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被迫裁员、与《GQ》合并,Pitchfork的时代落幕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被迫裁员、与《GQ》合并,Pitchfork的时代落幕了?

一个嘲讽。

文 | 音乐先声 范志辉

Pitchfork的时代落幕了。

1 月 17 日,康泰纳仕集团宣布,将对音乐网站Pitchfork的员工进行裁员,并将与旗下另一家男性杂志《GQ》合并。

康泰纳仕集团首席内容官兼《Vogue 》全球编辑总监 Anna Wintour 在给员工的电子邮件中表示,“我们正在通过将团队纳入GQ组织来优化Pitchfork团队架构。这一决定是在对Pitchfork的表现进行仔细评估后做出的,我们认为这是该品牌的最佳前进道路,以便我们的音乐报道能够与公司一起继续蓬勃发展。”

邮件中没有透露具体裁员人数,不过Wintour表示,主编Puja Patel将离开,她自 2018 年以来一直担任该职位。

Pitchfork工会和纽约新闻协会发表声明,坚决谴责这次合并。纽约新闻协会主席Susan DeCarava表示:“记者、编辑、制作人、研究人员以及为 Pitchfork 制作屡获殊荣的音乐新闻的所有相关人员,都应该得到更好的待遇,而不应该被当作可随意丢弃的零件对待。”

《纽约客》的专职音乐作者Amanda Petrusich则表示,“如果没有 Pitchfork,她就不会拥有自己的职业生涯,也可能对音乐了解不多。而这感觉就像是音乐评论这种形式的丧钟。”

甚至,哪怕曾受到Pitchfork最严厉评论的音乐人,也一直公开支持该出版物。

2008 年,制作人Dan Le Sac获得了0.2/10分的评价,但他认为:“Pitchfork 被毁对世界各地的音乐家来说都是一个净负面影响。我作为一个(可能)拥有该网站最低评分的人,这么说可一点都不虚伪。”

“无论你是否同意乐评人的观点,音乐需要更多的新闻报道,而不是更少。”

Pitchfork成立于 1996 年,最初是由美国明尼阿波利斯郊区的唱片店员工Ryan Schreiber创建的独立音乐博客,以犀利评论而闻名,很快成为世界上最受尊敬的独立音乐出版物之一。

一些主流媒体将Pitchfork视为独立音乐的晴雨表,并以其对独立艺术社区形成的影响,催生了“Pitchfork效应”一词。《大西洋月刊》编辑Spencer Kornhaber将Pitchfork描述为“互联网时代出现的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出版物”。

2015年,Pitchfork被康泰纳仕集团收购,后者旗下拥有《Vogue》、《名利场》、《纽约客》、《GQ》和《连线》等知名杂志。

与科技和音乐行业一样,过去 15 个月,媒体行业也遭受了裁员打击。Axios去年 6 月 报道称,2023 年前 5 个月,媒体行业裁员超过 17,000人,“创当年以来(总数)有记录以来最高”。

康泰纳仕集团首席执行官Roger Lynch在去年 11 月告诉员工,公司计划裁员 270 名员工,约占员工总数的 5%。“我们优先考虑通过节省房地产/办公空间来降低成本(例如,我们已经在将我们在英国的团队聚集在一个空间中)、关闭空缺职位,并在业务中重新调整某些长期项目。”他写道。

“然而,仅靠这些努力并不足以确保我们能够继续进行业务盈利增长所需的投资,”Lynch补充道,“我们还必须做出艰难的决定,对我们的专业团队实施裁员。”只不过,现在Pitchfork 的未来,似乎将与一本完全不相关的杂志品牌联系在一起。以至于,《卫报》直接撰文称,Pitchfork 并入 GQ 是对音乐媒体和音乐人的嘲讽。(Pitchfork’s absorption into GQ is a travesty for music media–and musicians)

从整个音乐评论的发展来看,随着人人皆媒体的时代到来受到冲击,但也许并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悲观。

虽然传统乐评的强话语权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但也出现了结合播客、视频等音视频媒介的乐评形式,如不在场、Vibration歪波音室、金汤力播客、西海之声、不赖电波等音频播客,以及HOPICO、叨叨冯、范筒、丁太升、梁源等视频博主则成为了新时代备受追捧的乐评人。

这背后既是趋势,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这些新的乐评形式可以让分析更加丰富,并以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向更广泛的观众传达批评性观点。

最后,我想说,越是信息爆炸、众声喧哗的时代,越需要乐评人从中披沙拣金。

作为相对具备更多聆听经验和乐理训练的群体,乐评人既是音乐发现的指南,讲出背后的玄妙,更是艺术品质的审判者,鼓舞、鞭策创作者持续产出好作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被迫裁员、与《GQ》合并,Pitchfork的时代落幕了?

