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程维:滴滴这样的公司本需要十年来塑造,但我们只用了三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程维:滴滴这样的公司本需要十年来塑造,但我们只用了三年

尽管饱受网约车新规的困扰,滴滴仍被认为极具发展前景的企业。有人评价,在这一代年轻的创业家里,程维在格局、心胸、眼光、能力等方面都是上上乘。

2017年1月17日,滴滴年会在北京工体举行,这家成立于2012年的公司,如今已是名副其实的独角兽。

滴滴创始人程维如约而至,谈起了过去的岁月峥嵘,也畅想了未来的“星辰大海”。程维一开场便公布了此次参与年会的滴滴员工数量为6800多人,若数据不假,那此前裁员一半的媒体传言便不攻自破。

而这也是滴滴收购优步中国后的第一次年会,所以到场的还有优步中国的同事。此外,滴滴美国研究院的十多人团队也来到现场,程维称规模将继续扩大。

4年前,滴滴的诞生是为了解决打车难、买车难、堵车及停车难的痛点。梦想着有一天互联网会连接所有的车,连接所有的交通工具,会有一个云端的大脑,会综合的调度提高整个城市出行的效率,提高每一个用户出行的体验。

4年来,程维说他见证了滴滴从打车软件变成网约车平台,进而成为一站式的出行平台;业务线也拓展到出租车、快车、专车、顺风车、小巴、代驾、租车等9大领域;每天接20万客服电话,每天服务2000万单。他也欣喜于得见专车合法化。

去年8月,滴滴收购优步中国,用车补贴逐渐取消。程维表示,过去6个月,顺风车没有一分钱补贴,业绩反而增长了3倍;代驾年初取消了补贴,到年底时已经赢得了市场超过70%的份额;快车也在所有的补贴都撤出之后,仍保持很高的订单量,但程维没有给出明确的比例。

但程维有今天的成就,有一项能力一直被大家忽略,这就是他的情商超高,具有像三国刘备那样招贤纳士的能力。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赢得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心,正是这两个人的“拼命”相助,程维才能迅速取得今天的成就,这个男人叫马化腾,这个女人叫柳青。

2012年,滴滴成立后不到半年,腾讯就向其抛出了橄榄枝,但是,这个时候程维非常的犹豫。程维曾经是原来阿里巴巴的员工,拿腾讯的投资肯定会有心理障碍。而且,一旦拿到这笔战略投资就意味着过早站队,也就是要与阿里系为敌,因为那个时候,阿里已经投资了快的。

但是,腾讯似乎是势在必得,2013年春天,腾讯投资部总经理彭志坚首先请程维吃饭进行说服。后来,一件更令程维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在北京参加两会期间专程请程维吃饭。

要知道马化腾对于年轻创业者来说是神一样的人物,这样的一个人要请程维吃饭,不可想象。更重要的是,当时的滴滴在打车市场上太小了,一天才一两千单。

我们在这里不得不佩服马化腾的格局、眼光和能力。这顿饭之后,2013年4月,滴滴获得了腾讯集团1500万美金投资,程维多了一位大哥马化腾。

程维这位大哥绝对没有白认,2014年1月马化腾促使微信与滴滴达成战略合作,开启微信支付打车费“补贴”营销活动,在微信巨大流量入口的带动下,滴滴打车的用户到当年3月超过1亿,日均单达到521.83万单。

500万和腾讯投资前的每天才一两千单比,此时的滴滴和之前简直是天壤之别,滴滴成为移动互联网最大日均订单交易平台。

随后,在马化腾的主导下,滴滴在2014年完成C轮1亿美金融资,2015年7月,滴滴出行完成了30亿美元融资。

但是,如果你觉得马化腾只是在钱上帮助程维这个小兄弟,你就太低估二人的兄弟之情了。我们总觉得为兄弟两类插刀这样的事情,只会出现在江湖中的哥们弟兄之间,但在马化腾和程维之间也真的就发生了。

2015年和2016年7月份之前,滴滴出行面临最大的困境是网约车的合法性问题,经常会出现有地方政府查处滴滴车司机扣车的事情。甚至在2015年5月,专车和出租车司机对峙街头、公安成立专项活动查处专车等等。

此时的滴滴出行的处境的确是非常的危险,如果政府对私家车参与滴滴出行不合法的靴子最终落地,那么滴滴出行就基本上宣布灭亡。另外,滴滴出行的竞争格局也是非常复杂,国内有易道、神州专车国外有Uber,真是内忧外患。

