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尼尔·盖曼重述北欧神话,当下的时代犹如诸神的黄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尼尔·盖曼重述北欧神话,当下的时代犹如诸神的黄昏

盖曼的最新作品是重述北欧神话,尽管这是一本和时事无关的作品,但他仍然密切关注着喧嚣的政治氛围。

尼尔·盖曼(Neil Gaiman)在曼哈顿 图片来源:Tim Knox for the Guardian

尼尔·盖曼漫步在曼哈顿下城区克罗斯比街酒店五彩斑斓的会客厅里,这个地方似乎很符合他自己的柏拉图理想。随意生长的头发、优雅的举止,身上常穿的黑色羊毛外套,这些都是他一直在坚持的风格。他说自己很喜欢这家酒店,不仅仅是因为服务员写了一个关于霍迪尼的漫画故事。

盖曼小时候就爱看漫画,慢慢地,他也开始自己写漫画剧本,包括著名代表作《睡魔》(Sandman)系列。那么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吗,他那些充满诱惑的漫画一直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热潮吗?“我真希望自己能说是的。那么这将是一个更加有趣,有点品钦式的世界。但它并不是。”

盖曼看起来有点疲倦。他刚刚为自己蹒跚学步的小儿子喂饱了早饭,这是他与第二任妻子唱作歌手阿曼达·帕尔默(Amanda Palmer)的孩子。(他与第一任妻子玛丽·麦格拉斯Mary McGrath有3个孩子。)他富有创造性的生活就如一场旋风。根据他2001年的小说《美国众神》(American Gods)改编的电视版将于今年4月在美国面世。同时,他还在为亚马逊和BBC改编1990年与特里·普拉切特(Terry Pratchett)合作的小说《好兆头》(Good Omens)。另外,他还在写书,他最新的复述北欧神话的书《北欧神话》(Norse Mythology)将在这周与大家见面。

“对于我来说,挤时间明显变成了一种挣扎。我时不时会抬头看看,然后对自己说,‘OK,我有一周的时间。好样的,我会复述出一个故事的。’”这些故事都源自于13世纪的北欧神话源本,比如他在30多岁第一次阅读的《散文埃达》(Prose Edda)和《韵文埃达》(Poetic Edda),漫威漫画就吸收了这些超级英雄的故事,而从小在英国西萨塞克斯郡长大的他经常受到这些故事的鼓舞。因为没有什么硬性的计划,这本书盖曼写了8年,据说这本书的第一次灵感来自于盖曼的美国编辑,当时是2008年,他们正在盖曼的生日会上共进午餐。

其实,盖曼所获得的成就都够出一本书了。除了漫画剧本,他还是小说家,作品包括小说《乌有乡》(Neverwhere)、《坟场之书》(The Graveyard Book)和《车道尽头的海洋》(The Ocean at the End of the Lane)。他还写作原著剧本,而自己的作品也被别人改编,比如2009年的定格动画《卡萝兰》(Coraline,又名《鬼妈妈》)。他被提名并获得了不计其数的奖项,包括雨果奖、星云奖和艾斯纳(Eisners)奖。

尼尔·盖曼《坟场之书》的插图

重述北欧神话:爱洛基胜于爱索尔

盖曼对北欧神话的爱在他的作品中频频显现出来,不仅仅是《美国众神》中出现了奥丁和洛基的打斗场面。但是当他开始《北欧神话》一书中的神话故事时,又遇到了新的瓶颈,因为关于诸神的很多信息都丢失了。“比如,我们还保留着很多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的资料,但北欧神话没有什么纸质的资料流传下来,”他解释到。“之前都是口口相传,因此我们只能听过之后将故事记录下来。”尽管因口传而造成的漏洞和矛盾会给他带来更多可供创造的选择,但他仍感觉自己肩负着忠于传统版本的重任。

“我得面对北欧神话的学者,我还得面对那些认为自己知道这个故事的孩子们。因此,我或许可以添加颜色,可以添加人物动机,或许我还能放入自己原创的对话,还能做出自己的推论,”他说。“所有我看似能做的事情,我觉得都不能做,‘好啊,这里缺了一块画布,我来画点什么……’”

尽管如此,盖曼在书中的个人情感还是非常明显的。例如他对洛基的喜爱,书中主要表现在:“洛基非常英俊。他能言善辩、令人信服、十分亲切,是天宫中最机灵、精明的人。然而不幸地是,他的内心有很多灰暗:许多愤怒、许多嫉妒和许多贪欲。”

