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是恋综,也是"爱自己的能力"养成综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是恋综,也是"爱自己的能力"养成综

爱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情绪,是需要去学习、去创造的。

文|新声Pro 赛娜

走到第三季,《半熟恋人》系列迎来了一个大的机制创新:全脱产恋爱。对恋综来说,这是一次模式的更新迭代,对参与其中的嘉宾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来说,也是一次对爱情更为本质的思考。

「恋综有了自己的天花板」2月27日《半熟恋人3》开播时有这样一个话题。而这,其实是第一期里的一个环节设置。

在第一期里,四位女嘉宾与四位男嘉宾在见面前,首先分开填了一张恋爱试卷,基本都是情景模拟题,最后交换试卷,异性互相打分,选出异性里的「恋爱天花板」。后续嘉宾们彼此的互动话题和剧情点,都围绕此展开。

这样提前设置议题的方式,让观众已经开始了推理和嗑糖,同时在后续的剧情里也会一直带着这个问题审视:恋爱里的天花板意味着什么?到了天花板,然后呢?是不是还是要走向更为广阔,也更多变的旷野?

今年的《半熟恋人3》更是前所未有地在海岛开启了全脱产的、长达21天的恋爱社交实验。8位嘉宾带着观众一起,进入了一场悠长假期。恋综在当下这个原子化时代,提供的是一场亲密关系模拟场域,用户为他们倾注了真情实感,在这里虚拟地实践着自己对恋爱的实验。在别人的「糖」里,体会着美好。第一期节目上线后,在社交网络引发了热烈讨论,全网热搜热榜数达到200个。

如今流行的话说「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但其实它的原文是「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也许看着恋综的用户里,还有不少人在无人的岛屿上坚持,但这样彼此联结、互动的真人秀里,总能窥探到连成一片大陆的可能和美好。

这对嘉宾们来说是一场「gap」之旅。对于当下的观众来说,也是借由别人的故事开启一段思考:我们想要的爱情,是什么样的?

1、成为「恋爱天花板」,然后呢?

《半熟恋人3》,在恋综领域少有的,为嘉宾们提供了一场「悠长假期」。

过去的恋综,基本都会选在一个城市的别墅中,选择的嘉宾都在这座城市工作,体现出一个有城市氛围的年轻人工作群像。在拍摄恋综时,嘉宾们还需要正常上下班。这样的设置上下班时间会成为影响节目进程的重要因素。不少恋综里的嘉宾因为上下班时间太忙,渐渐失去了和心动对象更多的互动机会,上班时间也成了上班族们分秒必争的约会时刻,诞生了不少修罗场。

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尽可能地贴近现实去模拟「恋爱」,但也不可避免地,在男女相识初期就出现了不少要考虑的现实因素。《半熟恋人3》则做了一次机制上的创新:选择在冬季,让八位嘉宾飞到热带的岛屿脱产录制21天。

在看片会上,当被问到是否会担心用户因为这样全脱产恋爱的新模式对节目真实性有所质疑时,总导演王鹏表示制作组在初期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但节目的核心就是一群渴望恋爱的30+人群的恋爱,嘉宾的需求是真实的,他们就可以在任何地方恋爱,去往陌生的地方反而会使人敞开心扉,催化感情发展。

短暂脱离工作场域,造就了一场大胆、纯粹的爱情体验。正如节目开篇提出的疑问:你是否还有勇气从心开始,回归爱情的本质?

从目前的预告来看,海岛为全脱产恋爱提供了充足的玩乐项目。有冲浪,有沙滩排球,每个人约会时可供选择的地点也非常多。当然,21天的恋综拍摄不会全是惬意的「悠长假期」,在男女双方见面前,节目组就已经在用填试卷打分,选出「恋商天花板」和「恋商地下室」的方式,为这轻松的氛围添了些紧张感。

「天花板」的权力贯彻第一期始终。他们不仅在初见面时就拥有更多与异性相处的机会,还能决定第一次约会的组合。这样让初见面的他们,已经隐约有了些拉扯感。

恋综通常都会在第一期,设计一些让男女双方能迅速建立对对方基础认知的环节。这既是嘉宾之间的破冰,也是观众与嘉宾的破冰。《半熟恋人》第一季就设计了见面前匿名在微信群聊天,同时也可以一对一私聊的方式,微信聊天留下的初印象也为之后的第一次约会埋下伏笔。

而选出「天花板」和「地下室」,同样也是为嘉宾和观众们设置了课题:一个被大家评选为天花板的人,都具备什么样的特质?这样的特质,必然为它指引向进展顺利的恋情吗?

