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观察】蒙古国遭遇50年不遇雪灾,“白色极寒”再次敲响警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观察】蒙古国遭遇50年不遇雪灾,“白色极寒”再次敲响警钟

过度依赖放牧、采矿、伐木等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蒙古国草原退化问题恶化。蒙古国正鼓励更多外国资本进入非矿业部门。

2024年2月8日,蒙古Tuv Aimak,蒙古定居点。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陈升龙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蒙古国全境正在经历罕见的极寒和暴风雪天气,严重影响农业、交通等部门以及民众的日常生活。这同时也引发人们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以及该国经济结构的思考。

蒙古国气象与环境监测局2024年2月20日通报,自2023年入冬以来,全国平均降雪量创下1975年以来的最高纪录,80%以上国土至今仍被大雪覆盖,多地积雪厚度达到1米。全国已进入防灾高度戒备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约67万头牲畜在极寒中死亡。蒙古国政府2023年底的普查数据显示,该国牲畜存栏量约为6470万头。在牧区,积雪覆盖着大量羊的尸体,那些存活的则在寒风中艰难地寻找雪堆下的食物。

气象部门预测,该国大部分地区21日起再次迎来暴风雪天气,并持续至本月23日。而牲畜死亡率的峰值预计将出现在4月之前。

“白色极寒”威胁生计

造成这个内陆国极端气候频发的原因,包括地理位置以及众所周知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蒙古国每年还要经历高温热浪和干旱的恶性循环。除了冬季雪灾,由于草原退化,近几年春季蒙古国都遭遇了沙尘暴,东亚邻国也深受其害。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OHCA)的数据显示,在过去80年里,该国的平均气温上升了2.46摄氏度,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初冬大量积雪会在气温回升中短暂解冻,但很快又出现的严寒天导致这些解冻了的积雪变得更坚硬,牲畜不能获得地上的食物。而在此之前一般还会出现极度干燥的夏季,牲畜无法提前摄入能量来源,加剧了它们在极端寒冷情况下的死亡。

蒙古语有一个名词“dzud”用于特指这种天气模式,其中程度最恶劣的被称为“白色极寒”(tsagaan dzud)。资料显示,21世纪之前,“白色极寒”平均每10年发生一两次。但在过去10年中,该国已经历了6次。在2010年“白色极寒”肆虐期间,蒙古国损失了约1030万头牲畜,28%人口受灾。

自2015年以来,气候变化影响加剧。与大多数国家一样,蒙古国出现季节紊乱,夏季更为干旱,随后的严冬加剧,对弱势牧民家庭的生计威胁不断升级。

蒙古国至今仍保留着游牧传统。由于地广人稀,冬季持续时间较长,畜牧业生产仍以自然放养为主,难以实现大规模现代化生产,对自然气候极度敏感。该国总人口约为348万,每4个人中就有一人从事畜牧业。

尽管2023年的夏季降雨充足,但在接下来的数个月里气温骤降,11月初出现暴风雪,随后气温反常迅速上升,导致雪融化,随后又持续了一段时间的极端寒冷。这一反反复复的过程持续到了12月下半月,进入典型的“白色极寒”。

为了减少天灾造成的伤害,牧民们往往会在夏季提前应对,包括准备额外饲料、清库存、扑杀老弱牲畜,以及购买保险。但当极端天气早已成为常态,任何人为的准备工作似乎都显得微不足道。

蒙古国极寒和拉美各国极端高温、干旱,突显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复杂性,也对现有的治理系统提出了挑战。迫在眉睫的是,各国至少应该更好地为此类极端天气事件做准备,例如强化基础设施、加强预警和采取全面灾害管理。

摆脱单一发展模式

随着上世纪的政治制度转轨,苏联式的“安全网”牧业合作社解散,蒙古国牧民们所需的饲料、兽医护理等资源无法得到保障。

过度依赖放牧、采矿、伐木等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蒙古国草原退化问题恶化。该国曾有80%的国土被草原覆盖,但目前70%的草原已经遭到破坏。

