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有34年历史的日本漫画杂志宣布休刊,日宅们不爱看漫画了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有34年历史的日本漫画杂志宣布休刊,日宅们不爱看漫画了吗?

目前来看,日本漫画的确是在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这场变革中,纸媒的唱衰已成无法挽回的定势,只是时间和程度的问题。

2017年1月20日本讲谈社旗下漫画杂志《Magazine SPECIAL》(マガジンSPECIAL)发售最终号,宣布正式休刊,该杂志正式退出历史舞台。《Magazine SPECIAL》创刊于1983年,月刊发行,至今已有34年历史。这本老牌日本漫画杂志的休刊,是否预示着日本漫画行业彻底进入寒冬?

日本漫画杂志生存艰难

日本经济整体下滑,再加上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直接导致了日本的纸质媒体生存越来越困难。仅从三大少年漫画杂志《周刊少年JUMP》《周刊少年MAGAZINE》《周刊少年SUNDAY》就能窥见一斑,三本杂志的销量自2013起都出现了剧烈下滑。作为领头羊的《周刊少年JUMP》更是面临旧作品完结,新作品跟不上的困境。三大少年漫画杂志目前都已经开始探索网络发展的商业模式了。而《Magazine SPECIAL》的停刊,无疑也是在经济不景气和网媒的冲击下产生的直接后果。未来会不会出现更多停刊的杂志,相当令人担忧。

实际上从好几年前开始,似乎已经没有人能够阻止这种颓势了。因此,在网络上也一直存在着“日本漫画杂志快要完蛋了”的声音。

在过去,大家除了电视,就只有通过购买这些杂志来第一时间获得最新的动漫剧情了。以《周刊少年JUMP》为例,一本也就200多日元的样子,折合人民币也才不到20块钱。可是到了今天,实体书的市场已经开始被电子书逐渐蚕食。

目前的危机也早就引发了杂志社的重视,所以杂志的电子版变得越来越普及了。或许再过几年,三大少年漫画杂志都会放弃纸质版,转为成本更低、速度更快的电子版。

虽然现在销量下滑的情况已经很难被扭转,但有句俗话叫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全日本也找不到其他比它们更有影响力的少年漫画杂志。如果说这三大杂志关门的话,那么对整个日本动漫行业都将是一种极大的冲击。

诚然,近年来杂志销量已经明显下滑了,从杂志单独的营业额来说,可能有些惨不忍睹。但是不要忘记了,三大漫画杂志,从来就没有指望依靠卖杂志来挣钱。实际上,漫画单行本的销售、改编动画的分成、各类广告等等,才是保证杂志能够运营下去的前提。

日本也有漫画app

日本实体漫画市场规模的巅峰出现在1998年,当时市场规模超过3200亿日元,而仅仅过去15年后,2013年日本实体漫画市场规模则不足1500亿日元,缩水一半以上。这个数字到今天仍旧在缓慢下滑中,这是否说明,日宅已经不喜爱看漫画了呢? 并不是,只因日本和国内一样,也在近几年出现了漫画app,电子漫画市场已逐步蚕食掉本就很小的纸媒市场。

据统计,截止至2016年,日本电子漫画市场上有超过20家公司。其中最成功的自然是LINE漫画,自面市一来,LINE漫画累计下载量超过1000万,累计收入也突破50亿日元(约2.5亿人民币)。除了LINE漫画之外,日本电子漫画市场上仍然有几支潜力股,它们分别是NHN PlayArt的“comico”、DeNA的“漫画盒子”以及集英社的“少年JUMP+”。App Ape最近针对这三款移动端的漫画应用进行了一组调查,数据显示“comico”和“漫画盒子”的DAU率已经接近日本SNS的平均DAU率。

这三款应用采用免费下载的模式运营,但彼此间商业模式略有不同,比如漫画盒子除了卖漫画之外还卖广告,而少年JUMP+则采取月费制度。目前来看,少年JUMP+是唯一一款运营公司是漫画社的漫画APP。App Ape公布的数据显示,comico是唯一一款女性比例高于男性的漫画应用,其中10~29岁的女性比例最高。而漫画盒子和少年JUMP+的用户结构较为接近,不同的是少年JUMP+上30~39岁的用户比例要明显高于漫画盒子,这主要是因为《龙珠》、《圣斗士星矢》等上世纪80年代的王牌漫画很多都属于集英社旗下。

日本动漫产业发展不受停刊影响

日本的动漫产业链在各个环节相对独立,公司小、散、多且专业性较强,这与美国的集团垄断模式不同。漫画只是整个动漫产业链中的一环,而漫画杂志更只是这一环中的其中一个载体,总体来说,日本动漫杂志的停刊,只对漫画实体行业有较大影响,长远来看,其实是漫画内容载体的一次由纸媒向电子媒体的转移。换句话说,杂志没了,漫画还在。

总的来说,日本动漫产业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动漫产业体系完善,产业链上各个环节衔接紧密,形成了从漫画销售、动画播映到授权衍生品销售的完整产业体系;产业规模效应显著,日本本身具有庞大的动漫消费人群,通过动漫出版物和衍生品对成功品牌的复制和扩张,动漫品牌的价值得以重发挖掘;各环节商业模式明确,都具有良好的现金流支撑业务,产业链条上不存在薄弱环节;规模化的生产和运营,在动漫作品具有较稳定的成功率的基础上,保证企业具有获得稳定的收益。

目前来看,日本漫画的确是在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这场变革中,纸媒的唱衰已成无法挽回的定势,只是时间和程度的问题;而电子漫画市场正在逐渐兴起,平台的更迭过程中,整个行业必定经历阵痛,而阵痛过后,将会迎来一个新的辉煌时期。或许是日本漫画走向更深层次全球化的一个契机也未可知。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有34年历史的日本漫画杂志宣布休刊,日宅们不爱看漫画了吗?