一个嘲讽。

文 | 音乐先声 范志辉

Pitchfork的时代落幕了。

1 月 17 日,康泰纳仕集团宣布,将对音乐网站Pitchfork的员工进行裁员,并将与旗下另一家男性杂志《GQ》合并。

康泰纳仕集团首席内容官兼《Vogue 》全球编辑总监 Anna Wintour 在给员工的电子邮件中表示,“我们正在通过将团队纳入GQ组织来优化Pitchfork团队架构。这一决定是在对Pitchfork的表现进行仔细评估后做出的,我们认为这是该品牌的最佳前进道路,以便我们的音乐报道能够与公司一起继续蓬勃发展。”

邮件中没有透露具体裁员人数,不过Wintour表示,主编Puja Patel将离开,她自 2018 年以来一直担任该职位。

Pitchfork工会和纽约新闻协会发表声明,坚决谴责这次合并。纽约新闻协会主席Susan DeCarava表示:“记者、编辑、制作人、研究人员以及为 Pitchfork 制作屡获殊荣的音乐新闻的所有相关人员,都应该得到更好的待遇,而不应该被当作可随意丢弃的零件对待。”

《纽约客》的专职音乐作者Amanda Petrusich则表示,“如果没有 Pitchfork,她就不会拥有自己的职业生涯,也可能对音乐了解不多。而这感觉就像是音乐评论这种形式的丧钟。”

甚至,哪怕曾受到Pitchfork最严厉评论的音乐人,也一直公开支持该出版物。

2008 年,制作人Dan Le Sac获得了0.2/10分的评价,但他认为:“Pitchfork 被毁对世界各地的音乐家来说都是一个净负面影响。我作为一个(可能)拥有该网站最低评分的人,这么说可一点都不虚伪。”

“无论你是否同意乐评人的观点,音乐需要更多的新闻报道,而不是更少。”

Pitchfork成立于 1996 年,最初是由美国明尼阿波利斯郊区的唱片店员工Ryan Schreiber创建的独立音乐博客,以犀利评论而闻名,很快成为世界上最受尊敬的独立音乐出版物之一。

一些主流媒体将Pitchfork视为独立音乐的晴雨表,并以其对独立艺术社区形成的影响,催生了“Pitchfork效应”一词。《大西洋月刊》编辑Spencer Kornhaber将Pitchfork描述为“互联网时代出现的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出版物”。

2015年,Pitchfork被康泰纳仕集团收购,后者旗下拥有《Vogue》、《名利场》、《纽约客》、《GQ》和《连线》等知名杂志。

与科技和音乐行业一样,过去 15 个月,媒体行业也遭受了裁员打击。Axios去年 6 月 报道称,2023 年前 5 个月,媒体行业裁员超过 17,000人,“创当年以来(总数)有记录以来最高”。

康泰纳仕集团首席执行官Roger Lynch在去年 11 月告诉员工,公司计划裁员 270 名员工,约占员工总数的 5%。“我们优先考虑通过节省房地产/办公空间来降低成本(例如,我们已经在将我们在英国的团队聚集在一个空间中)、关闭空缺职位,并在业务中重新调整某些长期项目。”他写道。

“然而,仅靠这些努力并不足以确保我们能够继续进行业务盈利增长所需的投资,”Lynch补充道,“我们还必须做出艰难的决定,对我们的专业团队实施裁员。”只不过,现在Pitchfork 的未来,似乎将与一本完全不相关的杂志品牌联系在一起。以至于,《卫报》直接撰文称,Pitchfork 并入 GQ 是对音乐媒体和音乐人的嘲讽。(Pitchfork’s absorption into GQ is a travesty for music media–and musicians)

从整个音乐评论的发展来看,随着人人皆媒体的时代到来受到冲击,但也许并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悲观。

虽然传统乐评的强话语权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但也出现了结合播客、视频等音视频媒介的乐评形式,如不在场、Vibration歪波音室、金汤力播客、西海之声、不赖电波等音频播客,以及HOPICO、叨叨冯、范筒、丁太升、梁源等视频博主则成为了新时代备受追捧的乐评人。

这背后既是趋势,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这些新的乐评形式可以让分析更加丰富,并以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向更广泛的观众传达批评性观点。

最后,我想说,越是信息爆炸、众声喧哗的时代,越需要乐评人从中披沙拣金。

作为相对具备更多聆听经验和乐理训练的群体,乐评人既是音乐发现的指南,讲出背后的玄妙,更是艺术品质的审判者,鼓舞、鞭策创作者持续产出好作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