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微软苹果的“王者之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微软苹果的“王者之战”

世上只有一个苹果,也只有一个微软。

文|雷科技

「你骗了我们,我那么信任你,你却偷了我们苹果的东西!」

1983 年 11 月的一天,两位年轻人在一间会议室对峙,一位年轻人怒吼着,另一位年轻人则冷静地回应道:

「好吧,史蒂夫,我觉得现在的情况更接近是这样——我们都有一个有钱的邻居,叫施乐,有一天,我闯入他的房子想偷电视机,却发现你已经把它偷走了。」

如果已经了解这段历史,就应该知道说出这句话的年轻人正是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而对面正在愤怒的年轻人则是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

在乔布斯看来,微软正在开发的 Windows 是「偷取」苹果 (Classic)Mac OS 图形用户界面(GUI)后的产物。但在盖茨看来,(Classic)Mac OS 也好,Windows 也罢,都是从施乐研究中心(PARC)「偷来」了图形用户界面。

然而包括两个「小偷」——乔布斯和盖茨在内,恐怕当时还没有人能想到,40 年后苹果和微软能够继续领导技术革命,并且双双突破 3 万亿美元市值的纪录。

本月底,紧接在苹果之后,微软市值首次突破 3 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家加入「3 万亿美元俱乐部」的科技公司,随后两家公司围绕「3 万亿美元」进行了多轮交锋。

截止 1 月 26 日收盘,苹果已经跌落 3 万亿美元以下,而微软则继续保持在 3 万亿美元。

cap.jpg苹果滑落「3 万亿美元」,图/谷歌搜索

事实上,从 2024 年伊始,微软市值就凭借在人工智能领域抢占的先机一路走高,并多次超越苹果,在此之前,苹果一直牢牢稳坐全球最高市值的第一名。

这也让人不禁想起了微软与苹果之间横跨个人电脑、智能手机以及生成式 AI 多次技术革命、长达快 50 年的「恩怨情仇」。

开机:个人电脑时代

1976 年 4 月,史蒂夫·乔布斯和史蒂夫·沃兹尼亚克成立了苹果公司,并在家酿计算机俱乐部上展示了一款改变游戏规则的产品—— Apple I,标志着电脑从实验室和专业领域走向普通消费者家庭的重大转变,也由此开启了个人电脑时代。

就在苹果成立的一年前,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也成立了微软公司,从卖 BASIC 解释器起家逐渐转向操作系统开发,于 1980 年为 IBM PC 开发了 MS-DOS 系统,由此奠定了其在操作系统市场的主导地位。

时间来到 1984 年前后,虽然苹果与微软之间的合作关系已然「破裂」,但也再次从不同角度「加速」了个人电脑的时代大潮。

1984 年,苹果发布了其首款麦金塔个人电脑——Macintosh 128K,首次配齐图形用户界面、屏幕、鼠标和键盘,一举奠定了个人电脑的产品范式。巧合的是,日前正好是Mac电脑40岁生日,雷科技在《Mac,40!》一文对Mac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而微软则在一年后正式推出 Windows 操作系统零售版,真正带着无数人迈步走入个人计算的时代。

这两件事不仅定义了苹果和微软早期的发展轨迹——前者注重硬件的创新和用户体验,后者专注于软件的普及和操作系统的标准化,同时也预示了两家公司在个人电脑时代的竞争与合作。

分野:软件吞噬硬件

最初,软件被认为是硬件的附庸,但很快,人们开始意识到软件比硬件更接近消费者。

进入 90 年代,电脑行业迎来了又一场关键的转变。1990 年发布的 Windows 3.0,极大地改进了外观设计,再配合一系列的技术改进,成为了微软首款在商业上取得广泛成功的操作系统,在首销 6 个月内就卖出了两百多万份。

紧接着,微软在 1995 年正式推出了 Windows 之后的大版本更新,可能也是计算机操作系统历史最为关键的一次更新——Windows 95。对 Windows 95 最好的评价可能还是 CNET 后来说的:

「当 Windows 95 终于在 2001 年走下市场时,它已然牢牢地钉在了全世界的电脑上。」

而在微软加速个人电脑全球普及,继而称霸电脑市场的同时,苹果还在经历一段艰难的时期,其创始人乔布斯已经被「扫地出门」。当时苹果公司面临财务危机,市场份额不断下滑,创新能力受到质疑。

