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互联网2023:新老对决,江湖生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互联网2023:新老对决,江湖生变

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文|一点财经 赵同

编辑|邹珺

回望整个2023年,互联网行业处在风云巨变的浪潮中。

拼多多市值超阿里巴巴,字节跳动收入超腾讯,后浪反超前浪的戏码不断上演。与此同时,阿里、腾讯、京东等互联网老将频频调整组织架构,似乎准备着一场更为激烈的竞争。

一个充满变数的互联网时代,正在到来。

出击与回归

2016年,在一档央视访谈节目上,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和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罕见同台。黄峥谈到,如果自己是张一鸣,他会更加激进地去做海外市场,然后再反过来打中国市场。

事实证明,拼多多后来的确走出了这条路线。

2023年Q3,拼多多营收688.4亿元,与上一年同期的355亿相比增长接近一倍,远超市场预期。由此,拼多多市值一度冲上1921亿美元,超过阿里巴巴的1918亿美元,引发市场热议。

很多人认为,拼多多市值暴涨,核心原因是其在电商行业掀起的低价战争中具备优势,使得营收大涨。回望整个2023年,阿里、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都在重拾低价策略,以此来抢夺更加理性的消费者。

不过,仅仅只靠低价,拼多多难以撑起千亿美金的市值,一定是找寻到更大的增量空间。这个增量空间,就是上线仅一年的跨境电商平台Temu,在广阔的海外市场找到了增长极,给拼多多的收入增长贡献了主要力量,给资本带来极高的预期。

根据AppMagic公布的数据,2023年8月Temu成为全球下载量第六的APP,且还在保持高速增长。中金公司预测,2023年Temu的GMV或将达到180亿美元,这是一个中国电商企业极难在海外斩获的数字。

回到最初,拼多多为何要更激进地做全球化?黄峥当时给出了三个理由,第一,80后创业者比老一代创业者,有更加全面的全球化视野;第二,帮助中国产品和信息走出去,也是对国家更好的事情。第三,全球化之后利用全球的资源来打中国市场,会更加从容。

归根结底,黄铮认为新一代互联网企业掌舵人的视野,要更为宽广。不过,阿里等老一代的互联网企业,并非视线就显得狭窄,相反对自己有着非常全面的认识。

海外的进击,让拼多多在国内一度坐上电商一哥的位置。有阿里员工在内网感慨,“那个看着不起眼的砍一刀,快成老大哥了”。马云对此做出回应,“要祝贺pdd过去几年的决策、执行和努力。言外之意,似乎对阿里的决策和执行不太满意。

正所谓船大难掉头,阿里在庞大体量之下,要在决策和执行上表现地足够出色,并不容易。

阿里前任CEO张勇任职期间,整个集团处于快速扩张阶段,体量急剧扩张。掌舵人最重要的作用不是冲锋陷阵,而是维持稳定。当企业体量大的一定程度,“少出错和不出错”就是一种珍贵品质。

当然,这也是一把双刃剑。企业过于保持稳定,把战线拉得过少,同时囿于组织的复杂性,就会缺少进击中的冲劲,应对变局的灵活性降低。这是许多大企业都会面临的发展瓶颈,苹果、微软、谷歌等头部科技企业都碰到过这种情况。

因此,2023年阿里开启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主题是:精简和回归。2023年3月,阿里宣布启动24年来的最大组织变革“1+6+N”,各业务集团拆分运行独立上市和融资,阿里从控股集团变成创业孵化大本营的角色。

不再吃大锅饭,意味着效率、速度和干劲。

与此同时,换帅也在同步进行。宣布启动变革第二个月,阿里宣布张勇将卸任阿里集团董事长和CEO,由蔡崇信和吴泳铭分别接任董事长和CEO。

70后的吴泳铭,显然决心让阿里重新恢复创业时的干劲和冲劲。2023年12月22日,兼任淘天集团CEO两天后,吴泳铭年轻化管理团队全面接棒,6位年轻管理者被任命分别带领淘天集团各关键业务。

