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深度观察丨2017,国产漫改真人剧黎明将至?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深度观察丨2017,国产漫改真人剧黎明将至?

2016年,IP依然是泛娱乐行业的主角,网络剧的改编源头也从最初的小说IP扩大到目前漫画、动漫、游戏、电影等等百花齐放的格局。

文 │ 东吴道士

回顾整个2016年,IP依然是泛娱乐行业的主角,网络剧的改编源头也从最初的小说IP扩大到目前漫画、动漫、游戏、电影等等百花齐放的格局。随着近几年二次元文化进入主流视野关注,ACG类IP正在以一种新的姿态进入影视圈。

网剧《画江湖之不良人》在2016年被媒体提了很多次,虽然从播放量上看,两季将近11亿的成绩在2016年并不算突出,但其最初面世时的口碑与热度无异于一剂强心针,给了许多人次元破壁的信心。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立项的漫改真人剧已有近三十部,其中不乏一些在动漫领域颇有影响的大作,如腾讯顶级IP《尸兄》、老牌国漫《秦时明月》第二部、有妖气上广受追捧的《镇魂街》、夏达长篇古风漫画《长歌行》,乃至一些来自日本、韩国的漫画作品。可以预见,2017年和2018年的影视市场将刮起一阵二次元风潮,令人期待。届时我们再回头评价《不良人》,它的开拓性意义将更加清晰。

漫改真人剧的兴起,为何发生在这个时间点?

 

年轻的观众正在经历一个不同以往的阶段:以前,动漫就只是动漫,电视剧就只是电视剧,两者像是不同的世界,不会发生交集。而现在,改变已经开始,昨天还以平面形象或3D建模方式存在的虚拟人物,今天就将活生生出现在真人剧中。漫画、动画、网剧、电视剧、电影的联系从未如此紧密。

而这种联结又是如何发生的呢?先让我们看几个时间点。

2006年4月

有妖气成立。

2011年4月

腾讯视频上线测试。

2012年3月

腾讯动漫成立。

2010年2月

《镇魂街》有妖气开始连载。

2016年4月,同名动画在优酷播出。

2011年5月

《端脑》有妖气开始连载。

2011年11月

《尸兄》漫画开始连载。

2013年1月同名动画在腾讯视频播出。

2012年5月

《狐妖小红娘》漫画开始连载。

2015年6月同名动画在腾讯视频播出。

2013年7月

《中国惊奇先生》漫画开始连载。

2014年2月同名动画在腾讯视频播出。

2014年7月

《画江湖之不良人》第一季开始播出,2015年获封“国漫神作”。

2014年

网络剧元年到来,新物种走进大众视野。

2016年

回到了本文开篇说的,《画江湖之不良人》真人剧大获成功。

把整条时间线梳理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有影响力的IP大部分都是2009年之后开始创作。PC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交接之际,国产网络漫画开始普及。此时腾讯反应极快,成立不久的腾讯动漫和腾讯视频迅速开始了漫画到动画的尝试,并成功打造了现象级动画《尸兄》,打开了国漫新格局。

而2016年漫改真人剧的兴起,则有更多的客观因素。

第一,形成IP所需的时间沉淀有了。

好的内容,没有一定的时间积累是成不了IP的,尤其受众群体本来就偏小的漫画,其大范围传播更需要时间。从2011年开始,五年的时间里腾讯动漫和有妖气推出了大批高质量的头部内容;而在2013年之后,漫画改编动画的方式又大大加速了漫画IP的传播。由于表现形式不同,动画的传播效率比漫画要高的多,许多网友通过动画知道了《尸兄》和《中国惊奇先生》,《画江湖之不良人》更是以原创动画的方式迅速蹿红。

第二,当动漫IP积累到一定数量和成熟度后,网剧这个新物种恰好到来了。

网剧的最大特点就是:内容更加年轻化,题材更加多元。对于光怪陆离的二次元世界来讲,网剧正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内容输出口。2016年时机也比较成熟,投入与制作水准有了显著提高,内容监管也更加完善。

动漫IP领域, 企鹅这次又领先了?

