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命名2023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市、区)、成效显著县(市、区)、重点帮扶优秀县(市、区)和先进乡镇、示范村、重点帮扶优秀村的决定》,命名汉源县为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

汉源又多了一块“金字招牌”!近年来,汉源县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合山区县乡村全面振兴发展的新路子。
聚焦守牢底线抓发展,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整合资金2.91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7.37万亩,建成面积全市第一;在中高山区复种大豆12.5万亩,占全市种植任务的80%;实施水稻单产提升行动,建设高产示范片1200亩,省农科院杂交水稻新品种“川康优637”创下亩产1016公斤的全省记录;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0.23万亩、总产量达9.5万吨。
守牢耕地保护红线
引导群众腾退低产低效经果林3000余亩,全部用于粮食生产,累计兑付奖补资金450万元,确保全县耕地面积稳定在16.31万亩以上。
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落实帮扶措施1428条,通过产业、就业、兜底保障等措施,促进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2023年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稳定在14000元以上,增幅超20%。
聚焦园区培育抓创建,提升产业振兴质效

创新模式赋能
探索“稻+蒜+果”立体种植模式,稻菜园区内亩均土地综合产值达到2.61万元;探索“幼林果树+大豆”复合种植模式,每亩增收500元;探索“大豆+玉米”带状种植模式,发展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的同时配套奶牛、生猪、汉源黄牛等畜牧养殖;已成功创建花椒、稻菜2个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被表扬为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推进典型县,带动79.3万亩“十大万亩亿元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特色农产品产量达78.69万吨,产值达53.31亿元。
数字科技赋能
搭建产学研用平台,累计选育花椒新品种3个、推广栽培水稻新品种14个、引进培育甜樱桃新品种9个;高水平建设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开展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试点示范,委托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耕种防收”全程服务,亩均节约成本1000元以上;试点阿牛农场等数字农业APP,建设全市首个智能有机肥生产中心,全县数字农业基地达5万亩。
品牌建设赋能
以“汉源红”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累计获得“三品一标”认证产品53个,其中绿色食品45个、有机产品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5个;汉源花椒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连续4次荣获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品牌价值突破至61.04亿元,排名全省第一;汉源甜樱桃在2023年第九届国际樱桃大会上获3项特等奖、1项最佳奖。
聚焦多元业态抓融合,延伸产业发展链条

农工互动
依托甘溪坝省级食品加工园区,引进五丰黎红等20余家国、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入驻,建立产品研发中心,大力发展花椒、粮油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区综合产值达33.28亿元。
农旅共融
建成花海果乡4A级景区和“花果锦新伏季水果、宜东新林红富士苹果、清溪-西溪最美甜樱桃”三大农旅融合示范环线;规划建设清风、梨花、隐山、悠湖四大民宿集群,建成特色民宿86家;持续举办汉源梨花节、汉源贡椒采摘节、汉源甜樱桃采摘节,全县旅游综合收入达62.1亿元。
农商结合
依托“你弄我农”“远智养生”等11个农村电商平台,引入顺丰、京东等大型快递物流企业落户汉源;建立电商服务网点275个,覆盖全县95%的乡镇和90%的行政村,电商交易额突破15.6亿元,网络零售额达6.3亿元。
聚焦智力支撑抓保障,激发人才振兴动能

强化技能人才支撑
连续四届举办山区县乡村振兴峰会,成功探索适合山区县乡村振兴发展的汉源实践;引进“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天府学者”等农业产业领军人才8名,领办花椒培育、水稻栽培、甜樱桃管护等12个科技项目,攻克良种培育、病虫防治等技术难题35个,培育“土专家”“田秀才”等实用人才893人。
突出经营人才引领
选聘“发展书记(主任)”39名,培育专业电商人才500余名,依托其自身渠道、流量、品牌、技术等优势,通过示范带动、土地流转、基地务工、入股分红等方式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百万级抖音新农人“冉可七”直播带货特色农产品销售额突破亿元。
做优党政人才服务
面向脱贫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集体经济薄弱村,针对性选派161名优秀党员干部驻村帮扶,23名选调生到村任职。
聚焦和美乡村抓治理,擦亮生态振兴本底

改善人居环境
深入实施“典型示范、全域提升”工程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大行动”,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推进绿色发展
对全县农产品进行快速检测、定量检测达到1400余批次,农产品检测合格率一直稳定在98%以上,对汉源甜樱桃进行抽检99批次,合格率100%,获评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抓实生态保护
扎实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建立健全田长、路长、林长、河(湖)长制组织体系;落实长江十年禁渔要求,开展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中国渔政亮剑2023”系列专项执法行动27次,查办违法违规案件53起、涉案60人,行政罚款34400元。
聚焦联农带农抓服务,深化组织振兴引领

做优专合组织
抢抓“全国农民合作社整县推进试点县”建设机遇,市场化培育发展各类农民合作社1109家(其中国家级10家、省级23家)、家庭农场2658家(其中省级41家)。
壮大集体经济
从建机制、聚要素、优路径、增效能四个方面着力,探索农旅融合、飞地共建、自主营销等五种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总量达3032万元,村均超28万元。
深化乡风文明
全县123个村(社区)村规民约上墙覆盖率达100%;共计创建县级以上文明村镇106个;全县文明乡(镇)覆盖率为85%、文明村覆盖率为71%。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未来,汉源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山区农业大县优势,继续在五大振兴上着力,努力“建设阳光康养城,打造全省农文旅融合发展先行区”。
来源:推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