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泰坦”彻底陨落,探索了十年的苹果选择放弃造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泰坦”彻底陨落,探索了十年的苹果选择放弃造车

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范剑磊

文|三易生活

兜兜转转十年,苹果的“泰坦”终究陨落了。北京时间2月28日凌晨,彭博社方面发布重磅消息称,苹果公司已搁置、并取消了自动驾驶电动汽车的所有开发计划。据悉,苹果公司首席运营官Jeff Williams发布了内部信,向大约2000人的汽车项目团队告知该项目已被取消,其中绝大多数人员将转到人工智能部门,在人工智能主管John Giannandrea的领导下从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研发工作。

一个如此重量级的玩家退场,友商们自然也不能毫无表示。特斯拉的马斯克选择了一切尽在不言中,在X上用了一个“敬礼”的emoji表情。理想汽车CEO李想则表示,苹果放弃造车、选择聚焦人工智能是绝对正确的战略选择,时间点也合适。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则在接受采访时说到,“苹果汽车停止项目,也是出牌的一种”。

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这或许就是绝大多数智能汽车企业高层在听到苹果不造车这个消息后的第一反应。

在造车项目上及时止损、把资源聚焦更具想象空间的AI,是苹果做了正确的选择,这是资本市场对于其取消电动车项目这则爆炸性消息的直接反应,该公司股价在盘中一度下跌近0.9%后,最终收盘时却上涨了0.81%。因为苹果的汽车项目、也就是“泰坦”(Titan),自2014年诞生以来就一直波折不断,以至于几乎错过了过去十年间智能汽车爆发式增长的几乎所有关键节点。

在Project Titan正式立项时,苹果方面雄心勃勃地计划了类似iPhone一般具有颠覆性意义的产品,试图重塑汽车行业的市场竞争格局,为此也大量从福特、奔驰、特斯拉等相关公司挖人。然而由于汽车之于苹果的目标过于宏大,使得该项目在存续期间多次出现路线分歧,领导层改组和团队裁员更是发生了数次。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担任过苹果硬件副总裁、特斯拉工程副总裁,并负责了特斯拉Model 3项目的Doug Field,在2018年回归苹果后,又在2021年离开。

与此同时,苹果在造车这件事本身,也走上了不断妥协、不断降低预期的道路。最开始,苹果选择直接挑战高难度的制造整车,然后却发现在制造业空心化的美国本土建汽车制造厂房、独立生产电动车难如登天,所以他们找到了全球最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之一的麦格纳国际合作,希望用手机OEM的方式来造车。也就是由苹果来出设计、麦格纳国际负责制造,并且随后还选择了与传统车企、包括宝马和戴姆勒展开谈判,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传统汽车行业对于苹果不买账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毕竟在这个领域苹果就是末学后进。而苹果能够在消费电子领域拿捏供应商的原因,是其在手机、电脑、可穿戴设备领域拥有的强大品牌力和高额的市场占有率,除了舍得出大价钱之外,也愿意与供应商一起分担研发过程中的风险。所以为了挣钱,供应链也愿意跟随苹果的指挥棒起舞,可来到汽车领域,苹果的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

博世、爱信精机、麦格纳国际、采埃孚、弗瑞亚等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与整车公司此前就已经建立了牢固的利益同盟,苹果的入局就意味着既得利益者将受到挑战,这就代表着欧美、日韩的汽车工业不欢迎它。而作为汽车行业新兴势力的中国市场,也不再会有市场换技术的政策,因为这个生态位被已经在上海建厂的特斯拉占据。可苹果在制造业的传统盟友中国台湾企业却长于半导体、短于汽车,如果苹果汽车真的是由纳智捷代工,可就变成一个搞笑的故事了。

如果说缺乏供应链的支持,是苹果造车无疾而终的根本原因,那么更直接的因素,则是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成熟在苹果看来还是遥遥无期。其实苹果在自动驾驶路线上采取了类似百度的方案、即自建测试团队,通过收集海量数据不断完善自动驾驶系统,以期直接推出具备L4级自动驾驶功能的电动汽车。据悉在过去数年间,苹果的自动驾驶测试车辆在美国加州一共进行了超过10万英里的公共道路测试。