即使本文讨论的是漫改剧,但这本质上其实是一个IP转化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再梳理一下动漫领域IP的总体情况。

首先,现有的存量国漫,头部内容大部分被腾讯和奥飞/有妖气(2015年奥飞以9亿元收购有妖气)占据。这些动漫大多在2009年以后开始连载,积淀时间足够长,粉丝和口碑优势已经形成。此外,由于腾讯动漫和有妖气平台作为市场先入者的流量优势,很多新增的优质IP会继续在这两个平台上沉淀发展,后起的漫画平台(比如最近刚完成C轮融资的快看漫画)会在增量市场上有一定份额,但短时间对整个市场冲击不大。

其次,腾讯动漫比有妖气起步晚,但在IP转化方面得天独厚。腾讯动漫进入市场比有妖气晚了六年,但是强大的综合实力令其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头部漫画向动画的转化,迅速将漫画IP的价值放大。2015年,企鹅影业(现更名企鹅影视)、腾讯影业双双成立,向内容制作上游发力,必将进一步推动腾讯动漫金牌IP的影视转化。

有妖气在腾讯入场前已经积累了相当一批优质内容,但可惜的是,当时它还是一个单一的漫画平台,在漫画IP的转化方面,离腾讯有一定差距。虽然在2012年,有妖气曾推出《十万个冷笑话》动画版,但之后除《镇魂街》外(目前播放量达3.3亿),其他作品的影响力不大,《端脑》播放量不到1亿,《雏蜂》更是在第六集之后就停更了。

被奥飞收购之后,有妖气策略上有了一些变化。从2016年立项的漫改剧名单来看,手握大量优质IP的奥飞也开始进军影视,第一部网剧《三生三世桃花缘》近日将上线。虽然在影视制作上是新手,但其IP储备不容小觑。2015年被奥飞收购时,有妖气大概有四万部原创作品,这么大的基数,从中选取一百部最好的应该都能称得上是精品了。假设每年能完成十部的真人剧转化,那也需要十年才能消化完。所以,来日方长。跨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期待奥飞在“喜羊羊”之后能在更广的娱乐领域有所作为。

再次,《画江湖》系列成绩卓著,以若森数字为代表的原创动画公司也成为一支重要力量。好的原创动画能迅速的成为优质IP。但是与漫画相比,原创动画IP开发的成本和风险都更高些。

最后,除了国漫以外,日本漫画、韩国漫画也渐渐成为热门IP源头,2016年立项的就包括日本漫画家筱原千的《天是红河岸》,以及韩国漫画《雪姬》和《整容液》。《你的名字》内地票房爆火,近日还传出了中国公司要拍摄真人版的消息,相信未来东亚系的漫画IP会更多地被国内影视公司挖掘。

漫改剧发力后,再审视整个IP行业格局

最后还是要问个基本的问题,IP对于影视市场到底有多大的实际价值,尤其是在这两年IP概念大热的背景下。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看看2016年都有哪些比较火的网络剧和电视剧。

网剧方面,我们以骨朵2016年十大网剧为例:

其中,除《灵魂摆渡3》,其余九部均由小说改编。

电视剧方面,以2016年比较有影响力的卫视大剧为例:《欢乐颂》、《好先生》、《小别离》、《中国式关系》、《旋风少女2》、《亲爱的翻译官》、《幻城》、《锦绣未央》、《青云志》、《麻雀》。其中,除了《好先生》和《中国式关系》外,均为小说改编。

所以至少对于网络剧和电视剧市场来说,IP改编还是占主流地位的。虽然2016年不乏扑街的个案,但成熟IP自带的粉丝群和经受过读者考验的故事结构,还是会很大程度上增大影视剧的成功率。

