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被低估的李宁,拉来高瓴谋求私有化?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被低估的李宁,拉来高瓴谋求私有化?

李宁,还需要跑得更快一些。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范剑磊

文|电与店 电才

12日,有外媒援引知情人士的表述称,创始人李宁考虑将上市公司“李宁”私有化。

私有化传闻后,李宁股价罕见大涨,对此李宁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注意到近期公司股份于联交所的价格及成交量有不寻常变动。“经公司就有关情况作出合理查询后,董事会确认其并不知悉该等变动的任何原因或为避免公司证券出现虚假市场而必须公布的任何资料,或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香港法例第571章)第XIVA部规定须予披露的任何内幕消息。”

这份含糊其辞的声明发布后,有知情人士表示,据悉包括TPG、PAG和高瓴投资在内的多家全球私募股权公司已被邀请加入此次私有化收购。

此番私有化传闻背后,是李宁跌跌不休的股价表现,上市至今,李宁股价最高时曾一度达2000亿,如今股价腰斩,市值已经跌掉一半。通过私有化操作,李宁或许可以在资金层面得到一定空间的喘息,从而助力产品、营销等方面的发展

01 从股价看:李宁,被低估了?

按照市场消息的表述,此次私有化最重要的考量,是被低估的股价。

1990年由体操奥运冠军李宁创办的体育用品公司,2004年6月在香港上市,当时是首家港股上市的国产体育用品公司。按照上市的时间看,李宁算是非常老牌的运动品牌了。从股价看,2019年开始李宁股价飞涨,市值在2021年6月25日首次突破2000亿港元。

不过,进入2023年,李宁又开启了一次股价暴跌。

2023年1月29日,李宁市值从2133.47亿港元,开始一路下跌。在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1月30日这个一年周期内,李宁的市值大跌64%,蒸发约1600亿港元。2024年1月16日,李宁市值从456.82亿港元触底反弹。

也就是说,2023年一年股价就跌了80%,市值蒸发1500余亿,最差的时候市值不到500亿。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美联储加息、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地缘等多重因素导致风险溢价持续走高,港股市场整体估值收缩,走势相对疲软。

此次私有化消息流出,李宁股价涨了一波,但在这次大涨之前的李宁其实已低迷了一段时间。

此前中金发表研究报告预测李宁2023年收入将按年增长5%至271亿元,净利润则预期按年下跌23%至31亿元。该机构分析,下降背后的原因是公司受市场竞争激烈、电商销售低迷、经销商加强库存管理,以及其他收入和其他收益减少影响。考虑到短期内消费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中金估计短期内李宁在营运上仍面对一定压力。

02 从产品看:李宁,还潮吗?

李宁这一老牌国产运动品牌,在过去十年间的声量确实已经大不如前。近几年,李宁也几度在品牌设计、国际化发展等方面发力。

2018年,李宁首次出发纽约时装周,在设计上,将“中国李宁”的汉字元素、番茄炒蛋的色彩组合让人耳目一新,很快就带动起了国潮热。

在国潮的带动下,李宁率先一步,超越安踏、361°等品牌,成为“国潮”一哥。

这一波红利,也推动了李宁的营收翻了一倍,净利润增加5倍,股价最多的时候涨了20倍。

原本形势一片大好,但在其他品牌乐享国潮红利之时,李宁的后劲有些乏力。

一是价格问题。

不少鞋款上新价格不低,刚上市售价1599元,这让消费者直呼“这还是我认识的李宁吗”“卖的比国际一线运动品牌还贵”“买不起”,不仅如此,这些贵价产品上线几个月后,打对折甚至399、499元售卖。

本土品牌想要实现跨越发展,似乎总在价格上操刀,但设计、质量层面并未有大跨越式的发展,反而在营销上花了不少功夫。

二是设计问题。

2022年,李宁销售及经销开支高达73.14亿元,而研究及产品开发开支为5.44亿元,仅占营收的2.1%。2023年H1,李宁营销费用占比仍然高达28.16%,但研发只有2.07%。

似乎为了更好的走高端路线,李宁在2022年推出“LI-NING 1990”这一高端品牌,并入驻北京大兴机场。但在设计上,该品牌屡次陷入抄袭风波。

上一次较为轰动的事件,是李宁推出一款酷似日本大佐军服的新品来,网友炮轰后,李宁的高层却表示,“对于中国文化的沉淀,教育知识的传承还是少了”。

想要品牌实现增长,李宁需要和消费者站在一起,懂消费者的需求,方能更好的设计、传播产品。

03 从发展看:李宁,还需要跑得更快一些

在战略方向上,李宁想要跨入高端行列,方式是通过高端线的打造,但想要打造一个新的高端品牌并不容易。高端化一度支撑起了李宁的快速增长,但到了2022年之后,李宁明显跑不动了。一方面,阿迪、耐克再度归来,安踏等国产品牌奋力向上,都对李宁形成了挤压;另一方面,更为关键的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消费者不愿意为李宁的高端化买单了。

相比于李宁这样自己创造高端线,安踏则更倾向于收购。安踏老板丁世忠曾表示,以当今中国公司的品牌运营能力,在30年内做出一个始祖鸟或威尔逊,可能性几乎为零。这一方法论的指导下,安踏近几年通过收购的方式,买下了一众新兴热门品牌,或者海外老品牌。通过资本收购,国内供应链再造,助力始祖鸟等项目实现了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安踏的股价也稳定在2000亿以上。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李宁想要加快跑下去,需要关注的是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而非简单的营销。内部缺乏创新、对消费者需求洞悉的缺乏、库存逐步攀升、品牌势能降低、缺乏品牌矩阵,无论私有化是否成行,李宁当前的关键还是要在产品方面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才能迎来下一次蜕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李宁

4.3k
  • 国产品牌争夺运动鞋王
  • 时隔20年,李宁再度成为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被低估的李宁,拉来高瓴谋求私有化?