目前来看,日本漫画的确是在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这场变革中,纸媒的唱衰已成无法挽回的定势,只是时间和程度的问题。

2017年1月20日本讲谈社旗下漫画杂志《Magazine SPECIAL》(マガジンSPECIAL)发售最终号,宣布正式休刊,该杂志正式退出历史舞台。《Magazine SPECIAL》创刊于1983年,月刊发行,至今已有34年历史。这本老牌日本漫画杂志的休刊,是否预示着日本漫画行业彻底进入寒冬?

日本漫画杂志生存艰难

日本经济整体下滑,再加上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直接导致了日本的纸质媒体生存越来越困难。仅从三大少年漫画杂志《周刊少年JUMP》《周刊少年MAGAZINE》《周刊少年SUNDAY》就能窥见一斑,三本杂志的销量自2013起都出现了剧烈下滑。作为领头羊的《周刊少年JUMP》更是面临旧作品完结,新作品跟不上的困境。三大少年漫画杂志目前都已经开始探索网络发展的商业模式了。而《Magazine SPECIAL》的停刊,无疑也是在经济不景气和网媒的冲击下产生的直接后果。未来会不会出现更多停刊的杂志,相当令人担忧。

实际上从好几年前开始,似乎已经没有人能够阻止这种颓势了。因此,在网络上也一直存在着“日本漫画杂志快要完蛋了”的声音。

在过去,大家除了电视,就只有通过购买这些杂志来第一时间获得最新的动漫剧情了。以《周刊少年JUMP》为例,一本也就200多日元的样子,折合人民币也才不到20块钱。可是到了今天,实体书的市场已经开始被电子书逐渐蚕食。

目前的危机也早就引发了杂志社的重视,所以杂志的电子版变得越来越普及了。或许再过几年,三大少年漫画杂志都会放弃纸质版,转为成本更低、速度更快的电子版。

虽然现在销量下滑的情况已经很难被扭转,但有句俗话叫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全日本也找不到其他比它们更有影响力的少年漫画杂志。如果说这三大杂志关门的话,那么对整个日本动漫行业都将是一种极大的冲击。

诚然,近年来杂志销量已经明显下滑了,从杂志单独的营业额来说,可能有些惨不忍睹。但是不要忘记了,三大漫画杂志,从来就没有指望依靠卖杂志来挣钱。实际上,漫画单行本的销售、改编动画的分成、各类广告等等,才是保证杂志能够运营下去的前提。

日本也有漫画app

日本实体漫画市场规模的巅峰出现在1998年,当时市场规模超过3200亿日元,而仅仅过去15年后,2013年日本实体漫画市场规模则不足1500亿日元,缩水一半以上。这个数字到今天仍旧在缓慢下滑中,这是否说明,日宅已经不喜爱看漫画了呢? 并不是,只因日本和国内一样,也在近几年出现了漫画app,电子漫画市场已逐步蚕食掉本就很小的纸媒市场。

据统计,截止至2016年,日本电子漫画市场上有超过20家公司。其中最成功的自然是LINE漫画,自面市一来,LINE漫画累计下载量超过1000万,累计收入也突破50亿日元(约2.5亿人民币)。除了LINE漫画之外,日本电子漫画市场上仍然有几支潜力股,它们分别是NHN PlayArt的“comico”、DeNA的“漫画盒子”以及集英社的“少年JUMP+”。App Ape最近针对这三款移动端的漫画应用进行了一组调查,数据显示“comico”和“漫画盒子”的DAU率已经接近日本SNS的平均DAU率。

这三款应用采用免费下载的模式运营,但彼此间商业模式略有不同,比如漫画盒子除了卖漫画之外还卖广告,而少年JUMP+则采取月费制度。目前来看,少年JUMP+是唯一一款运营公司是漫画社的漫画APP。App Ape公布的数据显示,comico是唯一一款女性比例高于男性的漫画应用,其中10~29岁的女性比例最高。而漫画盒子和少年JUMP+的用户结构较为接近,不同的是少年JUMP+上30~39岁的用户比例要明显高于漫画盒子,这主要是因为《龙珠》、《圣斗士星矢》等上世纪80年代的王牌漫画很多都属于集英社旗下。

日本动漫产业发展不受停刊影响

日本的动漫产业链在各个环节相对独立,公司小、散、多且专业性较强,这与美国的集团垄断模式不同。漫画只是整个动漫产业链中的一环,而漫画杂志更只是这一环中的其中一个载体,总体来说,日本动漫杂志的停刊,只对漫画实体行业有较大影响,长远来看,其实是漫画内容载体的一次由纸媒向电子媒体的转移。换句话说,杂志没了,漫画还在。

总的来说,日本动漫产业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动漫产业体系完善,产业链上各个环节衔接紧密,形成了从漫画销售、动画播映到授权衍生品销售的完整产业体系;产业规模效应显著,日本本身具有庞大的动漫消费人群,通过动漫出版物和衍生品对成功品牌的复制和扩张,动漫品牌的价值得以重发挖掘;各环节商业模式明确,都具有良好的现金流支撑业务,产业链条上不存在薄弱环节;规模化的生产和运营,在动漫作品具有较稳定的成功率的基础上,保证企业具有获得稳定的收益。

目前来看,日本漫画的确是在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这场变革中,纸媒的唱衰已成无法挽回的定势,只是时间和程度的问题;而电子漫画市场正在逐渐兴起,平台的更迭过程中,整个行业必定经历阵痛,而阵痛过后,将会迎来一个新的辉煌时期。或许是日本漫画走向更深层次全球化的一个契机也未可知。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