相比动漫,网络小说的行业格局更加明确一些。收购盛大文学并成立阅文集团后,腾讯在该领域已经是一家独大。BAT的其他两家,百度之前有百度文学(旗下包含纵横中文网、91熊猫看书和百度书城),但在2016年6月,百度已经以10亿元的价格将百度文学卖给了完美世界。爱奇艺2016年成立了爱奇艺文学,但目前还没有专门的面向读者的移动端入口,只是爱奇艺视频客户端上的一个二级页面。

阿里方面,2015年4月成立阿里文学,但目前比较主推的C端产品也就是老牌的书旗小说了,目前在App Store免费图书榜仅排在第五十位,QQ阅读则是第五位。

腾讯通过收购盛大文学得到了起点中文网,从而获得了许多网络小说IP、尤其是玄幻架空类头部内容的主导权,而对玄幻题材而言,网络平台显然更为合适。以顶级IP《斗破苍穹》为例,日前,其电视剧版阵容曝光,吴磊担纲男主,引人期待。其同名动画于今年1月7日上映,上映三天播放量已经达到1.5亿,在骨朵网络动漫排行榜上一直遥遥领先,对于剧版将是一个很好的铺垫。

此外,游戏也是二次元IP的一种,从《仙剑奇侠传》到《古剑奇谭》,热门游戏改编真人剧由来已久现在手游大爆发,人们对于游戏接受度更强,年底让许多人着迷的《阴阳师》,据说也要改编成影视了,游戏IP的上升与发展空间同样不可忽视。

整体来看,动漫比网络文学和游戏要晚一步进入影视剧的改编,但动漫比网络文学更有想象空间的一点在于,网络文学在国内完全是被中国作家占领的,但动漫在国内是被日漫占领的,所以从市场占有率上看,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国漫这两年的快速进步也是有目共睹,这意味着IP市场的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2017年,网剧内容将更加的丰富和多元化,如果能够再出现一两个非常成功的漫改剧案例,动漫IP的价值也将进一步被放大,整个IP市场也将更加繁荣。

来源:骨朵网络影视

原标题:深度观察丨2017,国产漫改真人剧黎明将至?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深度观察丨2017,国产漫改真人剧黎明将至?

2016年,IP依然是泛娱乐行业的主角,网络剧的改编源头也从最初的小说IP扩大到目前漫画、动漫、游戏、电影等等百花齐放的格局。

文 │ 东吴道士

回顾整个2016年,IP依然是泛娱乐行业的主角,网络剧的改编源头也从最初的小说IP扩大到目前漫画、动漫、游戏、电影等等百花齐放的格局。随着近几年二次元文化进入主流视野关注,ACG类IP正在以一种新的姿态进入影视圈。

网剧《画江湖之不良人》在2016年被媒体提了很多次,虽然从播放量上看,两季将近11亿的成绩在2016年并不算突出,但其最初面世时的口碑与热度无异于一剂强心针,给了许多人次元破壁的信心。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立项的漫改真人剧已有近三十部,其中不乏一些在动漫领域颇有影响的大作,如腾讯顶级IP《尸兄》、老牌国漫《秦时明月》第二部、有妖气上广受追捧的《镇魂街》、夏达长篇古风漫画《长歌行》,乃至一些来自日本、韩国的漫画作品。可以预见,2017年和2018年的影视市场将刮起一阵二次元风潮,令人期待。届时我们再回头评价《不良人》,它的开拓性意义将更加清晰。

漫改真人剧的兴起,为何发生在这个时间点?

