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阿里巴巴发布最新财报,速卖通AliExpress成为阿里财报最大亮点:订单增长达到60%,以全托管、半托管商品为主的Choice业务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
这其中的全托管,已然为跨境电商行业所熟知。过去的2023年,以速卖通AliExpress、Temu、Shein、Tiktok为代表的“出海四小龙”,纷纷入局全托管,用自身的供应链能力带领国内工厂集体“卷”到海外去,展现了极强的竞争力。
据数据分析机构data.ai最新发布的《2024移动市场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出海四小龙” 全球下载量激增,Shein、速卖通AliExpress、Temu和TikTok Shop霸榜了2023年全球购物类APP下载增速排行榜前4名。
而2024年开年,在经历了四个月的试运行后,速卖通AliExpress全面上线半托管服务。随后阿里国际站也推出跨境B2B的半托管模式,全国招商会至今已开到了第五场,场场爆满。继此之后,拼多多旗下跨境电商平台Temu也被曝同样正在筹备半托管,计划于3月上线。
一场关于“半托管”的新风口之战随之开启。
速卖通的60%订单增长来自哪里?
本季度,速卖通AliExpress订单强劲增长60%,阿里国际电商收入增长44%,连续6个季度超出市场预期。
速卖通AliExpress的60%强劲增长主要由Choice业务所带动。
去年3月,基于全托管的供应链升级,速卖通AliExpress在海外正式推出Choice业务,通过高性价比、高品质的商品,以及更快的物流速度、更好的客户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佳的体验。
这其中,物流服务是Choice的核心优势之一。财报显示,本季度,速卖通联合菜鸟进一步拓展全球5日达优质物流服务的范围,目前已覆盖至10个国家,全球5日达的订单量实现环比三位数的强劲增长。
2024年1月,Choice订单约占速卖通总订单量的一半。
订单快速增长和占比快速扩大,证明了速卖通全托管模式的有效。去年8月,继全托管之后,速卖通推出半托管服务,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帮助跨境商家升级物流服务。经过4个月试运行,今年1月初半托管全面上线。
据速卖通介绍,Choice业务的本质是把原来纯平台的商业模式,升级成为一个由供应链效率驱动、平台Marketplace加全托管的混合型业务模式,以最合适的方式做好平台的供给,平衡丰富度与价格。
也就是说,在国内商家侧,速卖通AliExpress用全托管的方式为商家提供物流托管、营销托管,降低商家的经营门槛,让更多的商品进入到平台;在海外消费者侧,用更稳定的商品质量、更有性价比的价格优势、持续提升的物流时效、良好的售后体验等,留住消费者。
由此,提升Choice的渗透率,让全托管商品迅速爆单。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伊始,速卖通AliExpress开始全面上线“半托管”,官方招商材料显示,半托管是对平台自运营商家物流服务的升级,简单说就是“物流托管”。与全托管相比,半托管最大的特点无疑就是灵活性。
短短一个月,阿里国际站、拼多多Temu也先后推出了各自版本的“半托管”。
“半托管”三国杀格局形成
“速卖通已经连续发了一周公告,每个公告里都是在砸钱、补贴,主要发力的就是半托管。”一位来自义乌的速卖通卖家观察到,近期平台动作频频,全面发力半托管。
而阿里国际站在广州、深圳、青岛、义乌、成都的5场半托管招商会同样场场爆满,原因在于:不仅是阿里国际站自身的商家,更多外贸商家、想出海的内贸商家都涌到现场,想要了解新风口。
那么,这个能让平台重金投注、卖家挤破头的“半托管”究竟是什么?