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阿里正在掀起一场“青春风暴”。这其实是在延续马云今年指出的三个方向:回归淘宝、回归用户、回归互联网。

回归,意味着重启和进击。同在电商头部梯队里的京东,也在2023年开启一场回归。2023年4月,刘强东回归一线,并且主导新一轮组织架构变革——徐雷退休,CFO许冉升任CEO。

预计在2024年,阿里、拼多多、京东将会进一步展开贴身肉搏。而另一边的腾讯和字节,也在上演互相角逐的商业大戏。

扩张和克制

素有“中国创投教父”之称的IDG资本全球董事长熊晓鸽,曾在2016年这样评判中国互联网企业:

BAT很了不起,但BAT最大的弱点在于过分中国化,而不是国际化。

他眼中下一代互联网巨头的核心特征是,其产品除了属于中国市场,还应当是全世界的。

第二年,字节跳动旗下的短视频社交平台TikTok上线。当时,谁也不会预估到它会成为风靡全球的、来自中国的互联网产品,并且成为一颗“摇钱树”。

据外媒报道,2023年字节跳动的收入和销售额都将超过腾讯。具体来看,字节跳动的主要营收来自国内广告和电商,但海外市场的TikTok已经成为营收的重要推动力,而且拥有较高的增长预期。

有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2023年字节海外市场的营收大概率超过200亿美元,增长率达到50%以上。由于TikTok当前一些地区的广告和电商业务仍处于初期阶段,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字节和腾讯因为在社交、短视频、音乐、企业服务等业务上多有交叉,因此常常被拿来比较。尤其这次字节收入腾讯,更是让二者的比较成为关注的焦点。

字节与腾讯的比较,表面上看的是产品、流量、时长等等,实际上看的是两代互联网公司对于经营的差异化认知——字节强调扩张,腾讯强调克制。

认知是张一鸣眼中的竞争壁垒,他曾经表示,钱、人等生产要素理论上都可以构建,而对于一件事的认知,才是核心竞争力。

对于公司发展,字节曾有一种认知,公司越大才能形成规模效应。因此,在过去几年,信奉“大力出奇迹”的字节是典型的快公司,其不断加速破界扩大体量,形成规模效应。比如,在短视频的根基之上,不断进军本地生活、电商等领域。

基本盘不断扩大,收入自然持续上涨。

在企业发展的认知上,腾讯讲求的不是如何扩张,而是克制和求稳。

此前在微信的商业化上,腾讯就表现地极为克制。跟阿里在互联网金融的竞争上,其态度也是不追求速度,但是要追求稳健。如今,在2023年中国互联网综合实力排行榜上,腾讯已经位居第一。面对庞大体量,维稳比扩张更重要,收入自然容易被字节反超。

不过,在流量放缓,增长愈发激烈的当下,克制并不是一个优点。腾讯的步子也在加大,并且推动着手中最重要的牌——视频号。

早在2022年,马化腾就将视频号称为全公司的希望。事实证明,视频号的确显现出巨大潜力。2024年1 月 11 日,微信公布一组数据,2023年视频号GMV实现近3倍增长,视频号订单数量增长超过244%,表现出色。

视频号的持续增长,对腾讯的整体业务尤为重要,如果能实现良好的商业化,将对利润产生实质的驱动力。华安证券预测,视频号的直播打赏收入有望三年翻1.6-3.4倍,到2024年收入有望达135.59亿元。

不过,此前出于谨慎考虑,腾讯对于视频号的商业化一直十分克制,没有跳出“直播打赏+广告”的大框架。实际上,布局电商才是更具规模的商业化之路。

拿抖音电商来说,1月15日其发布2023年总结,抖音商城GMV同比增长277%。《晚点LatePost》此前报道,抖音电商2022年GMV为1.6万亿元,由此可测算抖音电商2023年GMV约2.88万亿元,已经形成庞大规模。

