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企业来说,企业分拆是优化企业业务架构的有力武器,也是一项非常正常的业务,分拆的出发点与自身经营以及经济大环境等各种因素相关。
但从根本目的来看,都逃不过利益驱动:有的是市值估值溢价驱动,多元化经营的公司信息披露程度和可信度不被市场认可,导致公司估值受到损失;有的是专业核心化战略驱动,分拆上市正是专业核心化战略的一个实现途径;有的则是管理者激励驱动,分拆上市后作为资本市场上单独营运的上市公司,将直接受到资本市场的监督和治理,促进高管层努力提高公司经营业绩,为公司股东创造更大财富;还有的是投资与融资需求驱动。
分拆的原因说起来名目繁多,企业和投资人给出的答案也是冠冕堂皇,但根本原因还是对资本的趋之若鹜。同时,企业分拆是一项极为艰难和风险极大的工作,对于一家规模庞大的公司尤为如此。砺石商业评论特整理出2016年全球企业十大拆分案,探究企业分拆背后。
01江森自控分拆汽车座椅业务为Adient
2016年1月,江森自控(Johnson Controls)宣布,公司将于2016年10月完成业务拆分计划。之后,旗下的汽车座椅和内饰业务,作为一家全新的公开上市公司,将被命名为Adient。现任江森自控副董事长Bruce McDonald将担任未来Adient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2016年10月31日,安道拓(Adient)宣布其完成从江森自控的分拆,并正式成为一家公开上市交易的独立公司。安道拓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座椅供应商。安道拓还与中国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设立有合资企业延锋汽车内饰系统有限公司,占股30%。该合资企业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内饰供应商。
02施乐分拆为两家公司
2016年2月,具有百年历史的施乐公司(Xerox Co.)与维权投资者伊坎(Carl Icahn)发布声明,预计将在2016年底前完成公司的分拆,将创造出一家价值70亿美元的业务处理外包公司,同时打造一家价值100亿美元的文档技术公司。Xerox这个词汇曾经就代表着“复印”,但施乐公司在1994年开始将重心转向文件管理。
2017年1月4日,施乐公司(Xerox Corp.)正式分拆为两家公司。老施乐公司旗下原来的商业服务部门分拆为一家名为Conduent Inc.的公司,其业务份额将位居业务流程外包行业第二。新施乐容纳了老施乐传统的复印机业务,并在分拆交易完成以后保留了老施乐所持有的一大部分现金。
03美国铝业分拆为两家公司
2015年9月,美国铝业(Alcoa)公布将分拆为两间独立上市公司。2016年4月,美国铝业(Alcoa)表示,分拆后负责航太和汽车业务的公司将命名为“Arconic”,专注于传统铝事业的公司名称仍为“Alcoa”。Arconic公司的业务包括目前美铝的全球轧材产品、工程产品及解决方案、运输和建设解决方案业务,而新Alcoa公司的业务将将包括铝土矿、氧化铝、铝、铸造和能源业务。
2016年11月1日,美国铝生产商美国铝业正式分拆为两家上市公司Alcoa Corp.和Arconic Inc,两支股票都在纽约证交所挂牌交易。
04飞利浦分拆照明业务
2016年5月,飞利浦公司(Koninklijke Philips N.V.)表示,将分拆其全球最大的照明制造商于阿姆斯特丹Euronext上市。其照明业务2015年经营溢利为3.3亿欧元,销售为74.7亿欧元,负债规模为9.5亿欧元。集团计划出售最少25%的照明业务股份。飞利浦公司试图藉此专注于获利更多及增长更快的医疗保健技术业务和相关产品。
2016年5月27日,有着近125年历史的飞利浦照明(Philips Lighting)股票在阿姆斯特丹泛欧交易所开始上市交易。本次IPO对该业务的估值为30亿欧元(约合33.6亿美元)。此次IPO标志着飞利浦作为一家大而全公司的终结。
05赫兹分拆为两家公司
