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私有化难解李宁困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私有化难解李宁困局

如今李宁品牌力的急速下滑,不是单纯的资本运作就能解决的。

文|新博弈 王也

3月12日,李宁公司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起因是外界有爆料称,李宁集团创始人李宁正考虑将同名运动服装公司私有化。之后,第一财经爆料有消息人士称,李宁考虑领导一个财团收购香港上市的李宁有限公司,李宁已与包括TPG、PAG和高瓴资本在内的多家全球和地区性私募股权公司接洽,看他们是否有兴趣作为投资者加入。

消息传开后,李宁股价大涨,港股盘中一度涨超20%,创去年11月以来新高。对此,李宁12日当日发布公告给出回应:公司股份于联交所的价格及成交量有不寻常变动,董事会确定其并不知悉该等变动的任何原因,或为避免公司证券出现虚假市场而必须公布的任何资料。

李宁官方的表态,可以解读为“外界爆出的私有化消息为假”,也可以理解为“至少目前李宁尚没有私有化的打算”。

李宁有可能私有化的消息会引发股价震动,背后的逻辑在于2023年以来李宁股价的跌势从未停止,如今已从巅峰时期的2800亿港元跌到了551亿,成为了去年恒生指数中表现最差成分股之一。

但如果李宁有私有化计划,且出发点是公司的市值在港股被低估,看好公司能通过私有化提高估值,那股价自然会应声上涨。况且,如果之后李宁从港股转战内地重新上市,实现估值溢价也不是没有可能。

不过,是否私有化,以及私有化后能否提升公司在资本市场的估值都是后话,即便以上的答案都为“是”,对李宁品牌长线发展带来的助力也非常有限。如今李宁品牌力的急速下滑,不是单纯的资本运作就能解决的。

李宁的风光与衰落,可谓成也高端化败也高端化。2018年到2021年股价一路飙涨的三年黄金期,李宁旗下高端子品牌“中国李宁”成为第一个在纽约时装周亮相的中国运动品牌,此后李宁的股价和业绩便开始在国潮风口下乘风而起,2021年,李宁公司的利润同比增长更是超过100%。

但很快,李宁的高端化路线便后劲不足了。首先,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与品牌冲刺高端市场的野望本身就是不兼容的,去年花西子的高端化成为“嘲点”背后亦有这一原因;其次,国潮风口下诸多平价国潮品牌的兴起,让中国李宁身上的“高溢价”“缺乏设计”等问题暴露得愈发明显,而服装行业本就缺乏壁垒与技术护城河。

与此同时,李宁品牌的大众好感度也因两次重大事件直线下滑,一是“新疆棉”事件中,李宁作为国货品牌吸引了大波流量,但之后李宁迅速涨价,引发消费者不满;二是2022年李宁在“逐梦行”主题新品发布会上推出的新款服装引发争议。当然,李宁品牌力的下滑主要还是源于性价比被广泛质疑,这两次事件不过是雪上加霜。

这边中国李宁冲刺高端市场效果不佳,那边原有的产品线“李宁”也受到了波及,毕竟,中国李宁作为一个延伸的产品线,削弱李宁主品牌效应的同时,自然也会连带影响原有的“李宁”这一产品线。此外,过去几年中国李宁在线下市场加速扩张,而“李宁”则逐渐呈边缘化趋势,这也使得李宁流失了大部分原本积累的客群。

对比来看,安踏冲刺高端市场的方式就聪明了许多,即收购斐乐瞄准一二线城市的中产人群,和主攻下沉市场的安踏主品牌形成强势互补。换言之,“中国李宁”与“李宁”几乎共享品牌力,但安踏与斐乐之间保持着安全距离,即便斐乐冲刺高端市场失败,对安踏品牌造成的影响也可以最小化。

如今,李宁2023年全年的财报仍未披露,但从2023年第三季度营运报告来看,截至2023年9月30日,李宁销售点(不包括李宁YOUNG)在整个平台的零售流水按年仅录得中个位数增长,作为对比,安踏在第三季度的零售金额呈高单位数正向增长,特步在第三季度的零售金额呈高双位数正向增长。

2022年开始,李宁就不再在财报中提及“国潮”,这意味着品牌在高端市场的战略收缩,但消费降级的大背景下,中国李宁下一步走向何方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此外,接下来“李宁”又如何跟已经在下沉市场弯道超车的安踏、特步等品牌对垒,这都是比是否私有化更亟待李宁回答的问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李宁

