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热播IP剧抄袭泛滥,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也中枪?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热播IP剧抄袭泛滥,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也中枪?

在呼吁监管部门加强对网文抄袭的打击力度的同时,观众自身也要树立版权意识,自觉抵制抄袭剧。只有这样,才能使原创者得到应有的尊重,激励他们创作出更多的优质内容。

去年的热播剧《锦绣未央》原著抄袭案刚刚立案,正在热播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也因疑似抄袭惹上了口水官司。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抄袭大风刮过的《桃花债》实际上已经算是“旧闻”了。随着电视剧的热播,这一陈年往事又被网友“扒”了出来。抄袭事件在微博爆出后,微博话题“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抄袭”的阅读量已超3000万,不少网友都喊出了“抵制抄袭剧”的口号。

实际上,IP剧的原著或剧本抄袭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后宫·甄嬛传》、《花千骨》爆款IP剧的原著小说都曾被指涉嫌抄袭。然而,这并没有阻挡这些IP剧的反复热播。为何热播IP频频涉嫌抄袭?网络小说抄袭真的屡禁不止吗?

热播IP频陷抄袭门 《三生三世》也中枪?

说到春节以来最火的电视剧,不得不提的就是杨幂和赵又廷主演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部剧自播出以来,收视率一路飙升。截止到目前全网播放量已超过35亿,微博话题讨论阅读量超38亿。

火爆的收视背后,种种问题也随之凸显。最近,有网友在微博上爆料称,《三生三世》原著涉嫌抄袭作者大风刮过的《桃花债》。不少读过原著的网友表示,《三生三世》与《桃花债》无论是剧情、背景、文风还是神仙体系都十分相似。

实际上,这起抄袭事件早在2008年就已经被网友曝光。2015年,大风刮过也曾经通过微博发布声明,证实了《三生三世》作者唐七的抄袭行为:“一般抄袭的人,是默默抄完,很怕别人发现,事发之后不承认。T小姐则刚好相反,她是抄一点,然后大张旗鼓地发声明,自己说致敬。”

一部有抄袭嫌疑的小说,为何还能被拍成电视剧,并声势浩大地播出?这让网友百思不得其解。实际上,陷入抄袭门的热播IP远不止《三生三世》一个。去年的热播剧《锦绣未央》原著小说的作者秦简,就因为涉嫌抄袭被11名作者告上法庭,该案目前已经由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立案。

比起《三生三世》,《锦绣未央》原著《庶女有毒》的抄袭更为明显。有网友花了3年时间梳理发现,270万字的《锦绣未央》与200多部小说的内容高度重合。有专家分析,作者极有可能是使用了写作软件。这种写作软件可以将著名小说的片段进行分门别类,抄袭者只要输入关键词,就可以将其他作者的精彩描写抄进自己的小说中。

同样涉嫌抄袭的热播IP还有很多。《后宫·甄嬛传》曾被指抄袭《斛珠夫人》、《寂寞空庭春欲晚》、《和妃番外》等20余部作品;《宫锁连城》被指抄袭琼瑶的《梅花烙》;《花千骨》的原著小说曾被指抄袭《搜神记》、《蛮荒记》、《仙楚》等作品。

尽管对热播IP的抄袭质疑不绝于耳,却仍丝毫没有阻挡这些电视剧的热播势头。早已被爆抄袭的《庶女有毒》和《三生三世》,仍然“势不可挡”地成为了热播剧。目前来看,仅有《宫锁连城》的抄袭案尘埃落定,被判侵权的于正赔偿琼瑶500万人民币,《宫锁连城》也被永久禁播。

维权难于上青天 网文作者苦不堪言

涉嫌抄袭的热播IP这么多,最终立案并判定侵权的却只有《宫锁连城》一部。别以为这是因为琼瑶奶奶的江湖地位高,就连她也要耗费19个月才打赢官司。输了官司的于正,换部剧就能够继续风生水起,500万的罚金并不会对他造成太大影响。

除了维权周期长,举证困难也让不少网文作者对维权望而却步。由于文学本身的特性,只有最低端的文字抄袭可以通过“调色盘”显示出。对于文风、架构、人设的抄袭,很难通过技术手段来鉴定。改编成电视剧之后,剧本是否涉嫌抄袭就更加难以界定了。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抄袭门”比一般网络小说的情况还要复杂。大风刮过的原著《桃花债》是一本耽美小说,而套用了其文风和套路的《三生三世》却是一部言情小说。将男男恋改成男女恋后,判定抄袭的难度变得更大。如今,《三生三世》能够顺利出版并改编成热播剧,身为耽美小说的《桃花债》却难以通过同样方式为大众所知。这样的境遇对比,着实让人唏嘘。

