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毒眸
伴随着锣鼓与吆喝声,鲁智深、李逵、武松等梁山好汉悉数登场,持槌击节,气势磅礴。
这就是潮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歌舞,作为潮汕地区的民间传统舞蹈,英歌舞距今已经有300年历史,人物形象源自《水浒传》的108位梁山好汉。
春节期间,潮汕英歌舞、福建游神等传统文化内容在短视频走红,掀起了一股民俗文化热潮。抖音“福建游神”相关话题播放量达86亿,“福建世子天团”更是成为新晋顶流,引得人民网等官媒都下场评论。
(潮汕英歌舞,图源:微博)
另一边,非遗传承也成为话题焦点。千万粉丝的非遗网红博主“江寻千(九月)”,与冰雕师傅及团队耗资数十万共同打造成目前单体最大的冰雕龙。视频总播放量破2亿,点赞近千万。
(图源:抖音@江寻千(九月)
这些传统文化、非遗文化内容还引发了很多“新奇特”的二创内容。博主“十五”将青海社火跟梦核相结合,玩出了东方式怪诞美学;摄影博主“我不是阿树”将傩戏的巫蛊韵味与舞蹈相结合,苗族节日的场面配上烟雾缭绕的场景与诡异音乐,化身遥远神秘的东方力量。
(图源:抖音@我不是阿树)
传统文化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在短视频场域中焕发新生。短视频的通俗性和互动性,不仅打破了传统文化长期以来的严肃、精英叙事方式,让更多年轻人参与进这场狂欢,也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通过趣味化、社交化传播,让这场来自东方的文化盛宴漂洋过海,抵达远方。
被“玩”起来的传统文化
和曾经的宏大叙事相比,走进短视频的传统文化明显不同,玩儿法更多,对用户来说也更亲近。
变装类视频最容易引起观众注意,最具代表性的是“抖音变装天花板”朱铁雄,通过扮演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如孙悟空、关羽、哪吒,将“国风+剧情+特效变装”玩得出神入化。
(图源:微博@朱铁雄)
值得注意的是,“朱铁雄”并不是简单的颜值变装,而是结合每次变装的装扮,将民族情愫与家国情怀融入其中,以感人至深的故事打动观众。
逻辑相似的还有剧情+传统文化类视频。这类短视频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将传统文化和历史典故融入其中,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吸收传统文化知识。
《逃出大英博物馆》系列短剧是其中翘楚。这部短剧于2023年推出,由博主“煎饼果仔”“夏天妹妹”联合拍摄,讲述了一个化为人形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从大英博物馆中逃出,在途中邂逅一名中国记者,寻求记者的帮助以返回中国的故事。
(《逃出大英博物馆》(图源:微博)
触及历史伤痛和民族屈辱的题材让该短剧迅速在网络上走红,播放量达24亿,引发了“诸葛钢铁的铁”“白青”等众多博主的模仿和二次创作。
还有一种颇受观众喜爱的形式,是通过创造特定的场景来制造冲突和反差感。最经典的场景,是博主在国外街头传播中国文化。
千万粉丝的古筝博主“碰碰彭碰彭”在法国街头用古筝弹奏《沧海一声笑》,配合峨眉武术传承人凌云在艾菲尔铁塔下的功夫表演,引得外国人惊讶连连,通过外国人的反应侧面印证中国文化的强大。另一类是创造极致的美学场景,如水下刀马旦表演,通过“水下+刀马旦+变装”的组合创造出叹为观止的视觉奇观。
(图源:抖音@碰碰彭碰彭)
而妆造类视频,也是目前主流的玩法。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了一批主打中式美学、中式妆面的美妆汉服博主,博主“莺莺迟”还接受过央视的采访。更为升级的,则是将传统文化进行二次美学演绎,迎合了更年轻群体的口味。全网粉丝百万的艺术博主夏弃疾(下山版),将模特改造成观音、银龙、金蟾等中国古典的神仙志怪形象,吸引大批粉丝。
(图源:抖音@夏弃疾(下山版)
传承类短视频也十分火热,主打非遗传承人通过短视频记录自己学习过程,例如“九月”和“南翔不爱吃饭”,都通过展示自己学习打铁花、羽毛风筝、漆器、皮影戏的过程,让更多人关注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形式各异、异彩纷呈的传统文化内容在短视频平台上走红,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通过解构、聚焦与放大,将古老的传统文化通过新形态的传播媒介,走入新一代观众的眼中,形成连接。
解构,是将传统文化这一看似庞大而复杂的体系进行拆解,从中提炼出对普通观众最具吸引力和共鸣的元素。过去演绎传统文化,多以宏大叙事、严肃表达为主,比如历史正剧《雍正王朝》,以磅礴严肃的风格讲述历史故事。但短视频更倾向于对准个人,比如以“雍正是最勤劳的皇帝”“雍正热爱批注”等形式让观众对其产生认知,进一步感到亲近与好感。
聚焦,则是将这些元素与创作者自身的优势对应,让它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这也与短视频平台的优势与调性相契合。
比如林黛玉这一文学人物,美妆汉服博主在主题上会聚焦妆面,剧情博主则会演绎《红楼梦》外林黛玉的内心独白,最终通过短、平、快的方式快速触达观众。
(林黛玉仿妆(图源:抖音)
放大,是寻找最适合所聚焦元素的传播载体,将作品势能最大化。如朱铁雄,将过去电影里才会用的特效放在了短视频里,放大了变装的前后反差,将作品的冲击力放大到极致。
传统文化背后的年轻人
“80后出钱,90后管理,00后出力”。观众对于传统文化传播现状的总结虽然略带调侃,但也确实揭示了传统文化受众的年轻化趋势,年轻人已经成为吸收、传播传统文化的主力军。
受众侧,Z世代是传统文化的主力消费者。以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B站为例,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跟抖音、微博、快手、小红书相比,B站24岁以下用户为39.7%,是几个平台中00后占比最高的。
年轻用户的聚集让传统文化有了更多元、新颖的交流方式,这在B站跨年晚会上就可见一斑。年逾六旬的方锦龙老师,一个人用中国乐器对战整个西洋乐团,弹幕一片叫好;B站与共青团中央联合发起的“中国华服日”,从魏晋齐腰襦裙到明朝袄裙马面,台上的爱好者们细心展示,台下和屏幕前的观众流连感叹。
与此同时,00后也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比如在抖音走红的“上戏416女团”,五人均为“00后”戏曲专业学生,在短视频平台上用戏腔演绎《探窗》《赤伶》《长安姑娘》古风流行歌曲,全网收获千万粉丝。
(上戏416女团,图源:抖音)
不仅爱看,“00后”还用真金白银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根据《抖音2024非遗数据报告》显示,00后在购买非遗产品方面的增幅最高,达到了惊人的959%。
这也让传统文化博主们赚得盆满钵满。根据星图后台数据显示,“九月”的短视频星图报价已经高达60万,“朱铁雄”和“南翔不爱吃饭”的报价也有50万,这不仅证明了传统文化赛道的巨大潜力与商业价值,也反映出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巨大影响力。
(图源:《抖音2024非遗数据报告》
为何00后如此热爱传统文化?
