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他曾带来逆生长的秘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他曾带来逆生长的秘密

村上隆的影响力要远远活跃于同被誉为日本当代艺术三巨头的其余两位艺术家草间弥生与奈良美智。村上隆有如美国波普艺术的弄潮儿安迪·沃霍尔,创造了当下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极富意味、启示性的话题和现象。

《那些年》中,胖子阿和在海边问沈佳宜:“你应该不会喜欢幼稚的男生吧?”

沈佳宜有意无意,点了点头。适时柯景腾突然水里冒出来,噗地喷了沈佳宜一身海水。沈佳宜一边温柔地骂着:“你怎么这么幼稚!”,一边笨拙地跳下水,追赶柯景腾去。

七个少年一身咸咸,坐在空旷而淡蓝的天下,凉脚丫的画面,后来成了年轻人拍照时竞相模仿的对象,以及明信片上的主角。而我从此对那份幼稚生了执念,以致不久前婚讯贺了满天,我还觉得陈晓长得,也有那么点像柯景腾。

幼稚是一件很好的事。于文学,于艺术,于生活,都很好。柯景腾很好,在书里,电影里。生活中,幼稚的多是孩童。大人幼稚,该要被说:装嫩。

村上隆不以为然,高喊“幼稚力宣言”,说人之不敢道,深俘人心。

村上隆

村上隆,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与奈良美智、草间弥生一同称为日本当代艺术三巨头。奈良美智画梦游娃娃,草间弥生爱南瓜,村上隆更多彩一些,有他的太阳花,他的Mr. DOB,他的KaiKai与KiKi。这些不同的形象都归于同样绚丽的色彩,传达着幼稚力宣言之下,一颗诚挚的心。

《727 777》

幼稚是什么?是小孩不谙世事以为超人一定会来拯救世界,是明明已经长大到顶天立地,还是坚信超人会来。哪种比较动人,都动人,但后者要困难许多。幼稚是儿童的天性,在我们的成长过程里慢慢被不单纯、不可爱的外在世界磨灭了。能在与外界搏战中幸存天性者极少,李煜一个,乔达摩一个。村上隆,今日又一个。

小孩天生爱看动画片,米老鼠,唐老鸭,津津乐道。成人看的动漫与初始阶段的动画片大不同,已经是模糊了童年与成年界限的产物。《你的名字》很动人,却不是属于孩童的乌托邦。

村上隆的作品正蕴含着初始阶段的意味。他将动画片中米老鼠的变体形象植入自己的作品(Mr. DOB),不仅视其为代表符号,更称其为自己的化身,传达自身理念。

“Mr.DOB永远在疑惑。”正如孩童永远的好奇心,正如村上隆。

然后-6,蓝,超平面方法

这种传达着初始阶段意味的作品,将不知不觉地刺激你潜意识中童年的影子。那些艳丽的色彩,眨巴眨巴的眼睛,天真的笑脸,会引发人们生理上的反应,重现幼年阶段的视觉乃至气味,进而或多或少地,重获当时心境。即使没有明确的启发或者顿悟,人们也会模模糊糊地觉得,自己似乎在这一片妩媚缤纷中变得年轻了些,心向往之。这大概就是村上隆所说的“幼稚的诱惑力”。我们不说返老还童,但至少,他为我们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逆生长。可贵。因此,村上隆作品的受众不仅仅是孩童,更重要的是成人。众人一齐在作品前哈哈大笑,年龄的鸿沟暂时失效。

《熊猫说它们很开心》

为什么高举幼稚力大旗?因为我们的年代,成熟的人太多。如果在古希腊,旗不用举,人人自有。看那奥林匹斯山上众神,哪一个不爱耍耍小孩脾气。我们的年代人们走得快,忙着追赶,一个个运筹帷幄,成人相十足。追着追着,就忘了最初想要什么。近年来很流行一个词:“初心”。流行,因为匮乏。

但能流行起来,已经是惊醒。每个年代,总有一些人先醒,走在最前面,为我们开路。

村上隆称我们的年代为“超扁平”时代。明明生活在三度空间里,怎么变成了扁平的二度空间,我窃以为,是被生活中巨大无形之物挤压所致。这无形之物,因人而异。欲望、压力……皆而有之。

《红蓝恶魔和四十八罗汉》

还是说回古希腊,当时人存在于三度空间之内,神仙存在于三度空间之外。但是这人间有其可爱之处,惹得神仙爱下凡。现在,空间扁平化,逼仄,神仙不来。用此来解释无神论的盛行,也算强词夺理。

于是,村上隆的作品,往那幼稚美好的面貌底下看,又隐隐有种不安。艺术界称道:

“它给人的直接印象就是看不出主体意志,而呈现一种‘被规定性’。这恰好是世纪之交人类精神空茫而又幻丽,欲求而又从动的写照。”

村上隆不是盲目幼稚,是有的放矢。不是为幼稚而幼稚,而是试图呼唤一种如当年的超人拯救世界般的力量,改变现存的令人担忧的时代景象。

《千里眼》

村上隆作品中满溢的各种虚妄、荒诞、拼凑、破碎的图像便来源于此。既然世界已经在物质、欲望、抢夺,乃至小如一次摔破碗引发的争吵中分崩离析,那么,也许只有把这份分崩离析的世纪景象呈现于人们眼前,才有可能把更多人叫醒,同求疗救。