马化腾此前表示,腾讯做了很多短视频和电商的结合尝试,现在视频号走出了第一步,已经立住了,后面希望能更贴近交易,把电商闭环做好。可以看到,腾讯最近开始在视频号的电商布局上发力,以此推动商业化。2023年年底,有媒体报道,腾讯已调整微信支付及视频号组织架构,拟加大“直播带货”投入。

随着抖音电商的高速增长,以及视频号在直播带货上的发力,字节和腾讯的下一个战场必然出现在电商板块。

时代的企业,AI的潮水

一个人的命运,既要考虑个人的奋斗,又要考虑历史的进程。同样的,一家互联网企业的命运,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技术的迭代,成为推动互联网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产生了PC互联和移动互联两个大时代。阿里和腾讯在PC互联时代并非头部玩家,但在移动互联时代成功逆袭。如今,他们从新秀变为老将,与字节和拼多多这样的后浪同台竞技。

在你追我赶的竞逐当中,互联网行业正处在移动互联网的末端。面向未来,各家互联网企业面对的是同一个时代——AI。

高盛研究认为,生成式AI的突破可以在十年内推动全球GDP增长7%,并将生产率增长提高1.5个百分点。红杉资本表示,生成式AI有潜力产生数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在互联网行业,AI的触角将蔓延到电商、搜索、短视频、企业服务等方方面面,产生根本性的变革。

对于各家互联网企业而言,布局AI的侧重点和和意义都是不一样的。

拼多多市值超过阿里的时候,马云曾表示“AI电商的时代刚刚到来,对谁都是机会,也是挑战”。对于阿里而言,在AI时代布局电商的底层逻辑已经从流量变为技术。因此,淘天集团已经梳理完其AI业务,并且自上而下都在思考业务与AI结合的可行性。

当然,其他对手也没闲着,京东已经上线AIGC内容生成平台,拼多多在跨境业务上线了AI开店工具。不过,除了电商,阿里在AI时代还有两张最具想象力的牌——钉钉和阿里云。如果说,电商扎根于C端的消费互联网,那么钉钉和阿里云是在B端的产业互联网里挖掘增量。

同样,对于腾讯来说,AI是其进一步布局B端的重要武器。

早在2022年,腾讯以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为代表的B端业务,在收入上首次超过游戏。2023年第三季度,腾讯B端营收贡献达到34%。可以说,B端业务已经成为腾讯第一大收入来源和主要增长引擎。

如何进一步推动B端业务?AI是最大的动力。其产生的降本增效效果,受到大量B端商家的青睐,也能够让腾讯在B端业务上的探索更具竞争力。

在AI时代,百度是被外界寄予较多期待的互联网企业之一。

过去一段时间,百度常常被视为“移动互联时代的掉队者”。但如今看来,百度在AI上具备领先优势,并且正在朝着一家典型的AI企业迈进。

表现在业绩上,百度的非营销收入占比逐步增大,增长引擎正转向以AI为主的创新业务。2023年第三季度,百度AI平台(含百度云)收入同比增长47%,达到75亿元,占总营收的27%,成为第二大收入来源。

在AI潮水中,阿里、腾讯、百度、拼多多、字节、京东等企业都在全力入局,赶超和掉队的局面在持续进行。

“一个企业从行业标杆到死亡,半年到一年就足够了,在互联网行业,这个速度可能会更快。”马云曾以诺基亚和柯达举例,形容商业竞争的惨烈。

在互联网行业的AI时代,这个速度也许还会更快。

结语

在某次接受采访时,张一鸣被问到如果有天被对手全面超越,原因可能是什么。他回答有三方面原因,先后顺序分别:竞争、政策环境变化、自己的问题。

翻译过来,就是对手、行情和自己。任何后浪超越前浪的故事,都绕不开这三要素。

往后,在互联网企业追逐AI的岁月里,这三要素依然会影响着竞争格局的洗牌和重塑。

故事还在继续。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腾讯

7.9k
  • 腾讯为何又连续大手笔回购?
  • 1月14日共57只港股获公司回购,腾讯控股回购金额最大

阿里巴巴

6k
  • 西藏定日县发生5.0级地震,相关国省道未发生断通
  • 菜鸟内部人士否认网传菜鸟拆分消息,继续大力发展全球物流业务

字节跳动

4.6k
  • 字节跳动算力布局再升级:太行算力中心二期获批,投资额45亿元
  • 字节跳动旗下太行算力中心二期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获批,总投资45亿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互联网2023:新老对决,江湖生变

