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新一批大模型产品通过备案, 国内大模型核心玩家进入应用端催化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新一批大模型产品通过备案, 国内大模型核心玩家进入应用端催化期

理论上讲,获得大模型备案确实有助于产品形成数据飞轮效应。

作者:匡达

界面新闻记者 | 李京亚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1月25日,据钛媒体报道,近期,国内有13家AI公司的14款大模型获得了新一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以下简称“大模型备案”)审批,包括小米、第四范式、零一万物、BOSS直聘、衔远科技、新壹科技、识因智能、创思远达、步刻科技、智联招聘、掌阅、什么值得买以及脉脉。

据界面新闻记者的了解,头部大模型初创零一万物刚刚通过了大模型备案,此后会面向公众开放服务。同为AIGC领域创业公司的衔远科技和新壹科技,则于近日在微信公众号上公布了通过大模型备案的消息。

此外,去年经过四次IPO尝试后圆梦港交所的第四范式也已官方宣布,其「式说」大模型正式通过了大模型备案;消费内容社区什么值得买于1月25日宣布,其大模型产品「AI 问答机器人」通过了备案,这是一款消费领域的垂类产品。

前述名单中涉及到的另几家高关注度厂商,小米和Boss直聘方面暂时没有回应消息,脉脉则向界面新闻确认了通过大模型备案的信息。

今年1月5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开发布了第三批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信息公告,这是继2023年6月20日的《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清单》和9月1日的《关于第二批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的信息公告》之后的第三批算法备案清单。

具体信息可通过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https://beian.cac.gov.cn)进行查询。
图源: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清单

在其附件信息清单中可以看到,手机淘宝、小影APP、MedGPT(医联)、天翼智能助理(中国电信)、网易跨境AI助手、妙鸭相机、唯品会、B站及百度等129款算法获得了备案。而到目前为止,国内累计已有280款算法完成了这项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百度、阿里、腾讯、抖音都在其列。

早在去年6月20日,网信办公布了《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清单》,首批共41类算法入围,这一清单的发布被视作大模型领域应用落地配套监管开启的真正标志。

两个月后的8月15日,七部门联合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办法》是国内首份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规范性政策,体现出了立法者对于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积极鼓励态度。 

对于算法备案清单和大模型备案之间的关系,一位大模型头部初创公司的负责人解释为:有大模型产品的公司都需要先备案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再对大模型产品进行备案,大模型产品里要包含已经备案的算法。

去年8月31日凌晨,以百度、百川智能为首的明星厂商率先对外官宣了全面开放大模型应用服务的消息,引发科技圈关注。同日,中科院、商汤、MiniMax、抖音和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11家厂商陆续宣布,其大模型产品都可直接向公众提供服务。

“大模型想商用上线,就需要完成系列合规动作,包括算法备案和大模型备案。现在做完了,但不等于他们拿到了所谓‘大模型牌照’。”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沈括曾对界面新闻记者指出,市面上普遍采用的大模型牌照说法并不准确,获得备案才是更准确的说法。

从操作口径上看,大模型备案更像是企业根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取得地方监管机构就其大模型备案的首肯。

普华永道中国公司及监管服务税务及商务咨询合伙人蒋亮表示,政府并没有针对大模型产品颁布可供查询的公开清单,目前大体由企业选择是否对外公布。

11月4日前后,据多方消息汇总,又有第二批企业相对集中地通过了大模型备案,主要包括月之暗面(Kimi大模型)、昆仑万维(天工大模型)、知乎(知海图AI大模型)、美团、出门问问(序列猴子大模型)、面壁智能(Luca大模型)以及网易有道(子曰大模型)等十家。

华安证券报告指出,首批通过备案的AI大模型聚焦To C(面向消费者)端应用,第二批次则集中于大模型的To B(面向企业)端产业化, ToB、ToC共同发展的现象逐渐显现。

截至目前,算上新一批获得备案的厂商,国内所有核心玩家的大模型产品几乎都获得了大模型备案。

业界普遍将去年8月31日视作大模型市场进入全新竞争阶段的标志。理论上讲,获得大模型备案确实有助于产品形成数据飞轮效应

华兴资本投行事业部AI负责人秦川曾告诉界面新闻记者,《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更像是面向应用端的规范,因此市面上各大模型厂商通过备案之后,纷纷对应发布了更多的AI助理产品,“厂商并不是需要通过这个备案来做基础模型,而是需要获得一个面向应用的‘牌照’。”他称。

蒋亮则判断,不论是备案制度,还是未来或推行的其他管理模式,都不太可能出现大模型“物稀价高”局面。市场认可的优秀大模型会继续优秀,未来各地政府可能会针对创业公司出台更具体的利好措施。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BOSS直聘

