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苹果勇闯巨头坟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苹果勇闯巨头坟场

未来十年核心战略之一。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范剑磊

文|巨潮 谢泽锋

编辑|杨旭然

预售即售罄后,苹果Vision Pro遭到了一波退货潮,被吐槽“笨重、头晕、缺乏性价比”。Meta CEO扎克伯格认为自家的Quest 3更好,埃隆·马斯克则表示“还差点意思”。

就像当年的iPhone1,Vision Pro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用意义。

早在2005年,乔布斯在一次采访中畅想过这样一种产品——“视频耳机”。

“你可以把它装在口袋里随身携带,戴上后可以看到家里50寸离子电视同样能看到的东西。就像一个巨大的护目镜。"

跨越19年之后,苹果头显Vision Pro在2024年1月19日开启预售,不到五分钟,服务器被挤爆,半小时直接售罄。这是MR作为一个产业所展示出的又一个高光时刻。

2012年年底,帕尔默·拉奇在众筹网站上发布了Oculus的原型机,开启了科技界向虚拟现实进发的新纪元。

此后,字节跳动、Meta、微软、索尼等等大厂纷纷进场布局,由此衍生的VR/AR、元宇宙、MR等等产业方向,不断挑动着资本市场的神经,但结局大多不堪。此时,苹果Vision Pro横空出世,完成了乔布斯遗愿之外,更重要的意义是在产业寒冬中点燃了一把火。

只是,苹果目前的股价已经回到了2022年年初的高点,Vision Pro并未展现出助推股价的能量,巴菲特也开始减持苹果股份;但另一边,苹果MR却似乎侧面引起投资者对Meta的关注——后者股价刚刚完成了史诗级别的大翻盘。

这种大背景之下,苹果的任务是艰巨的:勇闯一个布满了无数失败的巨头坟场。

01 Vision Pro=初代iPhone?象征性意义大于实际应用的价值

果粉们的热情一度挤爆了服务器。佩戴Vision Pro变成一种时尚,抢购成功的科技爱好者头戴Vision Pro坐地铁、过马路、看电影、健身房撸铁,解锁各种体验方式。

智能手机在主要经济体市场趋于饱和,加上安卓阵营的友商们强势反弹,作为苹果营收主力军的iphone逐渐碰到增长天花板。

目前,智能机硬件升级陷入瓶颈期,挤牙膏式的换代加上不少的bug,15系列销量并不尽如人意,甚至临近春节,苹果官网启动了罕见的打折促销活动。

虽然2023年苹果手机在全球市场依旧强势,但在最为重要的中国市场,其市场份额下滑了2.2%。

在这个关键的临界点,MR(混合现实)头显产品被视作苹果未来十年的核心战略之一。

Vision Pro之于苹果更像是初代iPhone,就像埃隆·马斯克在初次体验后所评论的那样:“感觉还差点意思,并没有让我眼前一亮。但曾经iPhone 1也并不出色,它的实用性低于其他产品,但到了iPhone3,无疑是最好的智能手机”。

科技大厂们探索虚拟现实十余年之久,苹果并非先行者,Vision Pro也有不少“槽点”:价格昂贵,设置过程漫长,不够流畅,黑夜里手势操作失灵,适配的应用太稀少,长期佩戴会产生晕眩感觉,超过600g的重量,戴起来并不舒服。

但其中也有许多“黑科技”,比如眼球和手势追踪;搭载的两个微型OLED屏幕,集成了2300万像素,相当于给每个眼睛一个4K电视,内置苹果自家的M2芯片和全新的R1芯片, 可以在12毫秒内传输新图像到显示屏,显著减少延迟。

而且,囿于工艺相当复杂、Micro OLED显示屏产量不足,大规模量产并不现实。据说,苹果最初希望每年销售300万台,后来削减至100万台,之后又再降至首批备货40万台。

再加上,VR产品并非手机那样的必需品。这些都决定了Vision Pro短期内不会大幅放量。

Vision Pro的象征性意义要大于实际应用的价值。硅谷管理大师杰弗里·摩尔在其著作《跨越鸿沟》中指出,一款技术型产品要实现大众普及,要先经历2.5%的技术狂热者尝鲜;紧接着,随着技术进步、产品更加好用,会吸引13.5%的早期用户;随后,渗透率会逐渐增加,最终成为大众日常使用的产品。

有调查数据显示,目前美国13%的家庭有VR头显,其中70%用来玩游戏。也就是说,VR产品来到了跨越鸿沟的关键拐点。段永平就认为,参照iPhone目前约13亿的全球活跃用户,如果1%的iPhone用户购买,那就是1300万。他估计3-5年内,Vision Pro就会千万级的产品。