苹果的 Mac 电脑虽然在图形设计和教育领域保持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在更广泛的个人电脑市场上,却无法与基于 Windows 的 PC 竞争。苹果产品高昂的价格和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导致其在市场上的吸引力有限,苹果不得不进行重组和战略调整,以求生存和发展。

于是,苹果在各种尝试失败过后选择了邀请了一个人,一个曾经缔造过苹果辉煌历史的人——乔布斯。

转折:反垄断与回归

1997 年,通过收购 NeXT 电脑公司,苹果再次回归到创始人乔布斯治下。乔布斯回归后很快结束了与「宿敌」微软的专利诉讼,甚至为了换取盖茨的资金支持选择在 Mac 上预装 IE 浏览器。

彼时,微软已经成长为了一家令人「恐惧」的公司,垄断了 90% 以上的电脑操作系统市场,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公开说,「你永远、永远也不想和微软竞争。如果他们想和你竞争,你得赶快跑开,做点别的事。」

但就在乔布斯回归苹果的一年后——1998 年 5 月,美国司法部及 20 个州联合发起对微软的反垄断诉讼,核心之一就是微软通过捆绑安装 IE 浏览器垄断了浏览器市场。在两年多的拉锯后,法院曾一度裁决拆分微软,不过该结果最终还是被上诉法院推翻。

直到后来,谷歌证明了搜索引擎才是互联网的第一入口,浏览器不是那么地至关紧要,然后才有 Paul Graham 的那篇《微软已死》。

与此同时,乔布斯正在完成对苹果大刀阔斧的改革。除了裁员和精简产品线,乔布斯把更多的精力都聚焦在了产品上。同样在 1998 年 5 月,苹果发布了乔布斯回归后的第一款主要产品 iMac G3 ——集成了显示器和主机的全新一体机。

iMac 的成功不仅挽救了苹果当时的困境,更标志着苹果重新回到创新的前沿。紧接着,2001 年,苹果又发布了 iPod,这款便携音乐播放器改变了数字音乐的消费方式,也进一步巩固了苹果作为创新领导者的地位。

再然后,就是改变一切的 iPhone。

颠覆:智能手机革命

2008 年 9 月,Google 发布了 Android 1.0,对苹果和微软都造成巨大的刺激。

乔布斯对《乔布斯传》作者说,如果需要的话,他要用尽最后一丝力量和苹果账户里的全部 400 亿美元现金,来纠正这个恶行,「我要摧毁 Android 。因为它是个偷窃的贼,为此我不惜发起热核战争。」

另一边微软早就在 2000 年就推出了 Windows Mobile,却始终「不得要领」,在 Android 发布整整一年后又匆忙推出了 Windows Mobile 的最后一版——Windows Mobile 6.5,转身就投入到 Windows Phone 操作系统的开发之中。

面对 Android 的崛起,苹果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其产品和服务来巩固 iPhone 的市场地位。苹果强调其产品的高品质、优秀的用户体验和强大的生态系统,包括 App Store、iCloud 和 iOS 操作系统的不断更新。

尽管 Android 设备在数量上占据优势,苹果依靠其品牌忠诚度和高利润率成功保持了竞争力。但 Windows Phone 却在面对 Android 的竞争时遇到了更大的挑战。

微软试图通过与诺基亚的合作、推出新的界面设计和改进的操作系统来提升 Windows Phone 的吸引力。然而,由于市场已经由 Android 和 iOS 两大阵营主导,Windows Phone 难以找到有效的市场立足点。其应用生态系统的不足和较晚的市场进入时机,使得 Windows Phone 难以与 Android 和 iPhone 竞争。

到微软推出 Windows Phone 7、苹果推出 iPhone 4 的 2010 年,苹果市值首次超越了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苹果与微软之间的强弱也发生了彻底地逆转。

写在最后:新浪潮再起

刚刚过去不久的 2023 年,同样也是微软与苹果的又一个「关键时刻」。

微软依靠对 OpenAI 的前瞻性押注以及坚决的「Copilot 化」,在不断刷新人们对于微软的认知以及市值;苹果当然也不可能放过人工智能的变革浪潮,但始终还是更关注于产品,更关注于下一个空间计算时代。

我们当然可以对两种选择作出分析和判断,但最终,只有时间会告诉我们选择的结果。也不论结果如何,微软和苹果这一对「宿敌」,恐怕依旧会是未来最重要的科技公司之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微软