 

年轻的观众正在经历一个不同以往的阶段:以前,动漫就只是动漫,电视剧就只是电视剧,两者像是不同的世界,不会发生交集。而现在,改变已经开始,昨天还以平面形象或3D建模方式存在的虚拟人物,今天就将活生生出现在真人剧中。漫画、动画、网剧、电视剧、电影的联系从未如此紧密。

而这种联结又是如何发生的呢?先让我们看几个时间点。

2006年4月

有妖气成立。

2011年4月

腾讯视频上线测试。

2012年3月

腾讯动漫成立。

2010年2月

《镇魂街》有妖气开始连载。

2016年4月,同名动画在优酷播出。

2011年5月

《端脑》有妖气开始连载。

2011年11月

《尸兄》漫画开始连载。

2013年1月同名动画在腾讯视频播出。

2012年5月

《狐妖小红娘》漫画开始连载。

2015年6月同名动画在腾讯视频播出。

2013年7月

《中国惊奇先生》漫画开始连载。

2014年2月同名动画在腾讯视频播出。

2014年7月

《画江湖之不良人》第一季开始播出,2015年获封“国漫神作”。

2014年

网络剧元年到来,新物种走进大众视野。

2016年

回到了本文开篇说的,《画江湖之不良人》真人剧大获成功。

把整条时间线梳理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有影响力的IP大部分都是2009年之后开始创作。PC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交接之际,国产网络漫画开始普及。此时腾讯反应极快,成立不久的腾讯动漫和腾讯视频迅速开始了漫画到动画的尝试,并成功打造了现象级动画《尸兄》,打开了国漫新格局。

而2016年漫改真人剧的兴起,则有更多的客观因素。

第一,形成IP所需的时间沉淀有了。

好的内容,没有一定的时间积累是成不了IP的,尤其受众群体本来就偏小的漫画,其大范围传播更需要时间。从2011年开始,五年的时间里腾讯动漫和有妖气推出了大批高质量的头部内容;而在2013年之后,漫画改编动画的方式又大大加速了漫画IP的传播。由于表现形式不同,动画的传播效率比漫画要高的多,许多网友通过动画知道了《尸兄》和《中国惊奇先生》,《画江湖之不良人》更是以原创动画的方式迅速蹿红。

第二,当动漫IP积累到一定数量和成熟度后,网剧这个新物种恰好到来了。

网剧的最大特点就是:内容更加年轻化,题材更加多元。对于光怪陆离的二次元世界来讲,网剧正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内容输出口。2016年时机也比较成熟,投入与制作水准有了显著提高,内容监管也更加完善。

动漫IP领域, 企鹅这次又领先了?

即使本文讨论的是漫改剧,但这本质上其实是一个IP转化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再梳理一下动漫领域IP的总体情况。

首先,现有的存量国漫,头部内容大部分被腾讯和奥飞/有妖气(2015年奥飞以9亿元收购有妖气)占据。这些动漫大多在2009年以后开始连载,积淀时间足够长,粉丝和口碑优势已经形成。此外,由于腾讯动漫和有妖气平台作为市场先入者的流量优势,很多新增的优质IP会继续在这两个平台上沉淀发展,后起的漫画平台(比如最近刚完成C轮融资的快看漫画)会在增量市场上有一定份额,但短时间对整个市场冲击不大。

其次,腾讯动漫比有妖气起步晚,但在IP转化方面得天独厚。腾讯动漫进入市场比有妖气晚了六年,但是强大的综合实力令其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头部漫画向动画的转化,迅速将漫画IP的价值放大。2015年,企鹅影业(现更名企鹅影视)、腾讯影业双双成立,向内容制作上游发力,必将进一步推动腾讯动漫金牌IP的影视转化。

有妖气在腾讯入场前已经积累了相当一批优质内容,但可惜的是,当时它还是一个单一的漫画平台,在漫画IP的转化方面,离腾讯有一定差距。虽然在2012年,有妖气曾推出《十万个冷笑话》动画版,但之后除《镇魂街》外(目前播放量达3.3亿),其他作品的影响力不大,《端脑》播放量不到1亿,《雏蜂》更是在第六集之后就停更了。

被奥飞收购之后,有妖气策略上有了一些变化。从2016年立项的漫改剧名单来看,手握大量优质IP的奥飞也开始进军影视,第一部网剧《三生三世桃花缘》近日将上线。虽然在影视制作上是新手,但其IP储备不容小觑。2015年被奥飞收购时,有妖气大概有四万部原创作品,这么大的基数,从中选取一百部最好的应该都能称得上是精品了。假设每年能完成十部的真人剧转化,那也需要十年才能消化完。所以,来日方长。跨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期待奥飞在“喜羊羊”之后能在更广的娱乐领域有所作为。

