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司研究室 可乐
2月23日,以治疗糖尿病为主的创新药公司派格生物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此前,2021年8月,派格生物曾向科创板递交招股书,最终于2022年4月主动终止IPO。
目前派格生物尚未有产品实现商业化,成立至今公司收入为零,自2018年以来派格生物已经亏损近10亿元。
派格生物最有望商业化的产品PB-119,是GLP-1受体激动剂,后者因可以用于减重领域,在2023年火爆出圈以后,GLP-1类药物一步步登上“减肥神药”宝座。
春节档电影《热辣滚烫》无疑也为GLP-1添了把柴火,那么派格生物及其PB-119市场前景又如何呢?
01 IPO前估值40亿元,“三无”派格如何吸引投资者?
派格生物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专注于慢性疾病治疗领域的创新药企业。截至目前,派格生物还未有产品实现商业化,公司没有收入。
派格生物赴港上市采用的是港交所18A条款。2018年,港交所推出18A条款,允许未有收入、未有利润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港股IPO上市融资。
18A条款给派格生物这样“无产品、无收入、无利润”的“三无公司”打开了一条上市通道。据Wind数据,自18A发布后截至2023年底,在港上市且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共63家,总募资额1202.5亿港元,占2018年至2023年港交所IPO募资总额的43.9%。
实际上,在本次赴港上市前,派格生物曾于2021年8月申请在科创板IPO申请,经历两轮问询后于2022年4月主动撤回申请资料。
2022年12月,派格生物将保荐机构由国泰君安换成中金公司,重新开启A股IPO辅导计划。直到2024年1月,中金还向江苏省证监局递交第四期辅导报告,这表明派格生物仍在推进A股IPO计划。
派格生物想在科创板上市,用的是与18A类似的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对于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形成收入的企业,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
根据招股书,在2021年申请科创板上市前,2020年11月派格生物完成F轮融资,投后估值为35亿元人民币。2023年6月,派格生物完成F+轮融资,投后估值为40亿元人民币。
派格生物在港股招股书中表示,“本公司于2023年下半年自愿决定寻求在香港(上市)。”或许2023年6月的F+轮融资就是为冲击港交所上市准备的。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下半年以来A股IPO逐步收紧,上交所自7月开始就再未受理过以第五套标准申报科创板的企业。这或许是促使派格生物由A股转去H股上市的一个原因。
然而,港股IPO当前处于“僧多粥少”的状态。
2024年1月递交港股IPO申请的13家企业中,有5家为生物医药企业。但同时,1月港股仅有5只新股上市,且都是2023年尾的“存货”,整个2月港股都没有新股上市,出现了新股空窗。
此外,近两年港交所流动性较差,派格生物这样“三无公司”恐未必会像2020年和2021年那样受到市场追捧。
02 哥大博士毕业后回国做VC,创始人徐敏已为美籍人士
派格生物是一家以治疗糖尿病为主的创新药公司,这是公司创始人徐敏为派格生物定下的方向。
公开资料显示,徐敏出生于一个医学世家,跟随长辈轨迹进入湘雅医学院,毕业后当了两年的眼科医生。随后便去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生理和生物物理系的博士及MBA。
在哥伦比亚毕业后,1997年徐敏回国,成为当时最早一批从美国回来的博士生。
值得一提的是,徐敏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不知何时选择将国籍变更为美国。目前的徐敏是一位美籍人士。
在哥伦比亚读MBA时期,徐敏就把目光转到了VC领域。回国后,徐敏在汇亚集团工作近5年,担任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负责医药行业的风险投资和项目孵化。在汇亚工作期间,徐敏几乎把中国生物技术领域第一代的公司看了个遍,这为他后来自己创业打下了基础。
徐敏曾说,“做创新药,既要有创新,也要控制风险。首先靶点是成熟的,其次能进行优化改造,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就比较高,风险就比较低。”
遵循了这样的原则,徐敏选择了糖尿病领域,他表示糖尿病领域一定需要创新药。他对派格生物的定位曾经是“做具有中国特色的诺和诺德”。
目前已有10余种不同作用机制的糖尿病治疗药物,徐敏称GLP-1受体激动剂是必须要有的产品,这是一个锚定产品。
在此基础上,派格生物选择了PEG化技术(聚乙二醇化技术),研发了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长效GLP-1类药物PB-119,这是派格生物最有望率先商业化的产品。
PB-119主要由艾塞那肽改构、经聚乙二醇化定点修饰后所筛选得到的药物,艾塞那肽是礼来/安莫林公司在2005年获得FDA批准上市的GLP-1受体激动剂。
目前,派格生物旗下共有6条在研管线,分别涵盖了2型糖尿病、肥胖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及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等,慢慢由糖尿病领域扩展至慢性病领域。
03 糖尿病市场竞争激烈,PB-119商业化后仍挑战重重
糖尿病领域虽然是个大市场,但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想要获得份额绝非易事。
以阿斯利康注射用艾塞那肽微球曾经的中国代理商三生制药为例,三生制药于2016年与阿斯利康签订了20年的代理合同。
两家公司的合作原本应于2036年到期,但2023年2月,三生制药宣布终止旗下注射用艾塞那肽微球(百达扬)和艾塞那肽注射液(百泌达)的商业化。合作提前13年终止的主要原因便是市场竞争过于激烈,产品销售不佳。
近两年,GLP-1类药物成为市场关注热点的主要原因是其可用于减肥方面。
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打开减肥市场的天花板后,国内外药企对GLP-1的热情如潮水般蜂涌。
医药魔方数据库显示,全球约有347款GLP-1R靶点相关新药在研,其中国内药企开发的药物达到167个。目前华东医药、石药集团、联邦制药、四环医药等药企的司美格鲁肽类似物均处于临床3期阶段。
派格生物也将PB-119的适应性扩展至减肥方面,但目前仅处于临床1期阶段,研发进程明显落后于恒瑞、石药、博瑞、甘李等药企。
当然,不排除这样一种可能,即派格生物用于治疗糖尿病的PB-119在上市后被部分消费者用于减肥。有媒体报道称,在司美格鲁肽减肥适应症尚未在国内获批的情况下,大量消费者通过非正规渠道涌向医疗机构及电商购药,挤占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空间。
派格生物的PB-119即将迈过商业化的第一道门槛,但后面依旧有重重考验。上市后,PB-119能实现多高的销售额,以及能创造多大的盈利空间都是未知。
然而,必须注意的是,派格生物是一家没有自己销售团队的公司,派格生物的商业化目前只能与外部公司合作。PB-119的销售表现除了看自身药效,还取决于合作方天士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