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魅族,吉利的“华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魅族,吉利的“华为”

看起来,手机还会继续发,只不过人为划了一条“AI分水岭”。

文|数读商业

2015年,IDC披露的一份详细的手机出货量报告。

这份报告中,魅族成为最亮眼的厂商。只用了一个多季度就超越了2014全年的销量。当年三季度,魅族出货797万部,冲到第7位,只比OPPO和vivo少了约1.5个百分点。

这是魅族最后的荣光,随后掉头向下,2022年卖身吉利旗下星纪时代。

此间多年,魅族的每一部新机都被戏称“收棺之作”。上个月,魅族突然宣布“停止传统智能手机新项目”。在很多“煤油”看来,喊了多年的“收棺”似乎成为现实,纷纷开始伤感。

然而,这种伤感还没来得及消退,魅族就在2月29日发布了魅族21 PRO,号称智能手机时代的句号,AI时代的开始。

看起来,手机还会继续发,只不过人为划了一条“AI分水岭”。

智能手机讲不出新故事

为了表示隆重,魅族本次发布会请到了当年“三剑客”的两位——李楠和杨颜,来了一波“回忆杀”。

杨颜操刀了魅族所有软件产品的核心设计,其中就包括Flyme OS。李楠则是推起魅族最后荣光的关键人物,作为当初魅蓝事业部的总裁,他从0到1做起了魅蓝品牌,并搭建了全新的营销方针和线下销售渠道。魅蓝手机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Counterpoint数据显示,魅族在2015年出货量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品牌,增速达到300%。魅蓝的强势表现让魅族看到了从小而美到大而全的机会。

然而,魅族终究没能成为又一个小米。2016年,魅蓝试图乘胜追击,先后发了14款新品,却没能让销量站上新台阶。业绩好时,外界看到的全是优点,业绩差时看到的全是问题,当低端手机无法提振销量,拖累业绩的问题就格外刺眼。天音控股投资魅族时披露的数据显示,2015年,魅族的资产负债率达到123%,亏损超过10亿元。

2017年,两度闭关的黄章再次出山,号称要亲自打造梦想机,缩减产品线并大幅裁员。

偏执的黄章是魅族早期立住根基的关键。早在MP3时代,没有一颗螺丝、少有的触控屏、精致的外表、优美的音质,miniplayer(MX6)大杀四方。2007年,黄章果断带领魅族进军智能手机并在2009年推出M8,两个月销量达到10万部,成为中国智能机时代的开山鼻祖。

但随着市场形势发生变化,黄章的偏执成为魅族的拖累。起了个大早后,黄章突然选择闭关,2009-2014年,魅族每年一部手机,坚持了多年的2499元,没有抓住价格战的机遇。

如果魅蓝早两年发布,故事也许会走向不同结局。可在2015年,魅蓝面对的是已经充分竞争的低端机市场,规模化注定艰难。

重出江湖的黄章试图“纠偏”。他主抓的高端手机中,Pro7 系列背后的“画屏”没有达到市场效果,15 系列的性价比也没能让用户满意。偏执狂遭遇滑铁卢。

2018年,魅蓝业务线被黄章砍掉。消息传出后,黄章只在魅族论坛简单回应了句“未来我只出两个系列手机产品:魅族旗舰系列和国民手机系列。”有报道称,黄章觉得魅蓝会降低魅族的“品牌形象”。

少了魅蓝,魅族的销量骤降至948万部。

随后两年间,“三剑客”相继退出,魅族自救失败最终卖身,沈子渝取代黄章,执掌魅族。

在魅族动荡的几年间,全面屏、折叠屏风起云涌,时至今日,华为、三星折叠屏更新了5代,OPPO、vivo、小米更新了三代,魅族早已经跟不上步伐。

在智能手机的赛道上,魅族与头部手机厂商没有任何对比的意义,这已经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对比。魅族也完全拿不出可以讲的故事。

