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中国海上最深的油井正式投产了。
4月13日,界面新闻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获悉(下称中海油),中国首口自主设计实施的超深大位移井——恩平21-4油田A1H井在珠江口盆地海域投产,测试日产原油超700吨。
该井钻井深度9508米,水平位移8689米,成为中国海上第一深井,同时创造中国钻井水平长度纪录。这标志着中国成功攻克万米级大位移井技术瓶颈,海上超远超深钻井技术水平跨入世界前列。
该超深井开发的恩平21-4油田位于深圳西南方约200公里的海域,平均水深约86米,属于小型砂岩边际油田。
这种油田如果采用传统模式开采,需新建海上生产平台或水下井口等设施,投入大、工期长,不具备经济效益。为此,中海油利用8公里外的恩平20-5无人平台,实施超深大位移井,希望对边际油田实现经济高效开发。
大位移井是挑战钻井极限的尖端科技,也是全球行业公认的技术难题之一。
与垂直钻井相比,这种横向的钻井方式随着水平位移和水垂比的不断增加,会遇到摩擦阻力大、轨迹控制难及接近安全延伸极限等诸多挑战,技术难度成倍上升。
恩平21-4油田A1H井水垂比达4.43,这相当于每下一个1米的台阶,就要往前迈出近4.5米的大跨步,钻具几乎以“横躺”的姿态,在缺少重力推动下,必须依靠外部驱动力穿行8600多米。
中海油深圳分公司深水工程技术中心总经理张伟国表示,项目团队自主研发出环保油基钻井液、连续循环系统等新型装备,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智能随钻导向、井下参数实时采集、旋转漂浮下套管等先进技术,让钻头精准穿越3个地下断层,带动669根、总重564吨的高强度钢制套管顺利下入,建立起稳固的采油通道。
中海油深圳分公司总工程师(钻完井)郭永宾表示,大位移井是高效勘探开发海洋、山地等复杂地带油气资源的重要手段,此次恩平21-4油田超深大位移井刷新了四项全国纪录,形成了五类13项技术成果,使用的材料、装备国产化率达95%。依托该模式未来可实现在生产平台一万米范围的油气资源动用,提高油气田开发效益。
中海油对界面新闻表示,恩平油田群是目前中国南海产量规模最大的油田群。该油田群拥有9座生产设施,开发13个油田,主要生产设施设备包括亚洲最大海上石油生产平台恩平15-1平台、中国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首批海上无人平台、中国首套海上二氧化碳封存装置等,全面达产后年产原油超430万吨。
近年来,中国海上实施大位移井约350井次,钻井进尺达174.5万米,相当于钻穿近200座珠穆朗玛峰,形成了从地质研究、钻井工程、定向钻探到测井工程等成套海上大位移井技术体系,实现了边际油田开发及老油田增产挖潜的规模化和体系化。
去年,中海油实现油气净产量6.78亿桶油当量(折合约为9549万吨),同比增长8.7%,连续五年刷新历史纪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