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成立一周年,宁波国际商事法庭交出满意答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成立一周年,宁波国际商事法庭交出满意答卷

在宁波国际商事法庭的引领指导下,一年来,宁波两级法院审结各类涉外涉港澳台案件438件,涵盖77个案由,涉及41个国家和地区,四案入选全省法院涉外涉港澳台商事和海事审判十大典型案例,数量居全省第一。

2023年3月16日,全国第十家设立在地方法院的国际商事法庭——宁波国际商事法庭揭牌成立。运行一年来,法庭紧紧围绕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目标,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在法庭成立一周年之际,2024年3月14日上午,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宁波国际商事法庭成立一周年”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了宁波国际商事法庭一周年工作情况,发布了2023年宁波法院涉外涉港澳台商事审判十大典型案例,举行了《宁波对外经贸法律风险、贸易摩擦防控应对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以及“域外法查明线上委托”应用、“中立评估调解机制”上线“商法通”仪式。

一起来看这份一周年答卷

优布局、铸精品

着力提升涉外司法公信力

随着“一带一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深化发展,公正、高效、快捷、低成本解决国际商事纠纷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参与者的共识。

在宁波国际商事法庭成立一周年之际,3月14日上午,宁波中院院长、二级高级法官唐学兵担任审判长并主审一起申请承认和执行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SIAC)仲裁裁决案件,依法进行听证并当庭裁定承认和执行该仲裁裁决。

2022年2月,A公司向B公司出售渣块并签订销售合同,约定由B公司负责卸货并承担未按时卸货的滞期费。A公司认为B公司卸货超时,遂根据合同的仲裁条款向SIAC申请仲裁,W律师代表B公司参与仲裁,SIAC适用《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仲裁规则》(以下简称《SIAC规则》)仲裁后作出裁决。宁波中院依法进行听证,并当庭裁定承认和执行该仲裁裁决。

“本案是宁波国际商事法庭成立以来,首例适用《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裁定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案件。”唐学兵院长表示,该案充分体现了宁波法院对国际商事仲裁给予司法支持和协助的力度,彰显了宁波法院依法保障共建“一带一路”,积极打造仲裁友好型法治环境的担当与作为。

为探索形成更多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示范指引作用的裁判规则,法庭在一起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创造性解读国际公约未明确规定的内容并作出判决,受到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咨询委员会的高度评价。

在宁波国际商事法庭的引领指导下,一年来,宁波两级法院审结各类涉外涉港澳台案件438件,涵盖77个案由,涉及41个国家和地区,四案入选全省法院涉外涉港澳台商事和海事审判十大典型案例,数量居全省第一。案件多集中于跨境贸易,主要是商标权纠纷与合同纠纷;主体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其中涉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28个、中东欧国家3个。

此外,宁波中院还发布了宁波法院服务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案例、宁波法院涉外涉港澳台商事审判十大典型案例,向企业和社会公众提示法律风险、明确司法规则、表明法院态度。

建机制、强协同

推动涉外纠纷多元化解

涉外商事纠纷的专业性、复杂性,以及不断增长的浙江涉外商事司法需求,决定了化解此类纠纷同样需要多元解纷力量的加持。

中立评估调解是国际通行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当事人根据无利害关系的第三方对案件处理结果的评估预测,可以形成合理预期,有助于理性解决争议。

2023年9月,宁波中院与市贸促会签署《关于进一步完善涉外商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备忘录》,并共同制定了《关于建立中立评估调解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在一起西班牙公司与宁波公司间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纠纷中,宁波中院运用中立评估调解机制将法律评估、联合调解、速裁快审有序结合,指导鄞州法院成功调解,双方当事人签署调解协议并即时履行,纠纷圆满解决。截至目前,该机制累计调处涉案金额达7000余万元。

为健全完善诉讼、仲裁、调解有机衔接的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法庭积极推动自贸区宁波片区国际商事海事法律服务中心建设,以司法机关为核心、法律服务机构为主体,加快构建多部门集成一体化联动的涉外商事法律服务体系。