李宁,还需要跑得更快一些。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范剑磊

文|电与店 电才

12日,有外媒援引知情人士的表述称,创始人李宁考虑将上市公司“李宁”私有化。

私有化传闻后,李宁股价罕见大涨,对此李宁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注意到近期公司股份于联交所的价格及成交量有不寻常变动。“经公司就有关情况作出合理查询后,董事会确认其并不知悉该等变动的任何原因或为避免公司证券出现虚假市场而必须公布的任何资料,或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香港法例第571章)第XIVA部规定须予披露的任何内幕消息。”

这份含糊其辞的声明发布后,有知情人士表示,据悉包括TPG、PAG和高瓴投资在内的多家全球私募股权公司已被邀请加入此次私有化收购。

此番私有化传闻背后,是李宁跌跌不休的股价表现,上市至今,李宁股价最高时曾一度达2000亿,如今股价腰斩,市值已经跌掉一半。通过私有化操作,李宁或许可以在资金层面得到一定空间的喘息,从而助力产品、营销等方面的发展

01 从股价看:李宁,被低估了?

按照市场消息的表述,此次私有化最重要的考量,是被低估的股价。

1990年由体操奥运冠军李宁创办的体育用品公司,2004年6月在香港上市,当时是首家港股上市的国产体育用品公司。按照上市的时间看,李宁算是非常老牌的运动品牌了。从股价看,2019年开始李宁股价飞涨,市值在2021年6月25日首次突破2000亿港元。

不过,进入2023年,李宁又开启了一次股价暴跌。

2023年1月29日,李宁市值从2133.47亿港元,开始一路下跌。在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1月30日这个一年周期内,李宁的市值大跌64%,蒸发约1600亿港元。2024年1月16日,李宁市值从456.82亿港元触底反弹。

也就是说,2023年一年股价就跌了80%,市值蒸发1500余亿,最差的时候市值不到500亿。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美联储加息、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地缘等多重因素导致风险溢价持续走高,港股市场整体估值收缩,走势相对疲软。

此次私有化消息流出,李宁股价涨了一波,但在这次大涨之前的李宁其实已低迷了一段时间。

此前中金发表研究报告预测李宁2023年收入将按年增长5%至271亿元,净利润则预期按年下跌23%至31亿元。该机构分析,下降背后的原因是公司受市场竞争激烈、电商销售低迷、经销商加强库存管理,以及其他收入和其他收益减少影响。考虑到短期内消费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中金估计短期内李宁在营运上仍面对一定压力。

02 从产品看:李宁,还潮吗?

李宁这一老牌国产运动品牌,在过去十年间的声量确实已经大不如前。近几年,李宁也几度在品牌设计、国际化发展等方面发力。

2018年,李宁首次出发纽约时装周,在设计上,将“中国李宁”的汉字元素、番茄炒蛋的色彩组合让人耳目一新,很快就带动起了国潮热。

在国潮的带动下,李宁率先一步,超越安踏、361°等品牌,成为“国潮”一哥。

这一波红利,也推动了李宁的营收翻了一倍,净利润增加5倍,股价最多的时候涨了20倍。

原本形势一片大好,但在其他品牌乐享国潮红利之时,李宁的后劲有些乏力。

一是价格问题。

不少鞋款上新价格不低,刚上市售价1599元,这让消费者直呼“这还是我认识的李宁吗”“卖的比国际一线运动品牌还贵”“买不起”,不仅如此,这些贵价产品上线几个月后,打对折甚至399、499元售卖。

本土品牌想要实现跨越发展,似乎总在价格上操刀,但设计、质量层面并未有大跨越式的发展,反而在营销上花了不少功夫。

二是设计问题。

2022年,李宁销售及经销开支高达73.14亿元,而研究及产品开发开支为5.44亿元,仅占营收的2.1%。2023年H1,李宁营销费用占比仍然高达28.16%,但研发只有2.07%。

似乎为了更好的走高端路线,李宁在2022年推出“LI-NING 1990”这一高端品牌,并入驻北京大兴机场。但在设计上,该品牌屡次陷入抄袭风波。

上一次较为轰动的事件,是李宁推出一款酷似日本大佐军服的新品来,网友炮轰后,李宁的高层却表示,“对于中国文化的沉淀,教育知识的传承还是少了”。

想要品牌实现增长,李宁需要和消费者站在一起,懂消费者的需求,方能更好的设计、传播产品。

03 从发展看:李宁,还需要跑得更快一些

在战略方向上,李宁想要跨入高端行列,方式是通过高端线的打造,但想要打造一个新的高端品牌并不容易。高端化一度支撑起了李宁的快速增长,但到了2022年之后,李宁明显跑不动了。一方面,阿迪、耐克再度归来,安踏等国产品牌奋力向上,都对李宁形成了挤压;另一方面,更为关键的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消费者不愿意为李宁的高端化买单了。

相比于李宁这样自己创造高端线,安踏则更倾向于收购。安踏老板丁世忠曾表示,以当今中国公司的品牌运营能力,在30年内做出一个始祖鸟或威尔逊,可能性几乎为零。这一方法论的指导下,安踏近几年通过收购的方式,买下了一众新兴热门品牌,或者海外老品牌。通过资本收购,国内供应链再造,助力始祖鸟等项目实现了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安踏的股价也稳定在2000亿以上。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李宁想要加快跑下去,需要关注的是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而非简单的营销。内部缺乏创新、对消费者需求洞悉的缺乏、库存逐步攀升、品牌势能降低、缺乏品牌矩阵,无论私有化是否成行,李宁当前的关键还是要在产品方面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才能迎来下一次蜕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