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文|一点财经 赵同

编辑|邹珺

回望整个2023年,互联网行业处在风云巨变的浪潮中。

拼多多市值超阿里巴巴,字节跳动收入超腾讯,后浪反超前浪的戏码不断上演。与此同时,阿里、腾讯、京东等互联网老将频频调整组织架构,似乎准备着一场更为激烈的竞争。

一个充满变数的互联网时代,正在到来。

出击与回归

2016年,在一档央视访谈节目上,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和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罕见同台。黄峥谈到,如果自己是张一鸣,他会更加激进地去做海外市场,然后再反过来打中国市场。

事实证明,拼多多后来的确走出了这条路线。

2023年Q3,拼多多营收688.4亿元,与上一年同期的355亿相比增长接近一倍,远超市场预期。由此,拼多多市值一度冲上1921亿美元,超过阿里巴巴的1918亿美元,引发市场热议。

很多人认为,拼多多市值暴涨,核心原因是其在电商行业掀起的低价战争中具备优势,使得营收大涨。回望整个2023年,阿里、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都在重拾低价策略,以此来抢夺更加理性的消费者。

不过,仅仅只靠低价,拼多多难以撑起千亿美金的市值,一定是找寻到更大的增量空间。这个增量空间,就是上线仅一年的跨境电商平台Temu,在广阔的海外市场找到了增长极,给拼多多的收入增长贡献了主要力量,给资本带来极高的预期。

根据AppMagic公布的数据,2023年8月Temu成为全球下载量第六的APP,且还在保持高速增长。中金公司预测,2023年Temu的GMV或将达到180亿美元,这是一个中国电商企业极难在海外斩获的数字。

回到最初,拼多多为何要更激进地做全球化?黄峥当时给出了三个理由,第一,80后创业者比老一代创业者,有更加全面的全球化视野;第二,帮助中国产品和信息走出去,也是对国家更好的事情。第三,全球化之后利用全球的资源来打中国市场,会更加从容。

归根结底,黄铮认为新一代互联网企业掌舵人的视野,要更为宽广。不过,阿里等老一代的互联网企业,并非视线就显得狭窄,相反对自己有着非常全面的认识。

海外的进击,让拼多多在国内一度坐上电商一哥的位置。有阿里员工在内网感慨,“那个看着不起眼的砍一刀,快成老大哥了”。马云对此做出回应,“要祝贺pdd过去几年的决策、执行和努力。言外之意,似乎对阿里的决策和执行不太满意。

正所谓船大难掉头,阿里在庞大体量之下,要在决策和执行上表现地足够出色,并不容易。

阿里前任CEO张勇任职期间,整个集团处于快速扩张阶段,体量急剧扩张。掌舵人最重要的作用不是冲锋陷阵,而是维持稳定。当企业体量大的一定程度,“少出错和不出错”就是一种珍贵品质。

当然,这也是一把双刃剑。企业过于保持稳定,把战线拉得过少,同时囿于组织的复杂性,就会缺少进击中的冲劲,应对变局的灵活性降低。这是许多大企业都会面临的发展瓶颈,苹果、微软、谷歌等头部科技企业都碰到过这种情况。

因此,2023年阿里开启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主题是:精简和回归。2023年3月,阿里宣布启动24年来的最大组织变革“1+6+N”,各业务集团拆分运行独立上市和融资,阿里从控股集团变成创业孵化大本营的角色。

不再吃大锅饭,意味着效率、速度和干劲。

与此同时,换帅也在同步进行。宣布启动变革第二个月,阿里宣布张勇将卸任阿里集团董事长和CEO,由蔡崇信和吴泳铭分别接任董事长和CEO。

70后的吴泳铭,显然决心让阿里重新恢复创业时的干劲和冲劲。2023年12月22日,兼任淘天集团CEO两天后,吴泳铭年轻化管理团队全面接棒,6位年轻管理者被任命分别带领淘天集团各关键业务。