在打造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方面,余姚法院与当地侨联共建“侨梦苑”共享法庭和余姚市涉侨纠纷调解中心,以广大归侨侨眷、留学生家属与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亲情为纽带,推进涉侨纠纷多元化解。

为健全跨境诉讼服务机制,法庭以“如我在诉”意识制定发布中英双语版《宁波国际商事法庭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指南》,载明涉外诉讼管辖、诉讼主体及代理、证据材料及翻译、答辩及上诉期限的特殊法律规定,并提供多元解纷路径,大大减轻当事人程序负累。

杭州亚运会期间,由宁波国际商事法庭、鄞州法院干警参与编写绘制的中英双语版法律风险小贴士,经亚组委法务部审核后印制成册,在亚运村发放,受到了运动员、教练员、技术官员和游客们的交口称赞。

新闻发布会当天,宁波中院联合市司法局、市商务局、市贸促会签署《宁波对外经贸法律风险、贸易摩擦防控应对合作备忘录》,共同构建涉外法治工作大协同格局,依托“动态监测”“评估研判”“服务供给”“协同培养”四大合作机制,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分类指导,提高企业应对和防范贸易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护航宁波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搭平台、聚合力

数字赋能破解三大实践难题

随着跨境交易日益频繁,需要适用域外法的情形也日益增多。法官、其他机构和企业等常常面临域外法查明途径有限、程序繁琐、费用过高、周期较长、审查认定困难等问题。域外法查明难不仅成为制约涉外审判质效的瓶颈,也成为制约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法律阻碍。

聚焦“法律适用难”问题,宁波中院在浙江高院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多年域外法查明经验和涉外审判专业优势,依托智慧法院建设和法校合作成果,打造面向公众和全省法院的“域外法查明线上委托”应用,并于2023年底向全省法院推广,获评全省2023年度“浙江全域数字法院”改革“好应用”成果。该应用以“深度的精细化查询”“浅度的宽泛性查询”,帮助企业在增加交易机会的同时,降低法律风险。

这一成果一经上线,便落地有声。宁波国际商事法庭通过该应用查明澳大利亚公司法,仅用时35天,将平均查明时间大幅缩短一半。在另一起跨国劳务争议纠纷中,法庭依托该应用查明德国法律允许存在双重劳动关系,对于该案中劳动者与德国公司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认定起到关键作用,该案系域外劳动法查明首案。

2023年,宁波市贸促会上线了“商法通”平台,为企业在线提供“全流程”商事争议预防与化解服务,目前已有3.5万宁波企业用户。为进一步凝聚合力,新闻发布会当日,“域外法查明线上委托”应用和“中立评估调解机制”正式上线“商法通”平台。

聚焦“送达难”问题,法庭不断健全涉外送达机制,在不违反所在国法律前提下,积极探索电子送达、当事人转交送达和委托海外侨团、商会送达等机制,建立翻译机构推荐名录提升翻译质量,努力实现“流程最少、用时最短”。一年来,涉外涉港澳台案件送达成功率较往年提高26.32%,平均用时缩短42.87%。

聚焦“当事人跨境应诉难”问题,法庭持续健全跨境诉讼服务机制,依托“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移动微法院)研发基地优势,充分发挥线上跨境立案、代理见证、在线调解、远程庭审等模块功能,着力提供泛在可及、普惠均等、智能便捷的跨境诉讼服务,大大减轻当事人程序负累,努力实现“服务最优、体验最好”。

在一起涉外借贷案件中,法庭以“数字化+规程化”方式,对异国他乡的当事人进行了远程笔迹鉴定取样,突破了以往笔迹鉴定取样必须面对面的固有程序,建立了“跨境远程鉴定取样”的程序新范式,实现了办一个难案破解一类难题的积极效果。

浙江高院民四庭庭长徐向红表示,过去一年,宁波国际商事法庭服务大局有新举措,审判质效有新提升,数字赋能有新成果,多元解纷有新路径;下一步,希望宁波法院精准服务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展现高质量涉外司法水平,不断健全高标准多元解纷机制,聚力打造高素质涉外审判队伍,进一步担当作为,在涉外商事审判中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成立一周年,宁波国际商事法庭交出满意答卷

