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连续被执行7次,麦趣尔能否再次逆袭?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连续被执行7次,麦趣尔能否再次逆袭?

短短三个月内,麦趣尔及母公司如同陷入了一场司法“连环阵”,连续7次被法院列入被执行名单,总涉案金额近10亿。

文|商业范儿

麦趣尔,曾因口感绝佳、品质优良的奶产品和快速有效的市场策略,被广大消费者热捧为“网红奶C位”,并成为新疆乳制品行业的“扛把子”。然而,好景不长,自陷入“丙二醇事件”的旋涡以来,让原本就已压力山大的盈利模式更是雪上加霜,直接从热门榜滑向了亏损深坑。

这还不算完,风波一路升级。短短三个月内,麦趣尔及母公司如同陷入了一场司法“连环阵”,连续7次被法院列入被执行名单,总涉案金额近10亿。如此“虱子多了不怕痒”的态势,不禁让人疑虑:这是要摆烂到底吗?

三个月连续被执行4次

麦趣尔在被执行名单上开启“高频模式”。每一次铃声响起,都仿佛是雪球滚下山坡的一记重击,频率之快,令人瞠目。

天眼查APP显示,1月24日,麦趣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麦趣尔”,002719.SZ)因一起执行标的额为926653元的诉讼案件,被昌吉市人民法院启动强制执行程序,该案编号为(2024)新2301执644号。

仅在十日前,即1月15日,同一法院将麦趣尔列为被执行人,此次涉案金额高达4513858元,案号为(2024)新2301执360号。

再者,跨越地理区域,麦趣尔于1月2日在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也遭遇了一宗执行案件,执行标的为157789元,案号为(2024)京0113执248号。此案则表明,麦趣尔在全国范围内的业务运营中,均存在潜在的法律风险。

追溯至更早时间点,2023年11月3日,昌吉市人民法院针对麦趣尔的一项执行标的额为206523元的案件开启了执行程序,案号为(2023)新2301执7131号。

也就是说,自2023年11月份至今,麦趣尔在短短三个月内连续4次被不同法院列入被执行人名单,涉案总金额累计高达约580.48万元。

这一连串的司法动态,无疑表明了麦趣尔正陷入一系列复杂且地域广泛的法律争议旋涡。同时,对于已经深陷亏损泥沼的麦趣尔来说,将对其资金链构成直接冲击,更暴露出公司在合同履行、债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漏洞。

一位分析人士表示,这一系列密集且频繁地被执行情况,不仅对麦趣尔的现金流状况构成严峻挑战,还对其商业信誉及资本市场表现产生了负面效应。

“从法务角度看,这些案件反映出公司在风险管理、合同履约以及债务偿还等方面的内控可能存在不足,亟待改进和完善;对于投资者而言,如此高频率的法律纠纷无疑是对麦趣尔信用评级的重大威胁,可能导致其融资成本上升、资本运作受阻,从而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战略合作布局,同时股价波动的风险也会随着投资者信心的下滑而加剧。”上述分析人士说。

站在消费者的立场,麦趣尔频繁的法律纠纷也可能对品牌形象产生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导致消费者信任度下降,间接削弱产品市场竞争力和销售业绩。

创始人家族麻烦缠身

这不仅是麦趣尔的困局,更像是一部家族企业的波折长篇。创始人家族面临的复杂纠纷和重重挑战,似乎让这个曾经辉煌的品牌陷入了泥淖,难以自拔。

麦趣尔的母公司是成立于1993年的新疆麦趣尔集团,创始人为李玉瑚,其于1988年筹集起5000元钱,在昌吉市办起了小型食品作坊,生产蛋糕、饼干等食品,并以“麦趣尔”作为品牌名称销售。

