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在上海,怎样建造一座博物馆|上海“新”事 ③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在上海,怎样建造一座博物馆|上海“新”事 ③

“这里不试图告诉你什么,它会把文化都展示在那里,融入每一个平常人的理解。”

图片来源:上海博物馆

界面新闻记者 | 黄景源

界面新闻编辑 | 谢灵宁

B站up主“才疏学浅的才浅”花15天用500克黄金打出了一个三星堆黄金面具,被放置在上海博物馆东馆入口处的展柜内。到2024年2月2日开馆当日,这条视频累计观看量达1800多万,其中一条内容为“这么多锤,总有一锤与古人心意相通”的弹幕获得6万多次点赞。

从2017年9月27日打下第一根桩基算起,上博东馆在万众期待中已经蛰伏了2319天。在这样的氛围下,官方将一个复制品搬到博物馆与真品并置,试图向公众表明,上海博物馆将变得更为开放,希望与不同人群和环境对话。

变化首先体现在建筑上。

如今在上海建造一座博物馆新馆,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城市气质。

上博东馆主设计师李立认为,上海兼有江南的文人气质和精明的商业气质。映射到建筑上,首先是精致典雅,上博东馆外观是一个简洁的长方体,李立团队在此基础上做减法,往里面镂空做了一些孔洞和开放空间,看上去简洁、不张扬。

上博东馆内部。拍摄:黄景源

建筑除了好看,还一定要好用。

上博东馆内部空间丰富,体现的是一种内在的设计语言。文物展陈、储藏、修复,都需要周正、灵活且适用的空间,因此,设计团队更加注重内部的功能性设计,没有为夸张的造型付出高昂代价。

与人民广场馆“天圆地方”的设计相比,上博东馆的设计不是具象的,而是写意的。它试图用现代的设计语言,相对含蓄地表达中国的文化传统。在李立看来,这代表着两个不同时期的人的思考。

30年前,中国还没有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上博人民广场馆是第一座,那个时期解决的是收藏和展示的问题,“博物馆往往是地标性的,是高高在上的文化殿堂的形象,有一种仪式感。”

上博人民广场馆。图片来源:上海博物馆

“在地性是非常重要的。”李立认为,上海进入了城市更新的新阶段,需要更加精细地打造城市空间。现在在上海设计一座博物馆新馆,需要着眼于它如何融入城市更新的进程,如何服务于市民游客的观展和文化需求。

东馆由此体现了它最大的不同。它更加平等、包容,“这里不试图告诉你什么东西,但是它会把文化都展示在那里,融入每一个平常人的理解。”李立说。

东馆摒弃了以往的单一中心空间,取而代之的是多中心,每个楼层都有落地窗、平台和户外区域,通过这种多中心的组合,使得观众在博物馆里面不容易疲惫,能获得更多元化的观展体验。

图片来源:上海博物馆

上博东馆所在的位置,毗邻上海科技馆,与浦东新区政府、东方艺术中心、上图东馆等地标建筑遥相呼应。二三十年间,不同时期的建筑拔地而起,使得这里逐渐成为浦东文化设施的集聚地。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审美,不同的技术表达,自然会生成不同的建筑。从时间的限度看,这些丰富的建筑聚集在一起,本身就是城市生长的客观反应。”在李立看来,不同时期的建筑组合在一起,体现的是城市鲜活的生命力。

换个角度讲,上海是中国最前沿的城市,它对国际建筑设计潮流的反应是即时的,这座城市的建筑物永远跟着最新的时代趋势发展。

因此,和谐统一应该是空间上的、人文气质上的对话,并不是狭窄的建筑风格的和谐,“没有必要苛求什么风貌上的协调”。具体到上博东馆的设计上,李立表示,它本身就服从于浦东既定的城市空间布局,力求与周边建筑和环境产生对话。

在创作上博东馆的时候,设计团队更注重上博东馆和周围的城市道路是什么关系?和中轴线一侧的东方艺术中心、上海科技馆是什么关系?和南侧已经建好的三栋超高层建设又是什么关系?