再次,《画江湖》系列成绩卓著,以若森数字为代表的原创动画公司也成为一支重要力量。好的原创动画能迅速的成为优质IP。但是与漫画相比,原创动画IP开发的成本和风险都更高些。

最后,除了国漫以外,日本漫画、韩国漫画也渐渐成为热门IP源头,2016年立项的就包括日本漫画家筱原千的《天是红河岸》,以及韩国漫画《雪姬》和《整容液》。《你的名字》内地票房爆火,近日还传出了中国公司要拍摄真人版的消息,相信未来东亚系的漫画IP会更多地被国内影视公司挖掘。

漫改剧发力后,再审视整个IP行业格局

最后还是要问个基本的问题,IP对于影视市场到底有多大的实际价值,尤其是在这两年IP概念大热的背景下。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看看2016年都有哪些比较火的网络剧和电视剧。

网剧方面,我们以骨朵2016年十大网剧为例:

其中,除《灵魂摆渡3》,其余九部均由小说改编。

电视剧方面,以2016年比较有影响力的卫视大剧为例:《欢乐颂》、《好先生》、《小别离》、《中国式关系》、《旋风少女2》、《亲爱的翻译官》、《幻城》、《锦绣未央》、《青云志》、《麻雀》。其中,除了《好先生》和《中国式关系》外,均为小说改编。

所以至少对于网络剧和电视剧市场来说,IP改编还是占主流地位的。虽然2016年不乏扑街的个案,但成熟IP自带的粉丝群和经受过读者考验的故事结构,还是会很大程度上增大影视剧的成功率。

相比动漫,网络小说的行业格局更加明确一些。收购盛大文学并成立阅文集团后,腾讯在该领域已经是一家独大。BAT的其他两家,百度之前有百度文学(旗下包含纵横中文网、91熊猫看书和百度书城),但在2016年6月,百度已经以10亿元的价格将百度文学卖给了完美世界。爱奇艺2016年成立了爱奇艺文学,但目前还没有专门的面向读者的移动端入口,只是爱奇艺视频客户端上的一个二级页面。

阿里方面,2015年4月成立阿里文学,但目前比较主推的C端产品也就是老牌的书旗小说了,目前在App Store免费图书榜仅排在第五十位,QQ阅读则是第五位。

腾讯通过收购盛大文学得到了起点中文网,从而获得了许多网络小说IP、尤其是玄幻架空类头部内容的主导权,而对玄幻题材而言,网络平台显然更为合适。以顶级IP《斗破苍穹》为例,日前,其电视剧版阵容曝光,吴磊担纲男主,引人期待。其同名动画于今年1月7日上映,上映三天播放量已经达到1.5亿,在骨朵网络动漫排行榜上一直遥遥领先,对于剧版将是一个很好的铺垫。

此外,游戏也是二次元IP的一种,从《仙剑奇侠传》到《古剑奇谭》,热门游戏改编真人剧由来已久现在手游大爆发,人们对于游戏接受度更强,年底让许多人着迷的《阴阳师》,据说也要改编成影视了,游戏IP的上升与发展空间同样不可忽视。

整体来看,动漫比网络文学和游戏要晚一步进入影视剧的改编,但动漫比网络文学更有想象空间的一点在于,网络文学在国内完全是被中国作家占领的,但动漫在国内是被日漫占领的,所以从市场占有率上看,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国漫这两年的快速进步也是有目共睹,这意味着IP市场的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2017年,网剧内容将更加的丰富和多元化,如果能够再出现一两个非常成功的漫改剧案例,动漫IP的价值也将进一步被放大,整个IP市场也将更加繁荣。

来源:骨朵网络影视

原标题:深度观察丨2017,国产漫改真人剧黎明将至?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