从接下来的预告来看,悬念已然埋下,后续的反转似乎远超大家的预期。

2、40+、海外工作、背景……都不是阻碍

对真人秀来说,找到合适的、有化学反应的人,节目就成功了一半。一群合适的嘉宾,能让广大用户在其中找到共鸣,大家也喜欢看到他们彼此相连的方式。

腾讯在线视频节目内容制作部野草工作室负责人闫芝桦在看片会上,谈及了素人嘉宾的选角。闫芝桦表示,本季无论是在地域、还是年龄上较往季的跨度都有所增大,但唯一不变的筛选诉求是他们真实的恋爱需求,「这一点很重要,当这些素人有任何表演痕迹的话,整个故事剧情就会非常假,真诚是所有爱情的必杀技,也是任何演技都掩盖不了的」。

这8位嘉宾的跨度,确实是过往恋综里很少见到的,或许是脱离了工作区的限制,嘉宾来自天南海北:江俊霖来自中国香港,陈巧葳来自中国台湾,许莉在伦敦工作。年龄上,最大的江俊霖41岁,最小的马晋隆则是28岁。

从目前播出的第一期来看,《半熟恋人3》注重于展示8位嘉宾的「本我」。无论是正式会面前的考试,还是后续坐车返回小屋的路上,更多的是侧重于展现他们的情感倾向与性格特点。第一期从刚相遇到一起吃完晚饭过程中,8位嘉宾鲜明的个性就已经被立住了。

两位被选出来的「恋商天花板」,女生凌忆是更主动的「E人」,会在车上主动找话题聊天,与大家互动,反而和三位女生相处的邵佳荣局促得像一个「I人」,害怕说错话导致自己「被扣分」。后续在安排约会时,凌忆会更主动地为自己的偏好争取,而邵佳荣则是在发现自己的心动对象所想并非自己后,默默退出,说「每个人我都可以接触一下」。

女嘉宾这边,苏锐是一个i人,会在进房间后懊恼地大喊「啊一整个i住了!」被观察员们大赞可爱。许莉是夸夸群群主,给予每个人的行为以及时、正面的反馈。陈巧葳独立自主,每个提问的问题精准,被观众戏称为「恋综有自己的易立竞」。

男嘉宾这边,28的马晋隆谈起恋爱来却有足够细腻的心思,两张微信对话截图大家只觉得有「4个错误」,他却看出了「6个」。王震话不多却行动很快,观察着女嘉宾的需要并第一时间帮忙。江俊霖因为普通话不算标准不太敢说话,却也在尽力表达、阐述想法。

连接成大陆的一片的同时,他们却也像一座丰富、独立的岛屿。这样的碰撞,才让未来海风下的故事充满了可能性。

3、「直球」不是「半熟恋人」的最大优点

《半熟恋人》第一季,在恋综竞争激烈的2022年开播。这一年,有20档恋综进入市场。而《半熟恋人》的独特之处在于,观察到了恋综在30+这个半熟年龄层的空白。

恋综团队对于这个年龄段爱情的思考。闫芝桦曾对媒体表示,身边30+朋友的感情故事往往充满戏剧性,而社会对他们又有许多期许,不少议题围绕着他们。种种因素都让节目组关注到30+人群并想呈现出,他们如何看待爱情和婚姻,以及在失败的感情经历后完成自我成长。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团队的强烈共鸣,很快开始决策、推进。

开播后,《半熟恋人》这档聚焦30+人群「智性恋爱」的差异化内容,很快在热度上弯道超车。在这里,没有恋综里通常有的隐晦、曲折表达,「直球」成了这群成熟的人的表达方式。第一季王能能问罗拉「按照你的节奏来,你想怎样就怎样」,罗拉回答「那亲一个」的名场面,正是这一季「直球」的缩影。

「直球」的节奏还在继续。「半熟恋人3的直球来的比以往更早一些」的词条已然出现,用来概括凌忆与马晋隆在厨房一段堪比偶像剧剧情的对话,看得观察室里第一季的直球选手罗拉都表示「这一段我要好好学习一下」——

马晋隆:那你看了谁的朋友圈?