上博东馆与上海科技馆一路之隔,设计团队认为,博物馆东侧面要与科技馆有一个对话空间,因此在此设计了开放的螺旋坡道,向北能看到东方艺术中心,向东能看到上海科技馆,这就是主动对话的空间设计。

到2024年2月2日,上博东馆的中国古代青铜馆终于开始投入试运行,“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等两个特展同日开放,开馆首日8000张票在五分钟内被观众抢空。按照计划,东馆将分三阶段扩大参观区域,预计在2024年底实现全面开放。

“不同于一般建筑,博物馆展厅的装修极复杂,文物布展也有精细的专业要求,我们要尊重这些规律。”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解释称,市民游客已经期待太久了,因此上博东馆赶在龙年春节前开放部分展厅,就是为了让大家在上海体验具有大都市特点的中国年味。

拍摄:黄景源

作为海内外体系最完备的中国青铜器通史陈列,此次试开放的上博东馆“青铜展厅”展示了从公元前18世纪夏晚期至公元19世纪中叶清中期的3600年间,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生、发展、演变的历程,500余件展品中一级文物达60余件,还新增战国商鞅方升、北宋大晟编钟等近百件展品。

在新的建馆理念下,本次展示在陈列结构、展品选择、阐释说明、视觉环境等多个方面都有着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例如,展柜全部采用低反射玻璃,极大地降低了反光带来的干扰。单元说明和器类说明的所有文字均更新为中英双语,生僻字皆标有汉语拼音。

拍摄:黄景源

褚晓波表示,今年上博自主策划的海内外大展将超过20个。上海博物馆馆藏丰富,新馆面积空间比原来大很多,因此文物的展出比例也有大幅度提高。实现全面开放后,上博东馆珍贵文物的展出比例将从人民广场馆的4%左右提高到10.5%。

不过,文物的展出一方面受到空间的限制,不能放得密密麻麻,否则观众参展体验不好,会看得很累。另一方面,常设展厅也需要常设常新,例如书画文物不适合长期展出,展示六个月就需要入库休息,因此上博准备了6套可供轮换的书画展品,保证观众新鲜感的同时,也让文物得以充分休息。

如果从1905年张骞在江苏南通建立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至今,中国博物馆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

截至2022年底,上海市已备案博物馆159座。按上海市常住人口2475.89万计,约每1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在长三角区域,上海市在每平方千米、每百万人拥有的定级博物馆、一级博物馆数量上皆排名第一。

作为全球中国古代艺术门类最齐全的博物馆之一,上海博物馆文物门类超过33大类,藏品总数超过102万件(套),珍贵文物近14.5万件(套)。

褚晓波说,上海博物馆的使命在于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未来,上海博物馆将形成人民广场馆、东馆、北馆“三足鼎立”的新形态,拥有不同的展览定位。

按照2022年上海文旅局的公开披露,人民广场馆以“世界文明馆”为主要定位。以馆藏1万余件(套)较成体系的外国文物为基础,启动全球文物艺术征集工作,同时加大与国际知名文物艺术机构的合作力度,引进更多高质量“对话世界”系列等特展。

东馆以“世界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为主要定位。构建海内外体系最完整的中国古代艺术通史陈列,辅以体现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特色的专题陈列,并推出全新的互动体验空间。

北馆(长江口二号古船博物馆)以“考古博物馆”为主要定位,将格外强调互动性,观众能在这里近距离体验考古过程。

作为中国最早开展国际文化交流的博物馆,上博与很多海外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据新民晚报报道,1976年至今,上博已经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精品展览,和10余家国外知名博物馆密切合作。

“上博的国际视野、国际资源的配置能力,在中国博物馆当中处于领先地位,这是上海博物馆的优势。”褚晓波说。

上博东馆。图片来源:上海博物馆

例如,计划在今年开幕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将是有史以来全球最大规模、亚洲最高等级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为承接顶级国际文物展,上博东馆在设计之初就引入UL国际认证标准,库房、展柜等硬件设施也对标国际标准。

2022年,时任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在介绍采访时曾表示,博物馆不单单是孩子的第二课堂,它还代表了我们文明的高度、我们国家的形象,体现这个城市和国家是不是有足够的吸引力。

如今,越来越多不同代际的人群涌入博物馆来上海看大展、观文博,已成为市民游客爱上上海这座城市的理由之一,逛博物馆也已从生活新风尚进阶到“精神刚需”。

2023年,上海博物馆年接待量176万人次。未来上海博物馆总建筑总面积将超20万平方米,预计年接待总量超过600万人次,届时将跻身世界博物馆前十行列。

“博物馆代表了一种持之以恒的力量,通过博物馆可以洞见这个城市和国家的底蕴。”杨志刚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在上海,怎样建造一座博物馆|上海“新”事 ③

