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永生:永恒的无望追求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永生:永恒的无望追求

人类一直在寻求超越生死的方法。但在科技和医学的发展下,这一梦想是否有可能实现?

文|创瞰巴黎 Samuel Belaud

编辑|Meister Xia

导读

人类对永生的渴望是古老而普遍的,从古代的长生不老药,到现代的冷冻大脑,从神话中的不死之身,到科幻中的意识上传,人类一直在寻求超越生死的方法。但在科技和医学的发展下,这一梦想是否有可能实现?本文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探讨了生与死的界限,分析了脑死亡和死亡脑电波等现象,揭示了大脑活动是生命的本质和基础。同时,本文也批判了超人类主义的理念,指出了其试图通过科技改进人类自身条件,消除衰老和死亡的不可行性和危害性,认为永生是一种幻想,不应成为科学研究的目标。

一览:

  • 超人类主义,指通过科技根本地改进人类自身条件,消除残疾、疾病、痛苦、衰老,让人类摆脱生理局限性。
  • 过去几十年,随着人类预期寿命的稳步增长和神经医学的发展,超人类主义卷土重来。
  • 几个世纪以来,死亡的定义不断演变,如今医学上对死亡的定义是“脑死亡”。
  • 学者发现大脑在死后和复苏前都有标志性的脑电波波形。这一发现让生与死的神经生理学界限更加捉摸不定。
  • 当代超人类主义运动不再一味追求永生,转而关注显著延长人类的健康寿命。
  • 永生是人类长久以来梦寐以求的目标。新技术的出现让其看似可及,但永生终究是幻想。

生与死的界限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仍笼罩在神秘之中,无论是现在医学认定的“脑死亡”,还是超人类主义者设想的“心灵下载”,都不是最终的答案,但皆折射出人类对永生的向往。当然,人类的身体和技术皆有局限性,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否认了“消灭死亡”的可能性。永生终究是幻想,不足以成为严肃的科研课题。

在科技和医学进步的加持下,人类寿命不断延长。在查理曼大帝时代(公元8-9世纪),人类预期寿命仅为30岁。根据法国全国人口研究所INED的估算,2022年出生的欧盟公民的平均寿命将超过80岁。但有些人对此并不满足。人工智能、遗传学、生物学、神经科学等领域的技术革新方兴未艾,超人类主义卷土重来,提倡超越人类生理极限。永生、进一步延长人类寿命再次成为了热点议题。

在讨论如何延迟、为何延迟死亡之前,首先要定义何为“死亡”,而这并不容易。索邦大学神经科学教授、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INSERM)脑神经科学研究组主任Stéphane Charpier说:“即便作为一名科学家,我也不知道死亡的确切定义是什么。” Charpier认为,“死亡”作为一个基础性概念,必须在“生命”的衬托下才能定义,所以他的课题组正在研究有生命的大脑的活动,以更好地理解何为死亡。

图片来源:P. Mollaret和M. Goulon于1959年在《神经学评论》注:(Revue Neurologique)发表的论文中研究的一个脑死亡病例。“这样的患者一旦撤掉呼吸机或循环机便会很快死亡。”

01 大脑已经死亡,心脏仍在跳动

很多人将生命等同于心跳,然而两名法国神经学家Pierre Mollaret和Maurice Goulon在20世纪中叶首次发现了脑死亡现象[1]——大脑已经死亡,心脏仍在跳动。于是他们将脑死亡定义为:患者陷入不可逆深度昏迷,肌肉和神经反应性消失,且自主呼吸停止。两位学者彻底推翻了人类以往对死亡的认识,否认了“心脏起搏”论,树立了基于大脑活动的死亡新标准。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也采纳了脑死亡作为死亡的定义:“意识能力和脑干所有功能永久、不可逆转的终止。”Charpier指出,只要一个人的大脑还能产生“背景噪音般的电信号”,就算是活着。电信号来自于大脑自发的内源性活动,可以通过脑电图或嵌入神经元的微电极测量。

02 超人类主义的追求

通过观测神经元电活动,可以分辨出三种状态:有生命、清醒、有意识,每种状态对应一种独特的脑电波。Charpier在其著作《复活的科学(La science de la résurrection)》中解释道[2],三种状态说明“生命不仅取决于心脏的跳动或自主呼吸能力,更取决于产生有意识、主观体验的能力。”

既然永久地失去意识意味着死亡,那么超人类主义者所追求的永生,是否等同于让大脑在身体死亡后继续存活?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博士Cecilia Calheiros指出:“不仅限于此。”Calheiros专门研究健康与宗教的社会学,并以此作为博士论文选题,她说:“超人类主义的目标是开辟一种全新的、‘超越死亡’的生存模式以代替既有模式。”这意味着即使死亡没有消灭,但人类的健康寿命可以极大地延长。简而言之,超人类主义的理想是通过科技根本地改进人类自身条件,消除残疾、疾病、痛苦、衰老,同时极大地增进人的智力、生理和心理能力,创造一个“让人类摆脱生理局限性”的社会。

