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腾讯游戏,小心《幻兽帕鲁》给你搞出更多“米哈游”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腾讯游戏,小心《幻兽帕鲁》给你搞出更多“米哈游”

什么时候腾讯游戏才能拿出一款新游戏,既能够看到玩法和故事上的创新也能在其中体验到当下的AI新技术。

文|壹娱观察 大娱乐家

2024年第一个爆款游戏,在1月尚未结束时就已经揭晓——堪称“究极缝合怪”的《幻兽帕鲁》。

上市5天,《幻兽帕鲁》销量的就已经突破700万份,更重要的是其在线游戏游玩人数也随着舆论延烧越来越高,持续逼近《绝地求生》创造的超过300万人同时在线的纪录。

在1月24日宝可梦公司的一纸不点名声明进一步的“反向营销”之下,业界估计《幻兽帕鲁》销量将很快突破1000万份。这样的成绩之下,也让背后名不见经传的日本厂商Pocket pair声名大噪。

《幻兽帕鲁》游戏界面

可以说这家游戏公司目前正在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除了游戏本身的玩法争议之外,让行业关注的另外一个点则是生成式AI在这一新爆款里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事实上,进入2024年之后AIGC技术的快速演进已经开始影响到了游戏行业,尤其是英伟达对于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商业化已经颇具规模。

《幻兽帕鲁》的成功显然也让更多中小型游戏开发商看到了新的机会,而对于腾讯游戏这样的巨头来说,大手笔砸下去的《元梦之星》热度在一个月后就明显出现了消退。

在这个游戏的技术革命的前夜,与其拼了命的去挤占同一个赛道,巨头们不如早早用上新技术做出具有原创性的新作品,从而避免一次又一次“旧王已死,新王当立”的尴尬。

缝合到最后,原来还是AI帮的忙?

《幻兽帕鲁》由日本独立游戏公司Pocket Pair开发和发行,这也是他们的第二个抢先体验开放世界生存游戏项目。

和前作《创世理想乡》一样,它使用了类似于《Minecraft》和《塞尔达传说 旷野之息》的游戏机制,但加入了高度类似宝可梦系列的生物收集机制,于是被许多玩家戏称为“究极缝合怪”。

在《幻兽帕鲁》中,玩家以第三人称视角进行控制,目标是探索开放世界的帕鲁群岛,揭示它们的秘密。群岛上居住着100多种被称为“帕鲁”的生物。玩家直接与帕鲁进行战斗,削弱它们并使用“帕鲁球”捕捉它们。

帕鲁也可以在黑市通过NPC购买,或与其他玩家进行交易。在获得帕鲁之后,它们可以被召唤参与战斗,或者被驻扎在基地进行回收,制作,烹饪等工作,具体取决于它们的类型,在游戏中甚至可以肢解帕鲁。

《幻兽帕鲁》游戏界面

“带枪宝可梦”可以说是形容《幻兽帕鲁》最贴切的一个词,而如今这个游戏不论是褒贬或争议,也都与其中的宝可梦一词息息相关。

Pocket Pair团队声称宝可梦并非他们的主要灵感来源,根据社长溝部拓郎的说法,《幻兽帕鲁》的概念基于《方舟:生存进化》,该游戏中也有恐龙伴侣的怪物。生存机制和游戏内任务受到《腐蚀》的启发,而勇者斗恶龙系列则影响了生物设计。

即便任天堂等公司已经公开表示没有任何法律上的版权争议问题,但玩家大量的讨论和惊人的销量,最终还是引起了宝可梦公司的注意,并且发布了一封并未点名的声明来进行回应。

“我们收到了许多关于其他公司于2024年1月发售的游戏与宝可梦相似的意见,并询问了我们这些是否经过本公司的授权许可。我们对于该游戏并没有授予任何与宝可梦相关的许可。我们将在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处理任何与宝可梦相关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我们将继续珍惜和培育每一只宝可梦及其世界,为了透过宝可梦连接世界而努力。”

网友对比《幻兽帕鲁》和《宝可梦》

除了抄袭宝可梦、玩法大缝合的争议之外,《幻兽帕鲁》另一个让外界讨论最多的话题,则是这家公司是不是在《幻兽帕鲁》这款游戏里应用了生成式AI的技术来辅助游戏制作。

毕竟根据这家公司的公开是说法,他们仅仅只有40多位正式员工和一些外包人员,要在三年内做出超过百种“帕鲁”,以及如此成熟的开放世界和相应玩法,让人很难想象仅凭人力真的可以完成。

并且根据溝部拓郎自己的说法,在开始做这些怪兽之前,公司内部甚至没有一个人有3D原型的制作经验,而后来招来的动画师则又是零经验选手,种种迹象之下都很让人怀疑该游戏是不是引入了某些人力之外的“高科技”进行辅助。