此时的马化腾意识到,必须从更大的格局上,来帮助滴滴出行和程维。这才是兄弟情深。

2016年5月,马化腾出手了,在出席贵阳的大数据论坛上的时候,马化腾有机会和李克强总理汇报。当时的汇报时间非常有限,但是马化腾提及最多的正是是滴滴出行合法性的问题。

面对如此重要的场合,马化腾为了兄弟程维也是很“拼命”,“在“互联网+”产业过程最后一公里,还有一个监管的问题,也就是这种业态的变化实际上是对传统的业态有很大的冲击,最简单的像私家车能不能进入运营,每个人有闲散资源,有车,有开车的时间和能力能不能成为生产力。

这是个问题,现在的政策还没有完全匹配,还需要更多的适配调整,这也是一个蛮大的问题。”马化腾如此解释他为程维为滴滴为出行产业向总理进言的原因。

而柳青则更被外界视为程维的左膀右臂。

如果没有柳青滴滴出行要具备今天的大格局、大视野还需要几年,如果没有柳青滴滴快递不可能合并,如果没有柳青滴滴出行也不可能这么快收购优步,如果没有柳青,程维要取得今天的成就,还要等待很久……

谁说男女之间不能有真正的友情,程维和柳青就是,我觉得柳青就是程维的“红颜知己”。当然,在这里我有必要对“红颜知己”重新定义。红颜知己是男女之间最高尚的一种情感,绝对没有所谓的“雨水之欢”,而是,一种彼此的相互欣赏、相互尊重,是彼此事业上的帮手和合作伙伴。

柳青的父亲是中国企业界教父级的人物联想的柳传志。柳青在2002年哈从佛毕业后,她就进入了高盛,一干就是12年。柳青在高盛的最高职务是高盛亚洲区董事总经理,这个职务在投行里面已经是金字塔塔尖的位置,此时柳青的年薪超过千万。

可是,出于对程维的欣赏以及对中国未来出行市场的看好,2014年6月柳青放弃了高盛的优厚待遇,加盟滴滴出行,并且最终成为了滴滴出行总裁。

柳青的到来一下提升了滴滴出行的格局。柳青对滴滴出行的改造是:

做到高起点组建,远战略发展。柳青在高盛12年,她不仅让滴滴做得更大,而且让程维和滴滴具有了更大的格局,而柳青的人脉圈子也是非常的广泛,做成了很多觉得做不成的事情。

2015年的情人节滴滴出行和快的合并了,而这次合并的主导者就是柳青。当时,滴滴出行和快的都已经杀红了眼,两家公司每个月都是几个亿几个亿的烧钱补贴用户,程维就说签字批钱的时候手都在抖。

这个时候女性柔美的一面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加上柳青和腾讯、阿里巴巴高层的关系都非常好,正是柳青用女性特有的柔美和智慧让滴滴和快递化干戈为玉帛。

在滴滴和快的合并大会上,程维说:“我们完成了一件互联网历史上都没有人做到的最成功的合并,因为互联网历史上还没有竞争到这种程度的对手完成了合并。”而这个头功必须记在柳青身上。

合并了快的结束了网约车出行的三国演义,但是,柳青和程维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这就是他们和优步的楚汉争霸。柳青也非常清楚这样打下去也不是办法,这个时候,柳青在高盛12年的国际化的积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滴滴出行来说柳青的这个特长何其宝贵,她的这个优势和程维有了极强的互补性,是一种完美的结合。

柳青的高明之处并不是急于找优步谈合作,而是迂回找到了苹果,在2015年5月份让苹果投资滴滴出行10亿美元,有了这个铺垫之后,滴滴出行在和优步谈判就有可更大的主动性和筹码。

网约车一直没有合法的身份是滴滴出行最大的羁绊,是一个定时炸弹。如果说马化腾在网约车合法性走得是高层路线的话,柳青则是通过一点一点突破体制的束缚为滴滴出行,为网约车市场合法性在“拼命”。

柳青以她独有的柔美和智慧以及高超的公关能力,逐渐获得了政府的信任,2015年5月网约车市场迎来了标志性的事件,滴滴出行正式接入上海官方平台,获得营运资格。

柳青说:“我们一直希望与各地政府共同解决出行难题,此次上海合作成功,也充分说明了政府对滴滴出行的支持和鼓励,这真是一个好时代。”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程维