并不致命的“死亡脑电波”

2011年,在一次枯燥的学术会议上,Charpier随手翻阅起期刊《Plos One》,发现了一篇讨论“死亡脑电波”的论文[3]:一组荷兰研究者砍掉了小鼠的头部,测量小鼠大脑在死亡前、斩首瞬间和死亡后的大脑活动。他们发现“死亡后脑电波很快就消失了,但片刻后突然出现明显的波峰,随即才恢复为一条直线。”研究者将该波峰命名为“死亡脑电波”,并推测可能是大脑在死亡前自发产生的最终信号。

这篇论文激起了Charpier的好奇心,于是他带领巴黎皮提耶-萨尔佩特里耶医院大脑研究所的INSERM团队开启新课题,以便深入研究“死亡脑电波”。“我们没有斩首小鼠,而是采取其他手段,先让大脑“关机”,然后再“重启”,利用嵌入小鼠神经元的微电极监测其大脑活动。”

图片来源:Charpier(2023)[4]

注:小鼠在诱导缺氧和复苏后的脑皮层电图。图A中上方波形可见“死亡脑电波”(WoD)和“复活脑电波”(WoR)。

通过实验再现了“死亡脑电波”后,研究者复苏小鼠大脑,此时又观测到了一个明显的波峰,于是将其命名为“复活脑电波”。由此可见,死后和复苏前的两个波峰可以作为辨别生死界限的一种神经学标记。虽然死亡在神经生理学层面的精确定义尚不明确,但Charpier的研究成果提供了一种判别濒死态和复苏态的方式。

通过这项研究可知,脑电图一条直线未必代表生命的终结。根据Charpier的描述:“死亡的过程就像一条渐近线”,很难确切地知道一个人何时跨越生死的分水岭。

03 可望不可即的彼岸

对于超人类主义的信奉者,永生仍是个可望不可即的梦想。有些人主张采开发生物技术手段阻止甚至逆转衰老。也有人提倡“将心灵与肉体分离,以摆脱生死二元的枷锁”。后者认为,既然生命取决于大脑的存活,那何不将大脑及其记忆功能冷冻保存(由美国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提出),或将意识上传云端,让大脑“永存”?虽然这些方法在技术上不可能,却启发了许多艺术家和科幻小说作家的想象力。

图片来源:PI France

注:英国演员Boris Karloff在电影《弗兰肯斯坦的新娘》中饰演的科学怪人,摄于1935年。

永生究竟能否实现?Charpier说:“毫无疑问——不能。超人类主义者设想的永生,只不过是不切实际的天方夜谭。科技手段可以延长人的预期寿命,修复弥补身体的某些缺陷和弱点,但是让人类超越身体的天然条件,或者冷冻存储大脑,都是白日梦。” Charpier承认,虽然创造人工神经网络、制造“DIY大脑”皆在可实现的范围内,但机器不可能再现或复刻驱动人类主观意识的生理神经机制。

04 过程与目的

当代超人类主义的创新之处不在于消灭死亡,而在于“提倡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让生命的无限延长成为可能。带着这一理念,超人类主义者从工业、科研、医疗等关键领域笼络了不少支持者。”在Calheiro看来,超人类主义是“新自由主义社会最极端的表现形态,提倡每个人不断提高自身条件,成为最优的自我。其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人类既有的念头的增强凝聚。”

在超人类主义的幻想中,技术是手段,但不是为了无条件地实现“结果”(死亡),而是创造“新结果”,既生命的无限延长,以过程本身的合理性为新结果提供支撑。超人类主义者的雄心是成为世界的“绝对主宰者”,凌驾于人类生理条件之上。这不仅让人想起玛丽·雪莱的小说《弗兰肯斯坦》:一个用尸体拼装成的“科学怪人”被赋予了生命。《弗兰肯斯坦》算得上是超人类主义的首部代表作,承载着消灭死亡的梦想。

自人类诞生之初起,对永生和长寿的追求便贯穿着人类历史。无数的神话讲述了凡人敢于追求神的不朽,却遭受折磨和报应(如普罗米修斯、伊卡洛斯)。超人类主义的现代复兴与此一脉相承,但已经走到了客观现实和科学技术的极限。Charpier在其著作的结尾反问道:“没有身体,人真的能有意识吗?机器真的能产生主观性吗?”只要超人类主义者无法肯定地回答上述两个问题,死亡就将仍然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归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永生:永恒的无望追求

人类一直在寻求超越生死的方法。但在科技和医学的发展下,这一梦想是否有可能实现?