获得“第一桶金”后,李玉瑚决定拓展业务,在2002年进军乳制品行业,成立了新疆麦趣尔乳业有限公司,也就是麦趣尔的前身。

2012年,麦趣尔递交了上市申请;2014年1月,登陆了资本市场。麦趣尔上市之时,李玉瑚已经76岁高龄。随后,便将企业交由三个儿子打理。

在二代的治理之下,麦趣尔仅在上市第二年有过营业收入、净利润双增的巅峰时刻,此后虽然营业收入年年增长,但净利润却一路下滑至严重亏损。

2018年和2019年,麦趣尔连续两年陷入亏损,分别亏损1.54亿元、6046.49万元,触发了退市风险警告,戴上了*ST的帽子。

危急时刻,直播带货和种草营销的兴起,让“新疆奶”这块金字招牌,如同超级马里奥手中的无敌星星,使麦趣尔瞬间满血复活,一跃成为新疆网红牛奶的代表,一路火花带闪电地再次崛起,并实现盈利。

然而,2022年6月爆发的食品添加剂“丙二醇”事件,则将麦趣尔直接打趴下。公司对纯牛奶产品停产、下架和召回,并被罚款7315.1万元。

没有任何意外,麦趣尔也再次跌进亏损泥潭。2022年,公司净亏损3.51亿元,创下过往十几年来最差的盈利水平;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净亏损6354.98万元。

现今,陷入困境的不仅只是麦趣尔,还有其背后的母公司新疆麦趣尔集团以及整个李氏家族。

天眼查APP显示,1月24日,新疆麦趣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副食有限责任公司、乌鲁木齐市宝益德贸易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和永福贸易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4.6亿余元,执行法院为成都市郫都区人民法院。

早在去年12月22日,新疆麦趣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其持股的新疆恒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新增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4.8亿余元,涉及东方证券与上述公司质押式证券回购纠纷案件,执行法院为上海金融法院。

新疆麦趣尔集团在上述2个案件中涉及的被执行总金额,超过9.4亿元。

风险信息还显示,新疆麦趣尔集团还存在多个失信被执行人、限制消费令及股权冻结信息。

祸不单行。去年10月25日,前湖北首富兰世立在申请国家赔偿过程中,指出要重点追究麦趣尔实控人李勇等三兄弟的相关法律责任,并收回暹罗航空、泰国东方航空的控制权。

据了解,2015年,兰世立与李氏兄弟合作收购泰国东方航空,后来双方谈崩,李氏兄弟向警方报案称兰世立涉嫌合同诈骗。兰世立由此走上一条曲折之路。

能否再次上演逆袭大戏?

面对接踵而至的司法执行和家族纷争,业界不禁要问:麦趣尔是否真的“虱子多了不怕痒”,选择摆烂到底?

深度审视麦趣尔当前的经营困境,其根源在于扩张过快与资本运作失当。在过去几年间,麦趣尔通过并购整合等方式,快速扩大市场份额,然而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负债,资金链紧绷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头顶”,一旦市场环境变化或经营不善,即可能触发债务危机。

一方面,上市之后,李氏家族并未将战略重心集中于巩固和壮大麦趣尔在新疆地区的乳制品主营业务,反而倾力推动烘焙业务的快速拓展,导致麦趣尔因急剧扩张而成本攀升,承受巨大的财务压力。

比如,2015年,麦趣尔斥资3亿,收购了烘焙食品企业浙江新美心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但并表后的新美心只增收不增利,净利润转瞬从收购前的年盈利千万变成亏损。麦趣尔不得不在2017年-2019年各计提商誉减值201.1万元、1.16亿元、1360.49万元,这也直接导致了公司连续两年的亏损和披星戴帽。

另一方面,自2002成立以来,麦趣尔的奶源自给率极低,特别是在全国“撒钱”铺设烘焙门店的5年中,没有抓住中国乳品行业的牧场投资机遇。

比如,麦趣尔在招股书中称,拟使用募资6205万元用于“2000头奶牛生态养殖基地建设项目”,且该项目自2012年开始建设,预计2016年7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不过,直到2021年12月,该项目进度才达到100%。原本4年就能搞定的自有牧场,麦趣尔一鼓作气,愣是花了九年光阴才把这幅拼图拼完整。

随着被执行标的金额持续攀升,外界对麦趣尔的偿债能力和未来发展前景产生了深深忧虑。“虱子多了不怕痒”的说法虽表现了一种看似无畏的态度,但在现实商业环境中,如此密集且高额的被执行记录无疑给麦趣尔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面对如此严峻形势,麦趣尔能否再次找到新的生机与出路?