5.3k
  • 微软在东京开设日本首个研究基地
  • 美股科技龙头盘前多数下跌,特斯拉跌超2%

苹果

6.8k
  • 中国App Store去年创收3.8万亿,需要交“苹果税”的只有5%
  • 苹果中国App Store每周访客量达1.5亿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微软苹果的“王者之战”

世上只有一个苹果,也只有一个微软。

文|雷科技

「你骗了我们,我那么信任你,你却偷了我们苹果的东西!」

1983 年 11 月的一天,两位年轻人在一间会议室对峙,一位年轻人怒吼着,另一位年轻人则冷静地回应道:

「好吧,史蒂夫,我觉得现在的情况更接近是这样——我们都有一个有钱的邻居,叫施乐,有一天,我闯入他的房子想偷电视机,却发现你已经把它偷走了。」

如果已经了解这段历史,就应该知道说出这句话的年轻人正是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而对面正在愤怒的年轻人则是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

在乔布斯看来,微软正在开发的 Windows 是「偷取」苹果 (Classic)Mac OS 图形用户界面(GUI)后的产物。但在盖茨看来,(Classic)Mac OS 也好,Windows 也罢,都是从施乐研究中心(PARC)「偷来」了图形用户界面。

然而包括两个「小偷」——乔布斯和盖茨在内,恐怕当时还没有人能想到,40 年后苹果和微软能够继续领导技术革命,并且双双突破 3 万亿美元市值的纪录。

本月底,紧接在苹果之后,微软市值首次突破 3 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家加入「3 万亿美元俱乐部」的科技公司,随后两家公司围绕「3 万亿美元」进行了多轮交锋。

截止 1 月 26 日收盘,苹果已经跌落 3 万亿美元以下,而微软则继续保持在 3 万亿美元。

cap.jpg苹果滑落「3 万亿美元」,图/谷歌搜索

事实上,从 2024 年伊始,微软市值就凭借在人工智能领域抢占的先机一路走高,并多次超越苹果,在此之前,苹果一直牢牢稳坐全球最高市值的第一名。

这也让人不禁想起了微软与苹果之间横跨个人电脑、智能手机以及生成式 AI 多次技术革命、长达快 50 年的「恩怨情仇」。

开机:个人电脑时代

1976 年 4 月,史蒂夫·乔布斯和史蒂夫·沃兹尼亚克成立了苹果公司,并在家酿计算机俱乐部上展示了一款改变游戏规则的产品—— Apple I,标志着电脑从实验室和专业领域走向普通消费者家庭的重大转变,也由此开启了个人电脑时代。

就在苹果成立的一年前,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也成立了微软公司,从卖 BASIC 解释器起家逐渐转向操作系统开发,于 1980 年为 IBM PC 开发了 MS-DOS 系统,由此奠定了其在操作系统市场的主导地位。

时间来到 1984 年前后,虽然苹果与微软之间的合作关系已然「破裂」,但也再次从不同角度「加速」了个人电脑的时代大潮。

1984 年,苹果发布了其首款麦金塔个人电脑——Macintosh 128K,首次配齐图形用户界面、屏幕、鼠标和键盘,一举奠定了个人电脑的产品范式。巧合的是,日前正好是Mac电脑40岁生日,雷科技在《Mac,40!》一文对Mac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而微软则在一年后正式推出 Windows 操作系统零售版,真正带着无数人迈步走入个人计算的时代。

这两件事不仅定义了苹果和微软早期的发展轨迹——前者注重硬件的创新和用户体验,后者专注于软件的普及和操作系统的标准化,同时也预示了两家公司在个人电脑时代的竞争与合作。

分野:软件吞噬硬件

最初,软件被认为是硬件的附庸,但很快,人们开始意识到软件比硬件更接近消费者。

进入 90 年代,电脑行业迎来了又一场关键的转变。1990 年发布的 Windows 3.0,极大地改进了外观设计,再配合一系列的技术改进,成为了微软首款在商业上取得广泛成功的操作系统,在首销 6 个月内就卖出了两百多万份。

紧接着,微软在 1995 年正式推出了 Windows 之后的大版本更新,可能也是计算机操作系统历史最为关键的一次更新——Windows 95。对 Windows 95 最好的评价可能还是 CNET 后来说的:

「当 Windows 95 终于在 2001 年走下市场时,它已然牢牢地钉在了全世界的电脑上。」

而在微软加速个人电脑全球普及,继而称霸电脑市场的同时,苹果还在经历一段艰难的时期,其创始人乔布斯已经被「扫地出门」。当时苹果公司面临财务危机,市场份额不断下滑,创新能力受到质疑。