唯一的不确定性因素就只剩下AI。

2月28日,苹果宣布放弃造车,发力AI。苹果的动作,给了魅族完美的“背书”。苹果尚且刚刚起步,魅族AllinAI自然也为时不晚。

实际上,从去年openAI发布ChatGPT大模型后,AI就已经是手机厂商的热点。2023年,华为发布了盘古大模型,并接入手机;vivo推出了主打轻量化的蓝心大模型;三星也公布了其自研的“三星高斯”,并推出了旗下首款AI手机Galaxy S24系列手机。其中,三星手机的通话实时翻译已经让不少用户直观感受到了AI的威力。

AI是魅族可以讲的新故事,但需要点新概念。

对大模型“开源”

对于AI手机,魅族能够提供的想象力也没有出圈,包括AI 随身秘书、任务机器人、AI 记忆管家。

AI 随身秘书可能涵盖辅助输入以及多种通话功能。比如消息回复、评论改写、风格调整、文章创作、通话辅助、代接电话、代打电话以及通话纪要等。

任务机器人则自主模拟用户操作手机上的应用程序,不再需要手动操作。

AI 记忆管家是聚合车机眼镜多终端多维度的数据,记录、理解、总结、归档给用户使用。

但上述还都是想象,魅族能实现的还只是基础的功能,包括:即问即答的Aicy语音,魔法消除、图片扩展以及生成个人写真等功能的AI图库,生成文案、聊天回复、回复建议等AI辅助。

可即便魅族的设想成为现实,这些技术特点在没有达到体验迭代的临界值前,依然很难成为消费者的买点。

没有人清楚AI手机应该如何发展,到底能产生怎样的能量。大家都是一边技术研发,一边在产品上“摸着石头过河”。只不过其他手机厂商选择自研,而魅族选择更务实的开源。

李楠讲得很实在,“手机品牌自己做大模型,需要海量的投入。但就算真的投入了,它能做出来吗?DNA 是不一样的。砸 1000 亿做不出来芯片,砸 1000 亿它做得出来大模型吗?”

魅族没有实力自研,如果被其他厂商牵着鼻子强行研发,一点机会都没有。只能兵行险棋,对大模型平台开放。

在做法上,魅族对所有的大模型开放,直接给开发者提供系统权限、Flyme API文档,允许LLM向用户请求数据,并开放SOC边缘AI API,让开发者拥有充分的自由度。为此,魅族甚至提供100 万人民币的悬赏,给月活最高的大模型应用团队。

魅族赌的就是,万一AI与手机的结合会出现类似安卓或者iOS一样的大一统产品,那么魅族至少可以搭个顺风车。

但一句“全世界第一台开放硬件”的手机,配得上起售价从20Pro的3999提升到4999吗?

“车钥匙”的逆袭

降价只不过是时间问题。魅族想要靠一部手机立马扭转局面也是不现实的。

李楠在介绍产品时坦言魅族21 PRO的配置与小米14 Pro无异。

“堆参数的层面,你永远可以相信雷总”。但其实不止是参数,连价格也都是瞄着小米14 Pro。魅族毕竟已经沦为“小众”,并没有与小米14 Pro掰手腕的能力。

但这些不重要,因为魅族的忠实用户,更在意魅族的传统是否得到延续。从这个视角,魅族21 PRO最成功的做法是把李楠和杨颜找了回来,这个做法至少讨好了铁杆用户。

长久以来,凭借出色的美感以及Flyme独特的体验,魅族有一大批忠实的粉丝,“三剑客”是很多用户的青春记忆。让李楠和杨颜主导发布会,实际上就是一种对传统的回归。有网友直呼“那些年的日子仿佛又回来了”。

对于吉利,或许并不指望魅族主导AI手机的未来,保住传统至少能保住一部分用户,这颗“车钥匙”就能起到一定作用。

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华为手机带动问界系列大卖,华为终端BG+车BU让传统车企几乎无招架之力,北汽、广汽、长安、东风都已经与华为展开了合作。今年小米su 7发布会,小米汽车智能座舱强化了这一趋势。车企对于小米汽车如临大敌,降价促销不给小米打价格战的机会。