更重要的是,这家公司的CEO溝部拓郎自己就是生成式AI的激进拥护者,在这款游戏大火之后,大家才看到他在X上过去一两年对于AIGC创作的赞赏态度。进一步让人怀疑《幻兽帕鲁》背后是不是应用了AIGC技术的加持。

当然,在Pocket Pair最终自己揭晓答案之前,并没有百分之百的证据确定《幻兽帕鲁》有AI的参与。

但如今整个行业会在第一时间出现这种声音,最大原因还是在于如今的AIGC工具的确已经拥有这样的能力。

而对于巨头们来说,这个变革的时刻,其实应该做的更多。

维持巨头地位,要靠创新而非模仿

距离腾讯游戏重金营销的《元梦之星》过去了一个多月,之前在任何国内应用渠道都能见到的营销逐渐消退之后,这款被腾讯寄予厚望的新游戏似乎也呈现出了偃旗息鼓之势。

根据七麦数据显示,上线一个月后,《元梦之星》不论是下载量、预估收入等核心数据,均在最初那一拨十亿营销创造出的短暂高峰后出现了明显下滑。

在TapTap热玩榜(基于Android端用户游戏时长的统计)《元梦之星》的排名也已经跌到30名开外了。另一边反而是这波营销所带起的关于派对游戏玩法的热切讨论,反而竞争对手网易的《蛋仔派对》关注度持续提升。

《蛋仔派对》游戏界面

虽然腾讯游戏一向很擅长这类依靠后期砸钱买量让同类型游戏后发制人的模式,但过于依赖同一招式始终很难在这个充满高度竞争的行业内长期保持优势。

事实上,腾讯游戏也明显意识到了如今的局面单靠砸钱买量已经不是办法。一月初,腾讯IEG就召开内部员工大会,宣布“春笋计划”的自研项目,将增加细分垂类研发资源,把资源向中小项目倾斜,并鼓励年轻团队在小众赛道创新。

可以说十天后上线即爆红的《幻兽帕鲁》,大概也验证了“春笋计划”并不是来的及时反而是来的太晚。

对于腾讯游戏而言,其内部既不缺资源也不缺技术,更多还是缺少依靠创新去寻找增量的胆识。尤其是在这一波AIGC的大潮之下,尚未看到腾讯游戏有太多相关方面的动作。

在去年的AIGC大潮兴起之后,网易很快就为新上线的《逆水寒》手游打上了“AI游戏”的标签。即便其中很多AIGC内容还稍显稚嫩,但即便是噱头也吸引了不少玩家入局。

《逆水寒》游戏界面

其实像是《逆水寒》为游戏内的NPC加载了AI引擎,就主要的表现就是“高智能NPC”能和玩家自由对话,并且基于对话内容,自主给出有逻辑的行为反馈,并记住与玩家发生过的互动,这种具有情绪变化NPC的出现,无疑极大的增强了玩家对于游戏的互动质感和情绪反馈。

在整个市场上,类似的AI工具如今的已经相当成熟。像是英伟达提供定制AI模型代工服务——Avatar Cloud Engine (ACE) ,在经过了去年一年的发展之后,在今年CES上亮相的版本让人异常惊艳。

在最新的以Convai的新技术为特色的ACE演示中,英伟达的自动语音识别模型会把玩家的声音转换为文本。随后,此文本被导入到LLM中,生成游戏内角色的自然反应。

接下来,文本格式的反应被转换为语音,并通过动画模型创造真实的口型同步。最终,动态角色在游戏场景中被渲染完成。这意味着不仅仅是手游,即便是大型3A游戏,也能够开始加入更多具有“自主意识”的角色,让玩家拥有更多的互动体验。

图源:英伟达官网

英伟达在其发布会上也提到,像育碧、米哈游、网易和腾讯游戏等厂商已经开始探索如何通过ACE和生成式AI技术改变玩家和用户在游戏及应用中与非玩家角色的互动。这也意味着相应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并且足以交付商用。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什么时候腾讯游戏才能拿出一款新游戏,既能够看到玩法和故事上的创新也能在其中体验到当下的AI新技术。

游戏始终还是一个以内容和技术驱动的行业,大厂巨头们往往会固步自封,因此我们才会看到米哈游、Pocket Pair这些后起之秀的横空出世,以及《原神》、《幻兽帕鲁》这些诞生之初就充满了争议却又受到玩家追捧的游戏。

对于以腾讯游戏为代表的大公司,手握新技术却无法勇于尝试,最终只会将市场和话语权流向那些不一定能做到最好却敢率先尝试的人那里,商业竞争本身就是一场不进则退的“生存游戏”,AI的出现只是加速这一进程的催化剂而已。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米哈游