  • 滴滴2024年四季度财报:订单同比增长14.8% GTV增至1032亿元
  • 河南省周口市政协原副主席、市中医院院长程维明接受监察调查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程维:滴滴这样的公司本需要十年来塑造,但我们只用了三年

尽管饱受网约车新规的困扰,滴滴仍被认为极具发展前景的企业。有人评价,在这一代年轻的创业家里,程维在格局、心胸、眼光、能力等方面都是上上乘。

2017年1月17日,滴滴年会在北京工体举行,这家成立于2012年的公司,如今已是名副其实的独角兽。

滴滴创始人程维如约而至,谈起了过去的岁月峥嵘,也畅想了未来的“星辰大海”。程维一开场便公布了此次参与年会的滴滴员工数量为6800多人,若数据不假,那此前裁员一半的媒体传言便不攻自破。

而这也是滴滴收购优步中国后的第一次年会,所以到场的还有优步中国的同事。此外,滴滴美国研究院的十多人团队也来到现场,程维称规模将继续扩大。

4年前,滴滴的诞生是为了解决打车难、买车难、堵车及停车难的痛点。梦想着有一天互联网会连接所有的车,连接所有的交通工具,会有一个云端的大脑,会综合的调度提高整个城市出行的效率,提高每一个用户出行的体验。

4年来,程维说他见证了滴滴从打车软件变成网约车平台,进而成为一站式的出行平台;业务线也拓展到出租车、快车、专车、顺风车、小巴、代驾、租车等9大领域;每天接20万客服电话,每天服务2000万单。他也欣喜于得见专车合法化。

去年8月,滴滴收购优步中国,用车补贴逐渐取消。程维表示,过去6个月,顺风车没有一分钱补贴,业绩反而增长了3倍;代驾年初取消了补贴,到年底时已经赢得了市场超过70%的份额;快车也在所有的补贴都撤出之后,仍保持很高的订单量,但程维没有给出明确的比例。

但程维有今天的成就,有一项能力一直被大家忽略,这就是他的情商超高,具有像三国刘备那样招贤纳士的能力。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赢得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心,正是这两个人的“拼命”相助,程维才能迅速取得今天的成就,这个男人叫马化腾,这个女人叫柳青。

2012年,滴滴成立后不到半年,腾讯就向其抛出了橄榄枝,但是,这个时候程维非常的犹豫。程维曾经是原来阿里巴巴的员工,拿腾讯的投资肯定会有心理障碍。而且,一旦拿到这笔战略投资就意味着过早站队,也就是要与阿里系为敌,因为那个时候,阿里已经投资了快的。

但是,腾讯似乎是势在必得,2013年春天,腾讯投资部总经理彭志坚首先请程维吃饭进行说服。后来,一件更令程维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在北京参加两会期间专程请程维吃饭。

要知道马化腾对于年轻创业者来说是神一样的人物,这样的一个人要请程维吃饭,不可想象。更重要的是,当时的滴滴在打车市场上太小了,一天才一两千单。

我们在这里不得不佩服马化腾的格局、眼光和能力。这顿饭之后,2013年4月,滴滴获得了腾讯集团1500万美金投资,程维多了一位大哥马化腾。

程维这位大哥绝对没有白认,2014年1月马化腾促使微信与滴滴达成战略合作,开启微信支付打车费“补贴”营销活动,在微信巨大流量入口的带动下,滴滴打车的用户到当年3月超过1亿,日均单达到521.83万单。

500万和腾讯投资前的每天才一两千单比,此时的滴滴和之前简直是天壤之别,滴滴成为移动互联网最大日均订单交易平台。

随后,在马化腾的主导下,滴滴在2014年完成C轮1亿美金融资,2015年7月,滴滴出行完成了30亿美元融资。

但是,如果你觉得马化腾只是在钱上帮助程维这个小兄弟,你就太低估二人的兄弟之情了。我们总觉得为兄弟两类插刀这样的事情,只会出现在江湖中的哥们弟兄之间,但在马化腾和程维之间也真的就发生了。

2015年和2016年7月份之前,滴滴出行面临最大的困境是网约车的合法性问题,经常会出现有地方政府查处滴滴车司机扣车的事情。甚至在2015年5月,专车和出租车司机对峙街头、公安成立专项活动查处专车等等。

此时的滴滴出行的处境的确是非常的危险,如果政府对私家车参与滴滴出行不合法的靴子最终落地,那么滴滴出行就基本上宣布灭亡。另外,滴滴出行的竞争格局也是非常复杂,国内有易道、神州专车国外有Uber,真是内忧外患。