在宁波国际商事法庭的引领指导下,一年来,宁波两级法院审结各类涉外涉港澳台案件438件,涵盖77个案由,涉及41个国家和地区,四案入选全省法院涉外涉港澳台商事和海事审判十大典型案例,数量居全省第一。

2023年3月16日,全国第十家设立在地方法院的国际商事法庭——宁波国际商事法庭揭牌成立。运行一年来,法庭紧紧围绕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目标,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在法庭成立一周年之际,2024年3月14日上午,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宁波国际商事法庭成立一周年”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了宁波国际商事法庭一周年工作情况,发布了2023年宁波法院涉外涉港澳台商事审判十大典型案例,举行了《宁波对外经贸法律风险、贸易摩擦防控应对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以及“域外法查明线上委托”应用、“中立评估调解机制”上线“商法通”仪式。

一起来看这份一周年答卷

优布局、铸精品

着力提升涉外司法公信力

随着“一带一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深化发展,公正、高效、快捷、低成本解决国际商事纠纷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参与者的共识。

在宁波国际商事法庭成立一周年之际,3月14日上午,宁波中院院长、二级高级法官唐学兵担任审判长并主审一起申请承认和执行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SIAC)仲裁裁决案件,依法进行听证并当庭裁定承认和执行该仲裁裁决。

2022年2月,A公司向B公司出售渣块并签订销售合同,约定由B公司负责卸货并承担未按时卸货的滞期费。A公司认为B公司卸货超时,遂根据合同的仲裁条款向SIAC申请仲裁,W律师代表B公司参与仲裁,SIAC适用《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仲裁规则》(以下简称《SIAC规则》)仲裁后作出裁决。宁波中院依法进行听证,并当庭裁定承认和执行该仲裁裁决。

“本案是宁波国际商事法庭成立以来,首例适用《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裁定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案件。”唐学兵院长表示,该案充分体现了宁波法院对国际商事仲裁给予司法支持和协助的力度,彰显了宁波法院依法保障共建“一带一路”,积极打造仲裁友好型法治环境的担当与作为。

为探索形成更多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示范指引作用的裁判规则,法庭在一起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创造性解读国际公约未明确规定的内容并作出判决,受到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咨询委员会的高度评价。

在宁波国际商事法庭的引领指导下,一年来,宁波两级法院审结各类涉外涉港澳台案件438件,涵盖77个案由,涉及41个国家和地区,四案入选全省法院涉外涉港澳台商事和海事审判十大典型案例,数量居全省第一。案件多集中于跨境贸易,主要是商标权纠纷与合同纠纷;主体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其中涉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28个、中东欧国家3个。

此外,宁波中院还发布了宁波法院服务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案例、宁波法院涉外涉港澳台商事审判十大典型案例,向企业和社会公众提示法律风险、明确司法规则、表明法院态度。

建机制、强协同

推动涉外纠纷多元化解

涉外商事纠纷的专业性、复杂性,以及不断增长的浙江涉外商事司法需求,决定了化解此类纠纷同样需要多元解纷力量的加持。

中立评估调解是国际通行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当事人根据无利害关系的第三方对案件处理结果的评估预测,可以形成合理预期,有助于理性解决争议。

2023年9月,宁波中院与市贸促会签署《关于进一步完善涉外商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备忘录》,并共同制定了《关于建立中立评估调解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在一起西班牙公司与宁波公司间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纠纷中,宁波中院运用中立评估调解机制将法律评估、联合调解、速裁快审有序结合,指导鄞州法院成功调解,双方当事人签署调解协议并即时履行,纠纷圆满解决。截至目前,该机制累计调处涉案金额达7000余万元。

为健全完善诉讼、仲裁、调解有机衔接的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法庭积极推动自贸区宁波片区国际商事海事法律服务中心建设,以司法机关为核心、法律服务机构为主体,加快构建多部门集成一体化联动的涉外商事法律服务体系。