然而现实是即使到了今天,L4级自动驾驶都还只是纸上谈兵。根据彭博社在今年年初的相关报道显示,苹果放弃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转为司机随时可接管的L2+级辅助驾驶,并试图向特斯拉的现有水平看齐。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苹果做出的对现实妥协的技术降级这一变化,可能就已经宣告了其汽车项目的末路。而与其在降低预期的情况下交付汽车,或许还不如直接关闭这一项目。

事实上,造出一款缺乏竞争力、10万美元左右价位的汽车,对于苹果的伤害要远大于造车项目夭折。今天的苹果与十年前已经完全不同,当年的它还是创新的代名词,曾经国产手机更是以争相模仿iPhone来求生存,但随着国产手机在软硬件层面的崛起,国内厂商在疫情前就抛弃了对于苹果的无脑跟随。而如今苹果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影响力很大一部分是当初的遗泽,这就造成了一个现实,那就是苹果可以失败、但不能平庸。

即便国内的造车新势力可以围绕“冰箱、彩电、大沙发”来大搞微创新,可苹果却不能放下身段,所以在技术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知难而退,或许也是明智之举。即便如今苹果富可敌国,但也很难做到四面出击,所以在以Vision Pro代表的MR、AI,以及汽车中砍掉一个来保持业务结构的健康,单纯从企业经营层面也实属正常。相比已经上市的Vision Pro、有相对清晰技术路线的AI,显然都要比遥遥无期的L4级完全自动驾驶更具现实意义。

当然,汽车项目的夭折对于苹果而言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最起码在下一次萌生造车念头之前,苹果与目前的一众汽车厂商就已经不再是潜在的竞争对手关系。也就会使得这些汽车厂商对于CarPlay的芥蒂将会消失,所以CarPlay席卷车机赛道这下就再无阻碍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苹果

6.9k
  • 苹果向印尼提交1亿美元投资计划,争取当地政府解除iPhone 16销售禁令
  • 中国App Store去年创收3.8万亿,需要交“苹果税”的只有5%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泰坦”彻底陨落,探索了十年的苹果选择放弃造车

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范剑磊

文|三易生活

兜兜转转十年,苹果的“泰坦”终究陨落了。北京时间2月28日凌晨,彭博社方面发布重磅消息称,苹果公司已搁置、并取消了自动驾驶电动汽车的所有开发计划。据悉,苹果公司首席运营官Jeff Williams发布了内部信,向大约2000人的汽车项目团队告知该项目已被取消,其中绝大多数人员将转到人工智能部门,在人工智能主管John Giannandrea的领导下从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研发工作。

一个如此重量级的玩家退场,友商们自然也不能毫无表示。特斯拉的马斯克选择了一切尽在不言中,在X上用了一个“敬礼”的emoji表情。理想汽车CEO李想则表示,苹果放弃造车、选择聚焦人工智能是绝对正确的战略选择,时间点也合适。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则在接受采访时说到,“苹果汽车停止项目,也是出牌的一种”。

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这或许就是绝大多数智能汽车企业高层在听到苹果不造车这个消息后的第一反应。

在造车项目上及时止损、把资源聚焦更具想象空间的AI,是苹果做了正确的选择,这是资本市场对于其取消电动车项目这则爆炸性消息的直接反应,该公司股价在盘中一度下跌近0.9%后,最终收盘时却上涨了0.81%。因为苹果的汽车项目、也就是“泰坦”(Titan),自2014年诞生以来就一直波折不断,以至于几乎错过了过去十年间智能汽车爆发式增长的几乎所有关键节点。

在Project Titan正式立项时,苹果方面雄心勃勃地计划了类似iPhone一般具有颠覆性意义的产品,试图重塑汽车行业的市场竞争格局,为此也大量从福特、奔驰、特斯拉等相关公司挖人。然而由于汽车之于苹果的目标过于宏大,使得该项目在存续期间多次出现路线分歧,领导层改组和团队裁员更是发生了数次。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担任过苹果硬件副总裁、特斯拉工程副总裁,并负责了特斯拉Model 3项目的Doug Field,在2018年回归苹果后,又在2021年离开。