4k
  • 李宁牵手红杉资本再度尝试出海
  • 李宁宣布与红杉中国成立合资公司,以拓展境外市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私有化难解李宁困局

如今李宁品牌力的急速下滑,不是单纯的资本运作就能解决的。

文|新博弈 王也

3月12日,李宁公司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起因是外界有爆料称,李宁集团创始人李宁正考虑将同名运动服装公司私有化。之后,第一财经爆料有消息人士称,李宁考虑领导一个财团收购香港上市的李宁有限公司,李宁已与包括TPG、PAG和高瓴资本在内的多家全球和地区性私募股权公司接洽,看他们是否有兴趣作为投资者加入。

消息传开后,李宁股价大涨,港股盘中一度涨超20%,创去年11月以来新高。对此,李宁12日当日发布公告给出回应:公司股份于联交所的价格及成交量有不寻常变动,董事会确定其并不知悉该等变动的任何原因,或为避免公司证券出现虚假市场而必须公布的任何资料。

李宁官方的表态,可以解读为“外界爆出的私有化消息为假”,也可以理解为“至少目前李宁尚没有私有化的打算”。

李宁有可能私有化的消息会引发股价震动,背后的逻辑在于2023年以来李宁股价的跌势从未停止,如今已从巅峰时期的2800亿港元跌到了551亿,成为了去年恒生指数中表现最差成分股之一。

但如果李宁有私有化计划,且出发点是公司的市值在港股被低估,看好公司能通过私有化提高估值,那股价自然会应声上涨。况且,如果之后李宁从港股转战内地重新上市,实现估值溢价也不是没有可能。

不过,是否私有化,以及私有化后能否提升公司在资本市场的估值都是后话,即便以上的答案都为“是”,对李宁品牌长线发展带来的助力也非常有限。如今李宁品牌力的急速下滑,不是单纯的资本运作就能解决的。

李宁的风光与衰落,可谓成也高端化败也高端化。2018年到2021年股价一路飙涨的三年黄金期,李宁旗下高端子品牌“中国李宁”成为第一个在纽约时装周亮相的中国运动品牌,此后李宁的股价和业绩便开始在国潮风口下乘风而起,2021年,李宁公司的利润同比增长更是超过100%。

但很快,李宁的高端化路线便后劲不足了。首先,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与品牌冲刺高端市场的野望本身就是不兼容的,去年花西子的高端化成为“嘲点”背后亦有这一原因;其次,国潮风口下诸多平价国潮品牌的兴起,让中国李宁身上的“高溢价”“缺乏设计”等问题暴露得愈发明显,而服装行业本就缺乏壁垒与技术护城河。

与此同时,李宁品牌的大众好感度也因两次重大事件直线下滑,一是“新疆棉”事件中,李宁作为国货品牌吸引了大波流量,但之后李宁迅速涨价,引发消费者不满;二是2022年李宁在“逐梦行”主题新品发布会上推出的新款服装引发争议。当然,李宁品牌力的下滑主要还是源于性价比被广泛质疑,这两次事件不过是雪上加霜。

这边中国李宁冲刺高端市场效果不佳,那边原有的产品线“李宁”也受到了波及,毕竟,中国李宁作为一个延伸的产品线,削弱李宁主品牌效应的同时,自然也会连带影响原有的“李宁”这一产品线。此外,过去几年中国李宁在线下市场加速扩张,而“李宁”则逐渐呈边缘化趋势,这也使得李宁流失了大部分原本积累的客群。

对比来看,安踏冲刺高端市场的方式就聪明了许多,即收购斐乐瞄准一二线城市的中产人群,和主攻下沉市场的安踏主品牌形成强势互补。换言之,“中国李宁”与“李宁”几乎共享品牌力,但安踏与斐乐之间保持着安全距离,即便斐乐冲刺高端市场失败,对安踏品牌造成的影响也可以最小化。

如今,李宁2023年全年的财报仍未披露,但从2023年第三季度营运报告来看,截至2023年9月30日,李宁销售点(不包括李宁YOUNG)在整个平台的零售流水按年仅录得中个位数增长,作为对比,安踏在第三季度的零售金额呈高单位数正向增长,特步在第三季度的零售金额呈高双位数正向增长。

2022年开始,李宁就不再在财报中提及“国潮”,这意味着品牌在高端市场的战略收缩,但消费降级的大背景下,中国李宁下一步走向何方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此外,接下来“李宁”又如何跟已经在下沉市场弯道超车的安踏、特步等品牌对垒,这都是比是否私有化更亟待李宁回答的问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