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格局大变迁,国产面板“寡头”重回顶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格局大变迁,国产面板“寡头”重回顶峰?

电视面板价格还将维持涨势。

文|中国家电网

近期,面板行业再起风云。一方面,供需两旺的背景下,面板涨价潮汹涌来袭,另一方面,LGD广州8.5代LCD工厂计划于4月底拍卖招标,京东方、TCL华星、创维是入围的三家公司,此外,日本JDI、夏普等厂商均已宣布通过缩减LCD业务来提升盈利能力,这意味着大陆面板厂的版图或再扩张。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最新业绩报告,国产面板“寡头”的业绩在2023年均有所改善与提升,除了归功于厂商“按需生产,动态控产”策略外,也受益于以上日韩厂商LCD产能的出清,群智咨询(Sigmaintell)大尺寸显示事业部副总经理张虹谈到,随着产能投资减弱及供应集中度提升,面板行业周期属性减弱,国内厂商的盈利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

TV面板涨价创近两年新高

众所周知,周期属性是面板行业一大显著特征,由产能、需求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契合程度造成。在多轮周期波动中,面板价格亦随之涨跌,如最新一轮周期中,2022年下半年~2023年上半年,受制于疫情、需求萎靡等因素,面板行业底部运行,加剧面板价格下跌;自2023年下半年至今,随着大尺寸液晶面板等需求增长及技术的创新进步,面板价格也开启新一轮上涨周期。

具体来看,光大证券研报指出,TV LCD面板价格自2024年以来持续回温,已创近两年新高。截至2024年3月,32/43/55/65寸TV面板均价分别为36/64/127/171美元/片,较2月分别上涨1/2/3/5美元/片,更大尺寸面板涨幅更高,总体面板价格已超过此前2023年9月份的短期高点。

群智咨询预估进入4月份,电视面板价格还将维持涨势。群智咨询大尺寸事业部资深分析师李晓燕认为,面板价格上涨的驱动因素其一是面板厂在元春控产,推动面板库存趋向健康,且按需生产仍是面板厂商的主要产能策略;其二是在面板价格上涨的刺激下,加之体育赛事和促销备货的支撑,当前终端电视品牌采购需求依然维持相对强劲。预计本轮LCD TV面板价格的上涨或维持至到5月份,但在按需生产原则之下,后续面板价格的波动幅度预计趋向温和。

“根据供需模型测算(面积维度),全球LCD TV面板市场二季度供需比为5.8%,仍呈现动态供需平衡状态。面板厂依然维持‘按需生产,动态控产’策略 ,部分面板厂商已为需求回落做好再次控产的准备,同时供应端格局的变迁有望助力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加之地震等偶发因素带来的供应风波,均成为面板厂商维持涨价信心的筹码。”李小燕说道。

两大动力助推终端市场复苏

周期波动之间,面板厂商的业绩也如过山车一般,时而暴跌、时而暴涨。根据最新业绩报告,面板双雄京东方、TCL华星业绩均大幅回温,其中京东方A近日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8~10亿元,同比增长223%~304%,而在2023年,公司营收也是逐季上涨,亏损的阴霾逐步消散;TCL科技2023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净利润为21亿元~25亿元(包含新能源光伏业务),同比增长704%~857%,公司持续坚定大尺寸高端化策略、加速中尺寸IT和车载等业务布局、巩固小尺寸市场地位、拓展VR/AR及专显市场,实现半导体显示业务的健康发展。

受益于周期上涨的推进,深天马、彩虹股份等大陆电视面板厂商2023年下半年来的盈利能力均有所改善,另据中国台湾群创光电、友达光电近日宣布,其3月份营收分别同比上涨15%、10.5%,第一季度的出货量也实现大幅增长,显然,出货量的增长源于终端市场需求量的释放。“从电视终端市场发展来看,欧洲杯和奥运会等重大体育赛事的大屏促销,叠加‘以旧换新’政策的出台,是今年中国电视市场的两大拉动力,同时Mini LED、大尺寸依旧是电视市场最大聚焦点。”洛图科技电视产业链资深分析师王先明说道。

具体来看,新技术产品上,Mini LED电视首屈一指,洛图科技数据显示,第一季度线上市场Mini LED电视零售量同比实现翻倍增长;大尺寸方面,国内市场大尺寸化趋势不断向上升级,其中75寸和85寸的线上市场零售量同比增幅分别达到71.4%和193.0%,在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电视市场线上公开零售渠道(不含抖音快手等内容电商)的累计零售量较去年同期上涨幅度约10%,零售额大幅上涨超30%,其中主流电视品牌的平均尺寸已涨至66英寸。

因此,短期来看,伴随终端市场复苏以及电视面板价格的持续上涨,有望进一步提升国内面板厂商的业绩情况。另外,关于大尺寸化趋势,麦吉洛咨询研究总监司马秋也向记者表示,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大尺寸化有助于面板厂商消化产能,增加大尺寸面板的生产,目前超高世代线或者主产大尺寸面板的产线基本处于满产的状态,面板厂商在注重大尺寸面板业务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如何消化低世代线产能。