盖曼把他对洛基的爱归因于他那双小说家的眼睛。“你最终总是会为那些改变了的人而着迷,会被他们如何被改变的过程所吸引,因为小说的关键就在于故事中的人物开始以及最后是什么样子。索尔的故事没有弧度:从头到尾他都是一成不变的。他并不是故事里最闪亮的人物,但是他心眼儿很好。你知道他最终会死,不过你不知道的是他死的时候还是原来的那个他,一点儿没变。”相反,洛基就既是恶魔,也是神的救世主。“几乎每一个故事中,让他们深陷困境的都是洛基。而绝大多数时候,他又是唯一一个足够聪明,能将其他人带出困境的人。”

他说:“将这些故事传递下去真的是一种快乐。就好像是你收到了一件本属于人类的东西,你不断地打磨抛光,将它清理干净,然后放回原来的位置。”

盖曼对神话的热情还延伸到了埃及神话和希腊神话。他能够一口气说出各个神话故事之间的相同点,他说自己不仅仅是在讲故事,而是通过情感层面去感受它们。“某些神话的发光之处在于它所讲的是对的,”他解释说,尽管他偶尔会承认“你突然翻开一个神话故事,然后发现,‘不,我真的不能认同,我们得以一头舔冰块儿的牛为生?好吧,如果你非要这么说的话。’”(他是在说欧德姆布拉的故事,他把这个神话故事也放进了《北欧神话》这本书里,当然没有包括他的质疑。)

诸神黄昏之后,新的游戏即将开始

当盖曼全心投入到这些故事里之时,他说他其实根本不想写一本涉及时事的书。但是那时候正当政治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2016年下半年,他也不禁将两者划上了连接号。“对于我来说,这就是诸神的黄昏,”他说,他指的是《启示录》里诸神的结局。那个结局是冬天,伴随着地震和洪水,最后天空裂开了。

英国退欧和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带来了不少混乱,民众们普遍存在忧虑,但是盖曼的看法却意味深长而又富有说服力。“我记得上世纪80年代,核时钟、冷战、美国、俄罗斯,人们都‘希望那些人不要按下那个按钮,因为如果不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下,生活还是很美好的’,”他说。“不过至少那个时候,你所需要担心的只有一个举动。但是现在,担忧升级,你得忧心许许多多的作为与不作为。”

他说,在英国脱欧公投的第二天早上,他的脑海中“有一种神奇的想法”催促他从苏格兰的一家酒店里醒来,然后去看看结果。看到结果的一刹那,他觉得“自己仿佛是《人猿星球》(Planet of the Apes)结尾时查尔顿·赫斯顿(Charlton Heston)看到自由女神像时那样,说‘哦不,这竟然是真的……’”

近几年来,盖曼将自己的时间划分为英国时间和美国时间,但是他并不是美国公民,同时也不在英国的选民名册里,因此他既不会为英国退欧投票,也不会参与美国大选投票。“我因为不能投票而感觉很沮丧,”他说。“我在美国和英国都交了很多税,但是我却不想成为美国公民。我喜欢英国人的身份。尽管我因此而受到侮辱时,我还是为这个身份着迷。”

的确,他确实是这样的。他在伦敦扮演着出租车司机的角色,偶然遇到支持英国退欧公投的人们,他们认为自己即将做的事情是毫无结果的:“因为欧盟不会让英国退出的……”。关于支持特朗普,他说:“在最后一天,我认为会当选总统的人选却变了。人们都在说‘我们受够了,我们不听’,可惜的是另一方候选人并没有做出什么回应。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的吸引之处在于他站在那里,然后说‘这事儿糟透了’,而希拉里的问题在于她就站在那里,却说的是‘事情会好起来的’。”

真正的担忧使盖曼皱起了眉头,但是他有自己的计划来回应目前的政治事件。他的追随者队伍很庞大,包括Twitter上的250万人以及几百万看他的书、博客和电视节目的粉丝。他打算利用这个平台强调目前难民所面临的困境。同时他也希望能够双管齐下,开展促进言论自由的长期行动。“2009年我在博客里写了一篇博文,叫做‘为什么要捍卫那些令人作呕的演讲的言论自由?’,”他说,“这篇博文现在越来越应景。我有一个14个月大的儿子和4个月大的孙子。我不知道他们将会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中长大。但我会继续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时间,利用残存的脑力去做一些事情,给他们一个美好的世界,”他说。

正如盖曼在《北欧神话》中所写的那样,诸神的黄昏当然就是某种“结局”。“但是结局之后也会迎来另一些东西,”他补充说。在他的版本中,太阳出来了,诸神的孩子们发现草地上有些闪闪亮亮的东西,原来是一套金色的棋子。他们把棋子摆在棋盘上,其中一人移动了一枚棋子。“然后,”盖曼在结尾处写到,“一个全新的游戏又开始了。”

