和另外10名同课题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联名发布公开信,举报自己的导师黄某某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举报信呼吁,相关部门要对黄某某的造假行为进行彻查和严肃处理,还学术清明及教育公正。

针对这次罕见的学生联名举报,1月16日,华中农大在官网回应称,学校关注到举报信息后,已立即成立工作专班,启动调查程序。1月19日凌晨,华中农大再次发布情况通报称,初步认定黄某某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决定停止其校内所有职务和工作,组建导师组全面负责该课题组研究生培养工作。学校表示,将进一步对举报问题进行全面调查,根据最终调查结论依规依纪处理。

“编造就可以”

“大家什么时候有的这个想法,浮现时间自然不尽相同。但是做出决定的时候,我们不约而同。”1月23日,张南在个人社交平台发文回顾这次举报事件始末。

从整理举报材料到公开发布,历经一个多月时间,11名研究生才将这份长达125页的文件呈现在社会公众面前。张南表示,这一个多月他们白天需要继续和“没事人”一样,正常学习和参加组会汇报,晚上则熬夜加班整理、核对材料。期间也会有不安和紧张,怕被发现。

最终,11个人依次在举报信上按下了自己的红手印。张南称,大家在整理材料期间,都会有种前途未卜的迷茫,但从未中止这件事。

公开资料显示,被张南等11名学子们公开举报的黄某某为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主任,曾主持“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瑞典国际青年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新教师基金等支持的科研项目。

黄某某课题组名下共有15名研究生,其中11名研究生共同参与举报并署名。举报材料重点指向黄某某学术造假的问题。学生们详细列出了黄某某参与指导的19篇学术论文所存在的问题,其中涉及3篇博士、2篇本科和14篇硕士学位论文。论文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篡改编造实验数据、拼接修改实验图标及数据、改动实验结果、抄袭等。

“第一次被要求在没有做实验的情况下强行写实验性论文,他告诉我论文中需要的数据只需要参考别人的文章进行编造就可以。”张南称,不仅是自己一人,课题组其他学生也曾遭遇类似情况。

举报者之一刘欣(化名)2021年考入华中农大进入黄某某课题组。她回忆称,在没有任何实验结果的情况下,黄某某和他的两名博士后曾逼她写实验性论文。刘欣以“写不出来”“能力不行”等言语推脱,表明不想参与其中,但是,黄某某等人以延期毕业威胁。为了避免被延期毕业,刘欣被迫费时两个月拼凑出了论文。

这类随意编造实验数据的情况在举报材料中被列举出来。举报者发现,课题组王姓博士后的两篇论文数据存在“移鼠接猪”的情况。王某的博士毕业论文描述仔猪肝脏中蛋白表达结果的WB图是截取于王某本人发表在某顶尖期刊论文中描述小鼠肝脏的蛋白表达结果。也就是说,两篇文章的实验对象虽不同,但实验表达结果却一致。在黄某某参与指导的多篇硕士学位论文中,也可以发现实验数据多次利用,部分结果存在改动的问题。

除了篡改实验数据之外,黄某某还被举报存在操纵同行评审、克扣学生劳务费、打压学生、论文不当署名、教材编写造假、异常发票、教学不端等行径。

黄某某也曾出版过几本著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作为“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新农科“智慧农业”专业系列教材《饲料智能加工生产学》的主编,这本书的副主编是黄某某名下的两位博士。然而,据举报者透露,实际上他们并没有亲自参与写作和修订,而是将这项任务分配给了学生,要求每个人负责撰写书中的一个章节,并完成最后的校对和修改工作。

“荣誉满身”

据了解,黄某某的研究方向为动物分子营养学和饲料加工工艺,主要从事猪肠道、肝脏以及脂肪组织营养代谢与表观遗传调控之间的关系研究。截止目前,黄某某已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共计23名,指导研究生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荣誉称号和企业奖学金共计40余人次。

