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储能100人
“狂飙”的中城大有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城大有”)正在储能领域加速构建强大的朋友圈,巩固自己的护城河。
日前,中城大有发布了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全国布局涵,诚邀全国有项目需求的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和有项目解决方案需求的企业与其联系,共同推动中国储能行业的大发展。
这只是中城大有构建“储能社交”中的一环。翻看其官微账号不难发现,凭借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中城大有已经建立起庞大且豪华的“朋友圈”。
尤其进入2024年刚刚2个多月,就已有多个地方政府和央国企代表到访中城大有及洽谈储能项目合作,还有阳光电源、中车株洲所等一众行业头部企业的一系列签约和动辄百亿元的合作都令人惊叹。
表现如此迅猛的中城大有虽早在储能领域有所布局,但其真正在该领域发力则是在去年下半年刚开始,可以说,中城大有实际上是个“出道”仅半年多的行业新秀。
不过,出道晚,但目标高。根据此前中城大有公开的消息,计划在五年内投资600亿元,建成80个电网侧储能项目(总规模42GWh),3GWh工商业侧储能项目,共计45GWh。
这并不是一个小目标。
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数据,截止到2023年底,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为34.5GW/74.5GWh,其中2023年增量为21.5GW/46.6GWh。
这意味着,中城大有一家企业的计划项目建设规模就等同于2023年全国新增总装机量。
如此“大手笔”的规划,不禁让人疑惑,作为一家储能新秀,中城大有的底气何在?到底有什么背景?项目能否实际落地?
合作签约不停歇
中城大有成立于2016年5月,是中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其核心业务包括新能源(储能生态)产业、基础设施与党政文化建设产业、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产业三大板块。
起初人们对于中城大有的印象还停留在“这是一家建筑企业”的层面,但2023年下半年,该公司突然进军储能行业,并以“一鸣惊人”的姿态迅速出圈。
之所以说“突然”是因为在此之前储能行业几乎“查无此人”,而“一鸣惊人”则是因为中城大有在短期内与储能头部企业的一系列签约合作,速度之快,金额之大都以刷屏之势一波接一波。
翻开其微信公众号,开篇就是大买卖。2023年9月4日,中城大有与深储国能签约,双方就投资100亿元储能项目达成战略合作。
10月11日,中城大有又与国兴能(广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五年内投资60亿元,实现投资运营工商业储能电站3GWh以上。
正当人们惊叹于上诉合作速度之快,金额之大时,其又达成了一个百亿级订单且还是与行业巨头的合作。10月20日,中城大有与宁德时代签约,双方将共建储能生态领跑者计划,共同开发新能源及储能项目,合作目标100亿元,储能项目合作不低于3.5GWh。
紧随其后,11月6日,中城大有与行业的另一巨头比亚迪储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2月27日,中城大有与采日能源签约。
进入2024年以后,中城大有的步伐再度提速。1月7日,与中车株洲所达成合作;1月9日,与阳光电源光储集团达成合作;1月11日,与中创新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月17日,与南粤基金达成合作,共同发起设立100亿元储能产业基金。
在项目方面,中城大有同样收获颇丰。根据「储能100人」统计,近半年以来,中城大有先后与广东佛山、江西抚州、山东菏泽、福建三明等多地签订储能项目合作协议。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只是签约似乎还显得有些虚,而项目的开工建设让中城大有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所言非虚”。
1月12日,中城大有首个签约、首个开工的佛山三水100MW/200MWh独立储能电站项目举行开工仪式;十余天后,1月27日,中城大有又一新项目紧跟热度落地。淮安金湖150MW/300MWh独立储能电站项目正式开工,并宣布预计于2024年7月并网投产。
这些储能电站项目开工使得中城大有在储能领域的合作由“虚”变“实”,同时该公司还对外公布了其成为“储能生态领跑者”的愿景:
五年内将投资600亿元,建成80个电网侧储能项目(总规模42GWh),3GWh工商业侧储能项目,打造光储超充100个品牌站、1000个专用站、10000个物业站的“百千万”计划。
至此,中城大有描画出来的是一个庞大的,覆盖储能产业上下游合作网络的宏伟蓝图。
母公司被挂牌出售
作为一家储能新秀,中城大有的底气何在?