(翻译:汪云琪)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卫报

原标题:Neil Gaiman: ‘I like being British. Even when I’m ashamed, I’m fascinated’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尼尔·盖曼重述北欧神话,当下的时代犹如诸神的黄昏

盖曼的最新作品是重述北欧神话,尽管这是一本和时事无关的作品,但他仍然密切关注着喧嚣的政治氛围。

尼尔·盖曼(Neil Gaiman)在曼哈顿 图片来源:Tim Knox for the Guardian

尼尔·盖曼漫步在曼哈顿下城区克罗斯比街酒店五彩斑斓的会客厅里,这个地方似乎很符合他自己的柏拉图理想。随意生长的头发、优雅的举止,身上常穿的黑色羊毛外套,这些都是他一直在坚持的风格。他说自己很喜欢这家酒店,不仅仅是因为服务员写了一个关于霍迪尼的漫画故事。

盖曼小时候就爱看漫画,慢慢地,他也开始自己写漫画剧本,包括著名代表作《睡魔》(Sandman)系列。那么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吗,他那些充满诱惑的漫画一直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热潮吗?“我真希望自己能说是的。那么这将是一个更加有趣,有点品钦式的世界。但它并不是。”

盖曼看起来有点疲倦。他刚刚为自己蹒跚学步的小儿子喂饱了早饭,这是他与第二任妻子唱作歌手阿曼达·帕尔默(Amanda Palmer)的孩子。(他与第一任妻子玛丽·麦格拉斯Mary McGrath有3个孩子。)他富有创造性的生活就如一场旋风。根据他2001年的小说《美国众神》(American Gods)改编的电视版将于今年4月在美国面世。同时,他还在为亚马逊和BBC改编1990年与特里·普拉切特(Terry Pratchett)合作的小说《好兆头》(Good Omens)。另外,他还在写书,他最新的复述北欧神话的书《北欧神话》(Norse Mythology)将在这周与大家见面。

“对于我来说,挤时间明显变成了一种挣扎。我时不时会抬头看看,然后对自己说,‘OK,我有一周的时间。好样的,我会复述出一个故事的。’”这些故事都源自于13世纪的北欧神话源本,比如他在30多岁第一次阅读的《散文埃达》(Prose Edda)和《韵文埃达》(Poetic Edda),漫威漫画就吸收了这些超级英雄的故事,而从小在英国西萨塞克斯郡长大的他经常受到这些故事的鼓舞。因为没有什么硬性的计划,这本书盖曼写了8年,据说这本书的第一次灵感来自于盖曼的美国编辑,当时是2008年,他们正在盖曼的生日会上共进午餐。

其实,盖曼所获得的成就都够出一本书了。除了漫画剧本,他还是小说家,作品包括小说《乌有乡》(Neverwhere)、《坟场之书》(The Graveyard Book)和《车道尽头的海洋》(The Ocean at the End of the Lane)。他还写作原著剧本,而自己的作品也被别人改编,比如2009年的定格动画《卡萝兰》(Coraline,又名《鬼妈妈》)。他被提名并获得了不计其数的奖项,包括雨果奖、星云奖和艾斯纳(Eisners)奖。

尼尔·盖曼《坟场之书》的插图

重述北欧神话:爱洛基胜于爱索尔

盖曼对北欧神话的爱在他的作品中频频显现出来,不仅仅是《美国众神》中出现了奥丁和洛基的打斗场面。但是当他开始《北欧神话》一书中的神话故事时,又遇到了新的瓶颈,因为关于诸神的很多信息都丢失了。“比如,我们还保留着很多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的资料,但北欧神话没有什么纸质的资料流传下来,”他解释到。“之前都是口口相传,因此我们只能听过之后将故事记录下来。”尽管因口传而造成的漏洞和矛盾会给他带来更多可供创造的选择,但他仍感觉自己肩负着忠于传统版本的重任。

“我得面对北欧神话的学者,我还得面对那些认为自己知道这个故事的孩子们。因此,我或许可以添加颜色,可以添加人物动机,或许我还能放入自己原创的对话,还能做出自己的推论,”他说。“所有我看似能做的事情,我觉得都不能做,‘好啊,这里缺了一块画布,我来画点什么……’”

尽管如此,盖曼在书中的个人情感还是非常明显的。例如他对洛基的喜爱,书中主要表现在:“洛基非常英俊。他能言善辩、令人信服、十分亲切,是天宫中最机灵、精明的人。然而不幸地是,他的内心有很多灰暗:许多愤怒、许多嫉妒和许多贪欲。”