黄某某还曾是该校教师质量一等奖获奖代表。华中农大第四教学楼教师荣誉专栏的资料显示,黄某某曾指导本科生获批校级、省级科技创新专项,2019年成果发表在SCI期刊《ANIM FEED SCI TECH》。2015年获动科动医学院第一届青年教师课程实验技能操作竞赛一等奖;2017、2019年指导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获第二、三届全国大学生动物科学专业技能大赛团体特等奖。

“本科阶段只是上过黄某某的课程,并不了解其学术情况,只知道他有很多项目成果。所以,在挑选导师时选择了在旁人看来有诸多荣誉的系主任。”张南表示。

刘欣也表示,当时在得知自己考研成绩不错时,曾满怀欣喜地选择了“荣誉满身”的黄某某作导师,希望能够学有所成。但是,进入课题组后她才发现,根本没有可以进行独立操作的实验空间,甚至连最基本的实验设备都没有。

宁琳(化名)也曾对黄某某课题组充满期待。2022年入学前,黄某某曾在微信中告知她,其课题组的实验仪器先进,且即将搬入新的大楼,环境优美,条件完善。但在研一的第二学期,宁佳开始做实验时才发现,黄某某此前所提到的先进实验仪器并不存在,甚至连最基本的分析天平也没有。

进入课题组后,宁佳在研究生第一学期多次报课题,但都被黄某某以“工作量太大”否决。后面,黄某某主动给宁佳安排了关于生长度肥育猪的课题,但实验阶段进行不太顺利。

2023年8月底,宁佳完成了发酵部分实验,按照黄某某的要求将配方发送至其追随者姚姓博士后学生,但并未得到后续回应。宁佳多次询问黄某某和姚某实验进展,得到的答复却截然不同。此后在一次组会上,黄某某突然告知宁佳,后续饲养试验失败,因为非洲猪瘟严重,“560头猪,全死光了。”实际上,宁佳从没见过这些猪。

举报材料还称,黄某某被称为 “植物提取大师”或 “表观遗传学专家”,主要是其以招牌植物提取物——“山竹醇”而闻名。黄某某以此发表的论文撑起了这一领域研究的半壁江山。

界面新闻在中国知网上以“山竹醇”为主题搜索,发现“学术论文”中共收录9篇论文,其中8篇论文均为黄某某名下硕博士所著。

黄某某还曾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天眼查APP显示,黄某某名下有多项专利,申请人为华中农业大学和聚星马粮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其中,7项专利有效,2项专利在审中,9项专利无效。公开报道还显示,聚星集团还曾聘请其为子公司聚星马粮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调查仍在进行

针对11名研究生公开举报自己学术不端,黄某某曾公开作出过回应。

2024年1月18日,黄某某在接受上游新闻采访时表示,学生举报不实。他称,三天来,每日只睡一两小时,认真看了学生写的125页举报材料,写好了回复材料并列举证据,准备交给学校,“但为学生考虑,并没有在网上发出来。”

针对学生集体举报,黄某某还称,“有个学生带头,他威胁别人,一起举报,一起签字了。”对此,11名学生在社交平台上公开发文表示,没有任何人受到威胁,都是心甘情愿在举报信上签字,按手印。学生们称,他共带了15个学生,11个人认为他学术不端,这是存在的事实。

在华中农大公布初步调查结果后,黄某某再无回应。连日来,界面新闻多次致电黄某某,均无人接听。

目前,华中农业大学官网教师名录中有关黄某某的个人介绍页面已无法打开。学校第四教学楼4楼所展示的黄某某个人荣誉也被摘下。

“既然学校认定他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我们相信学校会进行严肃处理。”张南表示,目前自己的心情稍微能轻松些,但眼前的情况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最终结果。

此次举报事件引发关注后,舆论质疑为何学校和监管部门未能及时发现黄某某的学术不端行为,以至于让学生不得不冒着巨大风险实名举报。光明网1月19日发表评论文章称,黄某某的那些造假论文,很多学生自己就是作者之一,举报黄某某,自己也免不了连带着受损,“学生在检举中付出的成本越高、需要的决心越大,或许也越能说明日常监督是欠缺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期刊与年鉴管理处处长刘普在2018年发表的《我国学术不端问题的现状与治理路径 ———基于媒体报道的64起学术不端典型案例的分析》一文中表示,中国学术不端问题之所以处于易发多发的状态,甚至成为学术界的痼疾,原因是多方面的。