凌忆:我看了你的。

马晋隆:那你觉得我看了谁的。

凌忆:你看了我的。

马晋隆:对。

但第一期看下来,「直球」只是他们显性的优点之一,他们也比20岁出头的人多了更多包容和理解。这背后是在恋爱中注重自己感受的同时,也尊重对方的表现。在开篇做的恋爱测试题里有一道题是「吵架后男生一定要先道歉吗」,四个女生都选了「不是」。女嘉宾许莉说小时候是这么认为的,但长大了就讲道理了。

他们也并不讳言自己的不完美,反而是坦然接受每一个有启发的地方。在讨论「如果男朋友送了一根你不喜欢的口红时你会怎么做」,许莉的反应起初是「偷偷去换,不让男朋友发现」,但在和大家的讨论过程中她也意识到了,如果自己不去提出来,双方都不会有成长。

自我成长,似乎是《半熟恋人3》强调的一条重要任务线。在养成CP时,也注重「自我养成」,将重点放到了自我探索上。在第一期结尾,节目公开了「冰封小屋」的环节设置,素人嘉宾都会在里面放上代表自己一段往事的物件,并会在未来某个恰当的时刻,公开这些故事,给到这些结冰的往事一个面向阳光,慢慢融化的可能。

这个环节的公开,让《半熟恋人3》穿过了「恋」的表层,落向了「爱的能力」的本质。恋综里多的是不同个体的碰撞与联结,但在谈「爱」之前,最重要的是个体本身。

费洛姆在《爱的艺术》里写到:「成熟的爱情,那就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个性的条件下与他人合二为一。」他也认为,爱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情绪,是需要去学习、去创造的。

在海岛的这21天,无论对屏幕里的他们,还是屏幕外的我们,都是一趟与爱有关的修炼之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是恋综,也是"爱自己的能力"养成综

爱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情绪,是需要去学习、去创造的。

文|新声Pro 赛娜

走到第三季,《半熟恋人》系列迎来了一个大的机制创新:全脱产恋爱。对恋综来说,这是一次模式的更新迭代,对参与其中的嘉宾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来说,也是一次对爱情更为本质的思考。

「恋综有了自己的天花板」2月27日《半熟恋人3》开播时有这样一个话题。而这,其实是第一期里的一个环节设置。

在第一期里,四位女嘉宾与四位男嘉宾在见面前,首先分开填了一张恋爱试卷,基本都是情景模拟题,最后交换试卷,异性互相打分,选出异性里的「恋爱天花板」。后续嘉宾们彼此的互动话题和剧情点,都围绕此展开。

这样提前设置议题的方式,让观众已经开始了推理和嗑糖,同时在后续的剧情里也会一直带着这个问题审视:恋爱里的天花板意味着什么?到了天花板,然后呢?是不是还是要走向更为广阔,也更多变的旷野?

今年的《半熟恋人3》更是前所未有地在海岛开启了全脱产的、长达21天的恋爱社交实验。8位嘉宾带着观众一起,进入了一场悠长假期。恋综在当下这个原子化时代,提供的是一场亲密关系模拟场域,用户为他们倾注了真情实感,在这里虚拟地实践着自己对恋爱的实验。在别人的「糖」里,体会着美好。第一期节目上线后,在社交网络引发了热烈讨论,全网热搜热榜数达到200个。

如今流行的话说「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但其实它的原文是「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也许看着恋综的用户里,还有不少人在无人的岛屿上坚持,但这样彼此联结、互动的真人秀里,总能窥探到连成一片大陆的可能和美好。

这对嘉宾们来说是一场「gap」之旅。对于当下的观众来说,也是借由别人的故事开启一段思考:我们想要的爱情,是什么样的?

1、成为「恋爱天花板」,然后呢?