在维权“费力不讨好”的情况下,很多网文作者面对侵权行为只能忍气吞声。网络作家“蛇发优雅”就曾表示:“赔偿所获得的收益跟作者所受的损失相比很微弱,甚至抵消不了时间成本,所以作者对维权热情不高。”

网络平台的把关不严,同样助长了网络小说的抄袭之风。早在《庶女有毒》、《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改编成电视剧之前,已被爆出有抄袭嫌疑。这些IP仍然能够被卖出影视版权,说明一些网络平台对大IP的抄袭问题存在包庇之嫌。据反抄袭志愿者爆料,有抄袭者会用“黑水”给原创者扣上抄袭的帽子,“背锅”的原创者甚至会因为难以自证而离开网文圈。

提高版权意识 从抵制抄袭剧开始

明明早就被爆出抄袭,热门IP依然会被改编成电视剧。这一奇怪的现象,与电视剧行业“短平快”的习惯息息相关。所谓“短平快”,就是用最短的周期、最低的成本,获取最高的收益。将热门IP改编成电视剧,显然是电视剧领域“赚快钱”的有效途径。即使在制作后期发现这部剧有抄袭嫌疑,也不会因此撤资,而是先看看市场的反应。

显然,相当多的观众并不介意电视剧抄袭。《锦绣未央》被爆出抄袭后,仍有大量剧粉为其“洗地”,甚至说出“能够抄袭200多本,说明作者博览群书”这种惊人之语。《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不断有网友爆出抄袭的证据,仍然有观众表示并不关心,甚至认为“抄袭门”在此时爆出是为了炒作。这样的言论频频出现,说明相当多的观众都未树立起版权意识。

既然观众对于抄袭剧不介意,投资方和制片方自然不会加以重视。实际上,抄袭现象的存在,不仅会对网文行业造成伤害,对电视剧行业的创新生态同样会造成破坏性影响。如果抄袭剧都在市场上畅行无阻,甚至获得万千粉丝的青睐。那么,还有谁会费心费力去创作原创剧本呢?

文创资讯认为,在呼吁监管部门加强对网文抄袭的打击力度的同时,观众自身也要树立版权意识,自觉抵制抄袭剧。只有这样,才能使原创者得到应有的尊重,激励他们创作出更多的优质内容。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文创资讯(http://news.vsochina.com)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热播IP剧抄袭泛滥,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也中枪?

在呼吁监管部门加强对网文抄袭的打击力度的同时,观众自身也要树立版权意识,自觉抵制抄袭剧。只有这样,才能使原创者得到应有的尊重,激励他们创作出更多的优质内容。

去年的热播剧《锦绣未央》原著抄袭案刚刚立案,正在热播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也因疑似抄袭惹上了口水官司。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抄袭大风刮过的《桃花债》实际上已经算是“旧闻”了。随着电视剧的热播,这一陈年往事又被网友“扒”了出来。抄袭事件在微博爆出后,微博话题“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抄袭”的阅读量已超3000万,不少网友都喊出了“抵制抄袭剧”的口号。

实际上,IP剧的原著或剧本抄袭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后宫·甄嬛传》、《花千骨》爆款IP剧的原著小说都曾被指涉嫌抄袭。然而,这并没有阻挡这些IP剧的反复热播。为何热播IP频频涉嫌抄袭?网络小说抄袭真的屡禁不止吗?

热播IP频陷抄袭门 《三生三世》也中枪?

说到春节以来最火的电视剧,不得不提的就是杨幂和赵又廷主演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部剧自播出以来,收视率一路飙升。截止到目前全网播放量已超过35亿,微博话题讨论阅读量超38亿。

火爆的收视背后,种种问题也随之凸显。最近,有网友在微博上爆料称,《三生三世》原著涉嫌抄袭作者大风刮过的《桃花债》。不少读过原著的网友表示,《三生三世》与《桃花债》无论是剧情、背景、文风还是神仙体系都十分相似。

实际上,这起抄袭事件早在2008年就已经被网友曝光。2015年,大风刮过也曾经通过微博发布声明,证实了《三生三世》作者唐七的抄袭行为:“一般抄袭的人,是默默抄完,很怕别人发现,事发之后不承认。T小姐则刚好相反,她是抄一点,然后大张旗鼓地发声明,自己说致敬。”

一部有抄袭嫌疑的小说,为何还能被拍成电视剧,并声势浩大地播出?这让网友百思不得其解。实际上,陷入抄袭门的热播IP远不止《三生三世》一个。去年的热播剧《锦绣未央》原著小说的作者秦简,就因为涉嫌抄袭被11名作者告上法庭,该案目前已经由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立案。