乳品行业人士陈辰认为,对于麦趣尔而言,当前亟须进行的是战略调整与内部改革,包括但不限于优化资产结构,提升运营效率,强化核心业务盈利能力,以及寻求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以缓解债务压力。同时,要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修复与重建企业信用,因为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才是企业走出困境的关键。

司法层面的积极应对同样不可或缺。麦趣尔应积极配合各地法院执行工作,公开公正处理各类诉讼纠纷,尽可能减少负面舆情影响,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同时,借助法律手段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扫清障碍。

写在最后

有人说,倘若没有在2022年遭遇“丙二醇事件”的打击,麦趣尔本有可能凭借“新疆奶”的金字招牌,强势把握住新一轮的发展良机。

然而,过往的错误决策,终究要付出代价。麦趣尔当前所面临的危机已非一日之寒,高额的被执行款项叠加家族成员的法律纠纷,使得这家曾经辉煌的企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局,未来走向也显得扑朔迷离。

对于任何一家上市公司而言,维护股东权益、保障消费者利益以及践行社会责任是其不可推卸的义务。如今的麦趣尔,需要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积极化解危机,重塑市场信任,以期走出当前的困境。

乳制品行业作为民生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受到政策与市场的高度关注。麦趣尔的危机事件,也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提示企业在追求规模扩张的同时,必须坚守合规经营底线,提升内控管理水平。麦趣尔眼下正面临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考验,而这场考验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短期生存,更关乎其长远发展的根基与方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麦趣尔

  • 麦趣尔(002719.SZ):控股股东所持部分股份第一次司法拍卖完成过户
  • 机构风向标 | 麦趣尔(002719)2024年二季度已披露持仓机构仅6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连续被执行7次,麦趣尔能否再次逆袭?

短短三个月内,麦趣尔及母公司如同陷入了一场司法“连环阵”,连续7次被法院列入被执行名单,总涉案金额近10亿。

文|商业范儿

麦趣尔,曾因口感绝佳、品质优良的奶产品和快速有效的市场策略,被广大消费者热捧为“网红奶C位”,并成为新疆乳制品行业的“扛把子”。然而,好景不长,自陷入“丙二醇事件”的旋涡以来,让原本就已压力山大的盈利模式更是雪上加霜,直接从热门榜滑向了亏损深坑。

这还不算完,风波一路升级。短短三个月内,麦趣尔及母公司如同陷入了一场司法“连环阵”,连续7次被法院列入被执行名单,总涉案金额近10亿。如此“虱子多了不怕痒”的态势,不禁让人疑虑:这是要摆烂到底吗?

三个月连续被执行4次

麦趣尔在被执行名单上开启“高频模式”。每一次铃声响起,都仿佛是雪球滚下山坡的一记重击,频率之快,令人瞠目。

天眼查APP显示,1月24日,麦趣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麦趣尔”,002719.SZ)因一起执行标的额为926653元的诉讼案件,被昌吉市人民法院启动强制执行程序,该案编号为(2024)新2301执644号。

仅在十日前,即1月15日,同一法院将麦趣尔列为被执行人,此次涉案金额高达4513858元,案号为(2024)新2301执360号。

再者,跨越地理区域,麦趣尔于1月2日在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也遭遇了一宗执行案件,执行标的为157789元,案号为(2024)京0113执248号。此案则表明,麦趣尔在全国范围内的业务运营中,均存在潜在的法律风险。

