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快刀财经 朱末
日本又又又鞠躬了,这次是因为闹出了人命。
出面开道歉发布会的,是大名鼎鼎的百年药企“小林制药”。其生产的含有红曲原料的保健品,已致5人死亡,114人住院,约680人正去医院就诊或准备就诊,连日本首相都迫于舆论压力,出面回应了问题。
截至目前,小林制药公司已经连续6次发布红曲相关产品召回通知,并称原因可能是产品混入了“意想不到”的霉菌成分,具体成分有待进一步调查。
小林制药召回的三款含红曲产品
细思极恐的是,这批出事的原料共生产了6.9吨,除了自用之外,余下的大部分都被售卖给了其他医药公司,以及饮料、食品生产、酿酒厂商,共波及3.3万家企业,由于流通面积太广很难追溯,所以最终会有多少人中招,小林制药方也没法预估。
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公告,提醒关注小林制药的相关产品风险,并建议停止服用。如此一来,热衷海淘的国内消费者坐不住了,要知道,小林制药可是中国代购清单中的常客,不少产品在国内都是名副其实的“大爆款”,中国更是小林制药海外第二大市场,怎能不令人感到“后怕”。
2023年中国市场总计贡献超135亿日元营收,约合人民币6.4亿元
“吃死人”的小林制药,如同一个缩影。深挖下去,这并不是日本“网红神药”第一次塌房,除了小林制药,参天制药、小林化工、广贯堂等日本知名药企也爆出过大量丑闻,且一次比一次骇人听闻。
当“神药”变“毒药”,当“工匠精神”变“躬匠精神”,如今的日本制造,已经离曾经引以为傲的品质传奇越来越远。
01 被追捧的“日本神药”,如何收割中国消费者?
温和、安全、高效,一度是国人对日本药品、保健品的主要印象。
但“真相”却并非如此。拿这次出事的小林制药来说,与其说小林制药是一家药企,不如说做的是日用品。
创立之初,小林制药从事的是医药产品的批发生意,但由于批发生意不赚钱,几乎到了难以维持的地步,破局的办法只有从药品批发商转型为医药生产商。但医药界有个耳熟能详的“三十定律”,花费10年时间,耗资10亿美元,才有10%的成功率研究出一款新药来,这对小林制药来说,代价实在太大。
在1894年与1939年,小林家族也曾推出过治疗脚气、脚藓的涂抹药剂“田虫酊剂”和头痛药“Hakkiri”,但在产品线成熟的大药企面前,小林制药根本没有任何优势。
小林制药的聪明之处就在于,知道硬碰硬不行,干脆就从“缝隙市场”里入手,做一些“没有也行但有了会更好”的小玩意,来获得高占有率。比如,东亚人没有使用牙线的习惯,小林制药便将牙线与牙签结合,设计出了牙线棒;缓解肩周炎的都是贴剂,小林制药能变成方便涂抹的“安美露”;针对中产的喜好,小林制药还设计出马桶里滴一滴就可以除臭的“消臭元”。
靠着满足消费者的隐性需求,小林制药在小市场里做出了大生意,站稳了脚跟。2014年,借着移动互联网的东风,小林制药又赶上了“种草红利”,彼时的社交网络上流传着各种“去日本不得不买的12种神药”,其中就有5个来自小林制药。
小林制药曾公开数据,2015年第二季度销售额增长至上年同期的5倍多,整个2015年小林制药股价大涨40%。
网络铺天盖地的宣传,加上国人的跟风心理,让国内消费者完全“欲罢不能”。最关键的是,日本药企也很懂得“审时度势”,趁着中国国内雾霾肆虐,日本药厂纷纷看准这一商机,宣传润喉糖“龙角散”、中成药“清肺汤DUSMOCK”等,不仅在包装上用中文写上“适合空气污染”,还在醒目处表明“具有抗雾霾”的作用,果不其然,中国消费者买走了20%的清肺汤。
代购之风的盛行,又为日本“神药”的风靡添了一把火。代购们为了赚钱,在营销话术上无所不用其极,把售价偏高的玫瑰眼药水说成是“眼药水界的爱马仕”,能让眼球变白,预防眼部疾病;把成分不明的止咳水说成是立竿见影且没有任何副作用的的“家庭必备药”。
再加上过去日本制造的口碑极好,丰田、索尼、松下等品牌的高质量商品一直为业内外所推崇,让很多中国消费者对日本制造产生了厚厚的滤镜,买买买的时候几乎没有后顾之忧。
正是这种“无条件信任”,让尝到甜头的日本药企越来越没有底线。
02 滥用成分制造违规,丑闻频出触目惊心
很多日本人都不敢随便吃的本土药,在国内却成了抢手的“香饽饽”。
这些日本“神药”微妙地处在“药”和“保健品”之间的模糊地带,针对的是称不上“病”,但有时又会感觉不适的亚健康状态。看起来个个“严谨”,实际上却是滥用各种违禁成分的“猛药”,以达到更快更直接的效果。
2019年,小林制药的洗眼液在加拿大被禁售,原因在于其中含有处方药成分氨基己酸,副作用包括眼睛流泪、视力改变、头疼头晕、恶心呕吐、肌肉无力等。
连同一起爆出来的还有几款网红眼药水,如参天FX、PC,宣传中均强调可以“瞬间消除红血丝、消化眼疲劳”。结果所谓的红血丝消失术不过是加了“盐酸四氢唑啉”;眼睛清亮、疲劳环节则是加了甲基硫酸新斯的明。
前者是一种肾上腺素类药物,可以快速收缩血管,消除红血丝的效果显著,但同时,盐酸四氢唑啉进入血液循环后,会加重心血管负担,造成心率加快、心肌缺血等症状;后收缩瞳孔,长期使会产生依赖性,甚至造成睫状肌功能异常。