比起《三生三世》,《锦绣未央》原著《庶女有毒》的抄袭更为明显。有网友花了3年时间梳理发现,270万字的《锦绣未央》与200多部小说的内容高度重合。有专家分析,作者极有可能是使用了写作软件。这种写作软件可以将著名小说的片段进行分门别类,抄袭者只要输入关键词,就可以将其他作者的精彩描写抄进自己的小说中。

同样涉嫌抄袭的热播IP还有很多。《后宫·甄嬛传》曾被指抄袭《斛珠夫人》、《寂寞空庭春欲晚》、《和妃番外》等20余部作品;《宫锁连城》被指抄袭琼瑶的《梅花烙》;《花千骨》的原著小说曾被指抄袭《搜神记》、《蛮荒记》、《仙楚》等作品。

尽管对热播IP的抄袭质疑不绝于耳,却仍丝毫没有阻挡这些电视剧的热播势头。早已被爆抄袭的《庶女有毒》和《三生三世》,仍然“势不可挡”地成为了热播剧。目前来看,仅有《宫锁连城》的抄袭案尘埃落定,被判侵权的于正赔偿琼瑶500万人民币,《宫锁连城》也被永久禁播。

维权难于上青天 网文作者苦不堪言

涉嫌抄袭的热播IP这么多,最终立案并判定侵权的却只有《宫锁连城》一部。别以为这是因为琼瑶奶奶的江湖地位高,就连她也要耗费19个月才打赢官司。输了官司的于正,换部剧就能够继续风生水起,500万的罚金并不会对他造成太大影响。

除了维权周期长,举证困难也让不少网文作者对维权望而却步。由于文学本身的特性,只有最低端的文字抄袭可以通过“调色盘”显示出。对于文风、架构、人设的抄袭,很难通过技术手段来鉴定。改编成电视剧之后,剧本是否涉嫌抄袭就更加难以界定了。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抄袭门”比一般网络小说的情况还要复杂。大风刮过的原著《桃花债》是一本耽美小说,而套用了其文风和套路的《三生三世》却是一部言情小说。将男男恋改成男女恋后,判定抄袭的难度变得更大。如今,《三生三世》能够顺利出版并改编成热播剧,身为耽美小说的《桃花债》却难以通过同样方式为大众所知。这样的境遇对比,着实让人唏嘘。

在维权“费力不讨好”的情况下,很多网文作者面对侵权行为只能忍气吞声。网络作家“蛇发优雅”就曾表示:“赔偿所获得的收益跟作者所受的损失相比很微弱,甚至抵消不了时间成本,所以作者对维权热情不高。”

网络平台的把关不严,同样助长了网络小说的抄袭之风。早在《庶女有毒》、《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改编成电视剧之前,已被爆出有抄袭嫌疑。这些IP仍然能够被卖出影视版权,说明一些网络平台对大IP的抄袭问题存在包庇之嫌。据反抄袭志愿者爆料,有抄袭者会用“黑水”给原创者扣上抄袭的帽子,“背锅”的原创者甚至会因为难以自证而离开网文圈。

提高版权意识 从抵制抄袭剧开始

明明早就被爆出抄袭,热门IP依然会被改编成电视剧。这一奇怪的现象,与电视剧行业“短平快”的习惯息息相关。所谓“短平快”,就是用最短的周期、最低的成本,获取最高的收益。将热门IP改编成电视剧,显然是电视剧领域“赚快钱”的有效途径。即使在制作后期发现这部剧有抄袭嫌疑,也不会因此撤资,而是先看看市场的反应。

显然,相当多的观众并不介意电视剧抄袭。《锦绣未央》被爆出抄袭后,仍有大量剧粉为其“洗地”,甚至说出“能够抄袭200多本,说明作者博览群书”这种惊人之语。《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不断有网友爆出抄袭的证据,仍然有观众表示并不关心,甚至认为“抄袭门”在此时爆出是为了炒作。这样的言论频频出现,说明相当多的观众都未树立起版权意识。

既然观众对于抄袭剧不介意,投资方和制片方自然不会加以重视。实际上,抄袭现象的存在,不仅会对网文行业造成伤害,对电视剧行业的创新生态同样会造成破坏性影响。如果抄袭剧都在市场上畅行无阻,甚至获得万千粉丝的青睐。那么,还有谁会费心费力去创作原创剧本呢?

文创资讯认为,在呼吁监管部门加强对网文抄袭的打击力度的同时,观众自身也要树立版权意识,自觉抵制抄袭剧。只有这样,才能使原创者得到应有的尊重,激励他们创作出更多的优质内容。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文创资讯(http://news.vsochina.com)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