《半熟恋人3》,在恋综领域少有的,为嘉宾们提供了一场「悠长假期」。

过去的恋综,基本都会选在一个城市的别墅中,选择的嘉宾都在这座城市工作,体现出一个有城市氛围的年轻人工作群像。在拍摄恋综时,嘉宾们还需要正常上下班。这样的设置上下班时间会成为影响节目进程的重要因素。不少恋综里的嘉宾因为上下班时间太忙,渐渐失去了和心动对象更多的互动机会,上班时间也成了上班族们分秒必争的约会时刻,诞生了不少修罗场。

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尽可能地贴近现实去模拟「恋爱」,但也不可避免地,在男女相识初期就出现了不少要考虑的现实因素。《半熟恋人3》则做了一次机制上的创新:选择在冬季,让八位嘉宾飞到热带的岛屿脱产录制21天。

在看片会上,当被问到是否会担心用户因为这样全脱产恋爱的新模式对节目真实性有所质疑时,总导演王鹏表示制作组在初期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但节目的核心就是一群渴望恋爱的30+人群的恋爱,嘉宾的需求是真实的,他们就可以在任何地方恋爱,去往陌生的地方反而会使人敞开心扉,催化感情发展。

短暂脱离工作场域,造就了一场大胆、纯粹的爱情体验。正如节目开篇提出的疑问:你是否还有勇气从心开始,回归爱情的本质?

从目前的预告来看,海岛为全脱产恋爱提供了充足的玩乐项目。有冲浪,有沙滩排球,每个人约会时可供选择的地点也非常多。当然,21天的恋综拍摄不会全是惬意的「悠长假期」,在男女双方见面前,节目组就已经在用填试卷打分,选出「恋商天花板」和「恋商地下室」的方式,为这轻松的氛围添了些紧张感。

「天花板」的权力贯彻第一期始终。他们不仅在初见面时就拥有更多与异性相处的机会,还能决定第一次约会的组合。这样让初见面的他们,已经隐约有了些拉扯感。

恋综通常都会在第一期,设计一些让男女双方能迅速建立对对方基础认知的环节。这既是嘉宾之间的破冰,也是观众与嘉宾的破冰。《半熟恋人》第一季就设计了见面前匿名在微信群聊天,同时也可以一对一私聊的方式,微信聊天留下的初印象也为之后的第一次约会埋下伏笔。

而选出「天花板」和「地下室」,同样也是为嘉宾和观众们设置了课题:一个被大家评选为天花板的人,都具备什么样的特质?这样的特质,必然为它指引向进展顺利的恋情吗?

从接下来的预告来看,悬念已然埋下,后续的反转似乎远超大家的预期。

2、40+、海外工作、背景……都不是阻碍

对真人秀来说,找到合适的、有化学反应的人,节目就成功了一半。一群合适的嘉宾,能让广大用户在其中找到共鸣,大家也喜欢看到他们彼此相连的方式。

腾讯在线视频节目内容制作部野草工作室负责人闫芝桦在看片会上,谈及了素人嘉宾的选角。闫芝桦表示,本季无论是在地域、还是年龄上较往季的跨度都有所增大,但唯一不变的筛选诉求是他们真实的恋爱需求,「这一点很重要,当这些素人有任何表演痕迹的话,整个故事剧情就会非常假,真诚是所有爱情的必杀技,也是任何演技都掩盖不了的」。

这8位嘉宾的跨度,确实是过往恋综里很少见到的,或许是脱离了工作区的限制,嘉宾来自天南海北:江俊霖来自中国香港,陈巧葳来自中国台湾,许莉在伦敦工作。年龄上,最大的江俊霖41岁,最小的马晋隆则是28岁。

从目前播出的第一期来看,《半熟恋人3》注重于展示8位嘉宾的「本我」。无论是正式会面前的考试,还是后续坐车返回小屋的路上,更多的是侧重于展现他们的情感倾向与性格特点。第一期从刚相遇到一起吃完晚饭过程中,8位嘉宾鲜明的个性就已经被立住了。

两位被选出来的「恋商天花板」,女生凌忆是更主动的「E人」,会在车上主动找话题聊天,与大家互动,反而和三位女生相处的邵佳荣局促得像一个「I人」,害怕说错话导致自己「被扣分」。后续在安排约会时,凌忆会更主动地为自己的偏好争取,而邵佳荣则是在发现自己的心动对象所想并非自己后,默默退出,说「每个人我都可以接触一下」。

