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史上最火”春节假期,中国机场的关键拐点来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史上最火”春节假期,中国机场的关键拐点来了

中国机场正迎来重要的行业拐点。

文|市值观察 泰罗

编辑|小市妹

龙年春节,成了“史上最火”的春节假期。

根据携程发布的《2024龙年春节旅行报告》显示,2024年春节假期,国内游、出境游、入境游订单同比均大幅增长,并超2019年同期水平;国内景区门票订单同比增长超6成,境外景区门票订单较2019年增长超130%。

除了航空业加速复苏,中国机场也正在迎来重要的行业拐点,更重要的,是优质机场短期业绩反转的潜力和长期持续成长的价值。

作为航空服务业,机场显著受益于我国航空业持续繁荣的大趋势,特别是流量增长带来的非航收入增长。

对于优质机场的流量价值,张坤曾经在点评上海机场时有过深刻论述:它本质就是一个微信,把所有的基础设施、跑道建好之后,就是一个基础平台,这个平台上的所有流量都可以变现,变现的形式可以是商业,也可以是广告。

第一,它的流量是独享的,没有人跟它竞争。第二,它的流量是零成本的,甚至是负成本的。第三,它的流量是被筛选过的,而且是在封闭的空间之内,乘客没法走,流量变现的单客价值是很大的。这种流量价值,对于任何一个变现方都是极其具有吸引力的。

张坤的流量说,不仅适用于上海机场,同样适用于其他优质机场。

如果说中国上市航空公司是国航、东航和南航三强鼎立,上市机场则呈现一超多强的格局。

上海机场的一枝独秀,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独特的地缘优势和旅客结构。

比起首都机场和大兴机场的互相分流,白云机场和深圳机场乃至香港机场的互相分流,上海机场身处中国最富庶的长三角地域,几乎独占了该黄金区域的优质客流。

以2015年-2019年数据来看,上海机场的国际旅客一直接近50%左右,而首都机场和白云机场不到30%,深圳机场更是不到10%。

更重要的是,上海机场的国际航班主要面向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高端商务旅客较多,而深圳和白云机场的国际航班主要面向东南亚等国,国际旅客的消费能力比上海机场有较大差距。

作为A股市场著名大白马,上海机场的盈利能力,明显强于其他几家机场。数量更为庞大的优质客流,以及市场化定价的非航收入,成为上海机场业绩胜出的重要保证。

但上海机场并非没有压力,因为其他机场的国际旅客人数也在不断成长,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竞争无处不在。

疫情前的2017年-2019年,深圳机场的国际航线旅客增速连续3年超过30%,远高于同期上海机场平均7.24%的增速水平。

根据深圳市的规划,深圳机场到2025年旅客吞吐量将超过7000万人次,比2019年增长近40%,其中国际旅客的吞吐量将超过1000万人,比2019年增长近1倍。

2016年至2019年,白云机场国际旅客量从1352万人次提升至1871万人次,年均增速11.5%,同样高于上海机场。

四大机场中,最大变数的可能是首都机场。

这家中国旅客流量最高的机场,最近几年在资本市场一直不受待见,市值低入尘埃。除了大兴机场对客源的分流影响之外,更重要的是首都机场集团会从上市公司分流部分利润,最典型的就是免税扣点的分成,严重拉低了公司的盈利水平。

从长远来看,大兴分流了部分客源后,首都机场凭借更靠近市中心的地理优势,未来国际旅客占比可能会有较大提高。流量结构的变化,或许会让首都机场的未来业绩出现较大改观。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上海机场并非止步不前。公司目前已经吸收合并上海虹桥机场,成为国内第一家有着两大国际机场的上市公司。两家机场合并之后,凭借流量互补和资源共享,上市公司的业绩规模无疑会继续做大。

从短期复苏弹性和长期成长确定性来看,上海机场无疑仍是国内最有优势的机场,没有之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白云机场

