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24年政府投资重点将从传统基建转向“三大工程”等领域|两会前瞻③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24年政府投资重点将从传统基建转向“三大工程”等领域|两会前瞻③

此外,在促消费方面,地方政府也大有可为。

2024年2月15日,南京新街口德基广场购物中心,春节逛街消费的市民和游客纷纷在粉红巨龙艺术装置前打卡留念。图片说明:人民视觉

记者 王珍 辛圆

2023年,31省中,有9个省份投资呈现负增长,其中表现最差的5个省份天津、广西、黑龙江、云南、青海虽然地域分布不同,但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债务率偏高。在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背景下,今年这些地区的投资增速可能依然受限。

不仅如此,全国范围来看,多数省份设定的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都不及2023年目标值,这多少也是受到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影响。

分析师指出,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为了托底投资,今年政府投资的结构或发生变化,重点可能从传统基建转向房地产“三大工程”(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另外,消费也是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分析师认为,考虑到今年房地产行业还会低位运行一段时间,新增地方债务也会继续受到严格管控,债务率较高的省份在扩大内需稳增长过程中,将更为倚重消费发力。

一方面,地方政府将充分挖掘当地资源潜力,拓展消费场景,改善消费条件,力争打造一批区域性消费热点。另一方面,今年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持规模有可能扩大,地方政府在促消费过程中,可以适度加大消费券、消费补贴的发放力度,通过杠杆效应撬动地方消费较快增长。

化债大省投资增速受限明显

据界面新闻统计,截至2022年末,青海、吉林、黑龙江、甘肃、云南、天津、辽宁、广西、宁夏、新疆、贵州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债务率超过300%。这里的债务率是指政府法定债务余额和广义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之比。

2023年,上述11个省份中,仅甘肃、宁夏、辽宁、新疆四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国3%的水平,贵州、天津、广西、黑龙江、云南、青海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录得负增长,吉林省固定资产投资在2022年下降2.4%的基础上仅增长了0.3%。

在化债背景下,上述11个债务率超过300%的省份中,只有辽宁省上调了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增速,其余均下调了目标增速,比如,吉林省将目标增速从2023年的7%下调至3%,广西将目标增速从上年的8%下调至3%。

不仅如此,投资受限的趋势在其他省份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体现,多数省份给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低于2023年目标值。这背后除了近年来财政收入下滑、房地产投资增速下行等因素影响外,也和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特别是严控新增隐性债务有关。

注:青海未设置增速目标,故剔除

破局之策:“三大工程”建设、刺激居民消费支出

基建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且其资金来源和地方财政高度相关,更易受到地方政府化债的影响。2023年,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较上年增长5.9%,较上年放缓3.5个百分点。

“我们原先预计2024年基建投资增速可能比2023年进一步加快,或能达到10%以上,鉴于重点化债省份基建投资或将受到一定限制,这一预期目标可能需要下修。”长城证券宏观经济学家蒋飞对界面新闻说。

他进一步表示,若化债拖累全国基建投资下滑4个百分点,或将拖累GDP下滑0.17个百分点,2024年GDP同比达到5%有一定挑战。因此,政府投资需发挥“托底”作用,一方面维持经济强省一定的基建投资增长,另一方面将交通、市政、产业园区等传统基建转向房地产“三大工程”等重点领域,以此抵消基建投资增速的下滑。

2023年以来,“三大工程”——保障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多次出现在中央高层会议,包括4月和7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10月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此背景下,“三大工程”也成为了2024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的热门词汇。

比如,山东省提出,今年开工保障性住房8000套,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7万套,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保障范围。四川省提出,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6.5万套(间),把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

长江证券分析师于博在研报中指出,2024年各省市普遍下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目标,地方政府财政发力的力度和空间或较有限,基建对地产下行风险的对冲效应或进一步减弱。但是,“三大工程”作为中央资金直接支持的项目,不受化债影响,或成为带动总需求上行的潜在增量政策。

此外,消费也是驱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分析师认为,在刺激居民消费支出方面,地方政府还大有可为。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界面新闻指出,考虑到2024年房地产行业还会低位运行一段时间,新增地方债务也会继续受到严格管控,债务率比较高的省份在扩大内需稳增长过程中,将更为倚重消费发力。

“一方面,地方政府将充分挖掘当地资源潜力,拓展消费场景,改善消费条件,力争打造一批区域性消费热点。其中,去年末今年初的‘尔滨热’就是突出代表。”王青说。

“另一方面,2024年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持规模有可能扩大,地方政府在促消费过程中,可以适度加大消费券、消费补贴的发放力度,通过杠杆效应撬动地方消费较快增长。”

地方政府也普遍将激发消费潜能作为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务。比如,天津提出优化“圈、街、楼、店、网”空间布局,充分利用商务楼宇、商业载体、小洋楼、品牌展会等资源价值;辽宁表示要持续开展“乐购辽宁·惠享美好”促消费系列活动;广西称要深入挖掘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农民工市民化、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潜在需求等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界面新闻表示,面对2023年部分省份因高债务率导致的投资负增长困境,地方政府在寻求稳增长之道时,确需破局之策。其共同面临的挑战都是:如何在有效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同时,保持投资合理增长。

在朱克力看来,要破此局,关键在于找到债务化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平衡点。各地需要创新思路,不仅要依赖传统的投资模式,更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比如,可以通过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债务成本,延长债务期限等方式,为地方财政腾出更多空间,用于支持有潜力的产业和项目。

同时,他表示,应积极吸引民间投资,激发市场活力。民间资本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高效的运营能力,是各地稳增长的重要力量。通过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优惠的税收和土地政策,以及加强政府服务等方式,可以有效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此外,各地应注重提升自身造血功能。通过培育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创新等措施,可增强地方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减少对外部投资的依赖。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24年政府投资重点将从传统基建转向“三大工程”等领域|两会前瞻③