国产厂商的“近喜”和“远忧”

2024年以来,关于LGD广州8.5代LCD产线出售消息沸沸扬扬,传闻中主要收购厂商包括创维、TCL华星、京东方以及三星等。近日,据韩媒Newsis报道,有知情人士称,京东方洽购LG Display广州液晶显示屏(LCD)工厂,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收购价格未知,业内人士估计价格在1.5万亿韩元(约人民币80亿元)左右。

可以明确的是,LGD 8.5代LCD产线只要被任一国内企业收购,都将进一步扩张国产LCD面板的市场份额。根据TrendForce报告,2023年中国厂商在LCD市场的占有率高达70%,近年来,随着日韩面板厂商退出或减产,中国厂商加速主导LCD市场。

张虹进一步分析到,从电视面板业务来看,随着全球LCD TV面板供应集中度提升带来议价权增强,预计2024年LCD TV面板的ASP(平均销售价格)同比增长,将带动中国面板厂商的电视面板盈利水平持续好转,同时对于中国LCD厂商来说,产能投资减弱和供应集中度提升带来的供需矛盾改善,强周期向弱周期转变也有望带来的盈利提升。

由此可见,短期内国内面板“寡头”的业绩或将得到显著改善及提升,但根据面板周期属性,2024年下半年面板上行周期或将开始回落,另据群智咨询指出,2024-2025年全球LCD TV面板出货量呈现弱恢复周期,在按需生产的策略下,国产厂商有效避免跌入谷底的风险,但实现业绩的“暴涨”还需拭目以待。此外,司马秋也认为,在二级市场上,面板“寡头”能否重回高位的影响因素太多,面板价格上涨和业绩增长只是其中两个因素,还要看市场是否真正回暖以及面板价格持续上涨的时间。

“未来几年,面板厂围绕着G8.x代OLED面板产线开启新的投资热潮,有望推动Tablet及Notebook等中尺寸OLED产品渗透率加速提升,但在未来5年内,对LCD主流市场不会产生显著影响。”张虹说道。但显然,高世代OLED产线投资金额更大,技术门槛也更高,于国内面板“寡头”而言,除了要和全球面板巨头展开正面竞争外,还要面临投产后的实际运营和获利能力等诸多挑战,彼时,谁将成为下一个面板行业大“黑马”?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京东方

4.4k
  • 38天!从设备搬入到首批样品产出,京东方再创新纪录
  • 京东方发布全新柔性OLED屏幕

TCL

4.6k
  • 海外市场出货量高增,中金公司维持TCL电子(01070.HK)“跑赢行业”评级
  • TCL在武汉成立智控科技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格局大变迁,国产面板“寡头”重回顶峰?

电视面板价格还将维持涨势。

文|中国家电网

近期,面板行业再起风云。一方面,供需两旺的背景下,面板涨价潮汹涌来袭,另一方面,LGD广州8.5代LCD工厂计划于4月底拍卖招标,京东方、TCL华星、创维是入围的三家公司,此外,日本JDI、夏普等厂商均已宣布通过缩减LCD业务来提升盈利能力,这意味着大陆面板厂的版图或再扩张。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最新业绩报告,国产面板“寡头”的业绩在2023年均有所改善与提升,除了归功于厂商“按需生产,动态控产”策略外,也受益于以上日韩厂商LCD产能的出清,群智咨询(Sigmaintell)大尺寸显示事业部副总经理张虹谈到,随着产能投资减弱及供应集中度提升,面板行业周期属性减弱,国内厂商的盈利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

TV面板涨价创近两年新高

众所周知,周期属性是面板行业一大显著特征,由产能、需求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契合程度造成。在多轮周期波动中,面板价格亦随之涨跌,如最新一轮周期中,2022年下半年~2023年上半年,受制于疫情、需求萎靡等因素,面板行业底部运行,加剧面板价格下跌;自2023年下半年至今,随着大尺寸液晶面板等需求增长及技术的创新进步,面板价格也开启新一轮上涨周期。

具体来看,光大证券研报指出,TV LCD面板价格自2024年以来持续回温,已创近两年新高。截至2024年3月,32/43/55/65寸TV面板均价分别为36/64/127/171美元/片,较2月分别上涨1/2/3/5美元/片,更大尺寸面板涨幅更高,总体面板价格已超过此前2023年9月份的短期高点。

群智咨询预估进入4月份,电视面板价格还将维持涨势。群智咨询大尺寸事业部资深分析师李晓燕认为,面板价格上涨的驱动因素其一是面板厂在元春控产,推动面板库存趋向健康,且按需生产仍是面板厂商的主要产能策略;其二是在面板价格上涨的刺激下,加之体育赛事和促销备货的支撑,当前终端电视品牌采购需求依然维持相对强劲。预计本轮LCD TV面板价格的上涨或维持至到5月份,但在按需生产原则之下,后续面板价格的波动幅度预计趋向温和。