190
  • 白云机场:2024年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20.89%
  • 白云机场2024年旅客吞吐量7636.9万人次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史上最火”春节假期,中国机场的关键拐点来了

中国机场正迎来重要的行业拐点。

文|市值观察 泰罗

编辑|小市妹

龙年春节,成了“史上最火”的春节假期。

根据携程发布的《2024龙年春节旅行报告》显示,2024年春节假期,国内游、出境游、入境游订单同比均大幅增长,并超2019年同期水平;国内景区门票订单同比增长超6成,境外景区门票订单较2019年增长超130%。

除了航空业加速复苏,中国机场也正在迎来重要的行业拐点,更重要的,是优质机场短期业绩反转的潜力和长期持续成长的价值。

作为航空服务业,机场显著受益于我国航空业持续繁荣的大趋势,特别是流量增长带来的非航收入增长。

对于优质机场的流量价值,张坤曾经在点评上海机场时有过深刻论述:它本质就是一个微信,把所有的基础设施、跑道建好之后,就是一个基础平台,这个平台上的所有流量都可以变现,变现的形式可以是商业,也可以是广告。

第一,它的流量是独享的,没有人跟它竞争。第二,它的流量是零成本的,甚至是负成本的。第三,它的流量是被筛选过的,而且是在封闭的空间之内,乘客没法走,流量变现的单客价值是很大的。这种流量价值,对于任何一个变现方都是极其具有吸引力的。

张坤的流量说,不仅适用于上海机场,同样适用于其他优质机场。

如果说中国上市航空公司是国航、东航和南航三强鼎立,上市机场则呈现一超多强的格局。

上海机场的一枝独秀,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独特的地缘优势和旅客结构。

比起首都机场和大兴机场的互相分流,白云机场和深圳机场乃至香港机场的互相分流,上海机场身处中国最富庶的长三角地域,几乎独占了该黄金区域的优质客流。

以2015年-2019年数据来看,上海机场的国际旅客一直接近50%左右,而首都机场和白云机场不到30%,深圳机场更是不到10%。

更重要的是,上海机场的国际航班主要面向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高端商务旅客较多,而深圳和白云机场的国际航班主要面向东南亚等国,国际旅客的消费能力比上海机场有较大差距。

作为A股市场著名大白马,上海机场的盈利能力,明显强于其他几家机场。数量更为庞大的优质客流,以及市场化定价的非航收入,成为上海机场业绩胜出的重要保证。

但上海机场并非没有压力,因为其他机场的国际旅客人数也在不断成长,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竞争无处不在。

疫情前的2017年-2019年,深圳机场的国际航线旅客增速连续3年超过30%,远高于同期上海机场平均7.24%的增速水平。

根据深圳市的规划,深圳机场到2025年旅客吞吐量将超过7000万人次,比2019年增长近40%,其中国际旅客的吞吐量将超过1000万人,比2019年增长近1倍。

2016年至2019年,白云机场国际旅客量从1352万人次提升至1871万人次,年均增速11.5%,同样高于上海机场。

四大机场中,最大变数的可能是首都机场。

这家中国旅客流量最高的机场,最近几年在资本市场一直不受待见,市值低入尘埃。除了大兴机场对客源的分流影响之外,更重要的是首都机场集团会从上市公司分流部分利润,最典型的就是免税扣点的分成,严重拉低了公司的盈利水平。

从长远来看,大兴分流了部分客源后,首都机场凭借更靠近市中心的地理优势,未来国际旅客占比可能会有较大提高。流量结构的变化,或许会让首都机场的未来业绩出现较大改观。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上海机场并非止步不前。公司目前已经吸收合并上海虹桥机场,成为国内第一家有着两大国际机场的上市公司。两家机场合并之后,凭借流量互补和资源共享,上市公司的业绩规模无疑会继续做大。

从短期复苏弹性和长期成长确定性来看,上海机场无疑仍是国内最有优势的机场,没有之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