该文分析,高校人员学术不端具有一定隐蔽性。除了受害者本人和本学科圈子中的少数人,一般外人很难发现。特别是涉及到非常专深的学术领域,或涉及到国外的学者、学术成果、学术出版物等,更是很难被发现。同时,受传统文化影响,中国社会整体上对学术腐败和学界不正之风包容度较高,发生学术不端的单位常常抱着“家丑不可外扬”的想法,千方百计加以遮掩,使得一些本该受到查处的学术不端问题不了了之。

此外,刘普在文章中还介绍,少数管理部门和责任人把关不严、缺乏完善的追究惩戒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不够科学管理也是学术不端问题存在的原因。

河北省某高校一位教授也向界面新闻表示,高校和研究人员急功近利,评职称时追求论文和项目,部分学术领域内风气不正,造假风气盛行,以及造假成本低廉等都可能导致学术不端行为发生。

“学校把发表论文数量作为重要的办学政绩,随之并不重视论文的实际价值,对科研人员科研中的学术不端也就不敏感。”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对界面新闻说,当前对教师的学术评价受行政主导因素较大。对此,他建议,要推进教育学术评价改革,坚持用学术标准评价教授的学术能力与学术贡献。

此次华中农大举报事件已经发生超过一周时间,校方尚未公布最终调查结果。1月25日,华中农大值班室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界面新闻,目前黄某某还在被调查中,调查结论还需等待学校官方发布。他称,调查需要一定时间,请社会公众耐心等待。

目前,华中农大针对11名举报学生已经成立新的导师组。张南表示,学生和导师对接是双向选择的过程,尚需要时间。张南希望各方多多关注和保障学子们的个人权益。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举报导师,11名研究生按下红手印

熊丙奇建议,要推进教育学术评价改革,坚持用学术标准评价教授的学术能力与学术贡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张旭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举报信公开发布后,张南(化名)这一周多来始终处于一种精神紧绷的状态,他和10名伙伴必须坚持在漩涡中努力保持清醒。

张南是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博士研究生。2024年1月16日,张南和另外10名同课题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联名发布公开信,举报自己的导师黄某某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举报信呼吁,相关部门要对黄某某的造假行为进行彻查和严肃处理,还学术清明及教育公正。

针对这次罕见的学生联名举报,1月16日,华中农大在官网回应称,学校关注到举报信息后,已立即成立工作专班,启动调查程序。1月19日凌晨,华中农大再次发布情况通报称,初步认定黄某某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决定停止其校内所有职务和工作,组建导师组全面负责该课题组研究生培养工作。学校表示,将进一步对举报问题进行全面调查,根据最终调查结论依规依纪处理。

“编造就可以”

“大家什么时候有的这个想法,浮现时间自然不尽相同。但是做出决定的时候,我们不约而同。”1月23日,张南在个人社交平台发文回顾这次举报事件始末。

从整理举报材料到公开发布,历经一个多月时间,11名研究生才将这份长达125页的文件呈现在社会公众面前。张南表示,这一个多月他们白天需要继续和“没事人”一样,正常学习和参加组会汇报,晚上则熬夜加班整理、核对材料。期间也会有不安和紧张,怕被发现。

最终,11个人依次在举报信上按下了自己的红手印。张南称,大家在整理材料期间,都会有种前途未卜的迷茫,但从未中止这件事。

公开资料显示,被张南等11名学子们公开举报的黄某某为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主任,曾主持“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瑞典国际青年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新教师基金等支持的科研项目。

黄某某课题组名下共有15名研究生,其中11名研究生共同参与举报并署名。举报材料重点指向黄某某学术造假的问题。学生们详细列出了黄某某参与指导的19篇学术论文所存在的问题,其中涉及3篇博士、2篇本科和14篇硕士学位论文。论文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篡改编造实验数据、拼接修改实验图标及数据、改动实验结果、抄袭等。

