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淘宝开通“微信支付”,互通还有多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淘宝开通“微信支付”,互通还有多远?

互联互通难在哪?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伯虎财经 灵灵

近日,“淘宝订单可以直接微信支付了”登上热搜。据淘宝官方客服回应,目前微信支付的功能仅针对部分用户开放,且仅支持购买部分商品时选择。据了解,这一功能将逐步覆盖所有用户。

2月27日,伯虎财经通过淘宝实测,发现支付页面尚未出现“微信支付”这一选项。

据《IT时报》收到的回应,淘宝在开放微信支付初期,主要的服务对象“以页面显示为准”“随机的”“仅对部分商品、部分用户开放”等,可见淘宝开放微信支付初期的情况多样且复杂。

在业界看来,这是阿里和腾讯“拆墙”合作的进一步表现。过去,阿里与腾讯之间在互联互通上已经付诸不少实践,每一次新动作都引发外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来看,巨头之间的互联互通仍然在极限拉扯中,彼此都在寻找更合适的据点。

01 阿里积极拆墙,动作频频

2021年9月,工信部有关业务部门召开了“屏蔽网址链接问题行政指导会”。会上,工信部提出有关即时通信软件的合规标准,要求限期内各平台必须按标准解除屏蔽,否则将依法采取处置措施。 随后,各巨头纷纷回应。

当时,腾讯表示,坚决拥护工信部的决策,在以安全为底线的前提下,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

阿里巴巴则回应,“互联是互联网的初心,开放是数字生态的基础。阿里巴巴将按照工信部相关要求,与其他平台一起面向未来,相向而行。”

字节跳动则称,将认真落实工信部决策,呼吁所有互联网平台行动起来,不找借口,明确时间表。

不过从这几年的行动来看,阿里算是积极性较高的一个。

2022年,部分支付宝用户的“转账”页面新增“转微信好友”选项。用户可以选择三种领取方式:扫码领取、验证转账人姓名首字、指定用户领取。即用户转账后,页面会自动生成一个二维码,将二维码发给微信、QQ好友后,收款人需要在24小时内扫码领取,否则将原路返还。

再往前,2021年10月初,淘特宣布,正式上线微信扫码付功能。彼时,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汪海提到,在直连微信支付进展缓慢的背景下,淘特启动了微信扫码付项目。“在没有互通前,先用扫码付的方式完成支付,哪怕这种过渡方式就存在几周或者几天,我们也希望直连微信支付不要等待太久。”

从相关的举措也可以看到,阿里在积极尝试与微信支付之间的互通,试图以此打开来自微信的流量池。

早前,阿里前CEO张勇就对互联互通表示了认可,“互联是互联网的初心,开放是数字生态的基础,平台之间的大循环能产生的社会价值,一定远远大过在单一平台内的小循环。而平台之间的互联开放,结果会是多赢。”

从阿里的开放方向可见,它的目标是微信。

据腾讯2023第三季度财报数据,微信月活账户数达13.36亿,同比增长2%,环比增长0.7%。QuestMobile数据亦表明,在2023中国互联网Top 50赛道用户规模App的排名中,微信App用户量名列榜首。

中信建投早前的一份报告表明,微信支付在用户规模和支付频率上较支付宝更有优势,受益于微信作为日常交流工具的高渗透率和便捷性,微信支付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更高,适用人群更广。

多位电商观察者曾表示,微信流量私域强、转化率高、定价不透明,是很多互联网平台寻求增长的最后洼地,一旦开放,所有平台都会争先恐后进入微信私域流量池汲取养分,拼命生长。

而阿里显然在化被动为主动,通过不断推出的“开放”举措,作为橄榄枝,试探微信的开放边界。

 

02 互通为什么那么难?

不过,相较阿里的积极,腾讯要显得保守一些。

在腾讯2021年半年报的业绩沟通会上,腾讯总裁刘炽平曾回应,腾讯的生态环境本质上是开放的,我们的生态目标就是让中小型公司能够融入其中,让每个人、中小型企业和商家能够公平地、直接和用户产生联系,提高效率。

“但是,不同平台有不同的制度。例如,不同于其他平台,我们不会额外向商家收取佣金,平台之间的打通是非常复杂的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互联互通”的口号已经喊了多年,至今仍然没有跨越式的进展。

互联互通,一方面顺应了互联网反垄断的大趋势,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是互利共赢的体现。以腾讯和阿里为例,腾讯坐拥国内最大的流量池,阿里的优势在于电商与支付,二者结合,势必将盘子做得更大。

问题是,这是从整体利益出发,如果从各自的利益出发,这里面还有诸多的要素需要考量和权衡。

此外,如何开放、开放到什么程度,这些都还没有参考答案,也意味着开放携带着未知的风险,所以也是阻拦开放进度的原因。

正如刘炽平指出的,“平台间的互通是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讨论和解决。一旦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将对我们的用户、平台上的众多中小品牌商和商家造成不利。因此,我们会非常谨慎地处理这些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焦海涛也曾提到,“互联互通可能还是要有一个边界的,一定不是像激进的观点那样完全开放或完全数据共享,还是需要拟定合理边界的。”

综合来看,要真正实现互联互通,需要政府参与其中,达到引导、监督和约束的作用。

深圳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王晓表示,要考虑到开放数据的风险,应当容许企业收取合理的费用,让生产数据的企业有信心继续生产。

数据开放后,还可能涉及垄断协议和市场支配地位滥用问题。

在种种可能的开放风险下,抛橄榄枝,或许也是巨头们所能想到的最保险的互通方式。

不管怎么样,互通已成为趋势,但这是一个缓慢渐变的过程,同时也是有边界的。未来如何演化,值得期待。

参考资料:

IT时报:微信支付悄悄走进“淘宝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淘宝开通“微信支付”,互通还有多远?