在打造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方面,余姚法院与当地侨联共建“侨梦苑”共享法庭和余姚市涉侨纠纷调解中心,以广大归侨侨眷、留学生家属与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亲情为纽带,推进涉侨纠纷多元化解。

为健全跨境诉讼服务机制,法庭以“如我在诉”意识制定发布中英双语版《宁波国际商事法庭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指南》,载明涉外诉讼管辖、诉讼主体及代理、证据材料及翻译、答辩及上诉期限的特殊法律规定,并提供多元解纷路径,大大减轻当事人程序负累。

杭州亚运会期间,由宁波国际商事法庭、鄞州法院干警参与编写绘制的中英双语版法律风险小贴士,经亚组委法务部审核后印制成册,在亚运村发放,受到了运动员、教练员、技术官员和游客们的交口称赞。

新闻发布会当天,宁波中院联合市司法局、市商务局、市贸促会签署《宁波对外经贸法律风险、贸易摩擦防控应对合作备忘录》,共同构建涉外法治工作大协同格局,依托“动态监测”“评估研判”“服务供给”“协同培养”四大合作机制,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分类指导,提高企业应对和防范贸易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护航宁波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搭平台、聚合力

数字赋能破解三大实践难题

随着跨境交易日益频繁,需要适用域外法的情形也日益增多。法官、其他机构和企业等常常面临域外法查明途径有限、程序繁琐、费用过高、周期较长、审查认定困难等问题。域外法查明难不仅成为制约涉外审判质效的瓶颈,也成为制约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法律阻碍。

聚焦“法律适用难”问题,宁波中院在浙江高院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多年域外法查明经验和涉外审判专业优势,依托智慧法院建设和法校合作成果,打造面向公众和全省法院的“域外法查明线上委托”应用,并于2023年底向全省法院推广,获评全省2023年度“浙江全域数字法院”改革“好应用”成果。该应用以“深度的精细化查询”“浅度的宽泛性查询”,帮助企业在增加交易机会的同时,降低法律风险。

这一成果一经上线,便落地有声。宁波国际商事法庭通过该应用查明澳大利亚公司法,仅用时35天,将平均查明时间大幅缩短一半。在另一起跨国劳务争议纠纷中,法庭依托该应用查明德国法律允许存在双重劳动关系,对于该案中劳动者与德国公司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认定起到关键作用,该案系域外劳动法查明首案。

2023年,宁波市贸促会上线了“商法通”平台,为企业在线提供“全流程”商事争议预防与化解服务,目前已有3.5万宁波企业用户。为进一步凝聚合力,新闻发布会当日,“域外法查明线上委托”应用和“中立评估调解机制”正式上线“商法通”平台。

聚焦“送达难”问题,法庭不断健全涉外送达机制,在不违反所在国法律前提下,积极探索电子送达、当事人转交送达和委托海外侨团、商会送达等机制,建立翻译机构推荐名录提升翻译质量,努力实现“流程最少、用时最短”。一年来,涉外涉港澳台案件送达成功率较往年提高26.32%,平均用时缩短42.87%。

聚焦“当事人跨境应诉难”问题,法庭持续健全跨境诉讼服务机制,依托“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移动微法院)研发基地优势,充分发挥线上跨境立案、代理见证、在线调解、远程庭审等模块功能,着力提供泛在可及、普惠均等、智能便捷的跨境诉讼服务,大大减轻当事人程序负累,努力实现“服务最优、体验最好”。

在一起涉外借贷案件中,法庭以“数字化+规程化”方式,对异国他乡的当事人进行了远程笔迹鉴定取样,突破了以往笔迹鉴定取样必须面对面的固有程序,建立了“跨境远程鉴定取样”的程序新范式,实现了办一个难案破解一类难题的积极效果。

浙江高院民四庭庭长徐向红表示,过去一年,宁波国际商事法庭服务大局有新举措,审判质效有新提升,数字赋能有新成果,多元解纷有新路径;下一步,希望宁波法院精准服务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展现高质量涉外司法水平,不断健全高标准多元解纷机制,聚力打造高素质涉外审判队伍,进一步担当作为,在涉外商事审判中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