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奈雪的茶,三年跌没262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奈雪的茶,三年跌没262亿

规模为王的时代,正在成为历史。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范剑磊

文|侃见财经

茶饮赛道,越来越“卷”。

以往互联网的玩法逐渐失效,资本市场给予茶饮品牌的估值愈发合理化。但对于茶饮品牌而言,其竞争都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扩大规模,提高营收,成为了不少茶饮品牌最终诉求。

过去一年,无论是茶饮品牌还是咖啡品牌,都是“狂飙”的一年。但无奈的是,市场对于茶饮品牌的考量已开始从规模向盈利过渡。

这也预示着,规模为王的时代,正在成为历史。

近期,“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发布了2023年财报,财报显示,2023年公司营收51.64亿元,同比增长20.3%;归母净利润为0.13亿元,调整后净利润为0.21亿元,同比由亏转盈。

对于首份盈利的财报,市场并未买账。

财报发布之后,次日奈雪的茶股价大跌12.79%。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该公司的股价并未止跌,连续下跌之下,公司的市值仅剩下了40.99亿港元,并创出了历史新低。

如果从最高位算起,奈雪的跌幅已超过了85%,市值蒸发超过了28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62亿元。

那么,对于这份扭亏的财报,市场为何不买账了?

茶饮品牌蒙眼狂奔的做法是否正确?

规模之下,企业该如何保证盈利?

资本捧出来的“泡沫”

早在四年前,在互联网模式的加持下,新茶饮、新消费成为最火的赛道。泡泡玛特上市首日突破千亿港元市值;完美日记上市首日市值突破122亿美元;当时,就连元气森林的估值也逼近300亿元。

有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茶饮品牌一共有18起融资,披露总金额达17.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700%。

风口之下,茶饮品牌开店的速度一日千里,在资本的加持之下,烧钱换流量成为了常规操作。当时,奈雪的茶、喜茶、蜜雪冰城、茶颜悦色等一众奶茶品牌都纷纷传出了IPO的消息。

2021年6月底,奈雪的茶抢先一步登陆港交所,成为了“茶饮第一股”,由此茶饮品牌的扩张进入新阶段;同年7月,喜茶完成5亿美元融资,估值接近600亿元,刷新中国新茶饮估值纪录;而蜜雪冰城的门店数量突破2万家,同时斩获20亿元的战略投资;一点点、茶百道、书亦烧仙草等腰部品牌门店数量超过5000家……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中国茶饮行业一共完成了59笔融资,涉及资金超过150亿元,参与方包括了淡马锡、红杉中国、瑞银、高瓴等等头部机构。

越来越快的步伐,以及越来越多的竞争,导致了这些茶饮品牌单品的价格一路飙升。

根据奈雪的招股书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奈雪的茶每单平均销售价格达43.3元,而中国茶饮行业的每单平均售价约为35元,因此奈雪也一度被网友评价为“奶茶中的茅台”。

遗憾的是,这种风口上的涨价潮并未持续多久。

单店销售额以及单量的下滑,很快让茶饮品牌向现实低了头,在喜茶、奈雪的降价示范作用下,茶饮行业单品的价格一降再降,有些单品价格甚至腰斩。

反馈在资本市场上,“茶饮第一股”奈雪就遭了殃,上市第一天,奈雪的茶便惨遭破发。此后,其股价更是一路走低。

2022年初,茶饮行业的冬天悄然而至,关店裁员成了常规操作,喜茶更是因为“喜茶将裁员30%”还登上微博热搜。

尽管后来喜茶辟谣,但是扩张放缓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很显然,当奈雪的泡沫在港股破裂之后,不少资本开始逐步选择减少投资或者退出。茶饮品牌也因为扩张的压力,无奈选择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冲击资本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茶饮行业已是一片“红海”了。

价格战“难休”

从茶饮市场现状来看,开放加盟,拼数量、拼规模已成了茶饮赛道新规则。

规模之下,茶饮品牌越来越卷,但没有一家茶饮品牌敢停下扩张的步伐。

根据茶百道披露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底,茶百道已开出7801家门店,其相关负责人也曾表示,2024年将冲击万店规模。