此外,在促消费方面,地方政府也大有可为。

2024年2月15日,南京新街口德基广场购物中心,春节逛街消费的市民和游客纷纷在粉红巨龙艺术装置前打卡留念。图片说明:人民视觉

记者 王珍 辛圆

2023年,31省中,有9个省份投资呈现负增长,其中表现最差的5个省份天津、广西、黑龙江、云南、青海虽然地域分布不同,但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债务率偏高。在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背景下,今年这些地区的投资增速可能依然受限。

不仅如此,全国范围来看,多数省份设定的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都不及2023年目标值,这多少也是受到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影响。

分析师指出,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为了托底投资,今年政府投资的结构或发生变化,重点可能从传统基建转向房地产“三大工程”(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另外,消费也是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分析师认为,考虑到今年房地产行业还会低位运行一段时间,新增地方债务也会继续受到严格管控,债务率较高的省份在扩大内需稳增长过程中,将更为倚重消费发力。

一方面,地方政府将充分挖掘当地资源潜力,拓展消费场景,改善消费条件,力争打造一批区域性消费热点。另一方面,今年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持规模有可能扩大,地方政府在促消费过程中,可以适度加大消费券、消费补贴的发放力度,通过杠杆效应撬动地方消费较快增长。

化债大省投资增速受限明显

据界面新闻统计,截至2022年末,青海、吉林、黑龙江、甘肃、云南、天津、辽宁、广西、宁夏、新疆、贵州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债务率超过300%。这里的债务率是指政府法定债务余额和广义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之比。

2023年,上述11个省份中,仅甘肃、宁夏、辽宁、新疆四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国3%的水平,贵州、天津、广西、黑龙江、云南、青海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录得负增长,吉林省固定资产投资在2022年下降2.4%的基础上仅增长了0.3%。

在化债背景下,上述11个债务率超过300%的省份中,只有辽宁省上调了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增速,其余均下调了目标增速,比如,吉林省将目标增速从2023年的7%下调至3%,广西将目标增速从上年的8%下调至3%。

不仅如此,投资受限的趋势在其他省份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体现,多数省份给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低于2023年目标值。这背后除了近年来财政收入下滑、房地产投资增速下行等因素影响外,也和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特别是严控新增隐性债务有关。

注:青海未设置增速目标,故剔除

破局之策:“三大工程”建设、刺激居民消费支出

基建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且其资金来源和地方财政高度相关,更易受到地方政府化债的影响。2023年,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较上年增长5.9%,较上年放缓3.5个百分点。

“我们原先预计2024年基建投资增速可能比2023年进一步加快,或能达到10%以上,鉴于重点化债省份基建投资或将受到一定限制,这一预期目标可能需要下修。”长城证券宏观经济学家蒋飞对界面新闻说。

他进一步表示,若化债拖累全国基建投资下滑4个百分点,或将拖累GDP下滑0.17个百分点,2024年GDP同比达到5%有一定挑战。因此,政府投资需发挥“托底”作用,一方面维持经济强省一定的基建投资增长,另一方面将交通、市政、产业园区等传统基建转向房地产“三大工程”等重点领域,以此抵消基建投资增速的下滑。

2023年以来,“三大工程”——保障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多次出现在中央高层会议,包括4月和7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10月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此背景下,“三大工程”也成为了2024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的热门词汇。

比如,山东省提出,今年开工保障性住房8000套,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7万套,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保障范围。四川省提出,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6.5万套(间),把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

长江证券分析师于博在研报中指出,2024年各省市普遍下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目标,地方政府财政发力的力度和空间或较有限,基建对地产下行风险的对冲效应或进一步减弱。但是,“三大工程”作为中央资金直接支持的项目,不受化债影响,或成为带动总需求上行的潜在增量政策。

此外,消费也是驱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分析师认为,在刺激居民消费支出方面,地方政府还大有可为。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界面新闻指出,考虑到2024年房地产行业还会低位运行一段时间,新增地方债务也会继续受到严格管控,债务率比较高的省份在扩大内需稳增长过程中,将更为倚重消费发力。

“一方面,地方政府将充分挖掘当地资源潜力,拓展消费场景,改善消费条件,力争打造一批区域性消费热点。其中,去年末今年初的‘尔滨热’就是突出代表。”王青说。

“另一方面,2024年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持规模有可能扩大,地方政府在促消费过程中,可以适度加大消费券、消费补贴的发放力度,通过杠杆效应撬动地方消费较快增长。”

地方政府也普遍将激发消费潜能作为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务。比如,天津提出优化“圈、街、楼、店、网”空间布局,充分利用商务楼宇、商业载体、小洋楼、品牌展会等资源价值;辽宁表示要持续开展“乐购辽宁·惠享美好”促消费系列活动;广西称要深入挖掘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农民工市民化、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潜在需求等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界面新闻表示,面对2023年部分省份因高债务率导致的投资负增长困境,地方政府在寻求稳增长之道时,确需破局之策。其共同面临的挑战都是:如何在有效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同时,保持投资合理增长。

在朱克力看来,要破此局,关键在于找到债务化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平衡点。各地需要创新思路,不仅要依赖传统的投资模式,更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比如,可以通过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债务成本,延长债务期限等方式,为地方财政腾出更多空间,用于支持有潜力的产业和项目。

同时,他表示,应积极吸引民间投资,激发市场活力。民间资本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高效的运营能力,是各地稳增长的重要力量。通过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优惠的税收和土地政策,以及加强政府服务等方式,可以有效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此外,各地应注重提升自身造血功能。通过培育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创新等措施,可增强地方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减少对外部投资的依赖。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