透过层层股权的归属,可以看到中城大有的实控人为大有数字资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有数字”)。
图片来源于华夏储能公众号
大有数字大有来头。背后站着的分别是中共中央党校、中信集团以及华迪计算机集团,三者分别持股33.33%。其中,华迪计算机集团母公司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然而,大有数字最近却被挂牌出售100%股权,转让大有数字股权的也正是上述实力雄厚的三大股东。
根据挂牌信息,大有数字三笔各33.33%股权于2月下旬挂牌,挂牌结束日为3月25日。三笔股权的转让底价均为1344万元,合计4032万元,上述股权挂牌转让已分别获得相关方的批准。
图片为北京产权交易所截图
实际上,该交易早在2023年12月25日就曾挂牌,当时的挂牌价为每33.33%的股权1680万元,现在的1344万元是打折后的价格。
对于意向受让方的资格,转让方并没有太多限制。其符合在中国境内依法成立且有效存续的法人、非法人组织或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财务状况良好等即可。
挂牌信息显示,2022年度,大有数字营收为2626.5万元,净利润为229.96万元。2023年前10月,大有数字营收为783.04万元,净利润为-988.47万元。截至去年10月31日,大有数字总资产为1.71亿元,所有者权益为2806.54万元。
单从财务信息看不出大有数字的“丰厚家产”。但其投资数量之多令人咂舌。企查查显示,大有数字对外间接投资了1515家企业,其中控制企业数量高达1007家。
不仅如此,大有数字还是资本市场上的常客,热衷于“借壳”,但屡败屡战。
2021年-2022年期间,大有数字希望借壳*ST凯迪(已退市)登陆A股市场。大有数字拟作为凯迪集团和凯迪生态“双重整”战略投资人,通过设立以“大有凯迪”命名的专门平台,以零对价获取凯迪集团100%股权。不过最终因双方在重整方案上存在分歧,这一借壳计划终止。
“借壳”失败后,大有数字又接触了*ST园城(SH.600766),拟收购其控股股东所持股份,最终因无法取得公司控制权,大有数字全资子公司华值(中国)有限公司撤销了交易。
两次失败后,大有数字并未放弃,又盯上了*ST吉艾(已退市)。2022年12月18日,*ST吉艾宣布刚刚引入的新股东山高速香榆企业管理(上海)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山高速香榆”)拟向公司无偿赠与现金资产不少于7亿元,且赠与不可撤销。
但是2013年1月3日,*ST吉艾再发公告称,山高速香榆承诺的7亿元因自身资金调度问题导致未能在约定期限内履约。股权穿透显示,山高速香榆背后最大的股东正是大有数字。
连续三次失败的大有数字似乎对上市抱有执念,依然在继续另寻目标。2023年年底,装修装饰企业*ST全筑(SH:603030)公告称,将引入产业投资人大有科技(大有数字控股),重整投资款为6825万元,该重整计划已于2023年年底前完成。
截至去年12月21日,大有科技在*ST全筑的持股比例上升至7.91%,但后者实控人未发生变化。
如今,大有数字几番谋求上市未果的情况下,又遭大股东抛售100%股权,后续接盘者还能支撑其“豪华梦想”吗?
储能这一高技术门槛产业,考验的也并不只是企业的出身。资深的从业者可能会想起另外一家企业,2016年号称在全国要投资建设1万个储能电站的上能电力集团(注:不是上能电气),如今在哪里?
参考资料:
《背靠神秘股东,高调签约80个项目,我们挖了挖这家储能公司的“朋友圈”》华夏能源网;
《手握80个独立储能项目,中城大有到底什么来头?》星球储能所;
《“大有系”突发!挂牌转让!》证券时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