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珍
3月27日,中国、新加坡、老挝、印度尼西亚等央行行长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表示,加强金融合作是应对当前和未来挑战的关键。随着亚洲区域贸易和投资的增长,加强区域内的互联互通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首先表示,亚洲金融安全网的建设需各方团结协作和积极建设,并从全球、区域、双边和国别的角度就加强亚洲金融安全网进行了阐述。
从全球层面来看,潘功胜表示,应继续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份额改革,更好发挥IMF作为全球金融安全网核心的作用。IMF是以份额为基础的国际金融机构,份额规模决定了IMF危机救助能力,份额占比决定了成员国在基金组织的投票权和获取融资的规模。
“亚洲国家应合作推动IMF份额改革,尽快实现份额占比调整。为更好反映亚洲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相对地位,特别是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和代表性,亚洲国家可推动各方尽快就新的份额公式达成共识,为实现份额占比调整奠定基础,确保基金组织是基于规则的、真正践行多边主义的机构。”他说。
区域层面,潘功胜表示,要稳步提高清迈倡议有效性,进一步体现本地区特色。
2000年5月,中日韩三国和东盟十国财长在泰国清迈共同签署了建立区域性货币互换网络的协议,即《清迈倡议》。根据《清迈倡议》,相关国家可分别向“共同外汇储备基金”投入一定金额的外汇储备资金,当某个国家面临外汇资金短缺困难时,其他国家可以帮助其缓解危机。截至目前,尚未有成员国申请流动性支持。
潘功胜表示,各方应继续聚焦金融稳定目标,进一步优化《清迈倡议》的功能,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其次,《清迈倡议》应充分体现国际货币体系的新变化和本地区的特色,更好服务于本地区实际,充分挖掘使用可自由使用货币的潜力,提升出资的灵活性和可获得性。此外,可探讨《清迈倡议》资本实缴和成立法律实体的可行方案。
“近年来业界、学界有观点提出成立新的法律实体以强化亚洲的金融安全网,各方也在探讨资本实缴的可能性,这反映了本地区的共同意愿。各方可就此进一步开展有益的探索,引入可自由使用货币也为资本实缴等后续改革提供了更多选项。”他说。
双边层面,潘功胜表示,应继续发挥双边货币互换的积极作用。他说,双边货币互换既可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又是全球金融安全网有益的补充。比如,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或一些国家发生银行业危机期间,主要经济体央行之间通过双边互换提供了紧急的流动性支持,有效缓解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目前,东盟与中日韩在区内的双边货币互换规模已超3800亿美元。
此外,潘功胜表示,各国要完善本国金融安全网的建设,为亚洲经济体提高经济韧性和繁荣提供重要保障。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提出,随着亚洲区域贸易和投资的增长,加强区域内的互联互通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可以提升贸易和投资效率,还有助于汇率稳定。为推动亚洲经济体之间的互联互通,应加强快速支付系统、二维码扫描支付等便利化措施,并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交易中的应用。
老挝中央银行行长本勒·信赛沃拉翁指出,由于亚洲各经济体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显著差距,要推动跨境支付连接,必须加强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并确保技术的协调和金融系统的安全性。
在谈及支付领域的互联互通时,印度尼西亚中央银行高级副行长德斯特莉·达玛扬蒂表示,印尼正积极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以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她预计,未来不仅可以通过快速支付渠道进行跨境交易,二维码扫描支付等便捷方式也将得到广泛应用。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副局长梁新松也表示,东盟地区双边快速支付渠道的建立以及二维码支付的应用,都极大地提升了支付效率。他特别指出,数字货币等最新技术在亚洲得到了广泛应用,各国央行也在积极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