而村上隆的巧妙之处在于,他把这一切覆盖在绚丽美妙的童真色彩之下,让人在欢笑轻松中接受了作品,也潜在地接收了一份警醒。人们可以在欢笑中再生,悲剧和喜剧之间连着一个欢笑——让悲剧不至于刺痛人心,也让喜剧藏有言外之意。

《创造者的感情》

高举幼稚力宣言大旗,而偷偷夹带私货,村上隆真是个妙人儿。更妙的是,那分崩离析的图像再往下看,还有一层,第三层——忧思不断,仍抱信仰,自怀一颗童心,以之为药方。表面的成了内核之内核。村上隆不是借幼稚之名行悲观警示之实,他是真爱幼稚,真心相信幼稚力能救人,否则他也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创作了这么多年都不厌倦。造假是很累人的,真的信了,才能矢志不渝。

《Kansei-野花生长于暗夜》

从妩媚灿烂的幼稚图景出发,暗含超扁平的破碎世纪景象,最终回归于对幼稚力的真诚信仰——村上隆的作品,一如他的历程。

我拙见,《那些年》以后,几乎再无青春片。稀罕一部《少女时代》,朋友说泪流满面。我也感动。而太多套路都猜出来,无泪。

今日有村上隆,带来逆生长的秘密。以笑代泪,风和日丽。不图恢复人类童年,只想人们成熟之余,摘一点孩子垂涎的果实。

村上隆——典藏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7.01.04——2017.01.15

展览地点:深圳市罗湖区梅园路艺展中心设计定制馆506-508 本艺术空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消费文化潮流席卷日本,积蓄沉寂了多年的日本艺术家又一轮爆发涌现。在这样的时代转向之际,日本当代艺术家村上隆通过他极力主张诠释的“超扁平”(Super Flat)风格,将日本的次文化作为艺术品牌核心成功推向欧美市场。与此同时,他将艺术跨界与时尚、娱乐圈相结合,使自己的艺术达至商业策略和市场合力的顶锋,一举成为全球炙手可热的艺术家。在此方面,村上隆的影响力要远远活跃于同被誉为日本当代艺术三巨头的其余两位艺术家草间弥生与奈良美智。村上隆有如美国波普艺术的弄潮儿安迪·沃霍尔,创造了当下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极富意味、启示性的话题和现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他曾带来逆生长的秘密

村上隆的影响力要远远活跃于同被誉为日本当代艺术三巨头的其余两位艺术家草间弥生与奈良美智。村上隆有如美国波普艺术的弄潮儿安迪·沃霍尔,创造了当下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极富意味、启示性的话题和现象。

《那些年》中,胖子阿和在海边问沈佳宜:“你应该不会喜欢幼稚的男生吧?”

沈佳宜有意无意,点了点头。适时柯景腾突然水里冒出来,噗地喷了沈佳宜一身海水。沈佳宜一边温柔地骂着:“你怎么这么幼稚!”,一边笨拙地跳下水,追赶柯景腾去。

七个少年一身咸咸,坐在空旷而淡蓝的天下,凉脚丫的画面,后来成了年轻人拍照时竞相模仿的对象,以及明信片上的主角。而我从此对那份幼稚生了执念,以致不久前婚讯贺了满天,我还觉得陈晓长得,也有那么点像柯景腾。

幼稚是一件很好的事。于文学,于艺术,于生活,都很好。柯景腾很好,在书里,电影里。生活中,幼稚的多是孩童。大人幼稚,该要被说:装嫩。

村上隆不以为然,高喊“幼稚力宣言”,说人之不敢道,深俘人心。

村上隆

村上隆,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与奈良美智、草间弥生一同称为日本当代艺术三巨头。奈良美智画梦游娃娃,草间弥生爱南瓜,村上隆更多彩一些,有他的太阳花,他的Mr. DOB,他的KaiKai与KiKi。这些不同的形象都归于同样绚丽的色彩,传达着幼稚力宣言之下,一颗诚挚的心。

《727 777》

幼稚是什么?是小孩不谙世事以为超人一定会来拯救世界,是明明已经长大到顶天立地,还是坚信超人会来。哪种比较动人,都动人,但后者要困难许多。幼稚是儿童的天性,在我们的成长过程里慢慢被不单纯、不可爱的外在世界磨灭了。能在与外界搏战中幸存天性者极少,李煜一个,乔达摩一个。村上隆,今日又一个。

小孩天生爱看动画片,米老鼠,唐老鸭,津津乐道。成人看的动漫与初始阶段的动画片大不同,已经是模糊了童年与成年界限的产物。《你的名字》很动人,却不是属于孩童的乌托邦。