苹果的 Mac 电脑虽然在图形设计和教育领域保持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在更广泛的个人电脑市场上,却无法与基于 Windows 的 PC 竞争。苹果产品高昂的价格和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导致其在市场上的吸引力有限,苹果不得不进行重组和战略调整,以求生存和发展。

于是,苹果在各种尝试失败过后选择了邀请了一个人,一个曾经缔造过苹果辉煌历史的人——乔布斯。

转折:反垄断与回归

1997 年,通过收购 NeXT 电脑公司,苹果再次回归到创始人乔布斯治下。乔布斯回归后很快结束了与「宿敌」微软的专利诉讼,甚至为了换取盖茨的资金支持选择在 Mac 上预装 IE 浏览器。

彼时,微软已经成长为了一家令人「恐惧」的公司,垄断了 90% 以上的电脑操作系统市场,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公开说,「你永远、永远也不想和微软竞争。如果他们想和你竞争,你得赶快跑开,做点别的事。」

但就在乔布斯回归苹果的一年后——1998 年 5 月,美国司法部及 20 个州联合发起对微软的反垄断诉讼,核心之一就是微软通过捆绑安装 IE 浏览器垄断了浏览器市场。在两年多的拉锯后,法院曾一度裁决拆分微软,不过该结果最终还是被上诉法院推翻。

直到后来,谷歌证明了搜索引擎才是互联网的第一入口,浏览器不是那么地至关紧要,然后才有 Paul Graham 的那篇《微软已死》。

与此同时,乔布斯正在完成对苹果大刀阔斧的改革。除了裁员和精简产品线,乔布斯把更多的精力都聚焦在了产品上。同样在 1998 年 5 月,苹果发布了乔布斯回归后的第一款主要产品 iMac G3 ——集成了显示器和主机的全新一体机。

iMac 的成功不仅挽救了苹果当时的困境,更标志着苹果重新回到创新的前沿。紧接着,2001 年,苹果又发布了 iPod,这款便携音乐播放器改变了数字音乐的消费方式,也进一步巩固了苹果作为创新领导者的地位。

再然后,就是改变一切的 iPhone。

颠覆:智能手机革命

2008 年 9 月,Google 发布了 Android 1.0,对苹果和微软都造成巨大的刺激。

乔布斯对《乔布斯传》作者说,如果需要的话,他要用尽最后一丝力量和苹果账户里的全部 400 亿美元现金,来纠正这个恶行,「我要摧毁 Android 。因为它是个偷窃的贼,为此我不惜发起热核战争。」

另一边微软早就在 2000 年就推出了 Windows Mobile,却始终「不得要领」,在 Android 发布整整一年后又匆忙推出了 Windows Mobile 的最后一版——Windows Mobile 6.5,转身就投入到 Windows Phone 操作系统的开发之中。

面对 Android 的崛起,苹果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其产品和服务来巩固 iPhone 的市场地位。苹果强调其产品的高品质、优秀的用户体验和强大的生态系统,包括 App Store、iCloud 和 iOS 操作系统的不断更新。

尽管 Android 设备在数量上占据优势,苹果依靠其品牌忠诚度和高利润率成功保持了竞争力。但 Windows Phone 却在面对 Android 的竞争时遇到了更大的挑战。

微软试图通过与诺基亚的合作、推出新的界面设计和改进的操作系统来提升 Windows Phone 的吸引力。然而,由于市场已经由 Android 和 iOS 两大阵营主导,Windows Phone 难以找到有效的市场立足点。其应用生态系统的不足和较晚的市场进入时机,使得 Windows Phone 难以与 Android 和 iPhone 竞争。

到微软推出 Windows Phone 7、苹果推出 iPhone 4 的 2010 年,苹果市值首次超越了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苹果与微软之间的强弱也发生了彻底地逆转。

写在最后:新浪潮再起

刚刚过去不久的 2023 年,同样也是微软与苹果的又一个「关键时刻」。

微软依靠对 OpenAI 的前瞻性押注以及坚决的「Copilot 化」,在不断刷新人们对于微软的认知以及市值;苹果当然也不可能放过人工智能的变革浪潮,但始终还是更关注于产品,更关注于下一个空间计算时代。

我们当然可以对两种选择作出分析和判断,但最终,只有时间会告诉我们选择的结果。也不论结果如何,微软和苹果这一对「宿敌」,恐怕依旧会是未来最重要的科技公司之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