拆解华为车BU,魅族或许是最快补足短板的选择。

沈子瑜开启三年千店计划,将魅族的门店扩张至全国各线城市——可以对比华为的线下门店。

魅族此前还发布了MYVU AR眼镜,同时魅族宣布会在今年“黑五”期间推出全新 AI 设备,硬件产品的持续丰富——可以对标华为智能硬件产品线。

Flyme系统已经在极星Polestar 4、吉利银河E8、领克09和领克06 EM-P等车型上搭载,再加上“车手互融”的解决方案“Flyme Link”——对标鸿蒙座舱。

沈子瑜还是亿咖通科技的CEO,后者主要为车辆提供智能座舱系统级方案、中央计算平台以及智能驾驶软件。聚焦汽车电子芯片业务的芯擎科技也由他掌舵。配合魅族手机、硬件体系、门店网络、独特系统交互,魅族终端BG+车BU的雏形已经具备。

有了魅族这把“钥匙”,在面对华为、小米的冲击时,吉利至少还有能打的牌。再不济,也能通过魅族的小生态为旗下车型提供闭环的智驾体验。

去年,李书福曾表示:“多年以前我有个梦想,把车机、手机、日常所能接触到的日常设备,串联起来,让万物互联的概念成为现实,实现各种智能终端的快速融合、自由链接、轻松分享。”

这样的畅想要实现,手机是极为关键的一环,魅族需要做大做强,吉利年销量达到168万,卖得太少手机就真变成了纯钥匙。前路漫漫,现阶段,相比华为小米的体量,魅族与蔚来那部反向被骂出圈的手机更加接近。

参考资料

魅族最后一台手机,还有多少人会买?,新周刊,

魅族“ALL IN AI”后续:将在年底发布第一代AI硬件,极客公园,

魅族摸着华为过河,虎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魅族

3.8k
  • 星纪魅族与阿里云宣布全面合作
  • 从手机眼镜到汽车,星纪魅族要跟华为小米抢市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魅族,吉利的“华为”

看起来,手机还会继续发,只不过人为划了一条“AI分水岭”。

文|数读商业

2015年,IDC披露的一份详细的手机出货量报告。

这份报告中,魅族成为最亮眼的厂商。只用了一个多季度就超越了2014全年的销量。当年三季度,魅族出货797万部,冲到第7位,只比OPPO和vivo少了约1.5个百分点。

这是魅族最后的荣光,随后掉头向下,2022年卖身吉利旗下星纪时代。

此间多年,魅族的每一部新机都被戏称“收棺之作”。上个月,魅族突然宣布“停止传统智能手机新项目”。在很多“煤油”看来,喊了多年的“收棺”似乎成为现实,纷纷开始伤感。

然而,这种伤感还没来得及消退,魅族就在2月29日发布了魅族21 PRO,号称智能手机时代的句号,AI时代的开始。

看起来,手机还会继续发,只不过人为划了一条“AI分水岭”。

智能手机讲不出新故事

为了表示隆重,魅族本次发布会请到了当年“三剑客”的两位——李楠和杨颜,来了一波“回忆杀”。

杨颜操刀了魅族所有软件产品的核心设计,其中就包括Flyme OS。李楠则是推起魅族最后荣光的关键人物,作为当初魅蓝事业部的总裁,他从0到1做起了魅蓝品牌,并搭建了全新的营销方针和线下销售渠道。魅蓝手机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Counterpoint数据显示,魅族在2015年出货量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品牌,增速达到300%。魅蓝的强势表现让魅族看到了从小而美到大而全的机会。

然而,魅族终究没能成为又一个小米。2016年,魅蓝试图乘胜追击,先后发了14款新品,却没能让销量站上新台阶。业绩好时,外界看到的全是优点,业绩差时看到的全是问题,当低端手机无法提振销量,拖累业绩的问题就格外刺眼。天音控股投资魅族时披露的数据显示,2015年,魅族的资产负债率达到123%,亏损超过10亿元。