按照2.5-3万/台的价格计算,VR设备每年将给苹果贡献3250亿元-3900亿元的收入,将超过Mac,成为苹果第二大单品。

02 空间计算时代,彻底改变了智能设备的交互逻辑

从PC到智能手机再到MR设备,可以理解为个人计算、移动计算跨越到空间计算时代的跃迁,原本简单的人机交互升级为“人+机+环境”的多维度交互。

可以将其想象成《三体》中的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展开。此前,用户只能盯着PC和手机的屏幕操作,戴上Vision Pro,用户随即进入三维空间,周围的空间就会被利用起来。

这彻底改变了智能设备的交互逻辑,使得数字内容与物理空间无缝融合。

当用户同时打开多个窗口时,页面不再像手机上相互重叠,而是可以在现实空间中放大、缩小、旋转、倾斜,人们还可以用眼睛、手来控制,这种极为神奇的感觉是其他科技产品无法提供的。

苹果为此研发了适配Vision Pro的空间计算操作系统Vision OS,并公布了诸多底层开发工具和框架,力图打造Vision软硬件生态。这套空间计算操作系统脱胎于苹果母体,与iPhone、iPad、Mac完美融合。

得益于数量庞大的苹果拥趸,苹果公司正试图引领空间计算时代。

过去十余年,VR硬件的性能限制和内容匮乏,是VR产业无法逾越的两座大山。即便Meta、字节跳动强势入局,行业经历短暂辉煌,又再度沉寂。PICO CEO周宏伟就曾指出,“大家对VR行业和市场的发展估计得比较乐观,实际发展没有那么快。”

全球VR/AR设备出货量在2021年达到1123万台的高峰后,随后连续两年下滑,2023年下探至810万台。

在很多人看来,VR头盔有些鸡肋,人们不愿支付高溢价购买这类较为昂贵的产品。时至今日,VR设备还未完成从科技先锋者购买到大众消费品的过渡期。

2022年,元宇宙昙花一现,随后便陷入几乎无人问津的地步:Meta开启了两轮大裁员,波及人数超过2万人;PICO优化300余人,整体占比约为23%;微软解散了成立仅4个月的工业元宇宙团队;腾讯裁撤了元宇宙XR部门;快手和爱奇艺的元宇宙业务也进入暂停或解散状态;百度“希壤”负责人马杰从百度离职转战AIGC。

这些信息都表明,VR这件事,比打造一款新型智能手机要难的多。Meta入局至今,仍然靠广告收入稳定基本盘,在虚拟现实领域仍没有太深厚的护城河。

苹果无疑是全球科技领域具有标杆性和引领性意义的巨头。相比Meta、字节跳动、百度等玩家,它在软件应用层、硬件芯片自研、品质把控、工业设计等都处于领先地位。比如, Vision OS类似于iOS/iPad OS/Mac OS在3D空间中的移植,果粉们在使用Vision Pro时就会更加顺手,不会产生太强的“违和感”。

在行业下行周期,苹果酝酿多年的MR产品终于问世,对于行业来说是一剂急需的强心针。

03 下一个十年,未来十年的终极夙愿

有点像埃隆·马斯克在创办特斯拉时确定的“三步走”战略,先推出一款超豪华车Roadster,谋定高端形象,后续再打造更畅销的大众车型,提升销量和规模。苹果也在遵循这个顺序。

但作为一个被寄予厚望的品类,MR类设备的整体出货量着实少得可怜。2023年全球卖出的虚拟设备还不及游戏机——尽管日趋式微,任天堂掌机Switch年度出货量依然有1590万台,索尼Play Station 5全球出货量连续高增至2164万部,而VR+AR仅有810万台。

这样的市场规模如果持续下去,根本无法支撑一个行业的长期繁盛,也不能帮助苹果这样的巨头再次起舞。

近些年,iPhone更新被吐槽缺乏创新力,Mac变得更重臃肿——你甚至可以把这几代产品看成一个产品,改变的只是内部算力的提升。

如今苹果M系列芯片的日臻纯熟,迈进三维空间成为了苹果最核心的创新方向。

得益于苹果强大的号召力,目前适配Vision Pro的应用正稳步进行,微软、迪士尼等行业龙头都开始和苹果合作。

目前苹果自家的iWork套件中,初期只有Keynote一款应用原生支持Vision Pro。微软则显得非常积极,Office生产力工具不仅全套适配,而且可以在和团队视频通话时,进行沉浸式讨论、演示和调整。