此时的马化腾意识到,必须从更大的格局上,来帮助滴滴出行和程维。这才是兄弟情深。

2016年5月,马化腾出手了,在出席贵阳的大数据论坛上的时候,马化腾有机会和李克强总理汇报。当时的汇报时间非常有限,但是马化腾提及最多的正是是滴滴出行合法性的问题。

面对如此重要的场合,马化腾为了兄弟程维也是很“拼命”,“在“互联网+”产业过程最后一公里,还有一个监管的问题,也就是这种业态的变化实际上是对传统的业态有很大的冲击,最简单的像私家车能不能进入运营,每个人有闲散资源,有车,有开车的时间和能力能不能成为生产力。

这是个问题,现在的政策还没有完全匹配,还需要更多的适配调整,这也是一个蛮大的问题。”马化腾如此解释他为程维为滴滴为出行产业向总理进言的原因。

而柳青则更被外界视为程维的左膀右臂。

如果没有柳青滴滴出行要具备今天的大格局、大视野还需要几年,如果没有柳青滴滴快递不可能合并,如果没有柳青滴滴出行也不可能这么快收购优步,如果没有柳青,程维要取得今天的成就,还要等待很久……

谁说男女之间不能有真正的友情,程维和柳青就是,我觉得柳青就是程维的“红颜知己”。当然,在这里我有必要对“红颜知己”重新定义。红颜知己是男女之间最高尚的一种情感,绝对没有所谓的“雨水之欢”,而是,一种彼此的相互欣赏、相互尊重,是彼此事业上的帮手和合作伙伴。

柳青的父亲是中国企业界教父级的人物联想的柳传志。柳青在2002年哈从佛毕业后,她就进入了高盛,一干就是12年。柳青在高盛的最高职务是高盛亚洲区董事总经理,这个职务在投行里面已经是金字塔塔尖的位置,此时柳青的年薪超过千万。

可是,出于对程维的欣赏以及对中国未来出行市场的看好,2014年6月柳青放弃了高盛的优厚待遇,加盟滴滴出行,并且最终成为了滴滴出行总裁。

柳青的到来一下提升了滴滴出行的格局。柳青对滴滴出行的改造是:

做到高起点组建,远战略发展。柳青在高盛12年,她不仅让滴滴做得更大,而且让程维和滴滴具有了更大的格局,而柳青的人脉圈子也是非常的广泛,做成了很多觉得做不成的事情。

2015年的情人节滴滴出行和快的合并了,而这次合并的主导者就是柳青。当时,滴滴出行和快的都已经杀红了眼,两家公司每个月都是几个亿几个亿的烧钱补贴用户,程维就说签字批钱的时候手都在抖。

这个时候女性柔美的一面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加上柳青和腾讯、阿里巴巴高层的关系都非常好,正是柳青用女性特有的柔美和智慧让滴滴和快递化干戈为玉帛。

在滴滴和快的合并大会上,程维说:“我们完成了一件互联网历史上都没有人做到的最成功的合并,因为互联网历史上还没有竞争到这种程度的对手完成了合并。”而这个头功必须记在柳青身上。

合并了快的结束了网约车出行的三国演义,但是,柳青和程维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这就是他们和优步的楚汉争霸。柳青也非常清楚这样打下去也不是办法,这个时候,柳青在高盛12年的国际化的积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滴滴出行来说柳青的这个特长何其宝贵,她的这个优势和程维有了极强的互补性,是一种完美的结合。

柳青的高明之处并不是急于找优步谈合作,而是迂回找到了苹果,在2015年5月份让苹果投资滴滴出行10亿美元,有了这个铺垫之后,滴滴出行在和优步谈判就有可更大的主动性和筹码。

网约车一直没有合法的身份是滴滴出行最大的羁绊,是一个定时炸弹。如果说马化腾在网约车合法性走得是高层路线的话,柳青则是通过一点一点突破体制的束缚为滴滴出行,为网约车市场合法性在“拼命”。

柳青以她独有的柔美和智慧以及高超的公关能力,逐渐获得了政府的信任,2015年5月网约车市场迎来了标志性的事件,滴滴出行正式接入上海官方平台,获得营运资格。

柳青说:“我们一直希望与各地政府共同解决出行难题,此次上海合作成功,也充分说明了政府对滴滴出行的支持和鼓励,这真是一个好时代。”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