2000年开始,蒙古国采矿业迅速扩张,以及牧群等收入来源在越来越频繁的极寒天气中冻死,大量牧民无奈放弃生计,到首都乌兰巴托及周边地区定居,这里居住着全国近一半人口。部分年轻劳动力甚至到海外谋生,包括韩国、俄罗斯、捷克。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移民汇款规模占蒙古国GDP的4.12%。

像沙特等资源大国一样,蒙古国正试图摆脱过度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

十多年前,蒙古国曾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GDP增长率维持在双位数。此后该国遭遇“能源诅咒”,大型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增长开始放缓,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逐步变弱,海外直接投资直接腰斩。

随后蒙古国政府开始寻求经济多样化。2016年至2020年间,该国重点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包括修建了连接21个省与乌兰巴托的高速公路网络。

随着各国新冠疫情管控逐步放开,2023年蒙古国的煤炭产量和出口量,以及与采矿生产和出口相关的运输服务都有所增长,且铜出口保持稳定,当年的GDP增速超预期达到7%,创下5年新高。其中煤炭出口额为88亿美元,占其出口总收入152亿美元的一半以上。

为确保长期粮食安全和经济多样化,蒙古国政府邀请更多来自中国的资本投入到非矿业部门中。2023年3月,亚洲开发银行向蒙古国投入4.48亿美元,以发展绿色能源及升级畜牧业。

此外,欧美制裁使得另谋能源出口和航线目的地的俄罗斯寻找更多出路,邻近的蒙古国意外收获更多机会。《南华早报》引述2023年11月蒙古国有关部门的消息称,该国正计划新建7个陆港,以扩大与中俄的贸易。去年8月,蒙古国总理罗布桑那木斯来·奥云额尔登访美,寻求加强在民用航空和稀土开采领域的合作。

世界银行在去年的报告中指出,随着采矿产量的增加,预计2024-2025年蒙古国经济将继续保持高增长,但同时也敦促其进一步进行经济多样化的改革,以便增强抵御内外风险,以及气候冲击的能力。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观察】蒙古国遭遇50年不遇雪灾,“白色极寒”再次敲响警钟

过度依赖放牧、采矿、伐木等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蒙古国草原退化问题恶化。蒙古国正鼓励更多外国资本进入非矿业部门。

2024年2月8日,蒙古Tuv Aimak,蒙古定居点。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陈升龙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蒙古国全境正在经历罕见的极寒和暴风雪天气,严重影响农业、交通等部门以及民众的日常生活。这同时也引发人们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以及该国经济结构的思考。

蒙古国气象与环境监测局2024年2月20日通报,自2023年入冬以来,全国平均降雪量创下1975年以来的最高纪录,80%以上国土至今仍被大雪覆盖,多地积雪厚度达到1米。全国已进入防灾高度戒备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约67万头牲畜在极寒中死亡。蒙古国政府2023年底的普查数据显示,该国牲畜存栏量约为6470万头。在牧区,积雪覆盖着大量羊的尸体,那些存活的则在寒风中艰难地寻找雪堆下的食物。

气象部门预测,该国大部分地区21日起再次迎来暴风雪天气,并持续至本月23日。而牲畜死亡率的峰值预计将出现在4月之前。

“白色极寒”威胁生计

造成这个内陆国极端气候频发的原因,包括地理位置以及众所周知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蒙古国每年还要经历高温热浪和干旱的恶性循环。除了冬季雪灾,由于草原退化,近几年春季蒙古国都遭遇了沙尘暴,东亚邻国也深受其害。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OHCA)的数据显示,在过去80年里,该国的平均气温上升了2.46摄氏度,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初冬大量积雪会在气温回升中短暂解冻,但很快又出现的严寒天导致这些解冻了的积雪变得更坚硬,牲畜不能获得地上的食物。而在此之前一般还会出现极度干燥的夏季,牲畜无法提前摄入能量来源,加剧了它们在极端寒冷情况下的死亡。