而且,相比iPhone,Vision Pro的潜力不仅体现在C端的游戏、音乐、影音视听等层面,更重要的则是帮助苹果打开通往B端市场的大门。

特别在教育、工业设计、机械维修、医疗等领域,MR都拥有巨大的想象空间。譬如,在手术时,借助实时生成的人体器官3D影像,可以辅助医生做出更加精确的决策,大幅缩短手术时长。

苹果已经和爱思唯尔合作研发了医学教育软件Complete Heart X,通过3D模型和动画帮助医学生理解心脏病,打破传统的二维教学限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心脏纤维性颤动等医学问题。

在空间计算的基础上,Vision Pro还可以将苹果全套产品映射到一个大空间,即实现One-for-all,涵盖iPhone的摄像品质,全系列兼容的App体系,AirPods的空间音频。同时Vision OS的愿景就是成为苹果的All-in-one OS。

这可能就是苹果未来十年的终极夙愿。

但能够利用空间计算特性的应用还很稀少,而且要想实现完美展示也颇具挑战。比如,全球三家大流媒体公司Netflix、YouTube和Spotify都表示,不会推出Vision OS软件,也不会让其iPad应用程序在Vision Pro上运行。

第三方适配的软件和服务短缺,导致其仍然是一个非常小众的产品。

另外,Vision Pro还未在中国发售,受制于一些限制条件,整体功能也可能会有缩水,因此在中国地区的销售情况也不能太过乐观。

04 写在最后

在后乔布斯时代,苹果的产品被吐槽缺乏创新力。库克领导下,苹果靠着精准的刀法上下收割业绩,但始终未有新的重磅产品问世。这导致虽然其股价不断上涨,但相比微软、英伟达的火爆行情要暗淡不少。

移动互联网时代,苹果称王,成为全世界最具价值的企业,但在VR、或是未来的AI时代,苹果都并非引领者,这是苹果商业帝国最大的隐忧。

需要指出的是,每一款新生事物在诞生之初通常不会好用,这在科技产业中尤其明显,既要足够新颖超前,又要足够适应消费者简单操作易上手的需求,是极其艰难,很少两全的。

身处全球科技最前沿,苹果没有老路可走,也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基业如此庞大的苹果敢于在众多企业折戟VR之后迈出这一步,值得尊敬和掌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苹果

6.2k
  • 苹果在中国又开一店,2025年还得卖更多iPhone才行
  • 新加坡网安局提示苹果iMessage用户警惕新型钓鱼诈骗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苹果勇闯巨头坟场

未来十年核心战略之一。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范剑磊

文|巨潮 谢泽锋

编辑|杨旭然

预售即售罄后,苹果Vision Pro遭到了一波退货潮,被吐槽“笨重、头晕、缺乏性价比”。Meta CEO扎克伯格认为自家的Quest 3更好,埃隆·马斯克则表示“还差点意思”。

就像当年的iPhone1,Vision Pro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用意义。

早在2005年,乔布斯在一次采访中畅想过这样一种产品——“视频耳机”。

“你可以把它装在口袋里随身携带,戴上后可以看到家里50寸离子电视同样能看到的东西。就像一个巨大的护目镜。"

跨越19年之后,苹果头显Vision Pro在2024年1月19日开启预售,不到五分钟,服务器被挤爆,半小时直接售罄。这是MR作为一个产业所展示出的又一个高光时刻。

2012年年底,帕尔默·拉奇在众筹网站上发布了Oculus的原型机,开启了科技界向虚拟现实进发的新纪元。

此后,字节跳动、Meta、微软、索尼等等大厂纷纷进场布局,由此衍生的VR/AR、元宇宙、MR等等产业方向,不断挑动着资本市场的神经,但结局大多不堪。此时,苹果Vision Pro横空出世,完成了乔布斯遗愿之外,更重要的意义是在产业寒冬中点燃了一把火。

只是,苹果目前的股价已经回到了2022年年初的高点,Vision Pro并未展现出助推股价的能量,巴菲特也开始减持苹果股份;但另一边,苹果MR却似乎侧面引起投资者对Meta的关注——后者股价刚刚完成了史诗级别的大翻盘。

这种大背景之下,苹果的任务是艰巨的:勇闯一个布满了无数失败的巨头坟场。

01 Vision Pro=初代iPhone?象征性意义大于实际应用的价值

果粉们的热情一度挤爆了服务器。佩戴Vision Pro变成一种时尚,抢购成功的科技爱好者头戴Vision Pro坐地铁、过马路、看电影、健身房撸铁,解锁各种体验方式。