互联互通难在哪?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伯虎财经 灵灵

近日,“淘宝订单可以直接微信支付了”登上热搜。据淘宝官方客服回应,目前微信支付的功能仅针对部分用户开放,且仅支持购买部分商品时选择。据了解,这一功能将逐步覆盖所有用户。

2月27日,伯虎财经通过淘宝实测,发现支付页面尚未出现“微信支付”这一选项。

据《IT时报》收到的回应,淘宝在开放微信支付初期,主要的服务对象“以页面显示为准”“随机的”“仅对部分商品、部分用户开放”等,可见淘宝开放微信支付初期的情况多样且复杂。

在业界看来,这是阿里和腾讯“拆墙”合作的进一步表现。过去,阿里与腾讯之间在互联互通上已经付诸不少实践,每一次新动作都引发外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来看,巨头之间的互联互通仍然在极限拉扯中,彼此都在寻找更合适的据点。

01 阿里积极拆墙,动作频频

2021年9月,工信部有关业务部门召开了“屏蔽网址链接问题行政指导会”。会上,工信部提出有关即时通信软件的合规标准,要求限期内各平台必须按标准解除屏蔽,否则将依法采取处置措施。 随后,各巨头纷纷回应。

当时,腾讯表示,坚决拥护工信部的决策,在以安全为底线的前提下,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

阿里巴巴则回应,“互联是互联网的初心,开放是数字生态的基础。阿里巴巴将按照工信部相关要求,与其他平台一起面向未来,相向而行。”

字节跳动则称,将认真落实工信部决策,呼吁所有互联网平台行动起来,不找借口,明确时间表。

不过从这几年的行动来看,阿里算是积极性较高的一个。

2022年,部分支付宝用户的“转账”页面新增“转微信好友”选项。用户可以选择三种领取方式:扫码领取、验证转账人姓名首字、指定用户领取。即用户转账后,页面会自动生成一个二维码,将二维码发给微信、QQ好友后,收款人需要在24小时内扫码领取,否则将原路返还。

再往前,2021年10月初,淘特宣布,正式上线微信扫码付功能。彼时,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汪海提到,在直连微信支付进展缓慢的背景下,淘特启动了微信扫码付项目。“在没有互通前,先用扫码付的方式完成支付,哪怕这种过渡方式就存在几周或者几天,我们也希望直连微信支付不要等待太久。”

从相关的举措也可以看到,阿里在积极尝试与微信支付之间的互通,试图以此打开来自微信的流量池。

早前,阿里前CEO张勇就对互联互通表示了认可,“互联是互联网的初心,开放是数字生态的基础,平台之间的大循环能产生的社会价值,一定远远大过在单一平台内的小循环。而平台之间的互联开放,结果会是多赢。”

从阿里的开放方向可见,它的目标是微信。

据腾讯2023第三季度财报数据,微信月活账户数达13.36亿,同比增长2%,环比增长0.7%。QuestMobile数据亦表明,在2023中国互联网Top 50赛道用户规模App的排名中,微信App用户量名列榜首。

中信建投早前的一份报告表明,微信支付在用户规模和支付频率上较支付宝更有优势,受益于微信作为日常交流工具的高渗透率和便捷性,微信支付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更高,适用人群更广。

多位电商观察者曾表示,微信流量私域强、转化率高、定价不透明,是很多互联网平台寻求增长的最后洼地,一旦开放,所有平台都会争先恐后进入微信私域流量池汲取养分,拼命生长。

而阿里显然在化被动为主动,通过不断推出的“开放”举措,作为橄榄枝,试探微信的开放边界。

 

02 互通为什么那么难?

不过,相较阿里的积极,腾讯要显得保守一些。

在腾讯2021年半年报的业绩沟通会上,腾讯总裁刘炽平曾回应,腾讯的生态环境本质上是开放的,我们的生态目标就是让中小型公司能够融入其中,让每个人、中小型企业和商家能够公平地、直接和用户产生联系,提高效率。

“但是,不同平台有不同的制度。例如,不同于其他平台,我们不会额外向商家收取佣金,平台之间的打通是非常复杂的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互联互通”的口号已经喊了多年,至今仍然没有跨越式的进展。

互联互通,一方面顺应了互联网反垄断的大趋势,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是互利共赢的体现。以腾讯和阿里为例,腾讯坐拥国内最大的流量池,阿里的优势在于电商与支付,二者结合,势必将盘子做得更大。

问题是,这是从整体利益出发,如果从各自的利益出发,这里面还有诸多的要素需要考量和权衡。

此外,如何开放、开放到什么程度,这些都还没有参考答案,也意味着开放携带着未知的风险,所以也是阻拦开放进度的原因。

正如刘炽平指出的,“平台间的互通是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讨论和解决。一旦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将对我们的用户、平台上的众多中小品牌商和商家造成不利。因此,我们会非常谨慎地处理这些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焦海涛也曾提到,“互联互通可能还是要有一个边界的,一定不是像激进的观点那样完全开放或完全数据共享,还是需要拟定合理边界的。”

综合来看,要真正实现互联互通,需要政府参与其中,达到引导、监督和约束的作用。

深圳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王晓表示,要考虑到开放数据的风险,应当容许企业收取合理的费用,让生产数据的企业有信心继续生产。

数据开放后,还可能涉及垄断协议和市场支配地位滥用问题。

在种种可能的开放风险下,抛橄榄枝,或许也是巨头们所能想到的最保险的互通方式。

不管怎么样,互通已成为趋势,但这是一个缓慢渐变的过程,同时也是有边界的。未来如何演化,值得期待。

参考资料:

IT时报:微信支付悄悄走进“淘宝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