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是人们祈福求愿的地方,它在古代传统社会观念中占有极大地位。旧京时期,寺庙繁多,老北京素有“五步一寺,十步一庙”的说法。由于寺庙多,根据宗教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庙会也就兴盛起来。
这些庙会有的是一年一度,有的一个月内就有数天,会期除固定的,还有不定天数的。比如清末民初时期:
“每月逢九、十、一、二是隆福寺,逢三是土地庙,逢五、六是白塔寺,逢七、八是护国寺。再加上正月初一开庙的东岳庙和大钟寺,初二的财神庙,十七、十八的白云观,三月初三的蟠桃宫等等。”
老北京的庙会几乎天天都有,但最热闹的则要属过年期间,逛庙会不仅是老北京的春节习俗,更是老北京人过年的一大乐事。
尤其是初一到初五期间,因为商家不开门,庙会上的摊儿则成为生意最红火的买卖家儿。过年应景的各色物事,密密匝匝地摆在摊上,挂在架上,像年画、风车、脸谱、木刀枪、泥公鸡、泥娃娃、空竹等等。最开心的要属孩子,因为想要什么,大人多半都能遂愿。
食摊也是座无虚席,没有大食肆,基本都是浮摊儿,支个布棚,亮出字号,排上几条案、长凳。更有甚者,直接将担子或者手推独轮车一停,任人围拢,站立而吃。像豌豆黄、驴打滚、艾窝窝、豆汁、焦圈等老北京小吃,美味却吃不饱,让逛庙会的人从头吃到尾。
当然了,逛庙会中最大的乐事是“看会”。精湛的武术表演,技巧高超的太狮、高跷、中幡、少狮、杠子等,俏丽舞蹈的旱船、小车、秧歌、花钹、跨鼓等,还有戏曲表演。在娱乐场所稀缺的过去,充满各类民间艺术的庙会不亚于一个“大”表演舞台,吸引着众人,更有人单纯是为了看会而逛庙会。
但随着文革的开始,春节庙会因“四旧”被取缔。直到1985年春节,地坛庙会的出现,中断数十年的“逛庙会”习俗才又一次被北京人拾起。
此后,大观园庙会、龙潭庙会、圆明园庙会、莲花池庙会等纷纷登台亮相,厂甸、白云观、潭柘寺、东岳庙、妙峰山等庙会也再次出现。但“重生”后的庙会变的京味儿不在,尽管北京人还延续着“逛庙会”的传统,可心情却夹杂着各种难以形容的感觉。
“赶庙会”的出现
最初的庙会以进香敬神,举办宗教活动为主。比如喇嘛庙举行的“喇嘛打鬼”宗教仪式,由喇嘛们扮演鬼怪,长教喇嘛手持法器,游转之后将“鬼”除之。“打鬼”的寺庙有正月初八的弘仁寺、十五的黄寺、二十三的黑寺、三十的雍和宫。还有城隍庙的“城隍出巡”等宗教活动。
由于香客多,机灵的商贩为满足人们的需求,开始在寺庙内摆出货摊、食摊,庙会逐渐发展成为集市,也称为“庙市”。南方称之为“趁墟”,北方称之为“赶集”或“赶会”,老北京还有种叫法是“赶庙会”,简称“赶庙”。根据明朝《帝京景物略》记载:
“城隍庙市,月朔、望、廿五日,东弼教坛,西逮庙墀庑,列肆三里。市之日,族族行而观者六,贸迁者三,谒乎庙者一。”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获知,早在明朝,赶庙会的人中,游玩观光占六成,购物占三成,烧香仅为一成。
虽然老北京的庙会繁多,但内容是大同小异。货物种类齐全,锅碗瓢盆,日用百货,衣帽鞋袜等应有尽有。这是因为商贩们在一个庙会结束后,会带着全部家当赶往下一个庙会,就好像“打游击战”。所以经常逛庙会的人都知道,走到哪里都是这些熟面孔。
除了售卖吃穿用度,各别庙会还会出售奇珍异宝、古玩图书等。清朝厂甸附近有个土地庙,这里书肆极多,当时家住宣武城南的文人经常来此搜觅图书,民国时也不乏名人大家来此“淘书”。
庙会不仅北京人逛,外国人也逛,明朝有文字记载:“碧眼胡商,飘洋番客,腰缠百万,列肆高谈。”估计是西域商人或者是西方传教士。
庙会的红火不单单与岁节有关,也与场地、交通紧密相连。根据《北京庙会史料通考》记载:
“旧京庙会之说,乃每月定期借大寺院之广场陈售百货,以便城郊居民。乡民于是日挟所制来此求售,便购所需以归。城中妇女亦可不必远出而得其所需。”
清朝著名的东城隆福寺和西城护国寺,称为东西两庙。这两处庙会因地址适中,交通便利,发展很快,其繁荣程度有《京都竹枝词》为证:“东西两庙货真全,一日能消百万钱,多少贵人间至此,衣香犹带御炉烟。”
但护国寺庙会的繁盛场面则稍逊于隆福寺庙会,《日下旧闻考》中称隆福寺庙会为庙市之冠。两庙之别就差在场地大小上,根据《北平庙会调查》数据显示:隆福寺与护国寺的庙宇面积都是3.3万平方米,寺内市场面积也都是7800平方米,但寺外市场面积就差很多,隆福寺为5800平方米,护国寺仅为1600平方米。
当年隆福寺庙会的规模,《燕京岁时记》有所记载:
“开庙之日,百货云集,凡珠玉、绫罗、衣服、饮食、古玩、字画、花鸟、鱼虫以及寻常日用之物,星卜、杂技之流,无所不有,乃都城内一大市会也。”
