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楼婍沁
最近在面向证券市场分析师的收益电话会议上,LVMH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Bernard Arnault提到:“2023年蒂芙尼的经营性利润是完成收购(2021年1月)之前的三倍。”
在LVMH集团旗下整个腕表和珠宝业务板块,蒂芙尼这样的业绩表现无疑是领先的。
根据该集团刚刚发布的2023财年业绩报告,按固定汇率计算,LVMH集团实现全年经营性利润同比增长8%至228.0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749.41亿元),其中腕表和珠宝部门全年实现经营性利润同比增长7%至21.6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65.87亿元)。
2023年下半年全球个人奢侈品市场整体增长放缓。LVMH集团、瑞士历峰集团Richemont、香奈儿Chanel公司等头部奢侈品公司在2023第三和第四季度,乃至全年的销售表现均反映了这一现象。
增长放缓几乎贯穿了成衣、手袋、美妆、珠宝和腕表等所有个人奢侈品类。在扣除销售费用和日常管理费用后,2022年LVMH集团手表和珠宝部门经营利润增幅超过20%。而这一数据到了2023年已经下降至个位数。2023年钻石行情的低迷也直接对整个西方珠宝零售行业造成了负面影响。
在这一背景下,蒂芙尼2023年的增长表现仍远超过其所在的业务板块。事实上Bernard Arnault在2023年4月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提到,蒂芙尼在被收购后的第二年已经实现经营性利润翻倍。
“我们不想(让蒂芙尼)发展得太快。”Bernard Arnault在收益电话会上反复表示。
“这不是说我们在未来两年内要让它(蒂芙尼的经营性利润)再扩大2倍,但它确实(在2023年)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
LVMH集团在收购蒂芙尼后迅速推进该品牌全球主要区域市场的精品店翻新和零售网络升级工作。其中多个精品店翻新升级项目在2023年落成开业,其中最为地标性的是蒂芙尼纽约第五大道旗舰店“the Landmark”的重新开业。这一改造项目是LVMH集团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单店改造项目,根据蒂芙尼首席执行官Anthony Ledru说法,投资金额“不到10亿美元。”
而全新蒂芙尼纽约总店也成为其他精品店全新设计和视觉概念的重要依据。紧随其后,花了五年时间重新装修的蒂芙尼东京银座店也重新对外营业。该门店在沿袭纽约总店整体设计风格的同时,在门店外墙和内部主要墙面上融入了日本樱花手绘画作,突出了在地元素。
到了2023年12月,蒂芙尼位于上海前滩太古里的全新精品店也正式开业。这间两层楼的大型精品店位于前滩太古里的中心位置,对面即为Dior迪奥精品店。门店内部同样延续纽约总店的最新风格,但在选材上令视觉更为明亮。该店外立面采用了6988颗3D打印钻石进行装饰,迄今为止也是中国市场独有的一款视觉元素。与此同时,在中国还有多家蒂芙尼老精品店正在进行翻新工作,包括蒂芙尼成都太古里品牌旗舰店。
蒂芙尼纽约第五大道总店重新开业成为该品牌全年最大的话题点。从纽约辐射至全球主要地区市场,按照集团高层的说法,它也给蒂芙尼在全年带来了不错的长尾效应。
“(纽约旗舰店)运作非常成功,它带来了令人惊叹的成果。”Bernard Arnault在会上表示,“我们(的产量)相当有限。(但你们)需要更多珍稀宝石,而珠宝工坊车间必须交付。”
在积极拓店、升级门店的同时,LVMH集团也在通过对外收购上游企业来满足市场对蒂芙尼增长的需求。2022年11月,LVMH集团宣布收购意大利珠宝制造商Pedemonte集团,该集团由多个独立精品珠宝工坊兼并而成,过去就一直是LVMH集团的珠宝供应商。这项战略收购行动旨在帮助LVMH集团旗下珠宝品牌“大幅提高生产力。”
蒂芙尼在LVMH集团的定位非常明确,即与宝格丽一起帮助LVMH集团抢占珠宝市场份额。扩大产能、拓宽全球零售网络都是旨在吃下更大的高级珠宝市场份额。
但这么做的不只是LVMH集团,其竞争对手历峰集团也在为旗下高级珠宝品牌卡地亚(Cartier)、梵克雅宝(Van Cleef & Arpels)及布契拉提(Buccellati)不断投资建厂。
迄今为止,高级珠宝市场业绩表现更为出色的仍是历峰集团旗下的卡地亚(Cartier)和梵克雅宝(Van Cleef & Arpels)。
近期的2023/24财年第三季度(2023自然年第四季度)财报会议上,历峰集团首席财务官Burkhart Grund在对媒体表示,卡地亚和梵克雅宝又进一步拓展了全球高级珠宝的市场份额。而且这两个品牌一方面吃下了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同时还吃下了部分非品牌珠宝市场的市场份额。
Bernard Arnault在前述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谈到了竞争对手历峰集团,并称它为“(行业)出色领导者。”他认为在全球最强的珠宝品牌中,除了卡地亚和梵克雅宝,蒂芙尼和宝格丽也占了两席,“这已经相当不错。”
而对于未来,这位全球首富表示,“我们将拭目以待,看看我们是否可以扩大规模,或者推动其他旗下品牌加入(全球)前四行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