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阿里正在掀起一场“青春风暴”。这其实是在延续马云今年指出的三个方向:回归淘宝、回归用户、回归互联网。

回归,意味着重启和进击。同在电商头部梯队里的京东,也在2023年开启一场回归。2023年4月,刘强东回归一线,并且主导新一轮组织架构变革——徐雷退休,CFO许冉升任CEO。

预计在2024年,阿里、拼多多、京东将会进一步展开贴身肉搏。而另一边的腾讯和字节,也在上演互相角逐的商业大戏。

扩张和克制

素有“中国创投教父”之称的IDG资本全球董事长熊晓鸽,曾在2016年这样评判中国互联网企业:

BAT很了不起,但BAT最大的弱点在于过分中国化,而不是国际化。

他眼中下一代互联网巨头的核心特征是,其产品除了属于中国市场,还应当是全世界的。

第二年,字节跳动旗下的短视频社交平台TikTok上线。当时,谁也不会预估到它会成为风靡全球的、来自中国的互联网产品,并且成为一颗“摇钱树”。

据外媒报道,2023年字节跳动的收入和销售额都将超过腾讯。具体来看,字节跳动的主要营收来自国内广告和电商,但海外市场的TikTok已经成为营收的重要推动力,而且拥有较高的增长预期。

有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2023年字节海外市场的营收大概率超过200亿美元,增长率达到50%以上。由于TikTok当前一些地区的广告和电商业务仍处于初期阶段,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字节和腾讯因为在社交、短视频、音乐、企业服务等业务上多有交叉,因此常常被拿来比较。尤其这次字节收入腾讯,更是让二者的比较成为关注的焦点。

字节与腾讯的比较,表面上看的是产品、流量、时长等等,实际上看的是两代互联网公司对于经营的差异化认知——字节强调扩张,腾讯强调克制。

认知是张一鸣眼中的竞争壁垒,他曾经表示,钱、人等生产要素理论上都可以构建,而对于一件事的认知,才是核心竞争力。

对于公司发展,字节曾有一种认知,公司越大才能形成规模效应。因此,在过去几年,信奉“大力出奇迹”的字节是典型的快公司,其不断加速破界扩大体量,形成规模效应。比如,在短视频的根基之上,不断进军本地生活、电商等领域。

基本盘不断扩大,收入自然持续上涨。

在企业发展的认知上,腾讯讲求的不是如何扩张,而是克制和求稳。

此前在微信的商业化上,腾讯就表现地极为克制。跟阿里在互联网金融的竞争上,其态度也是不追求速度,但是要追求稳健。如今,在2023年中国互联网综合实力排行榜上,腾讯已经位居第一。面对庞大体量,维稳比扩张更重要,收入自然容易被字节反超。

不过,在流量放缓,增长愈发激烈的当下,克制并不是一个优点。腾讯的步子也在加大,并且推动着手中最重要的牌——视频号。

早在2022年,马化腾就将视频号称为全公司的希望。事实证明,视频号的确显现出巨大潜力。2024年1 月 11 日,微信公布一组数据,2023年视频号GMV实现近3倍增长,视频号订单数量增长超过244%,表现出色。

视频号的持续增长,对腾讯的整体业务尤为重要,如果能实现良好的商业化,将对利润产生实质的驱动力。华安证券预测,视频号的直播打赏收入有望三年翻1.6-3.4倍,到2024年收入有望达135.59亿元。

不过,此前出于谨慎考虑,腾讯对于视频号的商业化一直十分克制,没有跳出“直播打赏+广告”的大框架。实际上,布局电商才是更具规模的商业化之路。

拿抖音电商来说,1月15日其发布2023年总结,抖音商城GMV同比增长277%。《晚点LatePost》此前报道,抖音电商2022年GMV为1.6万亿元,由此可测算抖音电商2023年GMV约2.88万亿元,已经形成庞大规模。