  • 前腾讯游戏制作人加入米哈游?相关人士:网传不实
  • 米哈游1000万成立新科技公司

腾讯

7.5k
  • 51只港股12月20日获公司回购,腾讯控股、快手、友邦保险回购金额最大
  • 腾讯控股:今日斥资约7.03亿港元回购165万股公司股份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腾讯游戏,小心《幻兽帕鲁》给你搞出更多“米哈游”

什么时候腾讯游戏才能拿出一款新游戏,既能够看到玩法和故事上的创新也能在其中体验到当下的AI新技术。

文|壹娱观察 大娱乐家

2024年第一个爆款游戏,在1月尚未结束时就已经揭晓——堪称“究极缝合怪”的《幻兽帕鲁》。

上市5天,《幻兽帕鲁》销量的就已经突破700万份,更重要的是其在线游戏游玩人数也随着舆论延烧越来越高,持续逼近《绝地求生》创造的超过300万人同时在线的纪录。

在1月24日宝可梦公司的一纸不点名声明进一步的“反向营销”之下,业界估计《幻兽帕鲁》销量将很快突破1000万份。这样的成绩之下,也让背后名不见经传的日本厂商Pocket pair声名大噪。

《幻兽帕鲁》游戏界面

可以说这家游戏公司目前正在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除了游戏本身的玩法争议之外,让行业关注的另外一个点则是生成式AI在这一新爆款里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事实上,进入2024年之后AIGC技术的快速演进已经开始影响到了游戏行业,尤其是英伟达对于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商业化已经颇具规模。

《幻兽帕鲁》的成功显然也让更多中小型游戏开发商看到了新的机会,而对于腾讯游戏这样的巨头来说,大手笔砸下去的《元梦之星》热度在一个月后就明显出现了消退。

在这个游戏的技术革命的前夜,与其拼了命的去挤占同一个赛道,巨头们不如早早用上新技术做出具有原创性的新作品,从而避免一次又一次“旧王已死,新王当立”的尴尬。

缝合到最后,原来还是AI帮的忙?

《幻兽帕鲁》由日本独立游戏公司Pocket Pair开发和发行,这也是他们的第二个抢先体验开放世界生存游戏项目。

和前作《创世理想乡》一样,它使用了类似于《Minecraft》和《塞尔达传说 旷野之息》的游戏机制,但加入了高度类似宝可梦系列的生物收集机制,于是被许多玩家戏称为“究极缝合怪”。

在《幻兽帕鲁》中,玩家以第三人称视角进行控制,目标是探索开放世界的帕鲁群岛,揭示它们的秘密。群岛上居住着100多种被称为“帕鲁”的生物。玩家直接与帕鲁进行战斗,削弱它们并使用“帕鲁球”捕捉它们。

帕鲁也可以在黑市通过NPC购买,或与其他玩家进行交易。在获得帕鲁之后,它们可以被召唤参与战斗,或者被驻扎在基地进行回收,制作,烹饪等工作,具体取决于它们的类型,在游戏中甚至可以肢解帕鲁。

《幻兽帕鲁》游戏界面

“带枪宝可梦”可以说是形容《幻兽帕鲁》最贴切的一个词,而如今这个游戏不论是褒贬或争议,也都与其中的宝可梦一词息息相关。

Pocket Pair团队声称宝可梦并非他们的主要灵感来源,根据社长溝部拓郎的说法,《幻兽帕鲁》的概念基于《方舟:生存进化》,该游戏中也有恐龙伴侣的怪物。生存机制和游戏内任务受到《腐蚀》的启发,而勇者斗恶龙系列则影响了生物设计。

即便任天堂等公司已经公开表示没有任何法律上的版权争议问题,但玩家大量的讨论和惊人的销量,最终还是引起了宝可梦公司的注意,并且发布了一封并未点名的声明来进行回应。

“我们收到了许多关于其他公司于2024年1月发售的游戏与宝可梦相似的意见,并询问了我们这些是否经过本公司的授权许可。我们对于该游戏并没有授予任何与宝可梦相关的许可。我们将在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处理任何与宝可梦相关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我们将继续珍惜和培育每一只宝可梦及其世界,为了透过宝可梦连接世界而努力。”

网友对比《幻兽帕鲁》和《宝可梦》

除了抄袭宝可梦、玩法大缝合的争议之外,《幻兽帕鲁》另一个让外界讨论最多的话题,则是这家公司是不是在《幻兽帕鲁》这款游戏里应用了生成式AI的技术来辅助游戏制作。

毕竟根据这家公司的公开是说法,他们仅仅只有40多位正式员工和一些外包人员,要在三年内做出超过百种“帕鲁”,以及如此成熟的开放世界和相应玩法,让人很难想象仅凭人力真的可以完成。

并且根据溝部拓郎自己的说法,在开始做这些怪兽之前,公司内部甚至没有一个人有3D原型的制作经验,而后来招来的动画师则又是零经验选手,种种迹象之下都很让人怀疑该游戏是不是引入了某些人力之外的“高科技”进行辅助。