与此同时,苹果在造车这件事本身,也走上了不断妥协、不断降低预期的道路。最开始,苹果选择直接挑战高难度的制造整车,然后却发现在制造业空心化的美国本土建汽车制造厂房、独立生产电动车难如登天,所以他们找到了全球最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之一的麦格纳国际合作,希望用手机OEM的方式来造车。也就是由苹果来出设计、麦格纳国际负责制造,并且随后还选择了与传统车企、包括宝马和戴姆勒展开谈判,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传统汽车行业对于苹果不买账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毕竟在这个领域苹果就是末学后进。而苹果能够在消费电子领域拿捏供应商的原因,是其在手机、电脑、可穿戴设备领域拥有的强大品牌力和高额的市场占有率,除了舍得出大价钱之外,也愿意与供应商一起分担研发过程中的风险。所以为了挣钱,供应链也愿意跟随苹果的指挥棒起舞,可来到汽车领域,苹果的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

博世、爱信精机、麦格纳国际、采埃孚、弗瑞亚等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与整车公司此前就已经建立了牢固的利益同盟,苹果的入局就意味着既得利益者将受到挑战,这就代表着欧美、日韩的汽车工业不欢迎它。而作为汽车行业新兴势力的中国市场,也不再会有市场换技术的政策,因为这个生态位被已经在上海建厂的特斯拉占据。可苹果在制造业的传统盟友中国台湾企业却长于半导体、短于汽车,如果苹果汽车真的是由纳智捷代工,可就变成一个搞笑的故事了。

如果说缺乏供应链的支持,是苹果造车无疾而终的根本原因,那么更直接的因素,则是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成熟在苹果看来还是遥遥无期。其实苹果在自动驾驶路线上采取了类似百度的方案、即自建测试团队,通过收集海量数据不断完善自动驾驶系统,以期直接推出具备L4级自动驾驶功能的电动汽车。据悉在过去数年间,苹果的自动驾驶测试车辆在美国加州一共进行了超过10万英里的公共道路测试。

然而现实是即使到了今天,L4级自动驾驶都还只是纸上谈兵。根据彭博社在今年年初的相关报道显示,苹果放弃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转为司机随时可接管的L2+级辅助驾驶,并试图向特斯拉的现有水平看齐。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苹果做出的对现实妥协的技术降级这一变化,可能就已经宣告了其汽车项目的末路。而与其在降低预期的情况下交付汽车,或许还不如直接关闭这一项目。

事实上,造出一款缺乏竞争力、10万美元左右价位的汽车,对于苹果的伤害要远大于造车项目夭折。今天的苹果与十年前已经完全不同,当年的它还是创新的代名词,曾经国产手机更是以争相模仿iPhone来求生存,但随着国产手机在软硬件层面的崛起,国内厂商在疫情前就抛弃了对于苹果的无脑跟随。而如今苹果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影响力很大一部分是当初的遗泽,这就造成了一个现实,那就是苹果可以失败、但不能平庸。

即便国内的造车新势力可以围绕“冰箱、彩电、大沙发”来大搞微创新,可苹果却不能放下身段,所以在技术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知难而退,或许也是明智之举。即便如今苹果富可敌国,但也很难做到四面出击,所以在以Vision Pro代表的MR、AI,以及汽车中砍掉一个来保持业务结构的健康,单纯从企业经营层面也实属正常。相比已经上市的Vision Pro、有相对清晰技术路线的AI,显然都要比遥遥无期的L4级完全自动驾驶更具现实意义。

当然,汽车项目的夭折对于苹果而言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最起码在下一次萌生造车念头之前,苹果与目前的一众汽车厂商就已经不再是潜在的竞争对手关系。也就会使得这些汽车厂商对于CarPlay的芥蒂将会消失,所以CarPlay席卷车机赛道这下就再无阻碍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