智能手机在主要经济体市场趋于饱和,加上安卓阵营的友商们强势反弹,作为苹果营收主力军的iphone逐渐碰到增长天花板。

目前,智能机硬件升级陷入瓶颈期,挤牙膏式的换代加上不少的bug,15系列销量并不尽如人意,甚至临近春节,苹果官网启动了罕见的打折促销活动。

虽然2023年苹果手机在全球市场依旧强势,但在最为重要的中国市场,其市场份额下滑了2.2%。

在这个关键的临界点,MR(混合现实)头显产品被视作苹果未来十年的核心战略之一。

Vision Pro之于苹果更像是初代iPhone,就像埃隆·马斯克在初次体验后所评论的那样:“感觉还差点意思,并没有让我眼前一亮。但曾经iPhone 1也并不出色,它的实用性低于其他产品,但到了iPhone3,无疑是最好的智能手机”。

科技大厂们探索虚拟现实十余年之久,苹果并非先行者,Vision Pro也有不少“槽点”:价格昂贵,设置过程漫长,不够流畅,黑夜里手势操作失灵,适配的应用太稀少,长期佩戴会产生晕眩感觉,超过600g的重量,戴起来并不舒服。

但其中也有许多“黑科技”,比如眼球和手势追踪;搭载的两个微型OLED屏幕,集成了2300万像素,相当于给每个眼睛一个4K电视,内置苹果自家的M2芯片和全新的R1芯片, 可以在12毫秒内传输新图像到显示屏,显著减少延迟。

而且,囿于工艺相当复杂、Micro OLED显示屏产量不足,大规模量产并不现实。据说,苹果最初希望每年销售300万台,后来削减至100万台,之后又再降至首批备货40万台。

再加上,VR产品并非手机那样的必需品。这些都决定了Vision Pro短期内不会大幅放量。

Vision Pro的象征性意义要大于实际应用的价值。硅谷管理大师杰弗里·摩尔在其著作《跨越鸿沟》中指出,一款技术型产品要实现大众普及,要先经历2.5%的技术狂热者尝鲜;紧接着,随着技术进步、产品更加好用,会吸引13.5%的早期用户;随后,渗透率会逐渐增加,最终成为大众日常使用的产品。

有调查数据显示,目前美国13%的家庭有VR头显,其中70%用来玩游戏。也就是说,VR产品来到了跨越鸿沟的关键拐点。段永平就认为,参照iPhone目前约13亿的全球活跃用户,如果1%的iPhone用户购买,那就是1300万。他估计3-5年内,Vision Pro就会千万级的产品。

按照2.5-3万/台的价格计算,VR设备每年将给苹果贡献3250亿元-3900亿元的收入,将超过Mac,成为苹果第二大单品。

02 空间计算时代,彻底改变了智能设备的交互逻辑

从PC到智能手机再到MR设备,可以理解为个人计算、移动计算跨越到空间计算时代的跃迁,原本简单的人机交互升级为“人+机+环境”的多维度交互。

可以将其想象成《三体》中的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展开。此前,用户只能盯着PC和手机的屏幕操作,戴上Vision Pro,用户随即进入三维空间,周围的空间就会被利用起来。

这彻底改变了智能设备的交互逻辑,使得数字内容与物理空间无缝融合。

当用户同时打开多个窗口时,页面不再像手机上相互重叠,而是可以在现实空间中放大、缩小、旋转、倾斜,人们还可以用眼睛、手来控制,这种极为神奇的感觉是其他科技产品无法提供的。

苹果为此研发了适配Vision Pro的空间计算操作系统Vision OS,并公布了诸多底层开发工具和框架,力图打造Vision软硬件生态。这套空间计算操作系统脱胎于苹果母体,与iPhone、iPad、Mac完美融合。

得益于数量庞大的苹果拥趸,苹果公司正试图引领空间计算时代。

过去十余年,VR硬件的性能限制和内容匮乏,是VR产业无法逾越的两座大山。即便Meta、字节跳动强势入局,行业经历短暂辉煌,又再度沉寂。PICO CEO周宏伟就曾指出,“大家对VR行业和市场的发展估计得比较乐观,实际发展没有那么快。”

全球VR/AR设备出货量在2021年达到1123万台的高峰后,随后连续两年下滑,2023年下探至810万台。

在很多人看来,VR头盔有些鸡肋,人们不愿支付高溢价购买这类较为昂贵的产品。时至今日,VR设备还未完成从科技先锋者购买到大众消费品的过渡期。

2022年,元宇宙昙花一现,随后便陷入几乎无人问津的地步:Meta开启了两轮大裁员,波及人数超过2万人;PICO优化300余人,整体占比约为23%;微软解散了成立仅4个月的工业元宇宙团队;腾讯裁撤了元宇宙XR部门;快手和爱奇艺的元宇宙业务也进入暂停或解散状态;百度“希壤”负责人马杰从百度离职转战AIGC。