细看下来,速卖通的“半托管”是把物流服务拓展到POP商家,允许卖家自主定价和销售,平台则是提供物流仓配、营销活动等,提升商家自身的服务竞争力。
阿里国际站则是跨境B2B领域的第一个半托管,适用于有现货能力的B2B卖家、工厂以及想出海的内贸商家。平台提供从上门揽收、物流履约、售后保障在内的完整服务,相当于把原先门槛较高但利润丰厚的B2B出口流程简化到只需要准备好现货,然后发货就行。
Temu则面向海外有自己的仓库和物流合作商,能自行完成发货履约的跨境卖家,开启本对本。
对于商家而言,速卖通和阿里国际站的“半托管”其实都是以平台能力降低出海门槛,定价权在卖家,但Temu“半托管”则是试图开放吸收更多成熟的海外备货的卖家,定价权归属平台,这也决定了该平台在整个交易流程中仍具有较强的话语权。
那么究竟哪些商家适合半托管?相较全托管,半托管的灵活性更高,适合产品研发,灵活测款,爆款孵化还有多SKU的商品如服饰等商家。除此之外在B2B领域,阿里国际站的半托管还适合大量有出海需求的内贸商家快速转型。
半托管是各大跨境电商平台深思熟虑后的能力升级。简而言之,不管是有运营优势、有产品研发优势还是有物流优势的卖家,都可以尽其所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薄弱部分交给平台托底,同时保持自主经营。各自发挥所长,各司其职,供应链运转效率大幅提升。
对于平台而言,可以通过新模式吸引更多此前因出海的复杂流程望而却步的商家入驻,用丰富的商品留住买家,提高复购转化,供应链效率提升后又能进一步带动订单增长。
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作为跨境电商行业探索的新模式,已经迎来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触手科技是速卖通的半托管在试运行期间就加入的商家,之前在速卖通采用传统模式经营,去年9月听闻平台力推半托管模式后,当天触手科技联合创始人陈名顺就决定加入,没想到权限打开后,上架就出单,第一天就卖了300单了。
“那时候我直接打电话给运营总监,说商品马上全进半托管。”在陈名顺看来,任何电商平台的新模式都有几个月被外界了解的窗口期,这个机会就是给行动快的商家,行动越快,爆单来得也越快。
半托管展现的爆发性非常强。全面转向后,短短三个月时间,触手科技就实现了半托管日销破万单的业绩,双11期间日销甚至冲到了3万多单。现在托管业务已经占据触手科技超过60%的比例,新的一年公司正在加紧扩仓,仓储面积扩到以前的3倍,只为迎接半托管的爆发。同样的声音也出现在阿里国际站B2B半托管的招商会上,“去年全托管模式得到了有效验证,今年我们很期待半托管的流量。相比别的平台,国际站半托管商品自己定价、回款快——揽收即到账这两点,对商家非常友好。”已经在阿里国际站上深耕多年的义乌市欧驰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名洋,近段时间接到不少义乌同行咨询,他说义乌是全中国现货最丰富的城市,自带做“托管出海”的基因,“这个流量赛道不可能不加入的!”

而在阿里国际站的现场,还有一位义乌卖家同样表示:“阿里国际站要上线半托管,大家听说之后都蛮心动的,有货就能做外贸,这特别符合我们义乌商家的特点。到现场来听听细则,开年后好快速上手。”
2023年全托管成为跨境电商行业的关键词后,跨境卖家会发现,托管是未来趋势,但也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做全托管,更多卖家还是需要自己经营,形成自身可持续的生意。而速卖通和阿里国际站的半托管则从to C和to B两个角度承接了这批商家。
夯实基础,迎接“小考”
当下,“出海四小龙”加速了在海外的脚步,北美、欧洲、东南亚、韩国、拉美都能见到中国电商出海的身影,同样可以预见,未来一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即将到来的春节就是半托管物流服务的第一个关键“小考”。为了帮助商家拿下春节爆点,稳稳接住海外单量,菜鸟宣布与速卖通联合推出多重入仓保障,打响春节跨境物流保卫战。依托半托管服务,春节备货期间菜鸟与速卖通优选仓备货量同比去年增长了600%。
前端的爆发,离不开后端的支撑,在代表了基础建设和深层服务能力的履约上,速卖通是“出海四小龙“中唯一通过菜鸟形成类自建物流的平台,今年速卖通计划加大物流能力投入,继续帮助商家降低履约成本,提高消费者体验。
其国内优选仓和海外仓拓展总面积将超过100万平米,分拨中心也将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与竞争对手单纯的低价打法不同,速卖通一直在夯实既重且难的后端基础。
而春节后的3月,历来都是外贸旺季,也将成为阿里国际站半托管的关键时刻。据悉该业务首期将在B2B外贸的核心市场美加墨英法德6国上线。今年外贸商家有望通过半托管在外贸旺季迎来一波红利。
过去一年里,速卖通、阿里国际站所在的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最新财报显示,国际商业已经成为阿里旗下增速最快的业务,并成为阿里收入占比第二大的业务。
在韩国,速卖通用户规模超越Gmarket和11街,实现历史性突破跻身韩国第三大电商平台,这是韩国前三电商中首次出现海外平台。在美国,据市场数据分析平台Similarweb统计显示,速卖通成为2023年美国月平均访问量增长最快的三大网站之一。
尽管全球贸易面对着不确定性增长和层出不穷的挑战,但新一批中国外贸人正在用新平台、新模式和觉醒的用户意识、品牌意识,打开跨境生意的新天地,让中国制造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且不论“半托管”模式能否迎来想象中的成功,中国“出海四小龙”已经率先走了出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