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临时被通知回公司开会,结果是遣散会,对接的还是一个不认识的人。”
来自珠海的小米在当地金宝贝工作不到半年,因公司经营不善被迫离职。在日前的遣散会上,通知她签署自愿离职协议的还是个陌生人,也就是所谓的“职业闭店人”。
“职业闭店人”通常指专门帮助经营困难、面临破产或有意逃避债务责任的商家,进行店铺关闭、资产转移、债务规避等操作的人士。
“职业闭店人并不是带着诚意来和我们聊的,(而)是带着方案。工资什么时候出也不是我们说了算,是她来决定。”小米在社交媒体上写下这段经历,她也没想到最后是以报警结束这份早教工作,第一次小团建竟是farewell(永别)。
“双减”叠加疫情的影响,大批教培机构没能扛过周期,而其中一些恶意闭店、谋筹跑路的机构,更是钻了预付费市场及企业法人变更等方面的法律监管漏洞,同时抓住了消费者维权成本高这一弱点,实现“金蝉脱壳”。
有着多年招生经验的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教育,单从闭店业务来看,主要分两种情况,一是帮校区合理闭店,找到承接校区,把闭店学校未销课时转给另一家校区,形成校区、家长和第三方公司共赢状态。
二是违规操作,闭店前大量招生回款,对原价课时进行折扣,来吸纳家长的学费,这就导致很多家长刚交完费用可能不到一周,学校就关门了,且没有任何补偿措施,甚至把法人换成职业背债人,这就导致家长投诉无门,最终得不到赔偿。
“现在社会舆论把闭店当成了贬义词,比较片面,要正确看待闭店,以及给家长、社会造成的影响,不能单纯认为闭店就是劣质业务。”上述招生人士称。
不止教培行业,市面上涉及预付费的行业都有“职业闭店人”的身影。
2022年7月,广西柳晟律师事务所律师甘智斌代理了一起美容院会员维权的官司,这家美容院在“职业闭店人”的操盘下,举行了最后的会员充值活动,随后不久宣布倒闭,40多位会员的充值卡没法退费和正常使用。
“无论哪个行业,职业闭店人的手法都差不多。”甘智斌对界面教育表示,基本上都是更换法人,再做最后一波割韭菜的促销活动,最终以闭店收场。
“职业闭店人”也预判到了消费者随之而来的维权,甚至连结果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
据甘智斌介绍,“职业闭店人”往往以相对廉价的方案,比如按照充值金额的三到四折,迫使消费者签订退费协议。为了尽量减少损失、降低时间成本,至少有七八成消费者会接受这种打折方案。
“最后真正选择诉讼维权的这一部分家长比较少。”甘智斌对界面教育表示,通过这种方案能够筛选掉大部分的家长。
针对剩下的“钉子户”,“职业闭店人”也有信心在法庭上“全身而退”——提前将法人更换成没有偿还能力的老人是最为常见的操作。
天眼查显示,今年1月,金宝贝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多地公司陆续把法定代表人变更为陈雄生。据央视新闻报道,陈雄生为广东惠州惠东县某村53岁男子。
甘智斌称,更换后的法人具有两大特点,首先征信上属于没有污点的“白户”,方便完成法人和股东变更。
其次多是农村或年纪较大的人群,即便最终成为法律上的失信被执行人,但对于他们而言,因为本身就生活在农村或欠发达地区,也不太存在贷款、或乘坐飞机高铁、以及高额消费的需求。
“最终的失信惩戒措施,对于他们而言,没有太大影响。”甘智斌表示。
在社交媒体平台,这些“职业闭店人”以较为隐蔽的方式招揽生意,通常是一张图片,伴有“安全体面退场”、“及时止损”、“低成本转型退出”等大号字体的配文。
界面教育以教培机构主理人身份与“职业闭店人”联系,对方表示可以上门帮助教培机构闭店,收费要看具体未消课情况,并称可以留下微信详细沟通,截至发稿,对方未有进一步动作。
甘智斌告诉界面教育,“职业闭店人”的收费一般与闭店公司的债务规模有关,比例在10%-15%间。这意味着,如果是一家待退费规模在百万级别的公司,“职业闭店人”一单生意就能赚上十万。
如此套路化的闭店模式以及割韭菜式的陷阱,如何在法律和政策上防范恶意闭店?债务人是否真能轻松逃脱应付的责任?
“在司法实践中,对职业闭店人及背债人的身份及真实目的认定存在困难。”甘智斌称,“哪怕是我们自己承办的案件当中,在开庭的时候,针对对方所提出的证据都很难去区分。”
更换后的法人是出于恶意闭店目的?还是说确实因为原来老板经营不善而接手,但后来也没有经营好才倒闭?这两者很难区分。
“哪怕官司打完了,也没办法区分。因为法院不会对他的真实目的去做一个辨别。”甘智斌称,但如果变更行为意图明显,通过公安机关的刑事立案,追究对方诈骗罪,可能会形成一定的打击力度。
从结果来看,维权并非完全没有希望。甘智斌两年前接手的美容院闭店一案于日前结案,法院最终判定,由原老板承担这40多位会员的退款诉求。
据甘智斌介绍,该案件的特别之处在于,美容院被告是个体工商户,按照法律规定,个体工商户对外以全部财产承担无限连带责任。通过工商登记,也能找到接盘人和原老板(被告)的信息,因此退款责任才落到原老板头上。
在甘智斌看来,这是一个向好的信号。严格来说,按照合同关系,或是机械的法律认定,最终责任不一定会落到原老板头上,但法院还是结合店铺的实际情况,对原告的诉求做出支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