首先,传统文化蕴藏的灵韵美与东方美,是一种遥远神秘又亲切的美感,也是当下浮躁碎片化的互联网中,所稀缺的东西。
最典型的是为当代人们谱写田园牧歌的李子柒。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中,年轻人渴望回归田园牧歌的生活,而李子柒的传统文化短视频,填补了用户现实与心灵之间的空缺,成为中国人乃至海外用户的精神桃花源。
其次,传统文化中的流行元素和圈层属性也是吸引年轻人的重要因素。以传统文化为中心所延伸出古风音乐圈,配音圈,汉服圈、手作圈等社交群体,为年轻人提供了交流和交友的平台。
同时传统文化的元素,与年轻人所喜爱的游戏、动漫、二次元cos均有交叉,难免受到追捧。
最后一点,也是最为关键的,相比于其他年龄段用户,00后自带文化自信的基因。他们成长于国家飞速发展的时代,广泛吸收各种国外流行文化,如韩流、欧美文化等,这让00后群体有更加全面、独特的视角面对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另一面
墙内开花的传统文化,也飘至海外。
李子柒在youtube上的订阅数早已超过千万,滇西小哥、阿木爷爷等文化传播者的视频也屡屡破千万播放量。在tiktok上,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标签播放量更是高达308亿,其中武术、太极等话题更是突破200亿。今年大年初一,广东普宁南山英歌队受邀赴伦敦街头表演英歌舞,引得伦敦街头人山人海,外国人纷纷举起手机记录。
(图源:微博)
在海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如今才有,其实历代文艺工作者都为此付诸努力。
上世纪60年代,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于1955年登上戛纳电影节;此后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获第48届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英雄》全球票房1.77亿,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4年度全球十大佳片第一名;
(《大红灯笼高高挂》(图源:微博)
陈凯歌的《霸王别姬》获第46届戛纳电影节最高荣誉的金棕榈奖;李安《卧虎藏龙》更是史上第一部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的华语电影,这些都是曾向海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佼佼者。
(《霸王别姬》(图源:微博)
然而,在过去西方的主流叙事中,东方人的形象往往被刻板描绘,甚至与“黄祸论”和清朝标签紧密相连,好莱坞甚至有时会扭曲丑化中国人的形象,比如因颜值而引发争议的《尚气》。
日本和迪士尼改编的中国传统文化IP虽然经过重新演绎,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西化,改变了其原始面貌。
这种情况的出现,首先源自媒介传递的滞后性。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一层媒介重新演绎后,海外观众接收到的信息已是二次处理的结果,加之一些海外媒体长期以来的不客观报道,使得海外观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误解,在传播侧受到一定的影响。
另外,如果与其他国家相对比,日韩市场倾向于将各自传统文化融入流行文化之中对外传播,在过去,这并不是我们所擅长的部分,但随着传播媒介及受众的变化,情况也在发生改变。
过去,传统文化的传播主要掌握在精英手中,比如科班出身的导演、画家、音乐家等,像张艺谋、陈凯歌都是北电78届毕业生,艺术创作的门槛很高,对于传统文化的叙事也更加注重艺术感与严肃性。
而如今随着短视频降低了创作门槛,传统文化的传播增添了草根与平民视角,极大程度丰富了内容形态和内容密度。短视频的崛起更是打破了海内外的信息差,拉近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海外观众的心理距离。
(图源:微博@朱铁雄)
当然,热爱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中存在争议部分。比如“莆田打铁球”,几名男子坐在刀轿上用铁球猛烈击打后背,直到鲜血淋漓,这项诞生于明朝嘉靖年间的民俗项目,寓意为纪念抗倭英雄,鼓舞乡亲士气。但站在当下,难免会让不了解这段历史的观众感到惊诧,甚至会引发误解和质疑。
因此,从短视频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时,需要更加审慎。既要尊重其历史价值,也要考虑现实意义和社会影响。
当一切都走向良性有序发展时,传统文化才能迎来全面复兴的春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