追溯至更早时间点,2023年11月3日,昌吉市人民法院针对麦趣尔的一项执行标的额为206523元的案件开启了执行程序,案号为(2023)新2301执7131号。

也就是说,自2023年11月份至今,麦趣尔在短短三个月内连续4次被不同法院列入被执行人名单,涉案总金额累计高达约580.48万元。

这一连串的司法动态,无疑表明了麦趣尔正陷入一系列复杂且地域广泛的法律争议旋涡。同时,对于已经深陷亏损泥沼的麦趣尔来说,将对其资金链构成直接冲击,更暴露出公司在合同履行、债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漏洞。

一位分析人士表示,这一系列密集且频繁地被执行情况,不仅对麦趣尔的现金流状况构成严峻挑战,还对其商业信誉及资本市场表现产生了负面效应。

“从法务角度看,这些案件反映出公司在风险管理、合同履约以及债务偿还等方面的内控可能存在不足,亟待改进和完善;对于投资者而言,如此高频率的法律纠纷无疑是对麦趣尔信用评级的重大威胁,可能导致其融资成本上升、资本运作受阻,从而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战略合作布局,同时股价波动的风险也会随着投资者信心的下滑而加剧。”上述分析人士说。

站在消费者的立场,麦趣尔频繁的法律纠纷也可能对品牌形象产生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导致消费者信任度下降,间接削弱产品市场竞争力和销售业绩。

创始人家族麻烦缠身

这不仅是麦趣尔的困局,更像是一部家族企业的波折长篇。创始人家族面临的复杂纠纷和重重挑战,似乎让这个曾经辉煌的品牌陷入了泥淖,难以自拔。

麦趣尔的母公司是成立于1993年的新疆麦趣尔集团,创始人为李玉瑚,其于1988年筹集起5000元钱,在昌吉市办起了小型食品作坊,生产蛋糕、饼干等食品,并以“麦趣尔”作为品牌名称销售。

获得“第一桶金”后,李玉瑚决定拓展业务,在2002年进军乳制品行业,成立了新疆麦趣尔乳业有限公司,也就是麦趣尔的前身。

2012年,麦趣尔递交了上市申请;2014年1月,登陆了资本市场。麦趣尔上市之时,李玉瑚已经76岁高龄。随后,便将企业交由三个儿子打理。

在二代的治理之下,麦趣尔仅在上市第二年有过营业收入、净利润双增的巅峰时刻,此后虽然营业收入年年增长,但净利润却一路下滑至严重亏损。

2018年和2019年,麦趣尔连续两年陷入亏损,分别亏损1.54亿元、6046.49万元,触发了退市风险警告,戴上了*ST的帽子。

危急时刻,直播带货和种草营销的兴起,让“新疆奶”这块金字招牌,如同超级马里奥手中的无敌星星,使麦趣尔瞬间满血复活,一跃成为新疆网红牛奶的代表,一路火花带闪电地再次崛起,并实现盈利。

然而,2022年6月爆发的食品添加剂“丙二醇”事件,则将麦趣尔直接打趴下。公司对纯牛奶产品停产、下架和召回,并被罚款7315.1万元。

没有任何意外,麦趣尔也再次跌进亏损泥潭。2022年,公司净亏损3.51亿元,创下过往十几年来最差的盈利水平;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净亏损6354.98万元。

现今,陷入困境的不仅只是麦趣尔,还有其背后的母公司新疆麦趣尔集团以及整个李氏家族。

天眼查APP显示,1月24日,新疆麦趣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副食有限责任公司、乌鲁木齐市宝益德贸易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和永福贸易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4.6亿余元,执行法院为成都市郫都区人民法院。

早在去年12月22日,新疆麦趣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其持股的新疆恒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新增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4.8亿余元,涉及东方证券与上述公司质押式证券回购纠纷案件,执行法院为上海金融法院。

新疆麦趣尔集团在上述2个案件中涉及的被执行总金额,超过9.4亿元。

风险信息还显示,新疆麦趣尔集团还存在多个失信被执行人、限制消费令及股权冻结信息。

祸不单行。去年10月25日,前湖北首富兰世立在申请国家赔偿过程中,指出要重点追究麦趣尔实控人李勇等三兄弟的相关法律责任,并收回暹罗航空、泰国东方航空的控制权。

据了解,2015年,兰世立与李氏兄弟合作收购泰国东方航空,后来双方谈崩,李氏兄弟向警方报案称兰世立涉嫌合同诈骗。兰世立由此走上一条曲折之路。

能否再次上演逆袭大戏?