蒙古语有一个名词“dzud”用于特指这种天气模式,其中程度最恶劣的被称为“白色极寒”(tsagaan dzud)。资料显示,21世纪之前,“白色极寒”平均每10年发生一两次。但在过去10年中,该国已经历了6次。在2010年“白色极寒”肆虐期间,蒙古国损失了约1030万头牲畜,28%人口受灾。

自2015年以来,气候变化影响加剧。与大多数国家一样,蒙古国出现季节紊乱,夏季更为干旱,随后的严冬加剧,对弱势牧民家庭的生计威胁不断升级。

蒙古国至今仍保留着游牧传统。由于地广人稀,冬季持续时间较长,畜牧业生产仍以自然放养为主,难以实现大规模现代化生产,对自然气候极度敏感。该国总人口约为348万,每4个人中就有一人从事畜牧业。

尽管2023年的夏季降雨充足,但在接下来的数个月里气温骤降,11月初出现暴风雪,随后气温反常迅速上升,导致雪融化,随后又持续了一段时间的极端寒冷。这一反反复复的过程持续到了12月下半月,进入典型的“白色极寒”。

为了减少天灾造成的伤害,牧民们往往会在夏季提前应对,包括准备额外饲料、清库存、扑杀老弱牲畜,以及购买保险。但当极端天气早已成为常态,任何人为的准备工作似乎都显得微不足道。

蒙古国极寒和拉美各国极端高温、干旱,突显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复杂性,也对现有的治理系统提出了挑战。迫在眉睫的是,各国至少应该更好地为此类极端天气事件做准备,例如强化基础设施、加强预警和采取全面灾害管理。

摆脱单一发展模式

随着上世纪的政治制度转轨,苏联式的“安全网”牧业合作社解散,蒙古国牧民们所需的饲料、兽医护理等资源无法得到保障。

过度依赖放牧、采矿、伐木等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蒙古国草原退化问题恶化。该国曾有80%的国土被草原覆盖,但目前70%的草原已经遭到破坏。

2000年开始,蒙古国采矿业迅速扩张,以及牧群等收入来源在越来越频繁的极寒天气中冻死,大量牧民无奈放弃生计,到首都乌兰巴托及周边地区定居,这里居住着全国近一半人口。部分年轻劳动力甚至到海外谋生,包括韩国、俄罗斯、捷克。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移民汇款规模占蒙古国GDP的4.12%。

像沙特等资源大国一样,蒙古国正试图摆脱过度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

十多年前,蒙古国曾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GDP增长率维持在双位数。此后该国遭遇“能源诅咒”,大型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增长开始放缓,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逐步变弱,海外直接投资直接腰斩。

随后蒙古国政府开始寻求经济多样化。2016年至2020年间,该国重点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包括修建了连接21个省与乌兰巴托的高速公路网络。

随着各国新冠疫情管控逐步放开,2023年蒙古国的煤炭产量和出口量,以及与采矿生产和出口相关的运输服务都有所增长,且铜出口保持稳定,当年的GDP增速超预期达到7%,创下5年新高。其中煤炭出口额为88亿美元,占其出口总收入152亿美元的一半以上。

为确保长期粮食安全和经济多样化,蒙古国政府邀请更多来自中国的资本投入到非矿业部门中。2023年3月,亚洲开发银行向蒙古国投入4.48亿美元,以发展绿色能源及升级畜牧业。

此外,欧美制裁使得另谋能源出口和航线目的地的俄罗斯寻找更多出路,邻近的蒙古国意外收获更多机会。《南华早报》引述2023年11月蒙古国有关部门的消息称,该国正计划新建7个陆港,以扩大与中俄的贸易。去年8月,蒙古国总理罗布桑那木斯来·奥云额尔登访美,寻求加强在民用航空和稀土开采领域的合作。

世界银行在去年的报告中指出,随着采矿产量的增加,预计2024-2025年蒙古国经济将继续保持高增长,但同时也敦促其进一步进行经济多样化的改革,以便增强抵御内外风险,以及气候冲击的能力。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