“第一次被要求在没有做实验的情况下强行写实验性论文,他告诉我论文中需要的数据只需要参考别人的文章进行编造就可以。”张南称,不仅是自己一人,课题组其他学生也曾遭遇类似情况。

举报者之一刘欣(化名)2021年考入华中农大进入黄某某课题组。她回忆称,在没有任何实验结果的情况下,黄某某和他的两名博士后曾逼她写实验性论文。刘欣以“写不出来”“能力不行”等言语推脱,表明不想参与其中,但是,黄某某等人以延期毕业威胁。为了避免被延期毕业,刘欣被迫费时两个月拼凑出了论文。

这类随意编造实验数据的情况在举报材料中被列举出来。举报者发现,课题组王姓博士后的两篇论文数据存在“移鼠接猪”的情况。王某的博士毕业论文描述仔猪肝脏中蛋白表达结果的WB图是截取于王某本人发表在某顶尖期刊论文中描述小鼠肝脏的蛋白表达结果。也就是说,两篇文章的实验对象虽不同,但实验表达结果却一致。在黄某某参与指导的多篇硕士学位论文中,也可以发现实验数据多次利用,部分结果存在改动的问题。

除了篡改实验数据之外,黄某某还被举报存在操纵同行评审、克扣学生劳务费、打压学生、论文不当署名、教材编写造假、异常发票、教学不端等行径。

黄某某也曾出版过几本著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作为“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新农科“智慧农业”专业系列教材《饲料智能加工生产学》的主编,这本书的副主编是黄某某名下的两位博士。然而,据举报者透露,实际上他们并没有亲自参与写作和修订,而是将这项任务分配给了学生,要求每个人负责撰写书中的一个章节,并完成最后的校对和修改工作。

“荣誉满身”

据了解,黄某某的研究方向为动物分子营养学和饲料加工工艺,主要从事猪肠道、肝脏以及脂肪组织营养代谢与表观遗传调控之间的关系研究。截止目前,黄某某已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共计23名,指导研究生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荣誉称号和企业奖学金共计40余人次。

黄某某还曾是该校教师质量一等奖获奖代表。华中农大第四教学楼教师荣誉专栏的资料显示,黄某某曾指导本科生获批校级、省级科技创新专项,2019年成果发表在SCI期刊《ANIM FEED SCI TECH》。2015年获动科动医学院第一届青年教师课程实验技能操作竞赛一等奖;2017、2019年指导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获第二、三届全国大学生动物科学专业技能大赛团体特等奖。

“本科阶段只是上过黄某某的课程,并不了解其学术情况,只知道他有很多项目成果。所以,在挑选导师时选择了在旁人看来有诸多荣誉的系主任。”张南表示。

刘欣也表示,当时在得知自己考研成绩不错时,曾满怀欣喜地选择了“荣誉满身”的黄某某作导师,希望能够学有所成。但是,进入课题组后她才发现,根本没有可以进行独立操作的实验空间,甚至连最基本的实验设备都没有。

宁琳(化名)也曾对黄某某课题组充满期待。2022年入学前,黄某某曾在微信中告知她,其课题组的实验仪器先进,且即将搬入新的大楼,环境优美,条件完善。但在研一的第二学期,宁佳开始做实验时才发现,黄某某此前所提到的先进实验仪器并不存在,甚至连最基本的分析天平也没有。

进入课题组后,宁佳在研究生第一学期多次报课题,但都被黄某某以“工作量太大”否决。后面,黄某某主动给宁佳安排了关于生长度肥育猪的课题,但实验阶段进行不太顺利。

2023年8月底,宁佳完成了发酵部分实验,按照黄某某的要求将配方发送至其追随者姚姓博士后学生,但并未得到后续回应。宁佳多次询问黄某某和姚某实验进展,得到的答复却截然不同。此后在一次组会上,黄某某突然告知宁佳,后续饲养试验失败,因为非洲猪瘟严重,“560头猪,全死光了。”实际上,宁佳从没见过这些猪。