上头说到的“淘书圣地”,厂甸附近的土地庙,这里的庙会是民国时期最大的,富有“与护国、隆福两寺并称胜”的盛名。也是因为得益于市场面积大,根据《北平庙会调查》数据显示:庙宇面积6100平方米,寺内市场面积2600平方米,但其寺外的市场面积极大,有1.92万平方米。
北京人的趸货圣地
众多北京庙会中,长甸庙会是非常特殊的一个,特殊之处就在于它不以庙为名。它兴起于明朝嘉靖年间,拥有上百年的历史,规模最大、京味最浓、闻名遐迩、脍炙人口,老北京人中没有不逛过厂甸庙会的。
厂甸是俗称,是春节期间琉璃厂集市的专有名词。根据《燕京岁时记》记载:
“厂甸在正阳门外二里许,古曰海王村,即今工部琉璃厂也。”
厂甸庙会所依托的是位于原宣武区南新华街一带的火神庙、吕祖祠和土地祠三座小庙,均为明朝建造,因相距很近,农历正月,佛事兴盛,人群和商贩摊位连在一起,就直接称之为“厂甸庙会”。
全盛时的厂甸庙会北起和平门,南抵梁家园,西到南北柳巷,东至延寿寺街,整个庙会的核心是位于新华街的海王村公园。海王村公园定名于清末民初,当时厂甸庙会场所修建成封闭式新式市场,因知地名海王村,故定名为“海王村公园”。园内平时供游人游览,春节时园内园外皆称为“厂甸庙会”。
厂甸庙会是京城各阶层男女老幼春节期间争相光顾的场所。根据《帝京岁时纪胜》记载:
“每于正月元旦至十六日,百货云集......千门联络、图书充栋、宝玩填街。”
《厂甸记》也记载:
“平时空旷,人迹罕至,至正月则倾城士女、如荼如云、车载手挽,络绎于途。”
别看平日里琉璃厂门可罗雀,但到了正月却是格外热闹。从正月初一到十五,长长的东西琉璃厂大街游客如云,各种年货摊档鳞次栉比,一家挨着一家,一眼都望不到头。荟萃了书画珍玩、册页扇面、京味小吃、干鲜特产、空竹陀螺、风车风筝、针头线脑、杂物百货等等。
厂甸庙会也有分区,东琉璃厂街路北的火神庙、海王村公园和靠近虎坊桥的南新华街路西多是古玩摊,火神庙的档次最好,海王村公园居中,南新华街路西最次。另外,火神庙里以金银饰品、珠宝玉器、玛瑙钻石等居多,海王村公园里多为瓷器、铜器、木器等,南新华街路西就什么都有,但也都是些档次最低的。
逛厂甸庙会的人三教九流、工农商无所不有,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在此各得其乐,各有所获。1918年,厂甸庙会被北洋政府正式认定,成为旧都惟一的官设春节庙会集市。1945年,“残灯破庙”的冷落时期,仍有游人逾20万,占当时京城人口的五分之一。1960年,因自然灾害曾中断一时。
1963年,北京市政府重开厂甸庙会,全城轰动,席棚布帐鳞次栉比,商摊货贩比肩靠背。据悉,当时货摊有756个,逛庙会多达400万人次,相当于当时北京市人口的五分之三。
厂甸庙会一向以书籍古玩、字画文具独秀于林,自古便以“文市”著称。
画棚就好像现在的画展,有山水、花卉、仕女图等等,还有老北京民俗年画,比如连年有余、吉庆有余、鲤鱼跳龙门、喜鹊登枝、五福临门、招财进宝等。
旧书摊在庙会中占据重要地位,这和琉璃厂是非常有名的书肆有关。主要集中在土地庙,就是上头提到的,和海王村公园。经、史、子、集和“四书”及历朝历代的稗官野史,甚至有些书店里找不到的书,都有可能在这里出现。吸引着众多的名人大家,鲁迅先生就常来此“淘书”。
文物店的规模和旧书摊并驾齐驱,金石陶瓷、古玩玉器、文房四宝、碑帖拓片,应有尽有。据说,当时人们都把古玩珍宝摆在火神庙里,因此,火神庙又被称为“晾宝会”。根据《北京风俗杂咏续编》记载:
“元旦年年厂甸开,游人杂还去还来。火神庙里多珠宝,买得残画几部回。”
另外,种类繁多的玩具,都是用泥、竹、木、绸、布、铜、铁、面粉等材料制成的,有空竹、鬼脸、兔儿爷、风筝、鬃人、十八般兵器、面人、毛猴、泥人、不倒翁、绢人、泥兽等等。还有北京的老字号小吃,像茶汤李、豆汁张、爆肚王、信远斋的蜜饯果品等等。
当然,厂甸庙会也有它的独特之处。比如很多文化店铺把名画挂在窗前供游人欣赏,人们称之为“赛窗帘”,观赏者立于门前,称之为“立游”。张大千的画作就曾在“赛窗帘”中展出,据说当时一家叫“荣宝斋”店铺的“赛窗帘”最有名。有《竹枝词》为证:
“新春渲染赛春帘,北溥南张等素缣。荣宝斋前权驻足,立游真较卧游甜。”
由于种种原因,上世纪60年代,厂甸庙会销声匿迹。2001年,偃旗息鼓37年后又得以恢复。但是2010年,举办9届的厂甸庙会撤出南新华街,转至陶然亭公园,一是因为阻碍交通,二是因为不挣钱,转至陶然亭公园后,可以通过小吃和门票挣钱。
如今,虽然庙会的外在还在,但里子已经变了味儿。现在人们逛庙会,很少能够再像老北京人那样,是作为过年的一大乐事来看待,估计是一种对传统年味儿的回忆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