1.6k
  • 中国残联就业中心携手BOSS直聘助力无障碍求职,岗位覆盖全国40城
  • BOSS直聘8月至今累计回购约5.5亿人民币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新一批大模型产品通过备案, 国内大模型核心玩家进入应用端催化期

理论上讲,获得大模型备案确实有助于产品形成数据飞轮效应。

作者:匡达

界面新闻记者 | 李京亚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1月25日,据钛媒体报道,近期,国内有13家AI公司的14款大模型获得了新一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以下简称“大模型备案”)审批,包括小米、第四范式、零一万物、BOSS直聘、衔远科技、新壹科技、识因智能、创思远达、步刻科技、智联招聘、掌阅、什么值得买以及脉脉。

据界面新闻记者的了解,头部大模型初创零一万物刚刚通过了大模型备案,此后会面向公众开放服务。同为AIGC领域创业公司的衔远科技和新壹科技,则于近日在微信公众号上公布了通过大模型备案的消息。

此外,去年经过四次IPO尝试后圆梦港交所的第四范式也已官方宣布,其「式说」大模型正式通过了大模型备案;消费内容社区什么值得买于1月25日宣布,其大模型产品「AI 问答机器人」通过了备案,这是一款消费领域的垂类产品。

前述名单中涉及到的另几家高关注度厂商,小米和Boss直聘方面暂时没有回应消息,脉脉则向界面新闻确认了通过大模型备案的信息。

今年1月5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开发布了第三批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信息公告,这是继2023年6月20日的《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清单》和9月1日的《关于第二批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的信息公告》之后的第三批算法备案清单。

具体信息可通过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https://beian.cac.gov.cn)进行查询。
图源: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清单

在其附件信息清单中可以看到,手机淘宝、小影APP、MedGPT(医联)、天翼智能助理(中国电信)、网易跨境AI助手、妙鸭相机、唯品会、B站及百度等129款算法获得了备案。而到目前为止,国内累计已有280款算法完成了这项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百度、阿里、腾讯、抖音都在其列。

早在去年6月20日,网信办公布了《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清单》,首批共41类算法入围,这一清单的发布被视作大模型领域应用落地配套监管开启的真正标志。

两个月后的8月15日,七部门联合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办法》是国内首份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规范性政策,体现出了立法者对于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积极鼓励态度。 

对于算法备案清单和大模型备案之间的关系,一位大模型头部初创公司的负责人解释为:有大模型产品的公司都需要先备案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再对大模型产品进行备案,大模型产品里要包含已经备案的算法。

去年8月31日凌晨,以百度、百川智能为首的明星厂商率先对外官宣了全面开放大模型应用服务的消息,引发科技圈关注。同日,中科院、商汤、MiniMax、抖音和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11家厂商陆续宣布,其大模型产品都可直接向公众提供服务。

“大模型想商用上线,就需要完成系列合规动作,包括算法备案和大模型备案。现在做完了,但不等于他们拿到了所谓‘大模型牌照’。”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沈括曾对界面新闻记者指出,市面上普遍采用的大模型牌照说法并不准确,获得备案才是更准确的说法。

从操作口径上看,大模型备案更像是企业根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取得地方监管机构就其大模型备案的首肯。

普华永道中国公司及监管服务税务及商务咨询合伙人蒋亮表示,政府并没有针对大模型产品颁布可供查询的公开清单,目前大体由企业选择是否对外公布。

11月4日前后,据多方消息汇总,又有第二批企业相对集中地通过了大模型备案,主要包括月之暗面(Kimi大模型)、昆仑万维(天工大模型)、知乎(知海图AI大模型)、美团、出门问问(序列猴子大模型)、面壁智能(Luca大模型)以及网易有道(子曰大模型)等十家。

华安证券报告指出,首批通过备案的AI大模型聚焦To C(面向消费者)端应用,第二批次则集中于大模型的To B(面向企业)端产业化, ToB、ToC共同发展的现象逐渐显现。

截至目前,算上新一批获得备案的厂商,国内所有核心玩家的大模型产品几乎都获得了大模型备案。

业界普遍将去年8月31日视作大模型市场进入全新竞争阶段的标志。理论上讲,获得大模型备案确实有助于产品形成数据飞轮效应

华兴资本投行事业部AI负责人秦川曾告诉界面新闻记者,《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更像是面向应用端的规范,因此市面上各大模型厂商通过备案之后,纷纷对应发布了更多的AI助理产品,“厂商并不是需要通过这个备案来做基础模型,而是需要获得一个面向应用的‘牌照’。”他称。

蒋亮则判断,不论是备案制度,还是未来或推行的其他管理模式,都不太可能出现大模型“物稀价高”局面。市场认可的优秀大模型会继续优秀,未来各地政府可能会针对创业公司出台更具体的利好措施。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