“根据供需模型测算(面积维度),全球LCD TV面板市场二季度供需比为5.8%,仍呈现动态供需平衡状态。面板厂依然维持‘按需生产,动态控产’策略 ,部分面板厂商已为需求回落做好再次控产的准备,同时供应端格局的变迁有望助力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加之地震等偶发因素带来的供应风波,均成为面板厂商维持涨价信心的筹码。”李小燕说道。

两大动力助推终端市场复苏

周期波动之间,面板厂商的业绩也如过山车一般,时而暴跌、时而暴涨。根据最新业绩报告,面板双雄京东方、TCL华星业绩均大幅回温,其中京东方A近日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8~10亿元,同比增长223%~304%,而在2023年,公司营收也是逐季上涨,亏损的阴霾逐步消散;TCL科技2023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净利润为21亿元~25亿元(包含新能源光伏业务),同比增长704%~857%,公司持续坚定大尺寸高端化策略、加速中尺寸IT和车载等业务布局、巩固小尺寸市场地位、拓展VR/AR及专显市场,实现半导体显示业务的健康发展。

受益于周期上涨的推进,深天马、彩虹股份等大陆电视面板厂商2023年下半年来的盈利能力均有所改善,另据中国台湾群创光电、友达光电近日宣布,其3月份营收分别同比上涨15%、10.5%,第一季度的出货量也实现大幅增长,显然,出货量的增长源于终端市场需求量的释放。“从电视终端市场发展来看,欧洲杯和奥运会等重大体育赛事的大屏促销,叠加‘以旧换新’政策的出台,是今年中国电视市场的两大拉动力,同时Mini LED、大尺寸依旧是电视市场最大聚焦点。”洛图科技电视产业链资深分析师王先明说道。

具体来看,新技术产品上,Mini LED电视首屈一指,洛图科技数据显示,第一季度线上市场Mini LED电视零售量同比实现翻倍增长;大尺寸方面,国内市场大尺寸化趋势不断向上升级,其中75寸和85寸的线上市场零售量同比增幅分别达到71.4%和193.0%,在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电视市场线上公开零售渠道(不含抖音快手等内容电商)的累计零售量较去年同期上涨幅度约10%,零售额大幅上涨超30%,其中主流电视品牌的平均尺寸已涨至66英寸。

因此,短期来看,伴随终端市场复苏以及电视面板价格的持续上涨,有望进一步提升国内面板厂商的业绩情况。另外,关于大尺寸化趋势,麦吉洛咨询研究总监司马秋也向记者表示,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大尺寸化有助于面板厂商消化产能,增加大尺寸面板的生产,目前超高世代线或者主产大尺寸面板的产线基本处于满产的状态,面板厂商在注重大尺寸面板业务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如何消化低世代线产能。

国产厂商的“近喜”和“远忧”

2024年以来,关于LGD广州8.5代LCD产线出售消息沸沸扬扬,传闻中主要收购厂商包括创维、TCL华星、京东方以及三星等。近日,据韩媒Newsis报道,有知情人士称,京东方洽购LG Display广州液晶显示屏(LCD)工厂,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收购价格未知,业内人士估计价格在1.5万亿韩元(约人民币80亿元)左右。

可以明确的是,LGD 8.5代LCD产线只要被任一国内企业收购,都将进一步扩张国产LCD面板的市场份额。根据TrendForce报告,2023年中国厂商在LCD市场的占有率高达70%,近年来,随着日韩面板厂商退出或减产,中国厂商加速主导LCD市场。

张虹进一步分析到,从电视面板业务来看,随着全球LCD TV面板供应集中度提升带来议价权增强,预计2024年LCD TV面板的ASP(平均销售价格)同比增长,将带动中国面板厂商的电视面板盈利水平持续好转,同时对于中国LCD厂商来说,产能投资减弱和供应集中度提升带来的供需矛盾改善,强周期向弱周期转变也有望带来的盈利提升。

由此可见,短期内国内面板“寡头”的业绩或将得到显著改善及提升,但根据面板周期属性,2024年下半年面板上行周期或将开始回落,另据群智咨询指出,2024-2025年全球LCD TV面板出货量呈现弱恢复周期,在按需生产的策略下,国产厂商有效避免跌入谷底的风险,但实现业绩的“暴涨”还需拭目以待。此外,司马秋也认为,在二级市场上,面板“寡头”能否重回高位的影响因素太多,面板价格上涨和业绩增长只是其中两个因素,还要看市场是否真正回暖以及面板价格持续上涨的时间。

“未来几年,面板厂围绕着G8.x代OLED面板产线开启新的投资热潮,有望推动Tablet及Notebook等中尺寸OLED产品渗透率加速提升,但在未来5年内,对LCD主流市场不会产生显著影响。”张虹说道。但显然,高世代OLED产线投资金额更大,技术门槛也更高,于国内面板“寡头”而言,除了要和全球面板巨头展开正面竞争外,还要面临投产后的实际运营和获利能力等诸多挑战,彼时,谁将成为下一个面板行业大“黑马”?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