“这里不试图告诉你什么,它会把文化都展示在那里,融入每一个平常人的理解。”

图片来源:上海博物馆

界面新闻记者 | 黄景源

界面新闻编辑 | 谢灵宁

B站up主“才疏学浅的才浅”花15天用500克黄金打出了一个三星堆黄金面具,被放置在上海博物馆东馆入口处的展柜内。到2024年2月2日开馆当日,这条视频累计观看量达1800多万,其中一条内容为“这么多锤,总有一锤与古人心意相通”的弹幕获得6万多次点赞。

从2017年9月27日打下第一根桩基算起,上博东馆在万众期待中已经蛰伏了2319天。在这样的氛围下,官方将一个复制品搬到博物馆与真品并置,试图向公众表明,上海博物馆将变得更为开放,希望与不同人群和环境对话。

变化首先体现在建筑上。

如今在上海建造一座博物馆新馆,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城市气质。

上博东馆主设计师李立认为,上海兼有江南的文人气质和精明的商业气质。映射到建筑上,首先是精致典雅,上博东馆外观是一个简洁的长方体,李立团队在此基础上做减法,往里面镂空做了一些孔洞和开放空间,看上去简洁、不张扬。

上博东馆内部。拍摄:黄景源

建筑除了好看,还一定要好用。

上博东馆内部空间丰富,体现的是一种内在的设计语言。文物展陈、储藏、修复,都需要周正、灵活且适用的空间,因此,设计团队更加注重内部的功能性设计,没有为夸张的造型付出高昂代价。

与人民广场馆“天圆地方”的设计相比,上博东馆的设计不是具象的,而是写意的。它试图用现代的设计语言,相对含蓄地表达中国的文化传统。在李立看来,这代表着两个不同时期的人的思考。

30年前,中国还没有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上博人民广场馆是第一座,那个时期解决的是收藏和展示的问题,“博物馆往往是地标性的,是高高在上的文化殿堂的形象,有一种仪式感。”

上博人民广场馆。图片来源:上海博物馆

“在地性是非常重要的。”李立认为,上海进入了城市更新的新阶段,需要更加精细地打造城市空间。现在在上海设计一座博物馆新馆,需要着眼于它如何融入城市更新的进程,如何服务于市民游客的观展和文化需求。

东馆由此体现了它最大的不同。它更加平等、包容,“这里不试图告诉你什么东西,但是它会把文化都展示在那里,融入每一个平常人的理解。”李立说。

东馆摒弃了以往的单一中心空间,取而代之的是多中心,每个楼层都有落地窗、平台和户外区域,通过这种多中心的组合,使得观众在博物馆里面不容易疲惫,能获得更多元化的观展体验。

图片来源:上海博物馆

上博东馆所在的位置,毗邻上海科技馆,与浦东新区政府、东方艺术中心、上图东馆等地标建筑遥相呼应。二三十年间,不同时期的建筑拔地而起,使得这里逐渐成为浦东文化设施的集聚地。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审美,不同的技术表达,自然会生成不同的建筑。从时间的限度看,这些丰富的建筑聚集在一起,本身就是城市生长的客观反应。”在李立看来,不同时期的建筑组合在一起,体现的是城市鲜活的生命力。

换个角度讲,上海是中国最前沿的城市,它对国际建筑设计潮流的反应是即时的,这座城市的建筑物永远跟着最新的时代趋势发展。

因此,和谐统一应该是空间上的、人文气质上的对话,并不是狭窄的建筑风格的和谐,“没有必要苛求什么风貌上的协调”。具体到上博东馆的设计上,李立表示,它本身就服从于浦东既定的城市空间布局,力求与周边建筑和环境产生对话。

在创作上博东馆的时候,设计团队更注重上博东馆和周围的城市道路是什么关系?和中轴线一侧的东方艺术中心、上海科技馆是什么关系?和南侧已经建好的三栋超高层建设又是什么关系?