盖曼把他对洛基的爱归因于他那双小说家的眼睛。“你最终总是会为那些改变了的人而着迷,会被他们如何被改变的过程所吸引,因为小说的关键就在于故事中的人物开始以及最后是什么样子。索尔的故事没有弧度:从头到尾他都是一成不变的。他并不是故事里最闪亮的人物,但是他心眼儿很好。你知道他最终会死,不过你不知道的是他死的时候还是原来的那个他,一点儿没变。”相反,洛基就既是恶魔,也是神的救世主。“几乎每一个故事中,让他们深陷困境的都是洛基。而绝大多数时候,他又是唯一一个足够聪明,能将其他人带出困境的人。”

他说:“将这些故事传递下去真的是一种快乐。就好像是你收到了一件本属于人类的东西,你不断地打磨抛光,将它清理干净,然后放回原来的位置。”

盖曼对神话的热情还延伸到了埃及神话和希腊神话。他能够一口气说出各个神话故事之间的相同点,他说自己不仅仅是在讲故事,而是通过情感层面去感受它们。“某些神话的发光之处在于它所讲的是对的,”他解释说,尽管他偶尔会承认“你突然翻开一个神话故事,然后发现,‘不,我真的不能认同,我们得以一头舔冰块儿的牛为生?好吧,如果你非要这么说的话。’”(他是在说欧德姆布拉的故事,他把这个神话故事也放进了《北欧神话》这本书里,当然没有包括他的质疑。)

诸神黄昏之后,新的游戏即将开始

当盖曼全心投入到这些故事里之时,他说他其实根本不想写一本涉及时事的书。但是那时候正当政治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2016年下半年,他也不禁将两者划上了连接号。“对于我来说,这就是诸神的黄昏,”他说,他指的是《启示录》里诸神的结局。那个结局是冬天,伴随着地震和洪水,最后天空裂开了。

英国退欧和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带来了不少混乱,民众们普遍存在忧虑,但是盖曼的看法却意味深长而又富有说服力。“我记得上世纪80年代,核时钟、冷战、美国、俄罗斯,人们都‘希望那些人不要按下那个按钮,因为如果不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下,生活还是很美好的’,”他说。“不过至少那个时候,你所需要担心的只有一个举动。但是现在,担忧升级,你得忧心许许多多的作为与不作为。”

他说,在英国脱欧公投的第二天早上,他的脑海中“有一种神奇的想法”催促他从苏格兰的一家酒店里醒来,然后去看看结果。看到结果的一刹那,他觉得“自己仿佛是《人猿星球》(Planet of the Apes)结尾时查尔顿·赫斯顿(Charlton Heston)看到自由女神像时那样,说‘哦不,这竟然是真的……’”

近几年来,盖曼将自己的时间划分为英国时间和美国时间,但是他并不是美国公民,同时也不在英国的选民名册里,因此他既不会为英国退欧投票,也不会参与美国大选投票。“我因为不能投票而感觉很沮丧,”他说。“我在美国和英国都交了很多税,但是我却不想成为美国公民。我喜欢英国人的身份。尽管我因此而受到侮辱时,我还是为这个身份着迷。”

的确,他确实是这样的。他在伦敦扮演着出租车司机的角色,偶然遇到支持英国退欧公投的人们,他们认为自己即将做的事情是毫无结果的:“因为欧盟不会让英国退出的……”。关于支持特朗普,他说:“在最后一天,我认为会当选总统的人选却变了。人们都在说‘我们受够了,我们不听’,可惜的是另一方候选人并没有做出什么回应。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的吸引之处在于他站在那里,然后说‘这事儿糟透了’,而希拉里的问题在于她就站在那里,却说的是‘事情会好起来的’。”

真正的担忧使盖曼皱起了眉头,但是他有自己的计划来回应目前的政治事件。他的追随者队伍很庞大,包括Twitter上的250万人以及几百万看他的书、博客和电视节目的粉丝。他打算利用这个平台强调目前难民所面临的困境。同时他也希望能够双管齐下,开展促进言论自由的长期行动。“2009年我在博客里写了一篇博文,叫做‘为什么要捍卫那些令人作呕的演讲的言论自由?’,”他说,“这篇博文现在越来越应景。我有一个14个月大的儿子和4个月大的孙子。我不知道他们将会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中长大。但我会继续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时间,利用残存的脑力去做一些事情,给他们一个美好的世界,”他说。

正如盖曼在《北欧神话》中所写的那样,诸神的黄昏当然就是某种“结局”。“但是结局之后也会迎来另一些东西,”他补充说。在他的版本中,太阳出来了,诸神的孩子们发现草地上有些闪闪亮亮的东西,原来是一套金色的棋子。他们把棋子摆在棋盘上,其中一人移动了一枚棋子。“然后,”盖曼在结尾处写到,“一个全新的游戏又开始了。”

(翻译:汪云琪)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卫报

原标题:Neil Gaiman: ‘I like being British. Even when I’m ashamed, I’m fascinated’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