2016年6月,美国租车巨头赫兹全球(Hertz Global)表示,计划于7月1日将其租车业务和设备租赁业务分拆为两家独立上市公司,该计划已获董事会正式批准。分拆后的汽车租赁业务公司赫兹租车控股公司(Hertz Rental Car Holding Co.)将继续使用赫兹全球控股(Hertz Global Holdings)的名字,而设备租赁业务将被冠名为Herc Holdings Inc。分拆将通过股权置换的方式实现。
2016年7月1日,Herc Holdings Inc.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06百胜餐饮分拆中国业务
2016年11月1日,百胜中国控股有限公司(Yum China Holdings, Inc.)宣布完成了从百胜餐饮集团(Yum! Brands, Inc.)的分拆,从11月1日起以独立公司的身份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上市后,百胜中国将成中国最大的独立餐饮企业,拥有三大全球知名品牌肯德基、必胜客和Taco Bell在中国大陆的独家经营权,拥有小肥羊和东方既白两个本地品牌,覆盖全国1100多座城市。
07马士基集团拟分拆为两家公司
2016年9月,丹麦综合企业马士基集团(A.P. Moeller-Maersk A/S)宣布将分拆为两家独立的公司以实现增长,目前该公司正在应对数年来最严重的航运业低迷以及历史性的油价大跌。该集团最大的子公司以及以运力计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运营商Maersk Line将带领分拆出来的运输和物流公司,同时集团广泛的石油权益将汇集到一个能源部门,该部门可能仍是Maersk集团的一部分,也可能会以合资、合并或上市的方式被分拆。
08莱茵集团准备拆分为两个公司
2016年8月,德国著名的工业巨头莱茵集团(RWE)表示,正计划通过旗下的莱茵国际公司(RWE International)进行IPO。莱茵集团正准备拆分为两个公司,分别是莱茵公司(RWE AG)和莱茵国际(RWE International)。莱茵公司将会继续其传统的工业、能源业务,而莱茵国际则经营再生性能源,输电网和零售业。
09西门子拟分拆医疗业务
2016年11月,西门子(Siemens)宣布会将总值150亿美元的医疗业务分拆上市,正式上市时间及其规模将会视乎股票市场情况而定。西门子公司期望分拆后令医疗业务在实施增长计划下有更大弹性。公司的医疗系统分支Healthineers第四季度收入及新订单总额分别为36.98亿及38.54亿欧元。西门子医疗业务年销售额达138亿欧元,如果能够分拆上市,将是近年来德国最大的上市交易。分拆后的医疗业务将继续在西门子旗下运营,而不是像欧司朗一样完全剥离。
10大都会保险拟分拆美国零售保险业务
大都会保险(MetLife Inc.)在向SEC提交的文件中披露计划分拆占该公司最近年利润五分之一的业务。该公司2016年夏天宣布新的公司将命名为Brighthouse Financial。Brighthouse总资产约为2,400亿美元,预期将成为美国15个最大的寿险公司之一。截至6月30日,大都会保险总资产为9,426亿美元,在分拆之后将从最大的保险公司跌至第二位,位居总资产达7,965亿美元的保德信金融集团(Prudential Financial Inc.)之后。
结语
这十大分拆案中,施乐公司是将成熟的复印业务和与成长的“文件管理”业务分拆,以让投资人对公司进行准确评估;飞利浦公司将“照明”业务剥离,以专注于获利更多及增长更快的医疗保健技术业务和相关产品释放自身活力;美国铝业将“航太和汽车”新兴业务分拆出去不受增长缓慢的“传统铝业”业务的拖累;马士基集团将发展潜力大的物流和运输业务为代表的优质资本与传统能源业务为代表的劣质资本分拆,也可以使公司战略更加清晰明确。
可以看出来,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分拆是一种自然的选择。企业发展永远是个动态的过程,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只有变化才是商业永恒不变的主题。
感谢全球企业动态,百科全叔为本文做出的贡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