2017年,两度闭关的黄章再次出山,号称要亲自打造梦想机,缩减产品线并大幅裁员。

偏执的黄章是魅族早期立住根基的关键。早在MP3时代,没有一颗螺丝、少有的触控屏、精致的外表、优美的音质,miniplayer(MX6)大杀四方。2007年,黄章果断带领魅族进军智能手机并在2009年推出M8,两个月销量达到10万部,成为中国智能机时代的开山鼻祖。

但随着市场形势发生变化,黄章的偏执成为魅族的拖累。起了个大早后,黄章突然选择闭关,2009-2014年,魅族每年一部手机,坚持了多年的2499元,没有抓住价格战的机遇。

如果魅蓝早两年发布,故事也许会走向不同结局。可在2015年,魅蓝面对的是已经充分竞争的低端机市场,规模化注定艰难。

重出江湖的黄章试图“纠偏”。他主抓的高端手机中,Pro7 系列背后的“画屏”没有达到市场效果,15 系列的性价比也没能让用户满意。偏执狂遭遇滑铁卢。

2018年,魅蓝业务线被黄章砍掉。消息传出后,黄章只在魅族论坛简单回应了句“未来我只出两个系列手机产品:魅族旗舰系列和国民手机系列。”有报道称,黄章觉得魅蓝会降低魅族的“品牌形象”。

少了魅蓝,魅族的销量骤降至948万部。

随后两年间,“三剑客”相继退出,魅族自救失败最终卖身,沈子渝取代黄章,执掌魅族。

在魅族动荡的几年间,全面屏、折叠屏风起云涌,时至今日,华为、三星折叠屏更新了5代,OPPO、vivo、小米更新了三代,魅族早已经跟不上步伐。

在智能手机的赛道上,魅族与头部手机厂商没有任何对比的意义,这已经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对比。魅族也完全拿不出可以讲的故事。

唯一的不确定性因素就只剩下AI。

2月28日,苹果宣布放弃造车,发力AI。苹果的动作,给了魅族完美的“背书”。苹果尚且刚刚起步,魅族AllinAI自然也为时不晚。

实际上,从去年openAI发布ChatGPT大模型后,AI就已经是手机厂商的热点。2023年,华为发布了盘古大模型,并接入手机;vivo推出了主打轻量化的蓝心大模型;三星也公布了其自研的“三星高斯”,并推出了旗下首款AI手机Galaxy S24系列手机。其中,三星手机的通话实时翻译已经让不少用户直观感受到了AI的威力。

AI是魅族可以讲的新故事,但需要点新概念。

对大模型“开源”

对于AI手机,魅族能够提供的想象力也没有出圈,包括AI 随身秘书、任务机器人、AI 记忆管家。

AI 随身秘书可能涵盖辅助输入以及多种通话功能。比如消息回复、评论改写、风格调整、文章创作、通话辅助、代接电话、代打电话以及通话纪要等。

任务机器人则自主模拟用户操作手机上的应用程序,不再需要手动操作。

AI 记忆管家是聚合车机眼镜多终端多维度的数据,记录、理解、总结、归档给用户使用。

但上述还都是想象,魅族能实现的还只是基础的功能,包括:即问即答的Aicy语音,魔法消除、图片扩展以及生成个人写真等功能的AI图库,生成文案、聊天回复、回复建议等AI辅助。

可即便魅族的设想成为现实,这些技术特点在没有达到体验迭代的临界值前,依然很难成为消费者的买点。

没有人清楚AI手机应该如何发展,到底能产生怎样的能量。大家都是一边技术研发,一边在产品上“摸着石头过河”。只不过其他手机厂商选择自研,而魅族选择更务实的开源。

李楠讲得很实在,“手机品牌自己做大模型,需要海量的投入。但就算真的投入了,它能做出来吗?DNA 是不一样的。砸 1000 亿做不出来芯片,砸 1000 亿它做得出来大模型吗?”