女嘉宾这边,苏锐是一个i人,会在进房间后懊恼地大喊「啊一整个i住了!」被观察员们大赞可爱。许莉是夸夸群群主,给予每个人的行为以及时、正面的反馈。陈巧葳独立自主,每个提问的问题精准,被观众戏称为「恋综有自己的易立竞」。

男嘉宾这边,28的马晋隆谈起恋爱来却有足够细腻的心思,两张微信对话截图大家只觉得有「4个错误」,他却看出了「6个」。王震话不多却行动很快,观察着女嘉宾的需要并第一时间帮忙。江俊霖因为普通话不算标准不太敢说话,却也在尽力表达、阐述想法。

连接成大陆的一片的同时,他们却也像一座丰富、独立的岛屿。这样的碰撞,才让未来海风下的故事充满了可能性。

3、「直球」不是「半熟恋人」的最大优点

《半熟恋人》第一季,在恋综竞争激烈的2022年开播。这一年,有20档恋综进入市场。而《半熟恋人》的独特之处在于,观察到了恋综在30+这个半熟年龄层的空白。

恋综团队对于这个年龄段爱情的思考。闫芝桦曾对媒体表示,身边30+朋友的感情故事往往充满戏剧性,而社会对他们又有许多期许,不少议题围绕着他们。种种因素都让节目组关注到30+人群并想呈现出,他们如何看待爱情和婚姻,以及在失败的感情经历后完成自我成长。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团队的强烈共鸣,很快开始决策、推进。

开播后,《半熟恋人》这档聚焦30+人群「智性恋爱」的差异化内容,很快在热度上弯道超车。在这里,没有恋综里通常有的隐晦、曲折表达,「直球」成了这群成熟的人的表达方式。第一季王能能问罗拉「按照你的节奏来,你想怎样就怎样」,罗拉回答「那亲一个」的名场面,正是这一季「直球」的缩影。

「直球」的节奏还在继续。「半熟恋人3的直球来的比以往更早一些」的词条已然出现,用来概括凌忆与马晋隆在厨房一段堪比偶像剧剧情的对话,看得观察室里第一季的直球选手罗拉都表示「这一段我要好好学习一下」——

马晋隆:那你看了谁的朋友圈?

凌忆:我看了你的。

马晋隆:那你觉得我看了谁的。

凌忆:你看了我的。

马晋隆:对。

但第一期看下来,「直球」只是他们显性的优点之一,他们也比20岁出头的人多了更多包容和理解。这背后是在恋爱中注重自己感受的同时,也尊重对方的表现。在开篇做的恋爱测试题里有一道题是「吵架后男生一定要先道歉吗」,四个女生都选了「不是」。女嘉宾许莉说小时候是这么认为的,但长大了就讲道理了。

他们也并不讳言自己的不完美,反而是坦然接受每一个有启发的地方。在讨论「如果男朋友送了一根你不喜欢的口红时你会怎么做」,许莉的反应起初是「偷偷去换,不让男朋友发现」,但在和大家的讨论过程中她也意识到了,如果自己不去提出来,双方都不会有成长。

自我成长,似乎是《半熟恋人3》强调的一条重要任务线。在养成CP时,也注重「自我养成」,将重点放到了自我探索上。在第一期结尾,节目公开了「冰封小屋」的环节设置,素人嘉宾都会在里面放上代表自己一段往事的物件,并会在未来某个恰当的时刻,公开这些故事,给到这些结冰的往事一个面向阳光,慢慢融化的可能。

这个环节的公开,让《半熟恋人3》穿过了「恋」的表层,落向了「爱的能力」的本质。恋综里多的是不同个体的碰撞与联结,但在谈「爱」之前,最重要的是个体本身。

费洛姆在《爱的艺术》里写到:「成熟的爱情,那就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个性的条件下与他人合二为一。」他也认为,爱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情绪,是需要去学习、去创造的。

在海岛的这21天,无论对屏幕里的他们,还是屏幕外的我们,都是一趟与爱有关的修炼之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