规模之下,盈利愈发重要,而企业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边际效益的带来的恶果。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茶饮市场规模为3333.8亿元,同比增长13.5%,预计此后几年市场规模增速将进一步降低至个位数。

换句话说,当规模不再为王,茶饮企业当下的模式未来还将进一步遭到冲击,这也预示着价格战几乎难以避免。

行业的加速“内卷”,对于奈雪的茶来说,跟随行业几乎是一道必选题。因此,自2023年7月下旬开始奈雪的茶就开放了加盟,向三、四线下沉市场拓展。根据奈雪的茶财报数据显示,去年其一共开业加盟店只有81家,但截止今年2月其加盟店店的数量就达到了200家。

在奈雪的业绩说明会上,奈雪的管理层称,未来两到三年要开2000至3000家加盟店。当然对于奈雪的大规模开店计划,市场并未买账。

反而进一步跌跌不休,那么市场担忧的点究竟是什么明?

翻阅财报我们发现,2023年奈雪之所以扭亏为盈,主要是降本增效的结果,其经营数据依旧处于量价齐跌状态。

财报显示,过去一年,奈雪每笔订单平均销售额从2022年的34.3元降为2023年的29.6元,同比下降13.7%;每间茶饮店日均订单量从2022年的348.2单降为2023年的344.3单。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称,奈雪的茶去年摆脱亏损也许是个阶段性结果。随着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以及其他新茶饮品牌IPO进程的加速,奈雪的茶在未来市场上会受到更大的挤压。

侃见财经认为,奈雪、喜茶、茶颜悦色等新式茶饮品牌面临的更深层次的困境是,经营成本随着线下门店规模的扩张而迅速增加,但线下流量却没能实现同等比例的增长。且随着茶百道、蜜雪冰城等企业IPO,行业的内卷将进一步加剧,价格战几乎不可避免。届时,如果茶饮企业盈利能力低下,那么被淘汰出局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增加。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奈雪的茶

3.1k
  • 柚香谷把广告铺满地铁造足人气,但想冲到百亿还需努力
  • 奈雪的茶回应欠税:欠税信息系误传,已向税务部门反馈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奈雪的茶,三年跌没262亿

规模为王的时代,正在成为历史。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范剑磊

文|侃见财经

茶饮赛道,越来越“卷”。

以往互联网的玩法逐渐失效,资本市场给予茶饮品牌的估值愈发合理化。但对于茶饮品牌而言,其竞争都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扩大规模,提高营收,成为了不少茶饮品牌最终诉求。

过去一年,无论是茶饮品牌还是咖啡品牌,都是“狂飙”的一年。但无奈的是,市场对于茶饮品牌的考量已开始从规模向盈利过渡。

这也预示着,规模为王的时代,正在成为历史。

近期,“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发布了2023年财报,财报显示,2023年公司营收51.64亿元,同比增长20.3%;归母净利润为0.13亿元,调整后净利润为0.21亿元,同比由亏转盈。

对于首份盈利的财报,市场并未买账。

财报发布之后,次日奈雪的茶股价大跌12.79%。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该公司的股价并未止跌,连续下跌之下,公司的市值仅剩下了40.99亿港元,并创出了历史新低。

如果从最高位算起,奈雪的跌幅已超过了85%,市值蒸发超过了28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62亿元。

那么,对于这份扭亏的财报,市场为何不买账了?

茶饮品牌蒙眼狂奔的做法是否正确?

规模之下,企业该如何保证盈利?