上博东馆与上海科技馆一路之隔,设计团队认为,博物馆东侧面要与科技馆有一个对话空间,因此在此设计了开放的螺旋坡道,向北能看到东方艺术中心,向东能看到上海科技馆,这就是主动对话的空间设计。

到2024年2月2日,上博东馆的中国古代青铜馆终于开始投入试运行,“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等两个特展同日开放,开馆首日8000张票在五分钟内被观众抢空。按照计划,东馆将分三阶段扩大参观区域,预计在2024年底实现全面开放。

“不同于一般建筑,博物馆展厅的装修极复杂,文物布展也有精细的专业要求,我们要尊重这些规律。”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解释称,市民游客已经期待太久了,因此上博东馆赶在龙年春节前开放部分展厅,就是为了让大家在上海体验具有大都市特点的中国年味。

拍摄:黄景源

作为海内外体系最完备的中国青铜器通史陈列,此次试开放的上博东馆“青铜展厅”展示了从公元前18世纪夏晚期至公元19世纪中叶清中期的3600年间,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生、发展、演变的历程,500余件展品中一级文物达60余件,还新增战国商鞅方升、北宋大晟编钟等近百件展品。

在新的建馆理念下,本次展示在陈列结构、展品选择、阐释说明、视觉环境等多个方面都有着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例如,展柜全部采用低反射玻璃,极大地降低了反光带来的干扰。单元说明和器类说明的所有文字均更新为中英双语,生僻字皆标有汉语拼音。

拍摄:黄景源

褚晓波表示,今年上博自主策划的海内外大展将超过20个。上海博物馆馆藏丰富,新馆面积空间比原来大很多,因此文物的展出比例也有大幅度提高。实现全面开放后,上博东馆珍贵文物的展出比例将从人民广场馆的4%左右提高到10.5%。

不过,文物的展出一方面受到空间的限制,不能放得密密麻麻,否则观众参展体验不好,会看得很累。另一方面,常设展厅也需要常设常新,例如书画文物不适合长期展出,展示六个月就需要入库休息,因此上博准备了6套可供轮换的书画展品,保证观众新鲜感的同时,也让文物得以充分休息。

如果从1905年张骞在江苏南通建立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至今,中国博物馆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

截至2022年底,上海市已备案博物馆159座。按上海市常住人口2475.89万计,约每1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在长三角区域,上海市在每平方千米、每百万人拥有的定级博物馆、一级博物馆数量上皆排名第一。

作为全球中国古代艺术门类最齐全的博物馆之一,上海博物馆文物门类超过33大类,藏品总数超过102万件(套),珍贵文物近14.5万件(套)。

褚晓波说,上海博物馆的使命在于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未来,上海博物馆将形成人民广场馆、东馆、北馆“三足鼎立”的新形态,拥有不同的展览定位。

按照2022年上海文旅局的公开披露,人民广场馆以“世界文明馆”为主要定位。以馆藏1万余件(套)较成体系的外国文物为基础,启动全球文物艺术征集工作,同时加大与国际知名文物艺术机构的合作力度,引进更多高质量“对话世界”系列等特展。

东馆以“世界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为主要定位。构建海内外体系最完整的中国古代艺术通史陈列,辅以体现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特色的专题陈列,并推出全新的互动体验空间。

北馆(长江口二号古船博物馆)以“考古博物馆”为主要定位,将格外强调互动性,观众能在这里近距离体验考古过程。

作为中国最早开展国际文化交流的博物馆,上博与很多海外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据新民晚报报道,1976年至今,上博已经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精品展览,和10余家国外知名博物馆密切合作。

“上博的国际视野、国际资源的配置能力,在中国博物馆当中处于领先地位,这是上海博物馆的优势。”褚晓波说。

上博东馆。图片来源:上海博物馆

例如,计划在今年开幕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将是有史以来全球最大规模、亚洲最高等级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为承接顶级国际文物展,上博东馆在设计之初就引入UL国际认证标准,库房、展柜等硬件设施也对标国际标准。

2022年,时任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在介绍采访时曾表示,博物馆不单单是孩子的第二课堂,它还代表了我们文明的高度、我们国家的形象,体现这个城市和国家是不是有足够的吸引力。

如今,越来越多不同代际的人群涌入博物馆来上海看大展、观文博,已成为市民游客爱上上海这座城市的理由之一,逛博物馆也已从生活新风尚进阶到“精神刚需”。

2023年,上海博物馆年接待量176万人次。未来上海博物馆总建筑总面积将超20万平方米,预计年接待总量超过600万人次,届时将跻身世界博物馆前十行列。

“博物馆代表了一种持之以恒的力量,通过博物馆可以洞见这个城市和国家的底蕴。”杨志刚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