这些信息都表明,VR这件事,比打造一款新型智能手机要难的多。Meta入局至今,仍然靠广告收入稳定基本盘,在虚拟现实领域仍没有太深厚的护城河。

苹果无疑是全球科技领域具有标杆性和引领性意义的巨头。相比Meta、字节跳动、百度等玩家,它在软件应用层、硬件芯片自研、品质把控、工业设计等都处于领先地位。比如, Vision OS类似于iOS/iPad OS/Mac OS在3D空间中的移植,果粉们在使用Vision Pro时就会更加顺手,不会产生太强的“违和感”。

在行业下行周期,苹果酝酿多年的MR产品终于问世,对于行业来说是一剂急需的强心针。

03 下一个十年,未来十年的终极夙愿

有点像埃隆·马斯克在创办特斯拉时确定的“三步走”战略,先推出一款超豪华车Roadster,谋定高端形象,后续再打造更畅销的大众车型,提升销量和规模。苹果也在遵循这个顺序。

但作为一个被寄予厚望的品类,MR类设备的整体出货量着实少得可怜。2023年全球卖出的虚拟设备还不及游戏机——尽管日趋式微,任天堂掌机Switch年度出货量依然有1590万台,索尼Play Station 5全球出货量连续高增至2164万部,而VR+AR仅有810万台。

这样的市场规模如果持续下去,根本无法支撑一个行业的长期繁盛,也不能帮助苹果这样的巨头再次起舞。

近些年,iPhone更新被吐槽缺乏创新力,Mac变得更重臃肿——你甚至可以把这几代产品看成一个产品,改变的只是内部算力的提升。

如今苹果M系列芯片的日臻纯熟,迈进三维空间成为了苹果最核心的创新方向。

得益于苹果强大的号召力,目前适配Vision Pro的应用正稳步进行,微软、迪士尼等行业龙头都开始和苹果合作。

目前苹果自家的iWork套件中,初期只有Keynote一款应用原生支持Vision Pro。微软则显得非常积极,Office生产力工具不仅全套适配,而且可以在和团队视频通话时,进行沉浸式讨论、演示和调整。

而且,相比iPhone,Vision Pro的潜力不仅体现在C端的游戏、音乐、影音视听等层面,更重要的则是帮助苹果打开通往B端市场的大门。

特别在教育、工业设计、机械维修、医疗等领域,MR都拥有巨大的想象空间。譬如,在手术时,借助实时生成的人体器官3D影像,可以辅助医生做出更加精确的决策,大幅缩短手术时长。

苹果已经和爱思唯尔合作研发了医学教育软件Complete Heart X,通过3D模型和动画帮助医学生理解心脏病,打破传统的二维教学限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心脏纤维性颤动等医学问题。

在空间计算的基础上,Vision Pro还可以将苹果全套产品映射到一个大空间,即实现One-for-all,涵盖iPhone的摄像品质,全系列兼容的App体系,AirPods的空间音频。同时Vision OS的愿景就是成为苹果的All-in-one OS。

这可能就是苹果未来十年的终极夙愿。

但能够利用空间计算特性的应用还很稀少,而且要想实现完美展示也颇具挑战。比如,全球三家大流媒体公司Netflix、YouTube和Spotify都表示,不会推出Vision OS软件,也不会让其iPad应用程序在Vision Pro上运行。

第三方适配的软件和服务短缺,导致其仍然是一个非常小众的产品。

另外,Vision Pro还未在中国发售,受制于一些限制条件,整体功能也可能会有缩水,因此在中国地区的销售情况也不能太过乐观。

04 写在最后

在后乔布斯时代,苹果的产品被吐槽缺乏创新力。库克领导下,苹果靠着精准的刀法上下收割业绩,但始终未有新的重磅产品问世。这导致虽然其股价不断上涨,但相比微软、英伟达的火爆行情要暗淡不少。

移动互联网时代,苹果称王,成为全世界最具价值的企业,但在VR、或是未来的AI时代,苹果都并非引领者,这是苹果商业帝国最大的隐忧。

需要指出的是,每一款新生事物在诞生之初通常不会好用,这在科技产业中尤其明显,既要足够新颖超前,又要足够适应消费者简单操作易上手的需求,是极其艰难,很少两全的。

身处全球科技最前沿,苹果没有老路可走,也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基业如此庞大的苹果敢于在众多企业折戟VR之后迈出这一步,值得尊敬和掌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