资本捧出来的“泡沫”

早在四年前,在互联网模式的加持下,新茶饮、新消费成为最火的赛道。泡泡玛特上市首日突破千亿港元市值;完美日记上市首日市值突破122亿美元;当时,就连元气森林的估值也逼近300亿元。

有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茶饮品牌一共有18起融资,披露总金额达17.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700%。

风口之下,茶饮品牌开店的速度一日千里,在资本的加持之下,烧钱换流量成为了常规操作。当时,奈雪的茶、喜茶、蜜雪冰城、茶颜悦色等一众奶茶品牌都纷纷传出了IPO的消息。

2021年6月底,奈雪的茶抢先一步登陆港交所,成为了“茶饮第一股”,由此茶饮品牌的扩张进入新阶段;同年7月,喜茶完成5亿美元融资,估值接近600亿元,刷新中国新茶饮估值纪录;而蜜雪冰城的门店数量突破2万家,同时斩获20亿元的战略投资;一点点、茶百道、书亦烧仙草等腰部品牌门店数量超过5000家……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中国茶饮行业一共完成了59笔融资,涉及资金超过150亿元,参与方包括了淡马锡、红杉中国、瑞银、高瓴等等头部机构。

越来越快的步伐,以及越来越多的竞争,导致了这些茶饮品牌单品的价格一路飙升。

根据奈雪的招股书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奈雪的茶每单平均销售价格达43.3元,而中国茶饮行业的每单平均售价约为35元,因此奈雪也一度被网友评价为“奶茶中的茅台”。

遗憾的是,这种风口上的涨价潮并未持续多久。

单店销售额以及单量的下滑,很快让茶饮品牌向现实低了头,在喜茶、奈雪的降价示范作用下,茶饮行业单品的价格一降再降,有些单品价格甚至腰斩。

反馈在资本市场上,“茶饮第一股”奈雪就遭了殃,上市第一天,奈雪的茶便惨遭破发。此后,其股价更是一路走低。

2022年初,茶饮行业的冬天悄然而至,关店裁员成了常规操作,喜茶更是因为“喜茶将裁员30%”还登上微博热搜。

尽管后来喜茶辟谣,但是扩张放缓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很显然,当奈雪的泡沫在港股破裂之后,不少资本开始逐步选择减少投资或者退出。茶饮品牌也因为扩张的压力,无奈选择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冲击资本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茶饮行业已是一片“红海”了。

价格战“难休”

从茶饮市场现状来看,开放加盟,拼数量、拼规模已成了茶饮赛道新规则。

规模之下,茶饮品牌越来越卷,但没有一家茶饮品牌敢停下扩张的步伐。

根据茶百道披露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底,茶百道已开出7801家门店,其相关负责人也曾表示,2024年将冲击万店规模。

规模之下,盈利愈发重要,而企业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边际效益的带来的恶果。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茶饮市场规模为3333.8亿元,同比增长13.5%,预计此后几年市场规模增速将进一步降低至个位数。

换句话说,当规模不再为王,茶饮企业当下的模式未来还将进一步遭到冲击,这也预示着价格战几乎难以避免。

行业的加速“内卷”,对于奈雪的茶来说,跟随行业几乎是一道必选题。因此,自2023年7月下旬开始奈雪的茶就开放了加盟,向三、四线下沉市场拓展。根据奈雪的茶财报数据显示,去年其一共开业加盟店只有81家,但截止今年2月其加盟店店的数量就达到了200家。

在奈雪的业绩说明会上,奈雪的管理层称,未来两到三年要开2000至3000家加盟店。当然对于奈雪的大规模开店计划,市场并未买账。

反而进一步跌跌不休,那么市场担忧的点究竟是什么明?

翻阅财报我们发现,2023年奈雪之所以扭亏为盈,主要是降本增效的结果,其经营数据依旧处于量价齐跌状态。

财报显示,过去一年,奈雪每笔订单平均销售额从2022年的34.3元降为2023年的29.6元,同比下降13.7%;每间茶饮店日均订单量从2022年的348.2单降为2023年的344.3单。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称,奈雪的茶去年摆脱亏损也许是个阶段性结果。随着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以及其他新茶饮品牌IPO进程的加速,奈雪的茶在未来市场上会受到更大的挤压。

侃见财经认为,奈雪、喜茶、茶颜悦色等新式茶饮品牌面临的更深层次的困境是,经营成本随着线下门店规模的扩张而迅速增加,但线下流量却没能实现同等比例的增长。且随着茶百道、蜜雪冰城等企业IPO,行业的内卷将进一步加剧,价格战几乎不可避免。届时,如果茶饮企业盈利能力低下,那么被淘汰出局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增加。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