文|创瞰巴黎 Samuel Belaud

编辑|Meister Xia

导读

人类对永生的渴望是古老而普遍的,从古代的长生不老药,到现代的冷冻大脑,从神话中的不死之身,到科幻中的意识上传,人类一直在寻求超越生死的方法。但在科技和医学的发展下,这一梦想是否有可能实现?本文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探讨了生与死的界限,分析了脑死亡和死亡脑电波等现象,揭示了大脑活动是生命的本质和基础。同时,本文也批判了超人类主义的理念,指出了其试图通过科技改进人类自身条件,消除衰老和死亡的不可行性和危害性,认为永生是一种幻想,不应成为科学研究的目标。

一览:

  • 超人类主义,指通过科技根本地改进人类自身条件,消除残疾、疾病、痛苦、衰老,让人类摆脱生理局限性。
  • 过去几十年,随着人类预期寿命的稳步增长和神经医学的发展,超人类主义卷土重来。
  • 几个世纪以来,死亡的定义不断演变,如今医学上对死亡的定义是“脑死亡”。
  • 学者发现大脑在死后和复苏前都有标志性的脑电波波形。这一发现让生与死的神经生理学界限更加捉摸不定。
  • 当代超人类主义运动不再一味追求永生,转而关注显著延长人类的健康寿命。
  • 永生是人类长久以来梦寐以求的目标。新技术的出现让其看似可及,但永生终究是幻想。

生与死的界限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仍笼罩在神秘之中,无论是现在医学认定的“脑死亡”,还是超人类主义者设想的“心灵下载”,都不是最终的答案,但皆折射出人类对永生的向往。当然,人类的身体和技术皆有局限性,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否认了“消灭死亡”的可能性。永生终究是幻想,不足以成为严肃的科研课题。

在科技和医学进步的加持下,人类寿命不断延长。在查理曼大帝时代(公元8-9世纪),人类预期寿命仅为30岁。根据法国全国人口研究所INED的估算,2022年出生的欧盟公民的平均寿命将超过80岁。但有些人对此并不满足。人工智能、遗传学、生物学、神经科学等领域的技术革新方兴未艾,超人类主义卷土重来,提倡超越人类生理极限。永生、进一步延长人类寿命再次成为了热点议题。

在讨论如何延迟、为何延迟死亡之前,首先要定义何为“死亡”,而这并不容易。索邦大学神经科学教授、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INSERM)脑神经科学研究组主任Stéphane Charpier说:“即便作为一名科学家,我也不知道死亡的确切定义是什么。” Charpier认为,“死亡”作为一个基础性概念,必须在“生命”的衬托下才能定义,所以他的课题组正在研究有生命的大脑的活动,以更好地理解何为死亡。

图片来源:P. Mollaret和M. Goulon于1959年在《神经学评论》注:(Revue Neurologique)发表的论文中研究的一个脑死亡病例。“这样的患者一旦撤掉呼吸机或循环机便会很快死亡。”

01 大脑已经死亡,心脏仍在跳动

很多人将生命等同于心跳,然而两名法国神经学家Pierre Mollaret和Maurice Goulon在20世纪中叶首次发现了脑死亡现象[1]——大脑已经死亡,心脏仍在跳动。于是他们将脑死亡定义为:患者陷入不可逆深度昏迷,肌肉和神经反应性消失,且自主呼吸停止。两位学者彻底推翻了人类以往对死亡的认识,否认了“心脏起搏”论,树立了基于大脑活动的死亡新标准。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也采纳了脑死亡作为死亡的定义:“意识能力和脑干所有功能永久、不可逆转的终止。”Charpier指出,只要一个人的大脑还能产生“背景噪音般的电信号”,就算是活着。电信号来自于大脑自发的内源性活动,可以通过脑电图或嵌入神经元的微电极测量。

02 超人类主义的追求

通过观测神经元电活动,可以分辨出三种状态:有生命、清醒、有意识,每种状态对应一种独特的脑电波。Charpier在其著作《复活的科学(La science de la résurrection)》中解释道[2],三种状态说明“生命不仅取决于心脏的跳动或自主呼吸能力,更取决于产生有意识、主观体验的能力。”

既然永久地失去意识意味着死亡,那么超人类主义者所追求的永生,是否等同于让大脑在身体死亡后继续存活?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博士Cecilia Calheiros指出:“不仅限于此。”Calheiros专门研究健康与宗教的社会学,并以此作为博士论文选题,她说:“超人类主义的目标是开辟一种全新的、‘超越死亡’的生存模式以代替既有模式。”这意味着即使死亡没有消灭,但人类的健康寿命可以极大地延长。简而言之,超人类主义的理想是通过科技根本地改进人类自身条件,消除残疾、疾病、痛苦、衰老,同时极大地增进人的智力、生理和心理能力,创造一个“让人类摆脱生理局限性”的社会。