至于日本SS制药生产的,号称“包治百病”的EVE止痛药,“秘诀”是因为其药物成分中含有一种名叫“丙戊酰脲”的成分。丙戊酰脲是一种镇静药物,这种药物除了日本,其他国家已经禁用,原因在于其可能会引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但为了快速起效,日本人在添加争议成分的时候并没有“手软”。
经不起推敲的还有太多太多。日本止痒外用药“无比滴”,成人版里面主要是激素和苯海拉明;五花八门的“鼻炎喷剂”,使用的是早已被中国国内淘汰的盐酸萘甲唑林,容易应发“药物性鼻炎”;广受欢迎的“儿童感冒糖浆”,含有18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禁用的可待因。
日本药企甚至还把治疗甲状腺病变的药,加入“黄金减肥套餐”出售;把“强力泻药”当做普通减肥药卖,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
只能说,在“追求效果”的世界里,日本确实走在了前头,至于付出的代价,全落到了消费者头上。2021年,同名为“小林化工”的药企,在生产口服抗真菌药的时候出现严重失误,导致睡眠诱导剂的添加量严重超标,患者只要吃下一片,就相当于吃25片安眠药,由此引发22起严重车祸,两人死亡。
而当官方展开调查后,小林化工生产的500多种药品,居然有超过400种药的制造记录都是伪造的,这些问题整整持续了40年,一直得到公司管理层默许。最终,小林化工被吊销药品生产、销售许可证。
2022年11月,日本百年老字号“广贯堂”曝出丑闻,被证实不仅在生产方式上违反规定,而且对制药原料居然没有最基本的药物试验,原料随机、生产随机、质量随机,相当于把患者当成小白鼠在耍。
过去几年里,已经先后有14家药企被处罚,问题集中在原料异常、制造违规、篡改数据、测试造价,桩桩件件,都是谋财害命的操作。在日本仿制药协会38家企业会员自查中,更有超过1000多种药品存在不合规问题被曝光,叫人胆战心惊。
再到如今小林制药事件的爆发,则将遮羞布一把扯下,将日本制造的现状,赤裸裸地呈现在公众面前。
03 日本制造劣迹斑斑,小林制药仅是缩影
事实上,关于日本制造的丑闻,在近年来已经是愈演愈烈的趋势,且都是重大恶性的程度。
2016年,东芝集团长达7年的伪造油耗数据被证实曝光,涉及多达62万辆汽车;2017年,曾是全球三大安全气囊公司之一的高田公司申请破产,因持续篡改产品关键监测数据,致20多人死亡、200多人受伤;2018年,神户制钢数据造假,问题涉及200多家企业,至少存在10年以上的有组织造假行为。
2021年5月,英国的高铁车厢发现了裂缝,这种极其严重的安全隐患,引起了英方的高度重视。经各项检测,日立公司这批高铁车厢使用的金属,质量不仅严重不合格,且篡改了出厂的检查数据,而且是系统性造假,至少存在30年之久。
今年年初,日松下集团旗下从事电子零部件业务的子公司“松下工业”承认,在向第三方机构申请产品品质认证的过程中,存在篡改测试数据等违规行为,涉及产品种类多达52种。
这些“事故”的共同点在于,明明存在严重问题,公司社长、高管也全都心知肚明,却依旧选择视而不见,一步步放任事态走向崩塌。
这次引发轩然大波的小林制药也是一样,只要梳理时间线就能发现,小林制药本有太多次机会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早在1月份的时候,小林制药就已经陆续收到13名患者因服用制药红曲成分保健品身体不适的报告,有患者甚至已经到了需要透析的地步,但小林制药的做法却是秘而不宣。
直到3月22日,小林制药才首次对外发布公告,宣布近期有消费者在服用红曲保健品后出现了肾脏疾病。此时的小林制药态度依然欲盖弥彰,不忘强调没有证据表明发病和相关保健品之间有关联性。
之后,随着患病人数的不断增加,小林制药才对自制红曲原料重新进行了成分分析。匪夷所思的是,小林制药给日本消费者的赔偿方案居然是“2500日元(约合人民币120元)的代金券,且国内外还是不同标准,对待中国大陆的消费者,赔偿仅停留在商议阶段。
可以说,小林制药事件,并非偶发的安全事故,也彻底暴露了日本整个行业在安全监管、企业道德责任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深层次问题。
信誉如沙,流失易逝,一个神话破灭的速度,远远比它树立起来的速度更快。眼下,小林制药的危机还没有结束,但那份曾经的信任,已经被透支殆尽。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劣迹斑斑”的日本制造,该走下神坛了。
参考资料:
1.盐财经《致死网红药,戳破了中产的日本神话》
2.智谷趋势《造假、滥用成分,“吃死人”的小林制药不过是日本产品的一个缩影》
3.吴晓波频道《小林制药“翻车”:日本制造的另一面》
4.大猫财经Pro《日本神药塌房40年!中国人最爱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