村上隆的作品正蕴含着初始阶段的意味。他将动画片中米老鼠的变体形象植入自己的作品(Mr. DOB),不仅视其为代表符号,更称其为自己的化身,传达自身理念。

“Mr.DOB永远在疑惑。”正如孩童永远的好奇心,正如村上隆。

然后-6,蓝,超平面方法

这种传达着初始阶段意味的作品,将不知不觉地刺激你潜意识中童年的影子。那些艳丽的色彩,眨巴眨巴的眼睛,天真的笑脸,会引发人们生理上的反应,重现幼年阶段的视觉乃至气味,进而或多或少地,重获当时心境。即使没有明确的启发或者顿悟,人们也会模模糊糊地觉得,自己似乎在这一片妩媚缤纷中变得年轻了些,心向往之。这大概就是村上隆所说的“幼稚的诱惑力”。我们不说返老还童,但至少,他为我们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逆生长。可贵。因此,村上隆作品的受众不仅仅是孩童,更重要的是成人。众人一齐在作品前哈哈大笑,年龄的鸿沟暂时失效。

《熊猫说它们很开心》

为什么高举幼稚力大旗?因为我们的年代,成熟的人太多。如果在古希腊,旗不用举,人人自有。看那奥林匹斯山上众神,哪一个不爱耍耍小孩脾气。我们的年代人们走得快,忙着追赶,一个个运筹帷幄,成人相十足。追着追着,就忘了最初想要什么。近年来很流行一个词:“初心”。流行,因为匮乏。

但能流行起来,已经是惊醒。每个年代,总有一些人先醒,走在最前面,为我们开路。

村上隆称我们的年代为“超扁平”时代。明明生活在三度空间里,怎么变成了扁平的二度空间,我窃以为,是被生活中巨大无形之物挤压所致。这无形之物,因人而异。欲望、压力……皆而有之。

《红蓝恶魔和四十八罗汉》

还是说回古希腊,当时人存在于三度空间之内,神仙存在于三度空间之外。但是这人间有其可爱之处,惹得神仙爱下凡。现在,空间扁平化,逼仄,神仙不来。用此来解释无神论的盛行,也算强词夺理。

于是,村上隆的作品,往那幼稚美好的面貌底下看,又隐隐有种不安。艺术界称道:

“它给人的直接印象就是看不出主体意志,而呈现一种‘被规定性’。这恰好是世纪之交人类精神空茫而又幻丽,欲求而又从动的写照。”

村上隆不是盲目幼稚,是有的放矢。不是为幼稚而幼稚,而是试图呼唤一种如当年的超人拯救世界般的力量,改变现存的令人担忧的时代景象。

《千里眼》

村上隆作品中满溢的各种虚妄、荒诞、拼凑、破碎的图像便来源于此。既然世界已经在物质、欲望、抢夺,乃至小如一次摔破碗引发的争吵中分崩离析,那么,也许只有把这份分崩离析的世纪景象呈现于人们眼前,才有可能把更多人叫醒,同求疗救。

而村上隆的巧妙之处在于,他把这一切覆盖在绚丽美妙的童真色彩之下,让人在欢笑轻松中接受了作品,也潜在地接收了一份警醒。人们可以在欢笑中再生,悲剧和喜剧之间连着一个欢笑——让悲剧不至于刺痛人心,也让喜剧藏有言外之意。

《创造者的感情》

高举幼稚力宣言大旗,而偷偷夹带私货,村上隆真是个妙人儿。更妙的是,那分崩离析的图像再往下看,还有一层,第三层——忧思不断,仍抱信仰,自怀一颗童心,以之为药方。表面的成了内核之内核。村上隆不是借幼稚之名行悲观警示之实,他是真爱幼稚,真心相信幼稚力能救人,否则他也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创作了这么多年都不厌倦。造假是很累人的,真的信了,才能矢志不渝。

《Kansei-野花生长于暗夜》

从妩媚灿烂的幼稚图景出发,暗含超扁平的破碎世纪景象,最终回归于对幼稚力的真诚信仰——村上隆的作品,一如他的历程。

我拙见,《那些年》以后,几乎再无青春片。稀罕一部《少女时代》,朋友说泪流满面。我也感动。而太多套路都猜出来,无泪。

今日有村上隆,带来逆生长的秘密。以笑代泪,风和日丽。不图恢复人类童年,只想人们成熟之余,摘一点孩子垂涎的果实。

村上隆——典藏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7.01.04——2017.01.15

展览地点:深圳市罗湖区梅园路艺展中心设计定制馆506-508 本艺术空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消费文化潮流席卷日本,积蓄沉寂了多年的日本艺术家又一轮爆发涌现。在这样的时代转向之际,日本当代艺术家村上隆通过他极力主张诠释的“超扁平”(Super Flat)风格,将日本的次文化作为艺术品牌核心成功推向欧美市场。与此同时,他将艺术跨界与时尚、娱乐圈相结合,使自己的艺术达至商业策略和市场合力的顶锋,一举成为全球炙手可热的艺术家。在此方面,村上隆的影响力要远远活跃于同被誉为日本当代艺术三巨头的其余两位艺术家草间弥生与奈良美智。村上隆有如美国波普艺术的弄潮儿安迪·沃霍尔,创造了当下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极富意味、启示性的话题和现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