更重要的是,这家公司的CEO溝部拓郎自己就是生成式AI的激进拥护者,在这款游戏大火之后,大家才看到他在X上过去一两年对于AIGC创作的赞赏态度。进一步让人怀疑《幻兽帕鲁》背后是不是应用了AIGC技术的加持。

当然,在Pocket Pair最终自己揭晓答案之前,并没有百分之百的证据确定《幻兽帕鲁》有AI的参与。

但如今整个行业会在第一时间出现这种声音,最大原因还是在于如今的AIGC工具的确已经拥有这样的能力。

而对于巨头们来说,这个变革的时刻,其实应该做的更多。

维持巨头地位,要靠创新而非模仿

距离腾讯游戏重金营销的《元梦之星》过去了一个多月,之前在任何国内应用渠道都能见到的营销逐渐消退之后,这款被腾讯寄予厚望的新游戏似乎也呈现出了偃旗息鼓之势。

根据七麦数据显示,上线一个月后,《元梦之星》不论是下载量、预估收入等核心数据,均在最初那一拨十亿营销创造出的短暂高峰后出现了明显下滑。

在TapTap热玩榜(基于Android端用户游戏时长的统计)《元梦之星》的排名也已经跌到30名开外了。另一边反而是这波营销所带起的关于派对游戏玩法的热切讨论,反而竞争对手网易的《蛋仔派对》关注度持续提升。

《蛋仔派对》游戏界面

虽然腾讯游戏一向很擅长这类依靠后期砸钱买量让同类型游戏后发制人的模式,但过于依赖同一招式始终很难在这个充满高度竞争的行业内长期保持优势。

事实上,腾讯游戏也明显意识到了如今的局面单靠砸钱买量已经不是办法。一月初,腾讯IEG就召开内部员工大会,宣布“春笋计划”的自研项目,将增加细分垂类研发资源,把资源向中小项目倾斜,并鼓励年轻团队在小众赛道创新。

可以说十天后上线即爆红的《幻兽帕鲁》,大概也验证了“春笋计划”并不是来的及时反而是来的太晚。

对于腾讯游戏而言,其内部既不缺资源也不缺技术,更多还是缺少依靠创新去寻找增量的胆识。尤其是在这一波AIGC的大潮之下,尚未看到腾讯游戏有太多相关方面的动作。

在去年的AIGC大潮兴起之后,网易很快就为新上线的《逆水寒》手游打上了“AI游戏”的标签。即便其中很多AIGC内容还稍显稚嫩,但即便是噱头也吸引了不少玩家入局。

《逆水寒》游戏界面

其实像是《逆水寒》为游戏内的NPC加载了AI引擎,就主要的表现就是“高智能NPC”能和玩家自由对话,并且基于对话内容,自主给出有逻辑的行为反馈,并记住与玩家发生过的互动,这种具有情绪变化NPC的出现,无疑极大的增强了玩家对于游戏的互动质感和情绪反馈。

在整个市场上,类似的AI工具如今的已经相当成熟。像是英伟达提供定制AI模型代工服务——Avatar Cloud Engine (ACE) ,在经过了去年一年的发展之后,在今年CES上亮相的版本让人异常惊艳。

在最新的以Convai的新技术为特色的ACE演示中,英伟达的自动语音识别模型会把玩家的声音转换为文本。随后,此文本被导入到LLM中,生成游戏内角色的自然反应。

接下来,文本格式的反应被转换为语音,并通过动画模型创造真实的口型同步。最终,动态角色在游戏场景中被渲染完成。这意味着不仅仅是手游,即便是大型3A游戏,也能够开始加入更多具有“自主意识”的角色,让玩家拥有更多的互动体验。

图源:英伟达官网

英伟达在其发布会上也提到,像育碧、米哈游、网易和腾讯游戏等厂商已经开始探索如何通过ACE和生成式AI技术改变玩家和用户在游戏及应用中与非玩家角色的互动。这也意味着相应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并且足以交付商用。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什么时候腾讯游戏才能拿出一款新游戏,既能够看到玩法和故事上的创新也能在其中体验到当下的AI新技术。

游戏始终还是一个以内容和技术驱动的行业,大厂巨头们往往会固步自封,因此我们才会看到米哈游、Pocket Pair这些后起之秀的横空出世,以及《原神》、《幻兽帕鲁》这些诞生之初就充满了争议却又受到玩家追捧的游戏。

对于以腾讯游戏为代表的大公司,手握新技术却无法勇于尝试,最终只会将市场和话语权流向那些不一定能做到最好却敢率先尝试的人那里,商业竞争本身就是一场不进则退的“生存游戏”,AI的出现只是加速这一进程的催化剂而已。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