魅族没有实力自研,如果被其他厂商牵着鼻子强行研发,一点机会都没有。只能兵行险棋,对大模型平台开放。

在做法上,魅族对所有的大模型开放,直接给开发者提供系统权限、Flyme API文档,允许LLM向用户请求数据,并开放SOC边缘AI API,让开发者拥有充分的自由度。为此,魅族甚至提供100 万人民币的悬赏,给月活最高的大模型应用团队。

魅族赌的就是,万一AI与手机的结合会出现类似安卓或者iOS一样的大一统产品,那么魅族至少可以搭个顺风车。

但一句“全世界第一台开放硬件”的手机,配得上起售价从20Pro的3999提升到4999吗?

“车钥匙”的逆袭

降价只不过是时间问题。魅族想要靠一部手机立马扭转局面也是不现实的。

李楠在介绍产品时坦言魅族21 PRO的配置与小米14 Pro无异。

“堆参数的层面,你永远可以相信雷总”。但其实不止是参数,连价格也都是瞄着小米14 Pro。魅族毕竟已经沦为“小众”,并没有与小米14 Pro掰手腕的能力。

但这些不重要,因为魅族的忠实用户,更在意魅族的传统是否得到延续。从这个视角,魅族21 PRO最成功的做法是把李楠和杨颜找了回来,这个做法至少讨好了铁杆用户。

长久以来,凭借出色的美感以及Flyme独特的体验,魅族有一大批忠实的粉丝,“三剑客”是很多用户的青春记忆。让李楠和杨颜主导发布会,实际上就是一种对传统的回归。有网友直呼“那些年的日子仿佛又回来了”。

对于吉利,或许并不指望魅族主导AI手机的未来,保住传统至少能保住一部分用户,这颗“车钥匙”就能起到一定作用。

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华为手机带动问界系列大卖,华为终端BG+车BU让传统车企几乎无招架之力,北汽、广汽、长安、东风都已经与华为展开了合作。今年小米su 7发布会,小米汽车智能座舱强化了这一趋势。车企对于小米汽车如临大敌,降价促销不给小米打价格战的机会。

拆解华为车BU,魅族或许是最快补足短板的选择。

沈子瑜开启三年千店计划,将魅族的门店扩张至全国各线城市——可以对比华为的线下门店。

魅族此前还发布了MYVU AR眼镜,同时魅族宣布会在今年“黑五”期间推出全新 AI 设备,硬件产品的持续丰富——可以对标华为智能硬件产品线。

Flyme系统已经在极星Polestar 4、吉利银河E8、领克09和领克06 EM-P等车型上搭载,再加上“车手互融”的解决方案“Flyme Link”——对标鸿蒙座舱。

沈子瑜还是亿咖通科技的CEO,后者主要为车辆提供智能座舱系统级方案、中央计算平台以及智能驾驶软件。聚焦汽车电子芯片业务的芯擎科技也由他掌舵。配合魅族手机、硬件体系、门店网络、独特系统交互,魅族终端BG+车BU的雏形已经具备。

有了魅族这把“钥匙”,在面对华为、小米的冲击时,吉利至少还有能打的牌。再不济,也能通过魅族的小生态为旗下车型提供闭环的智驾体验。

去年,李书福曾表示:“多年以前我有个梦想,把车机、手机、日常所能接触到的日常设备,串联起来,让万物互联的概念成为现实,实现各种智能终端的快速融合、自由链接、轻松分享。”

这样的畅想要实现,手机是极为关键的一环,魅族需要做大做强,吉利年销量达到168万,卖得太少手机就真变成了纯钥匙。前路漫漫,现阶段,相比华为小米的体量,魅族与蔚来那部反向被骂出圈的手机更加接近。

参考资料

魅族最后一台手机,还有多少人会买?,新周刊,

魅族“ALL IN AI”后续:将在年底发布第一代AI硬件,极客公园,

魅族摸着华为过河,虎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