面对接踵而至的司法执行和家族纷争,业界不禁要问:麦趣尔是否真的“虱子多了不怕痒”,选择摆烂到底?

深度审视麦趣尔当前的经营困境,其根源在于扩张过快与资本运作失当。在过去几年间,麦趣尔通过并购整合等方式,快速扩大市场份额,然而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负债,资金链紧绷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头顶”,一旦市场环境变化或经营不善,即可能触发债务危机。

一方面,上市之后,李氏家族并未将战略重心集中于巩固和壮大麦趣尔在新疆地区的乳制品主营业务,反而倾力推动烘焙业务的快速拓展,导致麦趣尔因急剧扩张而成本攀升,承受巨大的财务压力。

比如,2015年,麦趣尔斥资3亿,收购了烘焙食品企业浙江新美心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但并表后的新美心只增收不增利,净利润转瞬从收购前的年盈利千万变成亏损。麦趣尔不得不在2017年-2019年各计提商誉减值201.1万元、1.16亿元、1360.49万元,这也直接导致了公司连续两年的亏损和披星戴帽。

另一方面,自2002成立以来,麦趣尔的奶源自给率极低,特别是在全国“撒钱”铺设烘焙门店的5年中,没有抓住中国乳品行业的牧场投资机遇。

比如,麦趣尔在招股书中称,拟使用募资6205万元用于“2000头奶牛生态养殖基地建设项目”,且该项目自2012年开始建设,预计2016年7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不过,直到2021年12月,该项目进度才达到100%。原本4年就能搞定的自有牧场,麦趣尔一鼓作气,愣是花了九年光阴才把这幅拼图拼完整。

随着被执行标的金额持续攀升,外界对麦趣尔的偿债能力和未来发展前景产生了深深忧虑。“虱子多了不怕痒”的说法虽表现了一种看似无畏的态度,但在现实商业环境中,如此密集且高额的被执行记录无疑给麦趣尔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面对如此严峻形势,麦趣尔能否再次找到新的生机与出路?

乳品行业人士陈辰认为,对于麦趣尔而言,当前亟须进行的是战略调整与内部改革,包括但不限于优化资产结构,提升运营效率,强化核心业务盈利能力,以及寻求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以缓解债务压力。同时,要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修复与重建企业信用,因为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才是企业走出困境的关键。

司法层面的积极应对同样不可或缺。麦趣尔应积极配合各地法院执行工作,公开公正处理各类诉讼纠纷,尽可能减少负面舆情影响,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同时,借助法律手段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扫清障碍。

写在最后

有人说,倘若没有在2022年遭遇“丙二醇事件”的打击,麦趣尔本有可能凭借“新疆奶”的金字招牌,强势把握住新一轮的发展良机。

然而,过往的错误决策,终究要付出代价。麦趣尔当前所面临的危机已非一日之寒,高额的被执行款项叠加家族成员的法律纠纷,使得这家曾经辉煌的企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局,未来走向也显得扑朔迷离。

对于任何一家上市公司而言,维护股东权益、保障消费者利益以及践行社会责任是其不可推卸的义务。如今的麦趣尔,需要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积极化解危机,重塑市场信任,以期走出当前的困境。

乳制品行业作为民生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受到政策与市场的高度关注。麦趣尔的危机事件,也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提示企业在追求规模扩张的同时,必须坚守合规经营底线,提升内控管理水平。麦趣尔眼下正面临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考验,而这场考验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短期生存,更关乎其长远发展的根基与方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