举报材料还称,黄某某被称为 “植物提取大师”或 “表观遗传学专家”,主要是其以招牌植物提取物——“山竹醇”而闻名。黄某某以此发表的论文撑起了这一领域研究的半壁江山。

界面新闻在中国知网上以“山竹醇”为主题搜索,发现“学术论文”中共收录9篇论文,其中8篇论文均为黄某某名下硕博士所著。

黄某某还曾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天眼查APP显示,黄某某名下有多项专利,申请人为华中农业大学和聚星马粮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其中,7项专利有效,2项专利在审中,9项专利无效。公开报道还显示,聚星集团还曾聘请其为子公司聚星马粮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调查仍在进行

针对11名研究生公开举报自己学术不端,黄某某曾公开作出过回应。

2024年1月18日,黄某某在接受上游新闻采访时表示,学生举报不实。他称,三天来,每日只睡一两小时,认真看了学生写的125页举报材料,写好了回复材料并列举证据,准备交给学校,“但为学生考虑,并没有在网上发出来。”

针对学生集体举报,黄某某还称,“有个学生带头,他威胁别人,一起举报,一起签字了。”对此,11名学生在社交平台上公开发文表示,没有任何人受到威胁,都是心甘情愿在举报信上签字,按手印。学生们称,他共带了15个学生,11个人认为他学术不端,这是存在的事实。

在华中农大公布初步调查结果后,黄某某再无回应。连日来,界面新闻多次致电黄某某,均无人接听。

目前,华中农业大学官网教师名录中有关黄某某的个人介绍页面已无法打开。学校第四教学楼4楼所展示的黄某某个人荣誉也被摘下。

“既然学校认定他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我们相信学校会进行严肃处理。”张南表示,目前自己的心情稍微能轻松些,但眼前的情况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最终结果。

此次举报事件引发关注后,舆论质疑为何学校和监管部门未能及时发现黄某某的学术不端行为,以至于让学生不得不冒着巨大风险实名举报。光明网1月19日发表评论文章称,黄某某的那些造假论文,很多学生自己就是作者之一,举报黄某某,自己也免不了连带着受损,“学生在检举中付出的成本越高、需要的决心越大,或许也越能说明日常监督是欠缺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期刊与年鉴管理处处长刘普在2018年发表的《我国学术不端问题的现状与治理路径 ———基于媒体报道的64起学术不端典型案例的分析》一文中表示,中国学术不端问题之所以处于易发多发的状态,甚至成为学术界的痼疾,原因是多方面的。

该文分析,高校人员学术不端具有一定隐蔽性。除了受害者本人和本学科圈子中的少数人,一般外人很难发现。特别是涉及到非常专深的学术领域,或涉及到国外的学者、学术成果、学术出版物等,更是很难被发现。同时,受传统文化影响,中国社会整体上对学术腐败和学界不正之风包容度较高,发生学术不端的单位常常抱着“家丑不可外扬”的想法,千方百计加以遮掩,使得一些本该受到查处的学术不端问题不了了之。

此外,刘普在文章中还介绍,少数管理部门和责任人把关不严、缺乏完善的追究惩戒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不够科学管理也是学术不端问题存在的原因。

河北省某高校一位教授也向界面新闻表示,高校和研究人员急功近利,评职称时追求论文和项目,部分学术领域内风气不正,造假风气盛行,以及造假成本低廉等都可能导致学术不端行为发生。

“学校把发表论文数量作为重要的办学政绩,随之并不重视论文的实际价值,对科研人员科研中的学术不端也就不敏感。”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对界面新闻说,当前对教师的学术评价受行政主导因素较大。对此,他建议,要推进教育学术评价改革,坚持用学术标准评价教授的学术能力与学术贡献。

此次华中农大举报事件已经发生超过一周时间,校方尚未公布最终调查结果。1月25日,华中农大值班室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界面新闻,目前黄某某还在被调查中,调查结论还需等待学校官方发布。他称,调查需要一定时间,请社会公众耐心等待。

目前,华中农大针对11名举报学生已经成立新的导师组。张南表示,学生和导师对接是双向选择的过程,尚需要时间。张南希望各方多多关注和保障学子们的个人权益。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