马化腾此前表示,腾讯做了很多短视频和电商的结合尝试,现在视频号走出了第一步,已经立住了,后面希望能更贴近交易,把电商闭环做好。可以看到,腾讯最近开始在视频号的电商布局上发力,以此推动商业化。2023年年底,有媒体报道,腾讯已调整微信支付及视频号组织架构,拟加大“直播带货”投入。

随着抖音电商的高速增长,以及视频号在直播带货上的发力,字节和腾讯的下一个战场必然出现在电商板块。

时代的企业,AI的潮水

一个人的命运,既要考虑个人的奋斗,又要考虑历史的进程。同样的,一家互联网企业的命运,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技术的迭代,成为推动互联网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产生了PC互联和移动互联两个大时代。阿里和腾讯在PC互联时代并非头部玩家,但在移动互联时代成功逆袭。如今,他们从新秀变为老将,与字节和拼多多这样的后浪同台竞技。

在你追我赶的竞逐当中,互联网行业正处在移动互联网的末端。面向未来,各家互联网企业面对的是同一个时代——AI。

高盛研究认为,生成式AI的突破可以在十年内推动全球GDP增长7%,并将生产率增长提高1.5个百分点。红杉资本表示,生成式AI有潜力产生数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在互联网行业,AI的触角将蔓延到电商、搜索、短视频、企业服务等方方面面,产生根本性的变革。

对于各家互联网企业而言,布局AI的侧重点和和意义都是不一样的。

拼多多市值超过阿里的时候,马云曾表示“AI电商的时代刚刚到来,对谁都是机会,也是挑战”。对于阿里而言,在AI时代布局电商的底层逻辑已经从流量变为技术。因此,淘天集团已经梳理完其AI业务,并且自上而下都在思考业务与AI结合的可行性。

当然,其他对手也没闲着,京东已经上线AIGC内容生成平台,拼多多在跨境业务上线了AI开店工具。不过,除了电商,阿里在AI时代还有两张最具想象力的牌——钉钉和阿里云。如果说,电商扎根于C端的消费互联网,那么钉钉和阿里云是在B端的产业互联网里挖掘增量。

同样,对于腾讯来说,AI是其进一步布局B端的重要武器。

早在2022年,腾讯以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为代表的B端业务,在收入上首次超过游戏。2023年第三季度,腾讯B端营收贡献达到34%。可以说,B端业务已经成为腾讯第一大收入来源和主要增长引擎。

如何进一步推动B端业务?AI是最大的动力。其产生的降本增效效果,受到大量B端商家的青睐,也能够让腾讯在B端业务上的探索更具竞争力。

在AI时代,百度是被外界寄予较多期待的互联网企业之一。

过去一段时间,百度常常被视为“移动互联时代的掉队者”。但如今看来,百度在AI上具备领先优势,并且正在朝着一家典型的AI企业迈进。

表现在业绩上,百度的非营销收入占比逐步增大,增长引擎正转向以AI为主的创新业务。2023年第三季度,百度AI平台(含百度云)收入同比增长47%,达到75亿元,占总营收的27%,成为第二大收入来源。

在AI潮水中,阿里、腾讯、百度、拼多多、字节、京东等企业都在全力入局,赶超和掉队的局面在持续进行。

“一个企业从行业标杆到死亡,半年到一年就足够了,在互联网行业,这个速度可能会更快。”马云曾以诺基亚和柯达举例,形容商业竞争的惨烈。

在互联网行业的AI时代,这个速度也许还会更快。

结语

在某次接受采访时,张一鸣被问到如果有天被对手全面超越,原因可能是什么。他回答有三方面原因,先后顺序分别:竞争、政策环境变化、自己的问题。

翻译过来,就是对手、行情和自己。任何后浪超越前浪的故事,都绕不开这三要素。

往后,在互联网企业追逐AI的岁月里,这三要素依然会影响着竞争格局的洗牌和重塑。

故事还在继续。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