并不致命的“死亡脑电波”

2011年,在一次枯燥的学术会议上,Charpier随手翻阅起期刊《Plos One》,发现了一篇讨论“死亡脑电波”的论文[3]:一组荷兰研究者砍掉了小鼠的头部,测量小鼠大脑在死亡前、斩首瞬间和死亡后的大脑活动。他们发现“死亡后脑电波很快就消失了,但片刻后突然出现明显的波峰,随即才恢复为一条直线。”研究者将该波峰命名为“死亡脑电波”,并推测可能是大脑在死亡前自发产生的最终信号。

这篇论文激起了Charpier的好奇心,于是他带领巴黎皮提耶-萨尔佩特里耶医院大脑研究所的INSERM团队开启新课题,以便深入研究“死亡脑电波”。“我们没有斩首小鼠,而是采取其他手段,先让大脑“关机”,然后再“重启”,利用嵌入小鼠神经元的微电极监测其大脑活动。”

图片来源:Charpier(2023)[4]

注:小鼠在诱导缺氧和复苏后的脑皮层电图。图A中上方波形可见“死亡脑电波”(WoD)和“复活脑电波”(WoR)。

通过实验再现了“死亡脑电波”后,研究者复苏小鼠大脑,此时又观测到了一个明显的波峰,于是将其命名为“复活脑电波”。由此可见,死后和复苏前的两个波峰可以作为辨别生死界限的一种神经学标记。虽然死亡在神经生理学层面的精确定义尚不明确,但Charpier的研究成果提供了一种判别濒死态和复苏态的方式。

通过这项研究可知,脑电图一条直线未必代表生命的终结。根据Charpier的描述:“死亡的过程就像一条渐近线”,很难确切地知道一个人何时跨越生死的分水岭。

03 可望不可即的彼岸

对于超人类主义的信奉者,永生仍是个可望不可即的梦想。有些人主张采开发生物技术手段阻止甚至逆转衰老。也有人提倡“将心灵与肉体分离,以摆脱生死二元的枷锁”。后者认为,既然生命取决于大脑的存活,那何不将大脑及其记忆功能冷冻保存(由美国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提出),或将意识上传云端,让大脑“永存”?虽然这些方法在技术上不可能,却启发了许多艺术家和科幻小说作家的想象力。

图片来源:PI France

注:英国演员Boris Karloff在电影《弗兰肯斯坦的新娘》中饰演的科学怪人,摄于1935年。

永生究竟能否实现?Charpier说:“毫无疑问——不能。超人类主义者设想的永生,只不过是不切实际的天方夜谭。科技手段可以延长人的预期寿命,修复弥补身体的某些缺陷和弱点,但是让人类超越身体的天然条件,或者冷冻存储大脑,都是白日梦。” Charpier承认,虽然创造人工神经网络、制造“DIY大脑”皆在可实现的范围内,但机器不可能再现或复刻驱动人类主观意识的生理神经机制。

04 过程与目的

当代超人类主义的创新之处不在于消灭死亡,而在于“提倡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让生命的无限延长成为可能。带着这一理念,超人类主义者从工业、科研、医疗等关键领域笼络了不少支持者。”在Calheiro看来,超人类主义是“新自由主义社会最极端的表现形态,提倡每个人不断提高自身条件,成为最优的自我。其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人类既有的念头的增强凝聚。”

在超人类主义的幻想中,技术是手段,但不是为了无条件地实现“结果”(死亡),而是创造“新结果”,既生命的无限延长,以过程本身的合理性为新结果提供支撑。超人类主义者的雄心是成为世界的“绝对主宰者”,凌驾于人类生理条件之上。这不仅让人想起玛丽·雪莱的小说《弗兰肯斯坦》:一个用尸体拼装成的“科学怪人”被赋予了生命。《弗兰肯斯坦》算得上是超人类主义的首部代表作,承载着消灭死亡的梦想。

自人类诞生之初起,对永生和长寿的追求便贯穿着人类历史。无数的神话讲述了凡人敢于追求神的不朽,却遭受折磨和报应(如普罗米修斯、伊卡洛斯)。超人类主义的现代复兴与此一脉相承,但已经走到了客观现实和科学技术的极限。Charpier在其著作的结尾反问道:“没有身体,人真的能有意识吗?机器真的能产生主观性吗?”只要超人类主义者无法肯定地回答上述两个问题,死亡就将仍然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归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